人格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3426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格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格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格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格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格研究.docx

《人格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研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格研究.docx

人格研究

中国人是重传统还是爱变化,是更关注内心还是更在乎外界?

这些不是价值判断,而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人格研究。

中科院心理所副所长张建新教授说,中国人的人格研究就是回答“中国人是什么”的问题。

如何对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的人格进行测量,尤为重要。

据介绍,目前国际心理学界普遍采用的人格测量方法是美国心理学家确立的“五维法”,即将人分为外向型、情绪稳定型、公正严谨型、愉悦型、开放型五个维度。

“这就好比一张个性脸谱,所有人都可从中找到与自己对应的特性。

然而,中国心理学家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五维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对中国人人格的测量。

“中西方在历史、文化、社会、价值观念都存在巨大差别,这决定了他们在性格上的巨大差异。

如果用建立在西方心理学体系下的方法测算中国人的人格,势必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

”张建新说。

因此,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适合中国人的测量方法,并为国际心理学界所认同,成为摆在与会中国学者面前的课题。

事实上,中国心理学专家正在积极从事中国人的人格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突破,提出了“七维说”、“四维说”、“六维说”等不同成果。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王登峰借鉴西方词汇分析方法,从8000多个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词汇,得出“七维说”:

外向、善良、行事风格、才干、情绪、人际关系、处事态度。

这七个维度分别对应的形容词,又组成18种处世关系,即合群、乐观、活跃、利他、诚信、重感情、严谨、沉稳、自制、决断、坚韧、机敏、耐性、爽直、宽厚、热情、自信、淡泊。

王登峰认为,这18个词汇恰恰回答了‘中国人是什么’的问题。

他计划根据测试结果编订一套适合中国人的心理测试工具。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张妙清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制定了《中国人心理测量表》,并提出“四维说”:

领导性、可靠性、容纳性、人际关系。

这是历时十载,对香港和内地2000名成年人的语汇进行评估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观念变化日新月异,《测量表》必须不断进行修订,才能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

”张妙清说。

《测量表》旨在找出个体差异,对于正常人来说有利于他的发展;在临床和心理咨询方面,它将有助于医师对症下药;还可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尽管中国人的人格研究还存在争议,但张建新认为:

中国心理学家将西方科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实现“百家争鸣”,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随着中国心理学体系本土化的不断加深,“中国人是什么”将最终得到解答,”他说。

来源:

新华网

背景知识:

什么是人格?

人格,英文personality,这个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好比我们今天戏剧舞台上不同角色的脸谱。

心理学借用了这个词,使之成为一个专门的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

把人格比喻为面具,好象是一种亵渎,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个比喻的贴切。

  那么什么是人格?

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定义,莫衷一是,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说法。

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说:

“人格乃是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身心体系”;艾森克说:

“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卡特尔说:

“人格乃是可以用来预测个人在一定情况下所作行为反应的特质”。

  相关阅读:

中国人个性测量表编制完成,具有鲜明的华人本土特征

[科学时报李晨报道]中国人具有什么样的个性心理特征?

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中国人的个性和若干年前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中国人在情感和行为方面的问题是否有所改善?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建新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教授张妙清、梁觉历时十余年联合编制、开发完成的、用于测量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心理学工具——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部分回答了上述问题。

CPAI包括的量表与华人文化息息相关,这也是国内学者首次研发的具有华人本土特点的人格量表,非常适合对华人进行人格测量,与国外引进的量表相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1992年CPAI进行了第一次常模数据采集,2001年进行了第二次常模数据采集,相隔近10年时间。

张建新说,CPAI的中国常模建立在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样本基础之上,第一版的样本包括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2444名成人,第二版的样本包括全国七大区1500名成人和香港350名成人。

通过对两次采集的常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CPAI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人群体个性特征随社会快速变迁而发生的变化。

1992年至2001年的10年时间,中国社会取得了快速而巨大的发展。

张建新指出,CPAI-1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的个性特征,而CPAI-2则记录了经过10年快速发展的中国人的个性特征。

历经10年,中国人的个性变化可从两方面表现出来。

一是从正常个性来看,改革开放初期阶段的中国人更加具有防御性,更讲究人情,但缺乏适应生活变化的灵活性。

但10年后的2001年,中国改革开放获得成功,中国社会发生了空前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此时的中国人更具有外向性、情绪性、务实性、乐观性、内控性、领导性、节俭性等行为倾向。

张建新说,与西方学者Inkeles和Kahl以及杨国枢等人的研究发现一样,现代化社会似乎与领导性、外向性、责任感、乐观、务实、和谐、节俭等人格特征共生共存。

中国人虽然传统上更讲究在人际关系伦理之中规范个人的行为,形成了特殊的人际关系性的显性群体个性特征,但现代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的建立,极大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行为模式,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表现出张扬个性的现代性;而传统上的阿Q精神、重人情、轻法理、刻板自制等行为特征却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1992年的中国人更多地体现出传统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为模式,但经过中国社会1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更多地摆脱了传统的一面,而展露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性张扬的一面。

其二,CPAI在临床个性方面所测得的数据可分为情绪问题与行为问题两个因素。

2001年的中国人群体与1992年的中国人群体相比,其焦虑、抑郁、躯体化状况显著减弱,从总的情感问题因素来说,2001年中国人的情感问题因素的得分显著降低。

这表明,中国人群体整体的情感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所改善。

同时,2001年的中国人群体与1992年的中国人群体相比,其反社会行为、曲解现实、妄想、病态依赖、轻度躁狂以及总的行为问题的得分均有所增加,这表明,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群体的行为问题有所增加。

张建新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群体的生活满意度与情感问题因素得到了改善,而中国人群体的行为问题却有增多的趋势。

这也提示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关注社会居民的心理健康状态,关注社会发展背景下的中国人的行为问题,并应及时地进行干预,从而有效地减少类似行为的发生。

据了解,有关CPAI的研究报告已陆续发表在国内外相关心理学杂志上,在各类国际研讨会中也进行过交流,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重视。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

不满周岁的婴儿通常被认为什么都不会,娇弱可爱的他们在成人眼里就像个“小傻瓜”。

但千万不要小瞧这些小家伙,实际上他们拥有一些成人不具备的神奇能力。

近日一项研究发现,6个月大的婴儿就有辨别“好坏”的能力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谁说婴儿不分好坏?

 

耶鲁大学的这项研究刊登在11月2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负责这项研究的基利·哈姆林说,决定与谁合作共事是人类和其他社会性动物的一个重要能力。

当选择合作伙伴时,能够判断出谁是潜在的合作对象是非常重要的。

众所周知,成人具备这样的能力,但哈姆林想知道人类是从多大起开始发展这项能力的,是否婴儿能够区分“好人”和“坏人”。

 

哈姆林和她的同事们为此进行了实验。

他们向6个月大的一组婴儿和10个月大的一组婴儿演示一个拟人化的“木偶表演”,即用3个不同形状的木块扮演3个角色:

试图登上一座山的“攀登者”、代表“好人”的“帮助者”以及代表“坏人”的“阻碍者”。

“帮助者”协助“攀登者”爬上山,而“阻碍者”则将“攀登者”推下山。

 

随后,研究人员将代表“帮助者”和“阻碍者”的木块放在一起让两组婴儿挑选,在16名10个月大的宝宝中有14个更喜欢“帮助者”,12名6个月大的宝宝选择的全是“好人”。

这表明婴儿们对“乐于助人”的“帮助者”更有好感。

 

哈姆林表示,虽然实验还不能反映出婴儿们对“好人”的偏爱是否是一种天生的能力,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不可能是大人教给孩子们的。

她说:

“也许这是婴儿们与生俱来的。

 

哈姆林和她的同事们认为,区分“帮助者”和“阻碍者”的能力是形成道德观念的第一步。

哈姆林说:

“当然这只是猜测,但是我们认为,任何道德体系的基础应当是能够区分亲社会和反社会因素和行动之间的不同的能力。

天生神奇能力多

 

另有研究表明,婴儿是学习外语的天才:

才出生几天的小孩,就能从多种外语当中识别出他的母语;四五个月的小孩,能自然读懂一些简单的唇语;婴儿可以识别世界上所有语言的辅音和元音;在分辨方言的问题上,婴儿具有比成人更为出色的能力。

加拿大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表明,婴儿在4到6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借助自己的视觉区别不同语言的神奇能力。

双语环境会强化婴儿的这种能力,那些学习了一种以上语言的婴儿保留并强化了通过视觉来区别不同语言的能力;而生活在单一语言环境中的婴儿对第二种语言的敏感性、灵敏性则大大降低,这种神奇的能力迅速地退化,直至消失。

 

婴儿们与生俱来超强的辨别能力。

他们敏感的小神经能感受到许多成人无法察觉的事物,他们能够看到一些成人或大一些的孩子无法看到的东西。

一项研究表明,半岁大的婴儿能够区分2张有猴子脸的图片,而成人和较大的孩子则无法看出不同。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的婴儿都是天生的节奏专家,能够区分出他们自己国家文化和其他文化中的节拍。

被称为“音乐神童”的莫扎特自幼便显示出音乐才能,他3岁就能在钢琴上弹奏许多他所听到过的乐曲片断,5岁就能准确无误地辨明任何乐器上奏出的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6岁时创作了第一小提琴奏鸣曲,8岁谱写了第一部交响曲,11岁写了第一首钢琴协奏曲……

 

婴儿们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并且都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

爱尔兰5岁男孩沙恩·梅拉夫在国际象棋上拥有超凡天赋,被视为棋坛“神童”。

他还未学会读写,就已成为代表爱尔兰参加国际性比赛年纪最小的国手。

沙恩的母亲琳达·梅拉夫回忆说,沙恩还是婴儿时就常看外祖父下棋。

情感丰富的“小大人”

 

成人总是羡慕婴儿们无忧无虑,除了吃饭睡觉什么都不用想!

可是,他们真的什么都不想,只知道“傻乐”吗?

美国学者的一系列研究得出的结果和人们的预期恰恰相反:

婴儿虽小,却也有着复杂的情绪,和成年人一样,他们会妒忌、害羞、同情,甚至还会有挫折感。

 

美国得克萨斯科技大学的助理教授赛比尔·哈特为了解婴儿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实验。

6个月大的小女孩维多丽亚·贝特曼和母亲切丽被请到实验室。

哈特将一个和维多丽亚差不多大小的布娃娃交给切丽,让她“宠爱”这个小“婴儿”。

看到自己“失宠”,小维多丽亚就不干了,她先是冲着母亲甜甜地笑,发现母亲不理她之后,她又开始拿脚踢椅子,切丽还是忍着不看她,小维多丽亚这时忽然放声大哭起来,甚至哭得快要吐了。

实验结果证明,小维多丽亚也和哈特在过去近一年的实验中碰到的每个小婴儿一样,表现出了强烈的嫉妒心理。

 

此外,马里兰大学内森·福克斯最近的研究发现,婴儿期的害羞最早是出于本能。

他用脑电图扫描仪监测一组9个月大的婴儿的脑部活动。

面对陌生人的问候,那些性格内向的宝宝显得紧张、焦虑不安,大脑中掌控忧虑、恐惧情绪的区域变得很活跃。

而性格外向的孩子则会向陌生人伸出手去,脑电图扫描显示他们大脑中掌控积极情绪的区域会活跃起来。

 

研究人员发现,婴儿们从出生开始就有一种自然形成的同情心,能从其他人的情绪中形成共鸣。

只是这种同情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退。

美国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丁·霍夫曼进行的实验是,把一个婴儿放在另一个正在哭泣的小宝宝旁边,通常的结果是,两个宝宝都会大哭起来。

但当研究人员用小宝宝自己的哭泣声录下来再播放给他听的时候,小宝宝却很少跟着哭。

6个月大的时候,他们通常不会跟着别人哭了,反而是冲着哭泣的小伙伴做鬼脸。

(麦穗/环球周末工作室)

许多人经常感觉人际关系紧张,总幻想自己被亲人抛弃,被朋友背叛,于是选择逃避。

这种心理上的孤独感会在事实上造成自己的孤立。

其实,这些人是患上了“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有关调查显示,中国有大约1%~2%的人患有这种心理障碍。

  王婷离职前是一名医生,换过好几家医院,平均在每家工作的时间都不到半年。

“每次我都想有个好的开始,我努力融入新环境,但最后总是失望。

”她无奈地说。

无论什么时候,她与周围的人都是一副很亲密的样子,可一听到否定意见就立即情绪失控。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她屡次被迫离职?

答案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已经无声无息地潜入大众生活。

有调查显示,中国大约有1%~2%的人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

北京阿尼玛心理分析研究与咨询室心理专家赵晨滨表示,通常,统计学数据显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中女性居多。

但由于男性暴力破坏性较强,BPD男性患者多被误诊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比如焦虑时寻衅更壮硕的男子、打架斗殴导致被拘留这种逃避抛弃和自毁行为,常常不被认为是BPD的表现。

  天堂与地狱一墙之隔

  “我被抛弃了,到底该怎么办?

”停职让一直纠缠王婷的“被抛弃”成了“事实”。

无人交流的痛苦使难以忍耐的空虚感不断涌上心头,她只能不停地给以前的同事打电话,即使是在凌晨时分。

这种异常行为更使同事们对王婷敬而远之。

  DSM-IV-TR(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显示,BPD患者的人际关系紧张,因为他们对别人的期望总是很高,而后又极度失望。

他们的世界中充斥着“全好”和“全坏”,当假想的依赖对象无法满足要求时,便产生厌恶感和抵触情绪。

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通常选择逃避现实的解决方式。

  34岁的王婷开始工作时,觉得每个同事都是善良单纯的。

当发现没有人接受她午夜的电话倾诉、手拉手地上卫生间的亲密后,立刻觉得办公室变成了“把天使堕落成魔鬼的地狱”,嫌恶和批评每天都搅得她心神不宁,情绪会忽然亢奋,忽然又抑郁。

  BPD在强化“世界无法信赖”这一观念的同时,总以背叛依赖对象来测试对方的容忍度。

比如,有些男性轻度BPD患者,在追求不可能成为伴侣的女性失败后,会以自我否定、自残来“惩罚过错”。

一旦女方答应交往,他们又怀疑对方的诚意,立即抛弃对方。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偶尔的分离或者孤独,BPD患者会表现出难以抑制的自我否定:

“我失去了知觉,我什么也不是。

”哪怕只是晚饭时父母的沉默也会使其不知所措。

感受自己存在的通常方式是疼——用玻璃碎片、剪刀、烟头自残。

面对血迹斑斑的伤口和被弄脏的衣服,又会感到自卑和悔恨。

  不难看出,BPD患者伴有高度人际焦虑、低自尊,缺乏缓解压力的其他策略。

  BPD患者缺乏一贯的认同感,主要表现在对自我形象、性别取向、职业选择、价值偏好等的不确定。

  不愉快的生活经验告诉BPD患者,按照自己意愿尝试的事情都可能是错误的、被责备的、被处罚的,这使他们感到自己一无是处。

而同时他们绝大多数又是“完美主义者”,诸如电脑出现病毒这样与自身毫无关系的事情,也会让他们被焦虑、恐慌和自责吞没。

  与“完美”相匹配的是,BPD患者不会“宽恕”自己。

一位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漂亮女子,无论她在怎样的赞美声中生长,当面对一个她认为更美的女子时,从前的赞美灰飞烟灭,她会觉得自己非常丑陋。

  童年阴影是主因

  “无论是我考试得第一名,还是跟同学打架头破血流,都不能让她抬一下眼皮。

”在与治疗师的对话中,王婷回忆了童年生活。

父母早年离异,在她印象中,母亲是个极度冷漠的人。

小的时候无论怎样与母亲沟通,都不能赢得母亲超过一周的陪伴。

王婷自出生起就带着奶粉寄宿在不同的亲戚家,入学后便游走于各个学校。

  这种童年时期母亲抚慰能力的缺损,是造成BPD的主要原因之一。

母亲无法提供足够的认可、陪伴等基本的抚慰,而儿童的心理没有适应外界的能力,所以BPD患者不知道如何对自我进行认同、抚慰和调节情绪,他们必须在外界环境中不断寻找可以依赖的客体。

  因此,大部分BPD的成年患者通过一纸法律将配偶绑在身边,他(她)之前未满足的依赖需求终于找到了释放的客体。

一旦配偶暂时离开自己,像母亲一样抛弃自己的假象和恐惧就会投射出更多敌意,婚外情、酗酒、自虐等过激行为就成了他们测试依赖对象忠诚度的工具。

为了证明“我真的存在”,感受不到疼痛的自虐所产生的平静而愉悦的快感,经常成为这类病患摆脱焦虑的特殊药物。

BPD患者的童年创伤除了情感虐待,还有躯体虐待、性虐待。

这些负面经历使患者脆弱,频繁地将周围的人和事分离开来,面对矛盾难以调节情绪,“完美无缺”与“糟糕透顶”的两极世界由此形成。

  BPD的主要治疗方法

  辩证行为疗法

  技能训练是帮助患者抑制不适宜的边缘行为或思维方式的重要方法。

技能训练包括单个技能训练和团体技能训练,有4个部分:

正念训练(形成正确的观念)、情绪调控训练、有效人际关系训练和忍受痛苦训练。

  图式疗法

  通过关注患者对概念、事物和事件的认知结构(即图式)和对外界信息的加工过程,帮助患者改变封闭、自我挫败的生活模式或心理图式。

治疗的重点是处理与治疗医生的关系、日常生活及童年心理受创的经历。

  家庭疗法

  以家庭为对象施行的心理治疗方法。

协调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通过交流、扮演角色、建立联盟,达到认同;运用家庭成员的个性、行为模式相互影响的效应,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夫妻治疗(也叫婚姻治疗)是家庭治疗的一种特殊模式。

  移情焦点疗法(TFP)

  通过移情情景让患者形成正常的身份认同。

典型的患者-治疗师移情配对如下:

破坏性的小孩-惩罚性的施虐父母;被控制、被激怒的小孩-控制性的父母;没人要的小孩-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失控、愤怒的小孩-无能的父母;依赖、满足的小孩-溺爱、赞赏的父母。

  你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吗

  下面的心理测试可以帮助评测你是否有某些可能导致BPD的因素。

诚实地回答以下问题,就能帮你判断是否需要咨询心理专家。

  1.我经常因为父母(爱人、儿女、朋友)的言行,觉得自己被抛弃了。

  2.努力不被其他人抛弃,甚至不惜疯狂(如哭闹、自虐等)。

  3.刚开始认识的朋友都很单纯,日子久了却觉得他们无法接受我。

  4.经常感到无法忍受的孤独。

  5.情绪极易波动,稳定的情绪不会持续几小时。

  6.无法控制暴怒情绪,容易与人产生口角或肢体冲突。

  7.一再用自残行为来获取解脱或快感。

  8.经常以自杀的姿态威胁或要求帮助。

  9.自我形象、性别取向、长期目标或职业选择、喜好交往的朋友类型、价值偏好中至少有两项定义不明确。

  10.长期感到空虚和无聊。

  11.自卑,经常感到失望、无助和无力。

  12.对新事物往往是抗拒的,悲观的。

  13.固执。

  14.目中无人。

  15.与权威人物交往困难。

  16.对批评过度敏感,容易感到被轻视和忽略。

  17.有讨好别人的历史。

  18.自责。

  19.过度警惕,对周边不安全因素过度敏感。

  20.易发生无理由的恐惧和迷惑。

  评测标准:

以上20个题目,1~10题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总体特征;11~15题为任性型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亚型特征;16~20题为自我毁灭型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亚型特征。

如果你对某一项回答“是”,你应该为自己担心了。

如果回答中有两个“是”,建议立即咨询心理专家。

 

  什么是抑郁症

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将抑郁症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

大约有12%的人在他们的一生中的某个时期都曾经历过相当严重需要治疗的抑郁症,尽管他们的大部分抑郁症发作不经治疗也能在3~6个月期间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你感到抑郁时可以不用管它。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挫折和失败,很多人都会经历失业、离婚、失去心爱的人,或其他各种痛苦。

常常我们最梦寐以求的东西,它再也不存在了,常常我们最爱的人,再也不能回到我们身边。

每当这些时刻来临的时候,我们都会体验到悲伤、痛苦、甚至绝望。

通常,由这些明确现实事件引起的抑郁和悲伤,是正常的、短暂的,有的甚至有利于个体的成长。

但是,有些人的抑郁症状并没有十分明确、合理的外部诱因;另外一些人,虽然在他们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些负性生活事件,但是,他们的抑郁症状持续得很久,远远超过了一般人对这些事件的情绪反应,而且抑郁症状日趋恶化,严重地影响了工作、生活和学习。

如果是这样,那么很可能,他们患了当今世界第一大心理疾病---抑郁症。

  抑郁,英文为depression,这个词,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英语中,都已经存在了很多个世纪。

在中国古代的中医文献中,早就有“郁症”这一类别。

但是,在今天,广义上的“抑郁症”其实指的是一大类心理障碍,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情绪障碍”,情绪障碍包括许多不同的障碍,其中主要有:

重性抑郁症(MajorDepressionDisorder)和慢性抑郁症(MildDepression,Dysthymia)。

其他有比如,抑郁性神经症,反应性抑郁,产褥期抑郁症、季节性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等等。

狭义上的抑郁症是指重性抑郁症。

国外的诊断标准(DSM-III和ICD-10)已经把抑郁性神经症归于情绪障碍,而在国内的标准CCMD-2中,仍把抑郁性神经症和重性抑郁症区别开来。

 

  如果非要给抑郁症下个定义,那么,可以这么说,抑郁症通常指的是情绪障碍,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

这种障碍可能从情绪的轻度不佳到严重的抑郁,它有别于正常的情绪低落。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从其症状入手,是认识抑郁症的最好办法。

 

抑郁症有哪些症状

  事实上,抑郁症并不仅仅涉及到我们的情绪,而是一个“全身性”的障碍。

它对我们的躯体和我们的心理都具有极大的摧残性。

抑郁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症状:

  

(1)情绪症状

  情绪症状是抑郁症的最显著、最普遍的症状。

抑郁症病人的情绪症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抑郁心情和兴趣的消失。

抑郁症病人的生活中,似乎充满了无助和绝望。

如果让抑郁症患者描述她的心情,她往往会说:

“悲哀、无助、绝望、孤单、不幸、垂头丧气、无价值、丢脸、惭愧、闷闷不乐、羞愧…”虽然抑郁症患者的基本情绪是抑郁,但他们的心情,或者说他们的抑郁情绪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即使是在一天的时间里也会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抑郁症状在早晨最明显,患者往往觉得几乎没有力量从床上起来,随着一天的推移,情绪会慢慢好转一些,晚上的心情相对最好。

几乎和抑郁一样普遍的另外一个情绪症状是兴趣的消失:

抑郁症患者往往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

过去感兴趣的事物,喜欢参加的活动,现在一点也引不起他们的兴趣。

兴趣的丧失往往是从某一些活动开始的,比如,工作。

但是,随着抑郁症状的发展,慢慢病人对几乎所有东西都失去了兴趣。

喜欢下棋的人,棋盘上慢慢积起了灰尘;喜欢打球的人,球场上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喜欢参加聚会的人,聚会上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

最后,甚至是基本的生物本能,比如食和性,也不能引起他们的任何激情。

  

(2)认知症状

  认知症状是抑郁症的另外一大症状。

主要体现在无端地自罪自责,夸大自己的缺点,缩小自己的优点,表现了一种认知上的不合逻辑性和不切实际性。

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消极的。

这种消极的思维,为他眼中的自己和未来,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色。

他常常坚信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并且失败的原因全在于他自己。

他坚信自己低人一等、不够聪明、不够称职、不够好看、不够有钱,等等。

总之干什么都不会成功,都没有希望。

抑郁症患者的这些观点常常是扭曲的,与现实不相符合的。

一旦有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