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同案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3175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备课同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集体备课同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集体备课同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集体备课同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集体备课同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集体备课同案3.docx

《集体备课同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备课同案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集体备课同案3.docx

集体备课同案3

邯郸市赵苑中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2014—2015—1

备课组

四年级语文学科备课组

主备人

张随巧

参加人

郭晓红池雪豪

缺席人

教材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

活动时间

2014、8、31

活动主题:

第一单元第1课/节通案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册通案2014年7月第1版

2014-2015-1学期主备人:

张随巧

课题

5桂林山水

课型

新授课

集备时间

2014、9、8

主备人

张随巧

备课周次

2

使用人

郭晓红池雪豪

使用时间

使用周次

1

课次

2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十三个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十二个生字。

2.积累本课的优美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4.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文字描绘的桂林风景图,培养孩子投身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直观教学法:

教学第2、3自然段时,运用多媒体、板画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理解重点词句。

2.朗读体会法:

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3.举一反三法:

第2、3自然段结构相似、教学要求相同,运用举一反三法,通过反复训练,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

通过读、诵、背展开想象,感受文文章的意境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赏桂林山水,领略美。

课前听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1.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的题目是“山歌好比春江水”,这是广西壮族非常有名的一首山歌。

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

广西不仅山歌有名,而且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旅游胜地,那就是桂林

2.(幻灯出示:

桂林)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秀美,有秀丽神奇的黄山、水平如镜的西湖、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更有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教师做文字说明:

  看,桂林的山美,水也美。

瞧,青山浮水,绿水映山。

这山,这水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

烟雨蒙蒙的漓江,又是另一番的景象。

看!

这是骆驼山,呵!

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骆驼!

象鼻山的夜景多美丽,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哦。

走进桂林的绿水绿山,让人觉得仿佛走近了仙境一般。

二、整体感知,带入美。

1.范读课文。

(屏显动画,音乐伴奏)

2.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3.小结,并引读第一节。

怪不得人们都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

(板书:

甲天下) 

理解“甲”:

天下第一。

过渡语:

“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就与作者一起荡舟漓江来观赏这天下第一的山水美景吧!

4.默读课文。

思考:

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交流:

正是独具特色的秀山、清水、奇洞构成的锦绣画卷使得桂林山水甲天下,那么,桂林的山究竟是如何秀美?

水是怎么清澈?

洞又有多奇特呢?

请看自读提示。

5.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1)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的山究竟是如何秀美?

水是怎么清澈?

洞又有多奇特?

把最吸引你、你感到最美的地方用笔画出来,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达出来。

(2)找到桂林山、水、洞的特点──读你印象最深特点的语句──谈谈体会──深情地读。

三、品读感知,领悟美。

根据学生的交流,引领学生感悟桂林山水的美。

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桂林洞的“奇绝”。

师生交流。

(一)走近漓江,领悟美。

1.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

“静”、“清”、“绿”。

屏显文字: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1)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

(2)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

(3)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江的水有怎样的印象?

请概括地说。

(板书:

静、清、绿)

2.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1)屏显文字:

出示对比句(在原句下出示句子: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学生自由读句子)

(2)和原句对比读,说说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为深刻。

小结:

是的,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仅要说出景物的特点,还要作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样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恰当的运用比喻使事物形象,排比的修辞方法可以增添语言的节奏感、韵律感,使情感的表达痛快淋漓。

(3)指导朗读,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屏显动画,音乐伴奏,学生有感情朗读。

3.激情点拨。

既然这一节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绿,为什么这节开头,还写大海和西湖呢?

(让学生理解对比写法可以衬托漓江独特的美)

4.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

(1)这段话共三句。

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

(2)试着背诵。

5.学法迁移,自学美。

(1)小结学法。

课件展示

找到桂林山特点──读你印象最深的有关特点的语句──谈谈体会──深情地读。

通过“读读、画画、练练、说说”的方法来学习,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自学第三节。

(二)走近桂林的山:

领悟美。

1.过渡:

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了,让我们不由地赞叹:

桂林的水甲天下啊!

不过你可别只顾着低头看水,而忘了抬头看两岸美不胜收的山呀!

桂林的山的特点是什么呢?

请大家快速的读读这一段,与前一段做个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说,那快速回忆一下,我们怎么学习桂林的水那段的?

屏显文字。

找到桂林山的特点──读你印象最深的有关特点的语句──谈谈体会──读出感情。

读读:

读第三节。

画画:

画出最美的句子。

练练:

读出美的感受。

说说:

值得学习的写法。

3.学生自学,可同桌一起学习。

4.在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奇、秀、险”的特点。

重点指导学习桂林山的特点:

(1)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2)自读课文,归纳桂林山的特点,找出并理解描写桂林山特点的语句、词语。

特点之一“奇”:

课文从两方面描写。

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

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罗列:

排列。

形态万千:

各有各的样子。

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特点之二“秀”:

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

色彩明丽。

屏障:

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特点之三“险”:

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

危峰兀立:

即高峰耸立。

怪石嶙峋:

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5谈谈值得学习的写法。

对比:

抓住特点具体地写;

用整齐的句式:

奇、秀、险(板书)

(三)走近桂林的洞,领悟美。

1.根据小结的自学方法,以读代讲。

在教师激情点拨中感悟洞的奇绝。

2.把品味体会和感情朗读紧密结合。

四、升华情感,体会美。

  过渡语:

漓江的水静、清、绿,美得独特;桂林的山奇、秀、险,与众不同;山水间又有变幻无穷的洞。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山,又是怎样的一幅美丽景象呢?

1.出示投影片,同时出现第四自然段的文字:

(1)配音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2)小组交流: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的意思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学生汇报:

  课文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

全文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4)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说自己的体验。

(5)有感情地朗读。

五、自由表达,畅谈美。

1.千万年来,神奇的大自然缔造着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

广西的桂林山水就是大自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此刻,你最想对美丽的桂林说些什么?

2.自由表达心中的感受。

六、配乐回读全文,回味美。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观赏桂林山水,领略美。

课前听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1.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的题目是“山歌好比春江水”,这是广西壮族非常有名的一首山歌。

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

广西不仅山歌有名,而且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旅游胜地,那就是桂林

2.(幻灯出示:

桂林)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秀美,有秀丽神奇的黄山、水平如镜的西湖、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更有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教师做文字说明:

  看,桂林的山美,水也美。

瞧,青山浮水,绿水映山。

这山,这水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

烟雨蒙蒙的漓江,又是另一番的景象。

看!

这是骆驼山,呵!

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骆驼!

象鼻山的夜景多美丽,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哦。

走进桂林的绿水绿山,让人觉得仿佛走近了仙境一般。

二、整体感知,带入美。

1.范读课文。

(屏显动画,音乐伴奏)

2.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3.小结,并引读第一节。

怪不得人们都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

(板书:

甲天下) 

理解“甲”:

天下第一。

过渡语:

“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就与作者一起荡舟漓江来观赏这天下第一的山水美景吧!

4.默读课文。

思考:

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交流:

正是独具特色的秀山、清水、奇洞构成的锦绣画卷使得桂林山水甲天下,那么,桂林的山究竟是如何秀美?

水是怎么清澈?

洞又有多奇特呢?

请看自读提示。

5.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1)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的山究竟是如何秀美?

水是怎么清澈?

洞又有多奇特?

把最吸引你、你感到最美的地方用笔画出来,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达出来。

(2)找到桂林山、水、洞的特点──读你印象最深特点的语句──谈谈体会──深情地读。

三、品读感知,领悟美。

根据学生的交流,引领学生感悟桂林山水的美。

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桂林洞的“奇绝”。

师生交流。

(一)走近漓江,领悟美。

1.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

“静”、“清”、“绿”。

屏显文字: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1)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

(2)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

(3)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江的水有怎样的印象?

请概括地说。

(板书:

静、清、绿)

2.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1)屏显文字:

出示对比句(在原句下出示句子: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学生自由读句子)

(2)和原句对比读,说说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为深刻。

小结:

是的,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仅要说出景物的特点,还要作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样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恰当的运用比喻使事物形象,排比的修辞方法可以增添语言的节奏感、韵律感,使情感的表达痛快淋漓。

(3)指导朗读,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屏显动画,音乐伴奏,学生有感情朗读。

3.激情点拨。

既然这一节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绿,为什么这节开头,还写大海和西湖呢?

(让学生理解对比写法可以衬托漓江独特的美)

4.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

(1)这段话共三句。

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

(2)试着背诵。

5.学法迁移,自学美。

(1)小结学法。

课件展示

找到桂林山特点──读你印象最深的有关特点的语句──谈谈体会──深情地读。

通过“读读、画画、练练、说说”的方法来学习,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自学第三节。

(二)走近桂林的山:

领悟美。

1.过渡:

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了,让我们不由地赞叹:

桂林的水甲天下啊!

不过你可别只顾着低头看水,而忘了抬头看两岸美不胜收的山呀!

桂林的山的特点是什么呢?

请大家快速的读读这一段,与前一段做个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说,那快速回忆一下,我们怎么学习桂林的水那段的?

屏显文字。

找到桂林山的特点──读你印象最深的有关特点的语句──谈谈体会──读出感情。

读读:

读第三节。

画画:

画出最美的句子。

练练:

读出美的感受。

说说:

值得学习的写法。

3.学生自学,可同桌一起学习。

4.在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奇、秀、险”的特点。

重点指导学习桂林山的特点:

(1)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2)自读课文,归纳桂林山的特点,找出并理解描写桂林山特点的语句、词语。

特点之一“奇”:

课文从两方面描写。

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

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罗列:

排列。

形态万千:

各有各的样子。

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特点之二“秀”:

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

色彩明丽。

屏障:

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特点之三“险”:

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

危峰兀立:

即高峰耸立。

怪石嶙峋:

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5谈谈值得学习的写法。

对比:

抓住特点具体地写;

用整齐的句式:

奇、秀、险(板书)

(三)走近桂林的洞,领悟美。

1.根据小结的自学方法,以读代讲。

在教师激情点拨中感悟洞的奇绝。

2.把品味体会和感情朗读紧密结合。

四、升华情感,体会美。

  过渡语:

漓江的水静、清、绿,美得独特;桂林的山奇、秀、险,与众不同;山水间又有变幻无穷的洞。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山,又是怎样的一幅美丽景象呢?

1.出示投影片,同时出现第四自然段的文字:

(1)配音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2)小组交流: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的意思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学生汇报:

  课文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

全文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4)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说自己的体验。

(5)有感情地朗读。

五、自由表达,畅谈美。

1.千万年来,神奇的大自然缔造着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

广西的桂林山水就是大自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此刻,你最想对美丽的桂林说些什么?

2.自由表达心中的感受。

六、配乐回读全文,回味美。

 

板书

设计

 

总桂林山水甲天下

分水净清绿

桂林山水山奇秀险

洞奇绝

总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作业

1、生字

2、背诵课文及主题思想句意

3、基本功训练

 

课后

反思

桂林山水》这一课,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呢?

首先我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现了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了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句子,结合看到的视频,说说对桂林山或水某一个特点的感受,以此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形成读的见解,并通过读表现出来(即自我体会的情感朗读);接着在品读、评读、诵读、挑战读、引读、配乐读……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

在学生对朗读的评价中,教师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确定重点词语进行品析与体会,或结合语境理解,或积极启发想象,或对照图像认知,在读中感悟意思,用感悟促进朗读;同时,朗读吸引了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感悟美、体验美,得到爱的抚慰、情的熏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