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 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检测指明备考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2945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2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 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检测指明备考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 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检测指明备考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 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检测指明备考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 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检测指明备考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 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检测指明备考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 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检测指明备考方.docx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 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检测指明备考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 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检测指明备考方.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 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检测指明备考方.docx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检测指明备考方

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研透全国卷的命题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广大师生在二轮复习有限的时间内针对备考,高效备考。

将本部分置于开篇的理由有三:

一是让考生明确考向,备考不走弯路;二是本书的编写以此为导向,后面的编排内容是对此部分内容的应用和印证;三是让考生先学会解题通法,有利于在以后的训练和考试中加以实践和运用。

一、历史选择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

1.整体布局——遵循考纲,科学统筹

(1)时序化

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的历史选择题基本遵循考纲,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古代、近代、现代)”的顺序编排,三部分的题量基本稳定,均为4道。

(2)均衡化

①古代史:

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在时段(朝代)、模块(政治、经济、文化)的分布上相对均衡,先秦、两汉、两宋、明清是重点(南北朝、唐朝则在选考题中密集考查),重视对政治与文化、经济与文化的渗透考查。

②中国近现代史:

形成一些相对集中的命题密集区,如中国近代化、近代初期的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民国初期、抗战史、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

③世界史:

一般有一题考查对希腊民主制或罗马法的延展性认识,一题放在苏俄(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另外两题较多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工业革命、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和国际格局调整等主干内容,试题分布也相对均衡。

2.命题趋向——稳中求变,变中出新

(1)情境化

①创设新情境:

命题者站在更高的学科高度和更宽阔的学科视野审视中学历史教学,强调新材料的引用和新情境的创设,情境化已是高考命题的主流趋向。

②还原情境:

主干知识常考常新,高考命题侧重于运用史料还原历史情境,考查考生对历史主干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纵观近年高考,突出了这一命题新趋向。

(2)前沿化

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把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强调鉴古知今,引导考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社会价值观。

题干中大量出现的“反映了”“反映出”“表明”“由此可见”“说明”等指示词,凸显高考命题的两大出发点:

一是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对现实与社会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思考);二是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用历史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看待现实问题,明确自身的责任)。

3.试题设计——立意高远,凸显能力

(1)材料化

①新课标高考材料型试题一统江山,以材料为命题的主要依据,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被大量引入试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已成为历史高考的常态。

②高考命题者往往巧妙地将材料进行加工,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出现,材料中隐含着重要的历史信息,这也使得材料化的选择题,立意高远。

③近年全国文综卷历史命题者还有意追求选择题选项在字数、句式表述上的一致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选择、判断的难度,凸显能力。

(2)探究化

①从具体所涉及的考点看,全国卷重点考查的是历史学科主干而非教材主干。

纵观近几年的试题,一些高频出现的考点如儒学演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近代经济结构变动、1949~1966年新中国的建设探索、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工业革命、苏联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美苏冷战等内容显然属于双重主干知识,既是现行教材的主干知识,又是学科绝对主干知识。

这方面的高考试题都体现了探究化的特点。

②近年高考命题还涉及到汉朝外戚专权、历代货币问题(南北朝货币使用、北宋交子)、土地赋役制度沿革(宋代田制)、经济重心南移、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北洋军阀统治、美国南北战争背景、新兴独立国家崛起与国际经济旧秩序(南北问题)等许多考点则并非现行中学教材重点,甚至是教材语焉不详有所忽略的部分,而所有这些恰恰都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知识。

由此可见,命题者选材的标准是从学科本身出发而并不考虑太多中学教学及中学教材的实际,这也是高考命题探究化的体现。

4.命题原则——秉承传统,特色鲜明

(1)平稳化

①近年高考命题总体稳定,无论是选择题的设置、难易度、题型都基本上保持了一贯的命题风格,体现了高考改革的连续性及平稳过渡特点。

②近年高考命题的平稳化还表现在没有过于深奥的历史概念,也没有晦涩难懂的长篇文言文材料,试题基本以教材知识为依托,注重对能力的考查。

(2)主流化

①高考考查侧重点大多是积极、进步的内容,重点关注的是历史事件的正面影响,对消极、落后、负面的内容考查较少。

②许多试题往往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客观呈现和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考查考生对时代背景、客观形势、主观目的、历史作用的理解与解释能力,正面立论多,定性评判少,如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等。

而像国共内战、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之类的重大历史事件,命题者则基本采取回避的做法。

既然历史高考选择题的题型以材料式的选择题为主,也就是说,题干的表现形式就是给出各种形式的材料,如文字、图片、表格等,那么解题时同学们只要能够迅速、准确地依托所学知识,提取有效信息,掌握研磨选项的技巧,将题干与选项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在考试中取得主动甚至立于不败之地。

在此,笔者将依据多年备考经验总结的“四诊法”与大家共享。

1.诊断时空

时空范围对解题起着规定性作用,它往往有助于排除与该时空条件无关的选项。

高考选择题中常见的时空信息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

显性时间常以年月日、朝代、历史阶段等形式呈现。

隐性时间常以人物、著作、历史事件或提示性关键词等形式呈现;隐性时间容易被考生忽视,从而影响了解题正确性。

题干材料中的空间信息,如相关国家、区域、方位、具体地点等,往往也是选择判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2.诊断题干材料

在选择题题干材料的审读、诊断中,要特别注意材料的主干主语、关键词(对于关键词汇要充分理解它的内涵与外延)。

此外,还要注意挖掘材料的隐含条件,厘清材料信息的逻辑关系,有时甚至是句式语气的把握,等等。

当然,最关键的是对题干中新材料、新情境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透彻的审读、诊断,明确材料的主旨信息。

完整解读信息

选择题的材料信息往往有一至两个层次,甚至两个以上的层次,正确的选项往往是能照顾到材料信息的多层性、全面性并加以完整概括的选项。

如果是片面、局部地反映材料信息则往往是错误的选项,即“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选项

准确解读信息

即准确地把握概念或历史事物的内涵和外延,解读信息必须符合史实或真实情况,尤其是对概念的外延,既不能自以为是地扩大,也不能自以为是地缩小

合理解读信息

即对材料进行合乎事理或道理地解读,并且加以正确地辨别、区分,不能过分解读材料,抑或是人为地拓展、延伸材料

透彻解读信息

“透彻”意味着透过现象看本质。

材料字里行间所隐含的间接有效信息、隐性信息往往包含着许多深意,对正确解答试题有时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诊断设问角度

在题干审题中,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它关系到选择的角度与方向,关系到能否判断出正确结果。

如“由此可知”“这一论断(认识)”“它指的是”等引导语,主要考查考生依据所学知识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判断以及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如“反映”“说明”“表明”等引导语,实际上是要求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透过材料现象来解释或认识历史事物的特征、本质或规律,典型体现了“以小见大”的考查特点。

如果是“主要原因”,则以找寻根本原因作为首选;如果是“主观上”,则要聚焦在主观动机和目的上。

4.诊断备选项

选择题的备选项,除正确选项外,其他三项往往由错误项、无关项或干扰项组成。

在四个备选项诊断中,应先排除错误项、无关项、干扰项,最后找出正确项。

其错误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题干的时空定位或人物、事件不符的;

(2)偏离材料主题或观点的,未能全面、深刻反映材料信息(甚至画蛇添足)的,以偏概全的;(3)与设问角度或方向相背离,答非所问的;(4)曲解材料信息,扩大内涵的;(5)混淆概念、史实错误或偷梁换柱的;(6)表述过于绝对的(如“最早”“标志”“完全”“彻底”等,这类绝对化结论,除非是教材结论,否则往往是错误选项);(7)与题干基本符合,但不是最佳选项(需要进一步结合题干中限制性条件,并通过对各选项的对比、斟酌,最后选出最深刻、最贴切的那个选项)。

二、历史材料问答题(第40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

2013~2017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40题的考查内容与设问一览表

主题定位

设问角度

(2013·全国卷Ⅰ)古代与晚清海洋利用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

(2013·全国卷Ⅱ)爱因斯坦热在世界和中国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

(2014·全国卷Ⅰ)宋应星、牛顿的科技成果及影响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2014·全国卷Ⅱ)清朝早期和晚期移民东北对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

(2015·全国卷Ⅰ)儒学从先秦到汉代、宋代及近代的发展演变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

(2015·全国卷Ⅱ)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比较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2016·全国卷Ⅰ)清中期人口膨胀现象与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2016·全国卷Ⅱ)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趋势和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过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2016·全国卷Ⅲ)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对比及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2017·全国卷Ⅰ)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和欧洲民族主义对亚洲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2017·全国卷Ⅱ)中国矿业政策的发展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017·全国卷Ⅲ)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和祖国统一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由上表可以看出,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40题的命题呈现如下特点:

1.从命题形式上看

命题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围绕某个主题纵向展开,二是围绕某话题进行横向中西对比。

其中卷Ⅰ更偏好于前者,如2013年的海洋利用题、2015年的儒学题、2016年的人口膨胀题、2017年的民族主义题等;而卷Ⅱ则更偏重于后者,如2013年的爱因斯坦热题、2015年的孟子和苏格拉底题、2016年的移民题、2017年的矿业政策题等。

2.从材料选择上看

材料的选择以文字材料为主,极少采用图表形式(仅2016年卷Ⅱ);设问以两问(共3小问)居多,前后问题关联,往往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一个问题的解决架设桥梁;重点考查概括、比较、分析、说明、评价等思维能力,答题角度往往聚焦在对背景、原因、作用(影响、意义)的概括分析上及对观点、主张的评价认识;答案简洁,具有较强的专业化、学术化色彩;答案角度周全且聚焦,既强调思维的全面性、缜密性,又重视答题的针对性。

3.从主题设计上看

命题的主题往往聚焦在一些既具有鲜明学科特点、又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甚至是社会及国际热点问题,使考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如2013年卷Ⅰ的海洋利用题、2014年与2016年卷Ⅱ的移民题及2016年卷Ⅰ的人口题、2015年卷Ⅰ的儒学演变题及卷Ⅱ的法制观念题,甚至包括2016年卷Ⅲ的福利制度题,2017年卷Ⅱ的矿业政策问题与卷Ⅲ的郑成功收复台湾问题,无不与当前海洋开发与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国内人口流动与国际移民现象、人口控制与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儒学与传统文化复兴、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福利制度利弊争论、去产能、优化产业结构、祖国统一等诸多现实热点问题息息相关,深刻体现命题者的现实关怀及以史为鉴的学术智慧。

而从学科角度看,这些问题基本都是发生在社会转型期的重大问题,以之为切入点,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结合,考查考生的史料研读、阶段特征把握、综合分析和阐释论证等能力,考查考生以科学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及近代化史观等各种新史观、新角度,关注思考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文化形态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从而达到学科核心素养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目标。

历史材料问答题的解题主要分四个步骤,第一是审设问,第二是读材料,第三是列提纲,最后是答好题。

第一步:

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设问审读是解题的最重要环节。

因此,答题之前,一定要全面准确地审读设问,明确命题者的命题意图与要求。

高考主观问答题的设问审读,一般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审答案来源

纵观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无外乎两种形式,一是“据材料”,二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若是“据材料”,答案肯定在材料中,这种设问不受教材束缚,依据材料作答,答案需要提炼、概括、归纳、抽象等;若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答案在材料和教材中,作答既要充分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又要利用教材结合点以及平时的知识积累。

二审时空限制

要注意审清设问中的显性或隐性的时空范围;时空范围制约着解题的取向,对解题起着规定性作用;故要审清时空,并在一定时间、空间下理解和解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三审提示词语(即怎么答)

即提示回答问题的方式。

常见提示语有:

指出、概括、简述、分析、阐述、说明、论证、总结、评价(或评析、评论)、评述、比较等。

设问中的这些行为动词既体现了试题对学生学习历史学科方法的考查,又为学生正确解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因此,要认真审读设问中的这些提示语,准确掌握解题方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提示语

内涵

相应中心词

指出

即介绍、表达,回答“是什么”,无须分析“为什么”“怎么样”

内容、措施、观点、意义等

概括

即归纳、总结,归结事物的相关要素,简明扼要的指出

背景、原因、影响、作用、特点、特征等

简述

即陈述、总结,回答时表述要“简”,要点要“全”

原因、影响、过程等

分析

即找出历史现象或历史事物组成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关系

背景、原因、认识、启示、意义、影响、作用等

说明

即解释、解说

原因、过程、做法等

总结

即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

启示、经验、教训等

比较

即横向或纵向对比、类比

事件、现象、人物及观点的异同等

四审答题中心语及求答语(即答什么)

首先是审清中心语,以明确答题范围或角度要求。

这是整个题目设问所围绕的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制度(政策)、思想、人物、国际关系等知识领域。

其次是求答(答项)语:

如背景类(背景、原因、条件、意图等)、性质类(实质、本质)、过程类(表现、内容、措施)、影响(作用、意义、地位),以及特点、异同点、胜败原因、启示与认识等。

主要求答语的思维切入点如下表所示:

求答语

思维切入点

原因(背景)类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国际—国内,主观—客观,必要性—可能性等

措施(内容、表现)类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民族关系—军事—教育—社会生活等

影响(作用)类

积极—消极,直接—间接—深远(由近及远),当时—以后,对内—对外等

特点类

阶段特征类

宏观上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与不同时期进行对比;在把握史实的基础上找出该阶段带有普遍性,与其他阶段相比又带有差异性,体现其特质的方面。

语言要简洁、概括,要上升到史观高度

具体特点类

本质(阶级属性)+各方面状况(指导思想、主导者、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范围或领域、规模速度等)+新发展、新变化(比较)+地位(最早、首创、领先)+作用+影响(广泛、深远、持久)

变化(趋势)类

“由……到……”“越来越……”“之前……之后……”等

体会(启示)类

材料反映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得出的经验或教训,应该努力的方向或整改措施(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等

在考试中,上述四个方面的任何一个环节判断失误,都会造成答非所问。

为此,在审题中要使用各种形式的符号,对上述四个方面的要求进行标识,以提醒自己不要忽略设问中的任何要求。

第二步:

读材料——获取解读信息要周全

一、读什么——读全、读懂、读透

读全——指全面阅读情景材料。

文字型材料一般包含引言、正文、出处三部分。

正文是材料的核心,而引言及出处往往为考生所忽略,但二者往往有时给考生提供答案方向,有时蕴含重要的解题信息,有时可以给解题提供知识背景等,阅读材料时应引起重视。

若是图表型材料则要全面认真阅读标题、图表、图例及文字信息等。

读懂——获取、利用、解读有效信息。

阅读文字型材料时,首先,一定要分清哪些是“史”(史实),哪些是“论”(观点、评论);哪些是“概括”,哪些是“阐释”。

其次,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并列语(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而且)、转折语(虽然、但是、尽管、然而——转折语后面往往是中心)、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以至于)等。

第三,要注意材料中的标点符号,尤其是分号(一般与上句是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省略号(省略号后面的一句尤其要注意,多是关键性结论)、引号(注意引号的几种用法)、句号(判断材料有几层意思)、括号(括号内常有注释或解释)等。

读透——指真正理解材料要体现的史实,去伪存真,把握作者真实的意图。

二、怎么读——粗读、细读、重点读

第三步:

列提纲——回扣教材不漏点

联系教材知识,做出准确判断;联系题目提问,寻找相应信息;围绕观点组织材料。

做到按顺序,列要点(全面考虑,精炼简洁)。

第四步:

答好题——逻辑条理重规范

(1)规范:

标题化、序号化、段落化、层次化、要点化。

(2)简洁:

详略得当、精准整洁。

(3)科学:

叙述有序(时间、空间、逻辑);条理清楚(概括、准确、精炼);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论证有力(抓住要点、切中要害)。

答题时要严防以下几类失误:

(1)审题不严密,阅读材料不够冷静、细心,不能真正弄懂题干的要求,或遗漏问题要求(特别是“分别”“各”等字眼,对比“异同”的“同”等)。

(2)阅读材料不够细心,遗漏有效信息,即不能“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对有效解读不“完整”。

(3)不能把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教材学习相结合,只用教材知识或只用材料信息作答,不能两者互补,致使答案不全面,遗漏答案要点。

(4)把几个问题合并作答。

要尽量将问题拆解为具体的小问,一问一答,问与问的答案之间要区隔开来。

(5)观点、立场错误,不是客观地按历史发展规律评价事物,而是凭个人的感情和主观臆断评价。

(6)不能史论结合,空发议论,缺少史实论据,或者只列举史实而没有评论。

(7)答题针对性差,不着边际;答案层次不清、杂乱无序,要点不清晰、条理不清楚、表达不准确;缺乏逻辑,前后矛盾,因果颠倒。

(8)答题欠规范,文字书写潦草,难以辨认。

(2017·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

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

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

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

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

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一步:

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第二步:

读材料——获取解读信息要周全

材料一 ①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

②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

③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

④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①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②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

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

③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④《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①国家的主要社会矛盾所在。

②启蒙思想的传播,抨击专制制度。

③隐性信息:

《人权宣言》的发表,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④材料为分—总结构,此为结论性语句。

①材料为总—分结构,此为论点所在。

②民族主义主张发展民族经济,争取民族独立。

③国家的主要社会矛盾所在。

④隐性信息:

“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时代背景。

第三步:

列提纲——回扣教材不漏点

法国大革命

国民党“一大”宣言

第四步:

答好题——逻辑条理重规范

(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

(2)相同:

追求民主与平等。

不同:

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