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监管之非现场监管规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2883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63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业监管之非现场监管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银行业监管之非现场监管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银行业监管之非现场监管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银行业监管之非现场监管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银行业监管之非现场监管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业监管之非现场监管规程.docx

《银行业监管之非现场监管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业监管之非现场监管规程.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业监管之非现场监管规程.docx

银行业监管之非现场监管规程

非现场监管规程

目录:

1模块说明6

2程序流程图7

3具体操作要求8

3.1制定监管计划8

3.1.1制定监管计划原则8

3.1.2监管计划的内容9

3.1.3制定监管计划的工作流程10

3.1.3

(1)工作流程图10

3.1.3

(2)流程图说明11

3.2监管信息收集——编制机构概览13

3.2.1监管信息收集概述13

3.2.2监管信息收集—编制机构概览的工作流程15

3.2.2

(1)工作流程图15

3.2.2

(2)流程图说明16

3.3日常监管分析20

3.3.1监管分析报告概述20

3.3.2日常监管分析流程20

3.3.2

(1)日常监管分析流程图20

3.3.2

(2)日常监管分析流程说明22

3.3.3监管报告报告路线23

3.4风险评估24

3.4.1风险评估的目的及范围24

3.4.2风险评估的频率24

3.4.3风险评估的工作流程25

3.4.3

(1)工作流程图(法人机构)25

3.4.3

(2)流程图说明26

3.4.3(3)分支机构风险评估29

3.5现场检查立项29

3.5.1现场检查立项的目的及内容29

3.5.2现场检查立项的工作流程31

3.5.2

(1)工作流程图31

3.5.3

(2)流程图说明33

3.6监管评级34

3.6.1监管评级概述34

3.6.2监管评级原则35

3.6.3监管评级时间35

3.6.4监管评级的工作流程36

3.6.4

(1)工作流程图36

3.6.4

(2)流程图说明37

3.6.5监管评级结果的应用38

3.7后续监管39

3.7.1制定监管意见书39

3.7.1.1监管意见书概述39

3.7.1.2监管意见书流程39

3.7.2发出风险提示书41

3.7.2.1风险提示书概述41

3.7.2.2发出风险提示书流程42

3.7.3发出金融监管质询书44

3.7.3.1发出金融监管质询书概述44

3.7.3.2发出金融监管质讯书流程44

3.7.4发出金融监管警示书44

3.7.5审慎监管会议44

3.7.5.1审慎监管会议概述44

3.7.5.2参会人员45

3.7.5.3审慎监管会议流程45

3.7.6三方会谈47

3.7.6.1三方会议概述47

3.7.6.2参会人员47

3.7.6.3三方会议流程48

3.7.7与董事会会谈49

3.7.7.1与董事会会谈概述49

3.7.7.2参会人员50

3.7.7.3与董事会会谈流程50

3.7.8与监事会会谈52

3.7.8.1与监事会会谈概述52

3.7.8.2参会人员52

3.7.8.3与监事会会谈流程53

3.7.9约见会谈54

3.7.9.1约见会谈概述54

3.7.9.2参会人员55

3.7.9.3约见会谈流程……………………………………….55

3.7.10驻点监管56

3.7.11监管强制措施57

3.7.11.1监管强制措施概述57

3.7.11.2监管强制措施流程57

4非现场监管常用文本及函件参考格式59

4.1监管计划书59

4.2《机构概览》61

4.3风险评估77

4.3.1风险评估报告77

4.3.2风险评估矩阵表79

4.3.3风险评估矩阵摘要表81

4.4日常监管分析报告82

4.5现场检查立项建议书85

4.6监管意见书86

4.7金融监管提示书87

4.8金融监管警示书88

4.9金融监管质询书89

4.10约见会谈通知书91

4.11会议纪要92

 

1模块说明

非现场监管模块包括非现场监管程序流程和操作要求两部分。

非现场监管程序流程——通过描述非现场监管制定监管计划、收集监管信息、日常监管分析、风险评估、现场检查立项、监管评级和后续监管七个阶段,体现了非现场监管人员按照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全面、持续地收集、监测和分析被监管机构的风险信息,针对被监管机构的主要风险隐患制定监管计划,并结合被监管机构风险水平的高低和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程度,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实施一系列分类监管措施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对法人机构的监管需要完成七个阶段的工作;对分支机构的监管需要重点完成收集监管信息、日常监管分析、现场检查立项、监管评级和后续监管五个阶段的工作。

具体操作要求——立足于前述非现场监管七大工作阶段依次展开,提示了各环节操作要点,明确了操作规范。

2程序流程图

3具体操作要求

本模块中的非现场监管人员是非现场监管工作的责任主体,包括分管局长、非现场监管负责人、主监管员和非现场监管员,上述人员分别承担法人或属地被监管机构持续性监管相关责任。

其中,非现场监管负责人是ABC银监局分管局长、非现场监管部门负责人。

主监管员是对法人机构非现场监管负主要责任的人员,主要职责包括主持制定监管计划、报表收集和审核、主持编制/更新《机构概览》、进行日常监管分析、实施风险评估、主持现场检查立项、参与协助检查方案的制定、组织监管评级、组织实施后续监管等。

非现场监管员承担非现场监管责任,并支持和协助主监管员的工作。

非现场监管档案的管理,应遵照《ABC银监局监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

3.1制定监管计划

3.1.1制定监管计划原则

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当在充分了解被监管机构的基础上,在每一个监管周期之初,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管计划,以提高非现场监管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提前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实施分类监管。

制定监管计划时,非现场监管人员要结合被监管机构的现状和监管资源的实际,从提高监管效率出发,合理安排各项监管任务。

3.1.2监管计划的内容

至少包括:

被监管机构本监管周期的时间长度,重点关注风险领域,本监管周期内风险评估、现场检查、监管评级等各项主要监管任务计划实施的时间等。

监管周期的时间长度,可以参考被监管机构的风险水平和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程度来确定,监管评级越好,资产规模越小,监管周期越长,应体现被监管机构的风险越小、配置的有效监管资源越少的分类监管原则。

3.1.3制定监管计划的工作流程

3.1.3

(1)工作流程图

3.1.3

(2)流程图说明

A.搜集充分信息

主要包括相关报表、最新版《机构概览》、银监会本期监管计划和工作要求、上期风险评估报告、上期监管评级情况、上期现场检查报告及机构检查后整改情况、业务发展战略和重大事项报告、新产品和新业务情况、内外部审计报告、审慎会谈、三方会谈等形成的会议纪要等。

非现场监管人员在对被监管机构综合风险状况做出评判前,应主动征求各功能监管处室意见,收集功能监管处室对被监管机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高管人员履职行为、创新业务、案件防控与治理等方面开展的现场检查情况报告、监管通报或意见书。

B.确定监管周期长度

被监管机构的风险水平越高或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程度越大,监管强度应越高,监管周期应越短。

I.法人机构:

主监管员根据被监管机构的风险水平或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程度确定监管周期的时长,经非现场监管部门负责人审核同意后,应尽快通知各级非现场监管员。

II.分支机构:

根据银监会或并表局主监管员确定的监管周期长度执行,并尽快通知各级非现场监管员。

若主监管员未确定监管周期长度,则由非现场监管员根据被监管机构的风险水平或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程度确定监管周期时长,经非现场监管部门负责人审核同意后,尽快通知各级非现场监管员。

C.提出被监管机构《监管计划书》草案

I.法人机构:

主监管员通过重点分析风险评估、监管评级和现场检查情况,结合掌握的其他信息,找出被监管机构的风险薄弱点和风险疑点,确定需加强监管的业务种类、风险类别和重点区域,提出拟采取的监管策略和措施,形成《监管计划书》草案。

有异地分行的法人机构,应主动征求异地局的意见和建议。

II.分支机构:

非现场监管员收到主监管员下发的《监管计划书》草案后,根据确定的监管周期,与同级现场检查人员、市场准入人员协商,研究确定属地分支机构的年度监管重点、监管计划,如有必要,及时反馈并表局或银监会。

D.拟定《监管计划书》并报审

主监管员汇总分析异地局的监管计划、监管重点,与同级现场检查人员和准入人员、功能监管处室相关人员协商,修改补充该监管机构《监管计划书》草案,将拟定的《监管计划书》呈非现场监管负责人审核。

E.审核《监管计划书》

非现场监管负责人审核《监管计划书》时,应综合考虑同质同类或本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任务的时间、地域安排,合理安排和平衡监管资源,加强协调,避免冲突。

《监管计划书》由分管局领导最终审定。

F.实施《监管计划书》

《监管计划书》审定通过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发送同级现场检查部门和市场准入人员及下级派出机构执行,统一指导同一法人全辖的非现场监管。

有异地分行的,应同时发送异地银监局。

主监管员根据被监管机构的《监管计划书》,全面掌握和控制监管计划的执行进程,并根据被监管机构网点分布情况、经营管理情况和风险状况的重大变化,及时修订监管计划和更新执行记录,指导、协调各级监管人员履行相应监管职责,调动各级监管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联动监管效能,切实提高监管效率。

3.2监管信息收集——编制机构概览

3.2.1监管信息收集概述

监管信息收集是非现场监管人员从银行业金融机构、银监会系统内部和社会公众媒体收集被监管机构经营状况和风险信息的持续过程,是进行日常监管分析、风险评估、监管评级和后续监管的基础,贯穿于非现场监管工作的各个环节。

通过全面、持续的信息收集,保证非现场监管人员清晰连续地了解和掌握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情况及风险状况,进而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工作有效性。

非现场监管人员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监管信息收集工作。

在建立规范和高效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沟通机制的基础上,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加强与现场检查部门、统计部门和其他功能监管处室的信息共享和信息沟通,并通过增强对社会媒介和社会公众信息的关注,形成全面、规范和及时的非现场监管信息采集体系。

主监管员收集各类监管信息,并按要求归纳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机构概览》。

《机构概览》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情况和风险状况的集中展现,是对被监管机构进行风险判断的重要基础。

《机构概览》在监管流程中,随着监管信息的持续收集而不断更新。

3.2.2监管信息收集—编制机构概览的工作流程

3.2.2

(1)工作流程图

3.2.2

(2)流程图说明

A.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是信息收集流程的起点,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是信息采集工作的重要标准。

a.向被监管机构收集信息

非现场监管人员应依托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定期收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非现场监管报表,并按要求进行加工处理。

除非现场监管报表外,非现场监管人员可根据工作需要,参加银行年初、年终工作会议,同时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定期或不定期收集相关业务经营和风险状况信息资料,内容一般包括:

董事会监事会相关材料、风险管理制度和程序、风险评估方法、风险管理报告、财务报告、业务结构和利润分析报告、主要业务条线营运报告、产品发展策略和风险评估报告、内部审计报告、合规文化建设总结、内控执行报告、外部审计报告、案件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现场检查整改情况报告、上市公司的公开披露信息等内容。

b.银监局内部信息共享

主要包括从现场检查部门、市场准入岗位、统计部门和政策法规部门等银监局内部相关功能监管部门得到的信息。

内容一般包括:

b

(1)从现场检查部门共享得到的信息,如现场检查报告、现场检查意见、行政处罚决定等。

b

(2)从功能监管处室共享得到的信息,如信用风险状况、流动性风险状况、市场风险状况、声誉风险状况、操作风险状况、案件防控与治理工作开展情况、ABC银行业金融创新动态等。

b(3)从市场准入岗位共享得到的信息,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情况、股权结构、高管人员履职情况、业务申请及批准报告、创新业务的设计规划、网点布局规划、网点分布图、机构管理等情况的信息资料。

b(4)从统计部门共享得到的信息,如ABC市银行业运行、货币信贷、大额贷款户、贷款集中度、关联企业图谱、金融市场、宏观经济等情况的信息资料。

c.舆情监测信息收集

舆情监测是指非现场监管人员通过关注媒体、评级机构和其他社会监督机构发布的有关被监管对象信息舆论的监管工作方式。

舆情监测主要包括不定期关注、收集各大网站、社会公众媒体的新闻报道和评价、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专业分析人员的分析报告、外部审计部门发布的审计报告等信息。

d.其他

除上述信息以外,非现场监管人员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实地走访,以深入掌握被监管机构风险状况,或要求被监管机构报送已报送信息的补充报告和情况说明。

B.质量审核

质量审核是信息收集流程的核心环节,是信息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的重要保证。

质量审核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一般包括:

报表完整性审核、逻辑关系审核、异常变动审核,实地走访,提请现场检查部门现场检查核实。

a.报表完整性审核。

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当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非现场监管报表和其他信息的数量完整性和内容完整性进行检查。

如果发现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的非现场监管报表和其他信息在数量和内容上存在缺失,应当及时通知该机构补报。

b.逻辑关系审核。

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的非现场监管报表表内及不同报表之间有关项目指标的平衡关系进行检验,以保证数据逻辑关系的准确。

发现关系错误,应及时通知该机构重报。

c.异常变动审核。

非现场监管人员应通过趋势比较和同质同类比较等方法,发现银行业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的异常变化。

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对异常变化进行跟踪了解,以掌握异常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对于因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质量问题而出现的异常变化,应要求该机构重报。

d.实地走访或现场检查。

非现场监管报表和其他信息出现重大变化或可疑情况时,非现场监管人员可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与被监管机构有关部门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实际情况。

必要时,非现场监管人员可对相关情况提出开展现场检查的建议。

除报表外,非现场监管人员应通过各种手段对其他信息的质量进行审核和控制,如采取电话询问、调查核实、书面质询、约见谈话、走访核查等方式,对信息采集中发现的疑点进行核实。

C.情况整理

非现场监管人员在完成信息的质量控制工作后,应对收集的信息及时进行整理,并按流程进行信息传递或报告,为后期监管工作打好基础。

同时,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对信息收集过程中的信息报送情况、异常分析情况等进行汇总和归档。

D.信息变更

在非现场监管报表和其他信息报送截止日期后,如果被监管机构发现数据存在问题,应提出信息变更申请。

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在对被监管机构报告进行审查的基础上,在3个工作日内以《数据变更单》的形式通知和协商统计信息部门,根据重要性原则审慎处置有关的信息变更要求。

如信息变更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判断产生重大的实质性影响,则应形成信息变更报告,经非现场监管负责人和统计信息处负责人会签后,重新进行信息收集和审核,并对全部有关监管结论和报告意见进行调整;如不属于实质性调整,可不进行调整。

E.编制《机构概览》(暂不包括外资银行分支机构)

《机构概览》是对被监管机构核心信息和其他情况的高度概括,是以风险为本持续监管各环节监管成果的综合体现。

非现场监管人员通过编制、更新法人机构及分支机构的《机构概览》,概要、动态地掌握被监管机构的有效信息,并结合风险分析、评估和监管评级,形成对被监管机构的基本判断。

《机构概览》的基本内容应包括:

公司治理;组织结构;发展战略;业务概况;管理状况;业务发展趋势;财务状况及趋势;风险评估结论;监管评级结论;监管措施和意见;内审状况;案件情况;其他信息。

不同类型被监管机构可根据监管工作需要或要求对《机构概览》内容做实时调整。

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及时对法人机构及分支机构《机构概览》进行动态、持续更新,确保《机构概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监管周期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信息基础。

3.3日常监管分析

3.3.1监管分析报告概述

非现场监管人员通过收集非现场监管信息,运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监管分析,撰写监管报告,可以识别、度量、分析、判断被监管机构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及时进行风险提示,提出防范、化解风险的措施与建议,为风险评估和监管评级奠定基础。

非现场监管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撰写专题分析报告。

3.3.2日常监管分析流程

3.3.2

(1)日常监管分析流程图

 

3.3.2

(2)日常监管分析流程说明

日常监管分析主要包括收集信息、实施监管分析、撰写监管分析报告、提出监管建议四个环节。

收集信息阶段:

非现场监管人员除定期收集非现场监管报表信息外,应结合不定期收集来的其他非现场信息及现场检查信息,了解被监管机构的风险环境、业务领域和各种管理制度,掌握被监管机构业务活动和风险状况相关信息。

实施监管分析阶段:

非现场监管人员运用异常变动分析、合规分析、比例分析、结构分析、趋势分析、同质同类分析和压力测试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收集来的被监管机构的信息,得出被监管机构基本财务状况、主要风险概况、异常变动情况、潜在风险或问题的初步评价结论。

监管分支机构的非现场监管人员可参考日常监管分析要点对分支机构基本财务状况、信用风险报告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撰写分析报告阶段:

非现场监管人员在进行监管分析后,撰写日常监管分析报告。

日常监管分析报告的文字应尽量精简,突出主要风险及问题,着重就异常变动、不符合审慎监管要求的指标和重大风险情况进行说明,不求面面俱到。

非现场监管人员可视被监管机构风险状况确定分析报告撰写频率和格式,一般情况下,月度报告比季度报告更简要,季度报告比年度报告更简要。

监管分析报告应抄送现场检查部门、市场准入部门。

提出工作建议阶段:

根据日常监管分析结果,非现场监管人员应提出工作建议,并做出下一步工作安排。

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主要风险点或有关事项,采取走访、发出《质询书》等形式进行调查和了解。

(2)对监管指标和主要项目异常变动幅度大、频率高,且可能存在或产生风险隐患的被监管机构,经核实后可采取约见高级管理人员或部分负责人会谈,发出《金融监管风险提示书》、《金融监管警示书》等措施。

(3)对违反审慎监管要求,存在严重风险和问题的被监管机构,可采取特别监管措施。

(4)当发现重大问题时,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向非现场监管负责人提出建议,必要时启动现场检查立项建议程序。

(5)其他工作建议和安排。

3.3.3监管报告报告路线

1.法人机构分析报告。

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全面、准确、及时地将日常监管分析情况向主监管员报告;主监管员在完成日常监管分析报告后,应按要求定期将报告和有关材料报非现场监管负责人、局领导和银监会。

2.分支机构分析报告。

分支机构的非现场监管员应按工作要求向本部门非现场监管负责人、局领导、银监会、并表局上报日常监管分析报告。

3.4风险评估

3.4.1风险评估的目的及范围

风险评估旨在通过评估被监管机构相关业务的内在风险水平、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风险未来发展变动方向,对一家机构的整体风险状况或特定业务、特定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结果能够表明被监管机构的问题和风险所在,为进一步完善监管工作计划、确定现场检查范围和实施现场检查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风险评估,监管资源的配置和使用能与被监管机构的风险水平有效结合,真正做到高风险多监管,低风险少监管,实现差别化监管,提高监管工作有效性。

对法人机构需要定期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和整体风险评估。

除外资银行外,对分支机构一般不需要进行整体风险评估,如有必要,可针对特定业务或特定风险进行专项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完成后,非现场监管人员需要填写《风险评估矩阵表》、《风险评估矩阵摘要表》,撰写《风险评估报告》。

在对被监管机构特定业务开展风险评估过程中,应主动征求相应功能监管处室(或部门)意见;风险评估完成后,应将评估结果反馈对应功能监管处室(或部门)。

3.4.2风险评估的频率

风险评估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个监管周期至少要对被监管机构进行一次风险评估。

监管周期内一旦发生影响被监管机构风险状况的重大事件,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及时更新风险评估结果。

3.4.3风险评估的工作流程

3.4.3

(1)工作流程图(法人机构)

3.4.3

(2)流程图说明

对于法人机构的风险评估工作流程将按照非现场监管为主,必要时现场检查参与的方式开展。

A.草拟风险评估工作方案。

非现场监管部门应当结合被监管机构的实际情况,草拟风险评估工作方案(内容包括评估对象、评估方式、含现场检查人员在内的评估工作小组),并征求现场检查部门意见。

现场检查部门根据工作实际,对非现场监管部门拟定的风险评估工作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在向其分管局长报告并同意后,及时向非现场监管部门进行反馈。

B.修改风险评估工作方案。

非现场监管部门根据现场检查部门的修改意见,完善风险评估工作方案,并向分管局长报告,经分管局长同意后向被监管机构发出风险评估通知。

C.成立风险评估工作组。

根据风险评估方案的要求,组成风险评估工作小组。

D.开展风险评估相关培训。

E.实施风险评估。

包括四个步骤:

收集风险评估信息、界定主要业务种类、界定主要风险种类、完成风险评估矩阵。

E.1、收集风险评估信息。

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要求收集被监管机构的业务活动和风险状况的信息,了解被监管机构的风险环境、业务领域和风险管理制度。

如有必要,非现场监管人员还可通过实地走访、与被监管机构管理层会谈等方式来获取所需信息或核对已有信息。

E.2、界定主要业务种类。

非现场监管人员在界定主要业务领域时,应综合考虑被监管机构的资产结构、业务规模、发展战略、收入贡献、新产品和新业务扩张计划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任何超过总资产或总收入一定百分比(如5%)的业务都应该单独考虑。

具体百分比由主监管员确定。

部分业务虽然没有超过上述比例,但是对被监管机构的风险状况有较大影响,如衍生产品业务等,也可进行风险评估。

E.3、界定主要风险种类。

风险评估涉及的风险种类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和策略风险等七大类风险。

其中,对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是非现场监管人员每一次风险评估中都应考虑的内容。

其他四类风险,非现场监管人员可以根据被监管机构实际情况和机构面临的经营环境等因素,决定是否将其纳入某一次风险评估中。

E.4、完成风险评估矩阵。

E.4.1评估内在风险水平。

非现场监管人员应根据确定的业务种类和风险类别,分析、识别每一业务涉及的每一类风险的内在风险水平。

评估内在风险水平应当明确各类风险的主要来源,根据不同风险种类采取相应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并结合监管人员的主观判断形成结论。

内在风险水平可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E.4.2评估风险管理能力。

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当逐一评估主要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对被监管机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风险认知和参与程度,被监管机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所有内在风险的方法进行评估。

主要评估因素包括: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有效监督,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风险限额规定,风险计量、监测程序和管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

综合上述四项因素的评估,风险管理能力评估结果分为强、可接受、弱三个等级。

E.4.3确定各类风险发展趋势。

非现场监管人员在对风险进行评估时,需要考虑未来一段时期(如12个月)的风险变化趋势,以及新业务和新产品所包含的风险,使风险评估不仅能够反映被监管机构目前的风险状况,而且能够对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