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5人口与城市.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2864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5人口与城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考点5人口与城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考点5人口与城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考点5人口与城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考点5人口与城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5人口与城市.docx

《考点5人口与城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5人口与城市.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点5人口与城市.docx

考点5人口与城市

温馨提示:

高考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5】人口与城市

2009年高考题

(2009·全国文综Ⅰ·T1、2·8分)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A.西宁B.延安

C.上海D.广州

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①B.②

C.③D.④

【命题立意】人口问题是我国的重要问题,本题以我国城市人口的数据资料为切入点,考查人口再生产特点及图表分析能力。

【精析精讲】第1题,甲市出生率为0.699%,死亡率为0.7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74%,且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人口再生产已较早地实现了转变,说明经济比较发达,上海符合题意。

第2题,①地人口出生率约为1.3%,死亡率约为1%,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和上海相同。

②③两地为传统型,④为原始型。

【参考答案】1.C2.A

(2009·全国文综Ⅱ·T4、5·8分)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

读图完成3、4题。

3.1951~2000年,该国()

A.是人口净迁入国

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人口增长了15.1%

4.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

B.可能位于欧洲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命题立意】以某国每10年的人口自然增长图和机械增长为切入点,考查对数据和人口再生产特点的分析能力。

【精析精讲】第3题,逐项分析如下:

A

第1个10年人口迁出,后40年人口都是迁入,是净迁入国

第1个10年和第2个1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大,后30年虽然有一定的人口迁入,但总体来看还是以自然增长为主

第1个10年和第2个1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大,后30年虽然有一定的人口迁入,但总体来看还是以自然增长为主

虽然自然增长率和迁入率相加是15.1%,但各个10年人口增长的基数不同,是不能相加的

第4题,进入现代型的年代是不好确定的,也可能是60年代末;人口转变为现代型较早,可能是欧洲国家;只知道人口增长率,不能计算总人口数;20世纪末老龄化问题严重。

【参考答案】3.A  4.B

(2009·江苏地理·T12、13·4分)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

据下图,回答5、6题。

图1

图2

5.图1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

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A.人口素质下降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加大D.劳动力成本下降

6.图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

【命题立意】该题组以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和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对人口的变化、人口增长模式及人口统计图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精析精讲】理清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与人口变化及人口金字塔图与人口增长模式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第5题,图1反映了该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不断减少,这会导致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使青少年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其所带来的可能影响是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提高,老龄人口比例提升,人口出现老龄化。

第6题,结合图2中四幅人口金字塔图的各年龄段人口的比重,可以判断出①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②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后期阶段,③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前期阶段,④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模式逐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出生率逐渐下降,青少年人口比重逐渐下降,故顺序为①③②④。

【参考答案】5.B6.D

7.(2009·广东地理·T18·2分)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

读下图,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

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

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

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

【命题立意】该题以新定义“人口抚养比”和多维坐标统计图为背景,考查我国不同省市人口抚养比的对比情况。

【精析精讲】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多维坐标统计图,从图中正确提取地理信息。

仔细阅读地图,可知少儿人口抚养比贵州>广东>江苏>北京>上海,老年人口抚养比上海最大,广东最低。

【参考答案】A

(2009·天津文综·T6、7·8分)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下图),回答8、9题。

8.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A.abcB.acdC.abdD.bcd

9.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aB.bC.cD.d

【命题立意】本题组以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和人口迁移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精析精讲】准确判断出不同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出现异常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

第8题,对四幅图进行分析可以看出,a图中人口老龄化异常严峻,而20~30岁年轻人口比重最小,这可能与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迁出有关;b图中20岁左右的人口比重异常增加,这与该年龄段人口的大量迁入有关;c图比较符合发达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d图中20~50岁阶段男性比例明显偏高,这应与人口的迁入有关。

第9题,文化教育主要针对的是青少年,b图中20岁左右的人口比重突然增加,说明有大量青年来该城市上学,因而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参考答案】8.C9.B

(2009·安徽文综·T25、26·8分)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

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

完成10、11题。

10.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1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命题立意】该题组以“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为背景,考查CBD布局及其特点。

【精析精讲】能灵活运用所学规律和原理解释实际问题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70~1990年之间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和夜间人口密度变化越来越大,即人口白天到中心商务区工作,夜间到住宅区休息,体现出住宅区和中心商务区的分离。

第11题,只有城市交通改善,使人们上下班更为快速便捷,才有利于两者的分离。

【参考答案】10.C11.B

(2009·重庆文综·T8、9·8分)下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该方案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

A.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

B.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

C.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

D.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13.适合布局在防护带的是()

A.停车场、日用品仓库 

B.幼儿园、日用品仓库

C.幼儿园、医院

D.医院、停车场

【命题立意】以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城市的合理规划,侧重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精析精讲】第12题,注意题干“规划中”三个字,是和原来的城市布局相比较而言的。

规划中的居住区位于丘陵地区,环境较好,但建筑工程量大,不紧靠原城区;规划中的工业区靠近水源,地形平坦,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但离铁路较远。

第13题,在卫生防护带中,一般设置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保留的建筑,如消防车库、仓库、停车场、市政工程建筑等。

【参考答案】12.D13.A

14.(2009·福建文综·T7·4分)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

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

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

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

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命题立意】本题以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为背景,考查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读图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精析精讲】由图例可知苏州市有地级市、县(市、区)、乡(镇)3个城镇等级;城镇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昆山等级不高,因而服务范围不是最大的。

常熟、张家港等级相同,服务范围并不重叠。

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可使苏州的服务范围延伸到对岸的南通,其服务范围会变大。

【参考答案】D

(2009·浙江文综·T8、9·8分)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

读图,回答15、16题。

15.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

A.中期阶段B.加速发展阶段

C.高级阶段D.衰落阶段

 

16.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划带来的有益启示是()

A.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办法是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

B.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C.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城乡统一规划

D.乡村—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

【命题立意】该题组以东京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城市化的进程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精析精讲】准确从图中提取相关信息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

第15题,结合图例内容,可知东京卫星城开发区和近郊发展区的面积都很大,说明东京的城市化仍在进一步发展,且已进入高级阶段。

第16题,东京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渗透出的特点是:

圆环式、放射状的发展格局,控制城区的发展,转向周边郊区发展卫星城。

A选项,发展公交、控制城市发展规模、控制个体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才是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

B选项,中心城区也需要绿化带。

D选项,卫星城市建设可促进乡村转变为城市,但不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参考答案】15.C16.C

2008年高考题

(2008·全国文综Ⅰ·T3、4·8分)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

读下表,完成17、18题。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

0~14岁(%)

35.27

14.63

8.5

15~64岁(%)

58.36

83.15

90.39

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

17.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18.该城市是()

A.南京B.深圳C.西安D.沈阳

【命题立意】该题以我国某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资料为切入点,考查人口再生产特点和人口问题,隐性介入对外开放30年这一热点问题。

【精析精讲】从人口资料来看,最突出的特点是15~64岁人口的比重从58.36%增长到90.39%,说明有大量的人口迁移到该城市,而且是青壮年人口,和深圳的人口年龄结构相似,深圳是典型的移民城市。

0~14岁人口比重在下降,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的下降,和大量的青壮年人口移入有关。

【参考答案】17.D18.B

(2008·四川文综·T5~7·12分)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

读图,回答19~21题。

19.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B.20%C.30%D.40%

20.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D.90年代后期

21.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D.进入郊区化阶段

【命题立意】以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对城市化的理解和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精析精讲】第19题,1982年城镇人口约为20000万,乡村人口约为80000万,则城市化水平为20000/(20000+80000)×100%=20%。

第2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90年代后期城镇人口增加最快,且乡村人口开始减少,因而增长速度最快。

第21题,对该国城镇化的总体趋势的描述,要结合数据逐项分析。

根据图示A、B项明显错误,D项郊区城市化只是后期出现在少数特大城市,并不代表该国城镇化的总体趋势,故C项正确。

【参考答案】19.B20.D21.C

22.(2008·广东地理·T16·2分)“长寿村”是指人口预期寿命较长或百岁以上老人比例较高的村庄。

在下列影响“长寿村”形成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

A.饮用水质量好

B.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

C.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

D.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凉爽宜人

【命题立意】本题以人们关注程度很高的“长寿村”为话题,主要考查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体现了高考命题贴近社会生活现实,关注热点问题的特点。

【精析精讲】一般而言,“长寿村”人口寿命较长或百岁老人较多主要是由于当地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水质较好等因素而形成的,而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只能说明当地经济落后,生活水平较低。

【参考答案】C

(2008·海南地理·T6、7·6分)表中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完成23、24题。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23.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24.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

【命题立意】本题组以联合国预测报告中世界移民趋势为背景,主要考查世界人口迁移趋势及其成因。

【精析精讲】准确掌握各国所处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

第23题,从表中看出迁出国都是发展中国家,迁入国都是发达国家;迁出国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东西半球都有;迁入国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都有;表中迁入国和迁出国都是沿海国家。

第24题,发达国家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条件好;发展中国家的公民移入发达国家可寻求更高的收入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参考答案】23.A24.C

 

(2008·江苏地理·T23、24·6分)下图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

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

读图,回答25、26题。

25.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C.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入区D.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

26.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双选)()

A.山西B.江苏C.新疆D.黑龙江

【命题立意】本题组以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为载体,考查我国的人口迁移以及读图分析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精析精讲】认真读图,客观分析数据,是解答该题组的关键。

第25题,读图分析可知,西南地区的川、黔、桂、渝等省市区,人口迁出远大于迁入;东南沿海地区,人口迁入远大于迁出;西北的新疆等省区,人口迁入大于迁出;东北地区的辽宁省人口迁入略大于迁出,其他两省人口迁出大于人口迁入。

第26题,该题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必须是人口净迁入的省区,因此排除D选项。

二是依托资源的开发,江苏因经济基础好,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水平高,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但资源短缺,可排除B选项;山西与新疆分别是由于煤炭和油气资源的开发,而吸引人口的迁入。

【参考答案】25.AC26.AC

27.(2008·天津文综·T36(4)·8分)结合甲、乙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同,主要取决于两区域资源的差异。

为了证明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存在着差异,你应重点阅读图中哪几个方面的信息?

请归纳:

、、、。

【命题立意】该题以我国的青藏地区和巴西为切入点,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精析精讲】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乙区域耕地、淡水资源明显优于甲区域,造成了巴西的环境人口容量远大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

对于图中和这两方面相关联的信息,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来分析:

 

【参考答案】地形(山地、高原、平原的比重)地势(海拔高度)河流密度(不同河段的径流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答出四个方面即可)

28.(2008·北京文综·T8·4分)城市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并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城市空间最合理的利用方式分别为()

A.电影院、厂房、住宅、银行

B.零售店、电影院、厂房、办公室

C.办公室、零售店、住宅、厂房

D.批发市场、办公室、住宅、零售店

【命题立意】以中心商务区的城市活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图为切入点,考查城市中各功能区的地域分异特点。

 

【精析精讲】城市活动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存在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如下图所示:

【参考答案】C

29.(2008·北京文综·T40

(1)·12分)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

圣火于2008年5月4日开始在国内113个城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

读图,回答问题。

奥运火炬传递到经济特区深圳、汕头、厦门,这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指出上述城市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说明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命题立意】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一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背景,考查城市的区位因素及城市的作用。

反映了高考关注热点,不回避热点的这一命题原则。

【精析精讲】城市的区位优势:

国家政策、侨乡、位置(临海、邻港澳台)是主要的。

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管理、服务、经济等方面。

【参考答案】临海(地处沿海);邻近港澳台;优惠的政策,著名的侨乡,利于吸引境外投资,引进技术及管理经验。

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0.(2008·山东文综·T29(3)、(4)·11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

图甲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乙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1)读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命题立意】本题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统计图和我国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对城市化的认识。

从图中提取地理信息和归纳概括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精析精讲】第

(1)题,解答本题需要抓住以下两点:

 

(2)题,该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合理与否均可,但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

【参考答案】

(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

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2)答案一:

合理。

理由:

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

答案二:

不合理。

理由:

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007年高考题

31.(2007·天津文综·T9·4分)下图是喜马拉雅山区某交通不便谷地中的景观图。

形成图中乡村聚落的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应该是(  )

A.地质灾害少           B.土地可以耕牧

C.河湖密度大           D.旅游资源丰富

【命题立意】以地理景观图为切入点,考查乡村聚落形成的条件。

图片资料新颖,信息的提取能力是命题的出发点。

【精析精讲】该村落位于喜马拉雅山区交通不便的谷地,地形平坦,土壤较为肥沃,可发展耕作业和牧业,有利于人类的居住而成为村落选址的条件。

【参考答案】B

(2007·四川文综·T3、4·8分)下图是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图。

回答32、33题。

32.由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中国城市化进程可以用曲线MN段表示

B.a线表示发达国家目前的城市化平均水平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通常城市化速度也快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水平也高

33.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

A.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快

B.东、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

C.大城市周围卫星城发展较快

D.大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回流

【命题立意】以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及城市化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提高了对我国城市化的关注,对图表分析能力的考查是命题的另一目的。

【精析精讲】对图进行细致的阅读与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采用逐项分析的方法:

第1题

第2题

A项

中国城市化水平现在达不到50%,目前约45%

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其与大量劳动力迁入城市有关

B项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一般约70%

东部城市化速度快,西部城市化速度慢

C项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城市化速度现在较慢

大城市的城市化问题突出,由此造成了周围卫星城发展较快

D项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多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我国目前仍然处在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阶段,人口由乡村流入城市为主

【参考答案】32.D33.C

34.(2007·北京文综·T8·4分)城市地域有住宅、商业、办公和文化等功能分区。

读某城市一日不同功能区停车率变化图,图中表示住宅区和商业区的曲线分别是()

A.①和②B.①和④

C.②和③D.③和④

【命题立意】以各功能区在一天之中停车率的变化特点为切入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精析精讲】逐条曲线分析如下:

曲线

特点

功能区

8点至18点较高

办公区

晚上较高,白天较低

住宅区

大约10点至20点停车率高

商业区

12点至14点、18点至22点较高

文化区

【参考答案】C

 

(2007·全国文综I·T1、2·8分)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5、36题。

35.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甲B.乙C.丙D.丁

36.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城市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