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2720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胚胎学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组织胚胎学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组织胚胎学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组织胚胎学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组织胚胎学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组织胚胎学课程标准.docx

《组织胚胎学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胚胎学课程标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组织胚胎学课程标准.docx

组织胚胎学课程标准

《组织胚胎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组织胚胎学课程代码:

120002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

必修课

课程总学时:

54学时理论:

40学时实验:

14学时

开课学期:

第一学期使用专业:

护理、助产、临床、药学影像

一、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组织胚胎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微细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

它是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基础课。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微细结构及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经过266天发育形成一个人的变化全过程。

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自学、观察、综合判断、思维表达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程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为应对以后临床工作奠定知识和技能操作。

2.重视人体解剖知识,在课程结构上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和整体性。

在讲解时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同时应该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知识的整体性。

3.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课程实施上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知识与操作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4.在课程评价关注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组织胚胎学》课程的设置围绕培养目标,以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为基础,为以后医学桥梁课、专业课打好基础、根据境内社区卫生院各科医师、护师、药师对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以体现高职教育的专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利用,理实一体、知识层面递进式培养,将课程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解透彻。

以多媒体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教具模型、标本、挂图、显微切片、显微图片分析、以问题为中心等将枯燥的组织胚胎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采用课内实验、课堂操作等多种形式掌握人体微细结构和功能为以后走向临床,服务病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课时分配

《组织胚胎学》课程在第1学期开出,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验教学14学时。

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

课程内容(章序)

理论学时数

实验学时数

学时合计

绪论

1

1

第一章上皮组织

1

2

3

第二章结缔组织

4

4

8

第三章肌组织

2

1

3

第四章神经组织

2

1

3

第五章循环系统

2

1

3

第六章免疫系统

2

1

3

第七章皮肤

2

1

3

第八章内分泌系统

2

1

3

第九章消化系统

4

4

8

第十章呼吸系统

2

1

3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

2

1

3

第十二章生殖系统

2

2

4

第十三章人体胚胎早期发生

4

4

4

合计

40

14

54

理论与实验比

3:

1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

1.掌握、理解人体的发生、各器官、组织的微细结构;

2.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应用于临床;

3.学会在显微镜下观察人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微细结构的技能;

4.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观察标本、模型,寻找解剖结构,培养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观察、归纳、判断、记忆能力。

2、通过组织胚胎学的学习,使学生受到实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实验操作打下基础。

3、通过组织胚胎学的学习是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微细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其它基础课和临床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素质目标

1.具有勤奋学习、事实就是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2.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内容标准

组织学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和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掌握组织的概念和基本类型,了解细胞间质的含义、作用及与细胞的关系。

3.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一些常用研究技术的基本原理,了解一些常用重要仪器的应用。

4.熟悉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立体形态结构与其不同断面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1.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组织的概念和基本类型,细胞间质的含义、作用及与细胞的关系。

2.组织学与胚胎学常用研究技术。

1)一般光学显微镜技术:

组织切片标本制作的基本原理及过程。

嗜酸性、嗜碱性、中性、异染性、亲银性和嗜银性的含义。

2)几种特殊显微镜的应用:

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应用。

3)电子显微镜术:

透射电镜标本(超薄切片)制作的基本原理及基本过程。

分析透射电镜图像时,电子密度高与电子密度低的含义。

扫描电镜样品制作的基本过程。

冷冻蚀刻法和x-射线显微分析术。

4)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

常用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5)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6)同位素示踪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7)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8)放射自显影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9)细胞和细胞化学定量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10)组织培养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11)细胞融合和细胞分离术的特点及应用。

3.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立体形态结构与其不同断面间的关系。

4.按国际单位制计量显微镜下或显微照片中结构的长度。

实习内容

多媒体课件;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制作技术。

实验操作:

HE染色切片制作。

第一章上皮组织

目的要求

1.掌握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

2.掌握各种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

3.掌握微绒毛、纤毛和基膜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特点和功能。

4.了解各种细胞连接的超微结构特点和功能。

5.了解腺细胞、腺上皮和腺的概念。

6.熟悉外分泌腺的基本结构、分类及外分泌腺细胞的分泌方式。

7.熟悉蛋白质分泌细胞、糖蛋白分泌细胞、类固醇分泌细胞和肽分泌细胞的光镜结构及超微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

1.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及肌上皮细胞的概念。

2.被覆上皮:

被覆上皮的一般特点和分类依据。

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变移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和复层柱状上皮的结构特点、分布及主要功能。

3.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微绒毛、纤毛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功能,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的超微结构和功能,连接复合体的组成。

基膜、质膜内褶和半桥粒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功能。

4.腺上皮和腺:

腺细胞、腺上皮和腺的概念。

腺的发生。

外分泌腺、内分泌腺的一般特点。

外分泌腺的分泌方式。

蛋白质分泌细胞、糖蛋白分泌细胞、类固醇分泌细胞和肽分泌细胞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特点。

外分泌腺的基本结构和分类,浆液性腺、粘液性腺和混合性腺的特点。

实习内容

多媒体课件:

上皮组织。

光镜标本:

单层扁平上皮(切片与铺片)、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变移上皮,复层扁平上皮。

电镜照片:

微绒毛、纤毛、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半桥粒、缝隙连接、基膜、质膜内褶。

第二章结缔组织

一、固有结缔组织

目的要求

1.掌握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2.掌握疏松结缔组织中主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纤维和基质的形成。

3.了解组织液与基质的关系。

4.了解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5.熟悉网状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

1.结缔组织的特点、分类和来源。

2.疏松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的特点和组成。

细胞间质: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的光镜结构、染色特点、超微结构和理化特性;基质组成、特性及功能。

细胞:

成纤维细胞与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功能;脂肪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功能;未分化间充质细胞的概念;白细胞。

3.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

4.脂肪组织的种类、结构特点和功能。

实习内容

多媒体课件:

固有结缔组织。

光镜标本:

疏松结缔组织(铺片与切片)、成纤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致密结缔组织、(黄色与棕色)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电镜照片:

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

二、软骨和骨

目的要求

1.掌握透明软骨的结构及分布,了解弹性软骨、纤维软骨的结构特点及分布。

2.熟悉软骨膜的结构与功能,了解软骨的生长方式。

3.掌握骨组织的结构。

4.了解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在血钙调节中的作用。

5.掌握长骨的结构。

6.熟悉骨发生的两种方式。

7.了解骨的改建过程及影响骨生长的因素。

教学内容

1.软骨:

软骨的基本结构与分类依据。

1)透明软骨:

透明软骨的结构、分布。

软骨细胞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特点,基质、特点;软骨膜的结构与功能。

软骨的生长方式,间质生长,外加生长。

2)纤维软骨与弹性软骨的结构特点与分布。

2.骨

1)骨组织的结构:

骨组织的组成。

骨质(骨板)的结构及化学成分。

骨组织的细胞种类。

骨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特点;成骨细胞的来源、光镜结构、超微结构特点及功能,骨组织发生的基本过程,类骨质,破骨细胞的来源、光镜结构、超微结构特点及功能。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在调节血钙中的作用。

2)长骨的结构:

骨松质、骨密质的结构、内环骨板、外环骨板、骨单位与间骨板。

骨膜的结构、分布与功能。

3.骨的发生:

膜内成骨发生的过程。

软骨内成骨发生的过程;软骨雏形形成,软骨周骨化,软骨内骨化,初级骨化中心的形成,骨髓腔的形成,次级骨化中心的出现。

骺板生长与骨的增长,骨外膜与骨干的增粗。

4.骨的改建过程及其意义;影响骨生长的因素。

实习内容

多媒体课件:

软骨和骨。

光镜标本:

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磨骨片、脱灰骨、长骨发生。

电镜照片:

软骨细胞、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三、血液、淋巴和血细胞发生

目的要求

1.掌握血液有形成分的光镜结构和主要功能。

2.熟悉血液有形成分的正常值,了解各种白细胞及血小板的超微结构特征。

3.了解淋巴的概念与组成。

4.了解造血干细胞的起源、分布和基本特征。

5.熟悉红细胞和粒细胞发生过程中形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6.了解单核细胞、血小板和淋巴细胞发生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

1.血液:

血液的组成,血浆与有形成分。

1)红细胞:

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大小、功能及正常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红细胞正常形态的维持与ATP供能的关系;网织红细胞的结构特点和数量变化的意义。

2)白细胞:

白细胞的分类依据。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特点及功能;正常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及百分率。

3)血小板:

血小板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功能和在正常血液中的数量。

2.淋巴:

淋巴的概念、组成。

3.血细胞的发生

1)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

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定义。

造血干细胞的起源、分布及基本特性。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髓系多向造血祖细胞、红系造血祖细胞、粒-巨噬系造血祖细胞、巨核系造血祖细胞、淋巴系祖细胞。

2)造血诱导微环境的结构基础。

3)血细胞发生的调控机制。

4)血细胞发生过程中的形态演变:

红细胞和粒细胞的发生阶段及形态演变规律。

单核细胞、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发生。

实习内容

多媒体课件:

血液、淋巴和血细胞的发生。

光镜标本:

血涂片、网织红细胞。

电镜标本:

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第三章肌肉组织

目的要求

1.掌握三种肌组织的光镜结构。

2.掌握骨骼肌纤维和心肌纤维超微结构的异同点。

3.了解平滑肌的超微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

1.肌组织的组成与特性。

2.骨骼肌:

肌肉的结构,肌内膜、肌束膜和肌外膜。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肌原纤维,明带与暗带,肌节。

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粗肌丝与细丝的分子结构、排列,横小管、肌浆网、三联体。

骨骼肌纤维收缩的结构基础和原理。

3.心肌:

心肌纤维与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的主要异同点,闰盘的超微结构与功能。

4.平滑肌:

平滑肌纤维的光镜结构与超微结构特点。

实习内容

多媒体课件:

肌组织。

光镜标本:

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的纵、横断面,心肌闰盘。

电镜照片:

骨骼肌纤维、肌原纤维、肌节,心肌纤维与闰盘、平滑肌纤维。

第四章神经组织

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组织的基本组成、神经元的光镜结构与超微结构及神经元的分类。

2.掌握突触的含义、功能、分类及结构特点。

了解神经递质的分类。

3.熟悉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光镜结构、分布及功能。

4.掌握神经纤维的分类、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

了解神经的结构。

5.熟悉神经末梢的分类、结构及功能,掌握运动终板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6.了解神经纤维的溃变与再生。

教学内容

1.神经组织的组成:

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

2.神经元:

神经元的分类。

神经元细胞膜的功能;胞体、树突和轴突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及功能。

轴突运输的结构基础和意义。

3.突触:

突触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化学性突触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

神经递质的分类。

受体的概念。

电突触。

4.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胶质细胞(Schwann细胞和卫星细胞)的光镜结构与功能。

5.神经纤维和神经:

神经纤维的组成与分类。

有髓神经纤维的光镜结构,神经膜。

髓鞘的形成与超微结构。

无髓神经纤维的形成与结构特点。

神经的光镜结构。

6.神经末梢:

神经末梢的分类。

感觉神经末梢(游离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环层小体和肌梭的结构与功能;躯体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终板)的结构与功能。

内脏运动神经末梢的结构与功能。

7.神经纤维的溃变与再生。

实习内容

多媒体课件:

神经组织。

光镜标本:

神经细胞、尼氏体、神经原纤维、突触扣结、神经胶质细胞、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神经干、触觉小体、环层小体、运动终板。

电镜照片:

神经细胞、化学性突触、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运动终板。

第五章循环系统

目的要求

1.熟悉毛细血管的光镜结构及各型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2.掌握大动脉(弹性动脉)、中动脉(肌性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熟悉中静脉和小静脉的结构特点。

了解大静脉的结构。

4.掌握心脏壁各层及瓣膜的结构。

5.了解心传导系统的组成。

掌握蒲肯野纤维的分布和结构特点。

6.了解淋巴管的一般结构。

教学内容

1.毛细血管的光镜结构、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血窦的超微结构特点、功能及主要分布。

2.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及微动脉的划分、光镜结构和功能。

3.微静脉、小静脉、中静脉和大静脉的划分,光镜结构特征。

4.心脏壁各层的结构,心瓣膜的结构和功能。

心传导系的组成和分布、P细胞、移行细胞和蒲肯野纤维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特点。

5.淋巴管:

毛细淋巴管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功能。

淋巴管的结构特点。

实习内容

多媒体课件:

循环系统

光镜标本:

毛细血管及毛细血管网,小动、静脉,中动、静脉,大动脉,心脏壁带瓣膜。

电镜照片:

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血窦、微动脉、微静脉。

第六章免疫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及淋巴细胞的分类。

2.熟悉巨噬细胞及其他辅佐细胞的分布和功能。

3.掌握淋巴器官的分类、基本结构及功能。

4.了解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的组成。

5.掌握胸腺的组织结构、年龄变化和主要功能。

6.掌握淋巴结和脾的组织结构与功能,了解淋巴细胞再循环的途径和意义。

7.熟悉腭扁桃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8.掌握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组成、分布和功能。

教学内容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的概念。

2.淋巴细胞的主要类群。

T、B等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3.淋巴组织的基本成份,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的结构特点、相互关系、细胞成分的差异及功能。

4.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的组成。

6.胸腺的结构:

皮质和髓质,胸腺上皮细胞的分类、形态结构和功能。

血-胸腺屏障。

胸腺的年龄变化和功能。

7.淋巴结的结构:

皮质与髓质。

深层皮质单位。

淋巴窦与淋巴索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滤泡树突细胞和交错突细胞。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结构与功能,淋巴结的淋巴通路。

淋巴结的血管分布。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途径与功能意义。

淋巴结的功能。

8.脾的结构:

白髓、红髓及边缘区。

动脉周围淋巴鞘、脾小体、边缘区、脾索及啤血窦的结构特点。

脾的血液循环途径。

脾的功能。

9.腭扁桃体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10.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组成、分布和功能。

巨噬细胞的来源。

实习内容

多媒体课件:

免疫系统。

光镜标本:

胸腺、淋巴结、脾、腭扁桃体。

电镜照片:

淋巴窦、巨噬细胞、毛细血管后微静脉、脾血窦、血-胸腺屏障。

第七章皮肤

目的要求

1.掌握皮肤的基本结构,了解角质形成细胞的角化过程。

2.了解黑素细胞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分布和功能。

3.了解郎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的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

4.熟悉毛、皮脂腺、汗腺的光镜结构和功能。

5.了解皮肤的再生。

教学内容

1.皮肤

表皮和真皮的结构

表皮的分层、各层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

表皮的角化过程,薄表皮的结构特点。

黑素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分布和功能。

郎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的光镜结构、分布和功能。

真皮的乳头层和网状层的结构。

皮下组织的结构。

2.皮肤的附属器

汗腺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特点和功能。

大汗腺的分布和结构特点。

皮脂腺的光镜结构和功能。

毛的光镜结构:

毛干、毛根、毛囊、毛球和毛乳头的基本结构。

毛的生长和替换。

立毛肌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3.指(趾)甲的基本结构。

4.皮肤的再生。

实习内容

多媒体课件:

皮肤

光镜标本:

头皮,手指皮。

电镜照片:

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郎格汉斯细胞。

第八章内分泌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内分泌腺的一般结构。

2.掌握含氮激素分泌细胞和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

3.掌握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及脑垂体的光镜结构及所分泌的激素。

4.掌握垂体门脉系统组成及意义。

5.掌握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

6.了解松果体的结构与功能。

7.了解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概念。

教学内容

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内分泌腺的一般结构。

含氮激素分泌细胞和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

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的含义。

2.甲状腺的一般结构。

甲状腺滤泡上皮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功能。

3.甲状旁腺的一般结构。

主细胞的光镜结构和功能,嗜酸性粒细胞的光镜结构。

4.肾上腺的一般结构。

皮质各带的光镜结构及功能。

皮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共同特征。

髓质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及功能。

肾上腺的血管分布特点及对髓质肾上腺素形成的影响。

5.垂体的分布

腺垂体:

远侧部的一般结构。

嗜酸性和嗜硷性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功能。

嫌色细胞的光镜结构和功能。

中间部和结节部的结构特点。

神经垂体神经部的光镜结构。

垂体细胞的光镜结构和功能,赫令体与其所含激素的来源。

垂体的血管分布。

垂体门脉系统的组成和意义。

下丘脑与腺垂体远侧部的关系。

下丘脑弓状核等神经内分泌细胞轴突末稍分布及所产生的激素到达远侧部的途径。

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关系。

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到达远侧部的途径。

6.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概念、进展、组成、细胞结构特征及意义。

实习内容

多媒体课件:

内分泌系统。

光镜标本: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甲状旁腺、肾上腺、脑垂体。

电镜照片: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和滤泡旁细胞,肾上腺皮质和髓质细胞,脑垂体远侧部细胞。

第九章消化系统

一、消化管

目的要求

1.掌握消化管的基本结构及各段结构特点和功能。

2.了解口腔粘膜的结构。

3.了解舌粘膜、牙和牙周组织的结构。

4.了解消化管淋巴组织分布及其免疫功能。

5.熟悉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分布,主要类型和功能。

教学内容

1.消化管的基本结构:

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与外膜的结构与功能。

2.口腔粘膜的结构。

3.舌:

舌粘膜的结构。

舌乳头的类型与结构,味蕾的分布、结构与功能。

4.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的结构,牙周膜和牙龈的结构。

5.咽的结构特点。

6.食管:

食管的结构特点。

7.胃:

胃粘膜的结构,上皮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与功能。

胃底腺的结构、主细胞、壁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功能。

颈粘液腺细胞的结构特点。

贲门腺与幽门腺。

胃其他各层结构。

8.小肠:

小肠粘膜结构,绒毛的结构与功能,吸收细胞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及其功能。

杯状细胞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肠腺的结构,潘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结构特点。

9.大肠:

结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阑尾的结构特点,直肠与肛管的结构特点。

10.消化管与免疫:

消化管内淋巴组织的分布,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的产生,排泌过程及功能意义。

11.胃肠内分泌细胞:

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光镜结构与超微结构,几种主要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及其功能意义。

12.消化管的血管,淋巴管与神经。

实习内容

多媒体课件:

消化管。

光镜标本:

食管、胃底、胃幽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阑尾。

消化管内分泌细胞,小肠绒毛血管注射,肌间神经丛。

潘氏细胞。

电镜照片:

主细胞、壁细胞、小肠上皮,消化管内分泌细胞。

二、消化腺

目的要求

1.掌握浆液性腺泡,粘液性腺泡和混合性腺泡的结构特点。

2.掌握胰腺外分泌部的结构和功能。

胰岛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及所分泌的激素。

3.掌握肝的结构与功能概况,肝小叶与门管区的结构。

4.熟悉肝细胞、肝血窦的超微结构特点

5.熟悉肝血液循环特点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

6.掌握肝内胆汁的排出途径。

7.了解门管小叶和肝腺泡的概念。

8.了解肝细胞的异质性和肝的再生

9.熟悉胆囊的组织结构

教学内容

1.消化腺的基本结构:

实质与间质,腺泡与导管。

2.唾液腺的基本结构:

浆液性、粘液性与混合性腺泡的结构特点和各级导管的结构。

腮腺,颌下腺与舌下腺的结构特点。

3.胰腺的一般结构:

外分泌部与内分泌部。

外分泌部:

腺泡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特点和功能。

导管的结构。

内分泌部:

胰岛的分布与结构:

A、B、D、PP、D1细胞的分布、相对数量(%)。

分泌颗粒的超微结构特点及其分泌的激素。

4.肝、胆囊与胆管:

1)肝:

肝的一般结构,实质与间质,肝小叶与门管区

肝小叶:

肝板(肝索)的结构,肝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特点与功能。

胆小管的位置、光镜结构与超微结构。

肝血窦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特点。

枯否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窦周隙与贮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门管区:

门管区的组成与结构。

肝血液循环特点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

肝内胆汁排出的途径。

门管小叶和肝腺泡的概念。

肝细胞的异质性和肝的再生。

2)胆囊的组织结构。

实习内容

多媒体课件:

消化腺。

光镜标本:

颌下腺,人肝、猪肝、肝糖原、胆小管、枯否氏细胞,贮脂细胞、肝血管注射、胰腺、胰岛内分泌细胞、胆囊、

电镜照片:

浆液性腺细胞、粘液性腺细胞、胰腺腺细胞、胰岛细胞、肝细胞、肝血窦、胆小管、窦周隙与贮脂细胞、肝巨噬细胞。

第十章呼吸系统

目的要求

1.熟悉鼻腔粘膜各部的结构特点与功能差异。

2.熟悉喉粘膜的组织结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