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2630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驳论的写法(树靶子、直接反驳、间接反驳相结合);

2、体会尖锐辛辣的批驳语言;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

学习重点

学习驳论的写法。

学习难点

体会尖锐辛辣的批驳语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

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

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有《野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杂文集有《坟》,《且介亭杂文》等二十余集。

毛泽东曾评价: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故乡》等。

三、写作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随着“国联公理之判决”这一迷梦的破灭,反动政府为了开脱责任,利用报纸等宣传喉舌,散播悲观失望情绪,将自己一手制造的丧权辱国的卖国行为,推至于“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混淆黑白,麻痹人民。

1934年4月28日,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下野军阀段祺瑞发起,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求佛保佑,解救国难。

这一套的毒害更大,能迷惑人民在“玄虚之至”中沉醉昏睡。

于是鲁迅就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写作本文进行针锋相对的批驳和揭露。

三、文体知识

议论文按论证方式可分为立论和驳论。

立论:

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阐述作者的见解、主张、态度、看法等。

驳论:

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片面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议论虽有立论、驳论两种方式,但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

破和立是辨证的统一。

在立论性的文章中,有时也要批驳错误论点;在驳论性的文章中,一般也要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阐明正确的观点。

因此,立论和驳论在议论文中常常是结合起来使用的。

常见的驳论方法:

(1)直接反驳。

就是运用论据或推理,直接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

这是驳论文中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反驳方法。

①驳论点:

抓住敌论点中的错误进行批驳。

例:

《不求甚解》“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曲解了不求甚解的含义

②驳论据:

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指出敌论中论据的虚伪、错误而证明其论点的荒谬性。

③驳论证:

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过程的谬误(驳其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论点不能从论据中推出。

例:

他有每天晨跑的习惯,所以他是个学习刻苦的人。

(2)间接批驳

①反证法。

为了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可以先证明与其矛盾的另一论点是正确的,这就是反证法。

②归谬法。

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以它为前提,推导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

驳论文的一般行文思路:

先树起批驳的靶子即摆出敌论,然后针对敌论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批驳,最后得出结论(确立作者的观点)。

树立靶子——批驳靶子——得出结论

四、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慨叹(kǎi) 省悟(xǐng) 诓骗(kuāng) 抹杀(mǒ) 

拐弯抹角(mò)玄虚(xuán) 前仆后继(pū)

(2)词语释义:

玄虚:

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渺茫:

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

说谎话骗人。

诓,哄骗。

 

诬蔑:

捏造事实,毁坏别人名誉。

  

怀古伤今:

怀念过去的事情,对现在的事感伤。

 指一种寂寞、悲观的思想情绪。

为埋头苦干:

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前仆后继:

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

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

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舍身求法:

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民请命:

替老百姓说话。

五、整体感知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明确: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对方论据是什么?

明确:

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4.作者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

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5.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

自信力的有无……要看地底下。

六、合作探究

1.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明确:

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后文的驳论证奠定基础。

(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只有他信力,连他信力也失掉后,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

2.第③段中“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中的“这一点现象”针对什么而言?

明确:

“这一点现象”针对第一段“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的几种现象。

3.文章是如何直接进行批驳的?

明确:

(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

(2)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

(3)求神拜佛是“自欺”。

“中国人”根本就没有自信力,只有他信力,他信力失掉后,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

驳论证,即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

4.敌论论点与论据中论述对象有什么变化?

说说敌论证过程中的错误在哪儿?

明确:

敌论点中“中国人”指全体中国人,范围大;敌论据中所述“我们”仅是国民党反动派等一小部分中国人,范围小。

错在偷换概念,以偏概全。

例如:

张三爱吃猪肉,张三是中国人,所以中国人都爱吃猪肉。

5.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起什么作用?

明确:

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6.“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

”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明确:

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7.“求神拜佛”的实质是什么?

其危害性又是什么?

明确:

实质:

“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危害性:

“是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8.第四段有一部分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查官曾把它们删掉,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

求神拜佛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欺人的最后一招。

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的反动本质,使他们陷入捉襟见肘之地,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

9.第6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对批驳敌论点起什么作用?

明确:

作者从正面树立自己的论点是间接反驳敌论点。

10.作者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明确:

作者历数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用这四类人作为事实论据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11.“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

你能说出几个吗?

明确:

埋头苦干的人:

主要指广大劳动人民,也指历史上那些科学家、文学家等。

如司马迁、毕昇、李时珍等人。

拼命硬干的人:

指历史上起义反封建统治和抵御外侮的英雄人物。

如:

陈胜、吴广、岳飞、李自成、戚继光等。

为民请命的人:

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

如:

杜甫、屈原、关汉卿、海瑞等人。

舍身求法的人:

指历尽艰险,探求佛法教理的人或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如商鞅、谭嗣同、玄奘等人。

 

12.作者为什么要赞扬他们,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明确:

这是比喻的说法。

这些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是中国的希望。

13.“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谁?

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现状如何?

明确:

指为了民族的进步而奋斗不止的人,是尚处于地下状态的革命势力。

现状:

(1)从人数上看:

何尝少呢?

(2)从特征上看:

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

(3)从处境上看:

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不为人知)

14.“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这句话批驳敌论证的什么毛病?

明确:

批驳敌论证以偏概全的毛病。

15.作者为什么不说“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而说“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明确:

因为前者指所有的中国人,那样讲不合乎事实;后者在“中国人”之前有限制,用语准确严密,合乎事实。

16.作者指出应如何评价中国人?

明确: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作者提醒人们:

反动统治阶级及其舆论是不可靠的,不要受他们的蒙骗,要自己向社会的底层了解真实情况。

17.“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指什么?

明确:

“状元宰相”指国民党反动政客和御用文人。

“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

18.这篇驳论文是怎样批驳对方的错误观点的?

明确:

作者从两方面批驳对方的错误观点。

一方面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指出一部分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另一方面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用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而彻底驳倒对方谬论。

19.找出课文中含“中国人”的句子,小组讨论后分别回答其“中国人”的含义。

(1)于是有人慨叹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假使这也算是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4)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5)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⑧

(6)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

明确:

(1)所有中国人

(2)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3)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4)指广大人民。

(5)所有中国人(6)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之外的中国人民。

20.主旨:

明确:

本文义正辞严地批判了当时对抗日前途悲观的亡国论调,驳斥了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走狗文人诬蔑中国人民失掉自信力的无耻谰言,表达了作者对中国革命前途的信心。

21.第③段“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和第⑥段“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

承上启下。

22.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

总结全文,照应题目,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照应前文。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呼应的是上文中提到的“公开的文字”中所提到的那些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等的谬论。

“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呼应的是上文提到的是那些“埋头苦干”的四类人以及“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23.语言品析: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

为什么?

明确:

不能。

“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

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明确:

运用了仿拟的修辞格,从“自信力”一词翻造出“他信力”一词,既指出中国人其实是“相信他物他人之力”,并不是相信自己,又通过一字之差的两个词的对比,使本文妙趣横生,富有辛辣讽刺意味。

(3)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⑦

明确: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格,强调“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增强了语言气势。

(4)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明确:

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格,强调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不少,加强了语气。

(5)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明确: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格,语言生动形象,“脂粉”指统治阶级的欺骗性宣传。

“筋骨和脊梁”指气节、操守、人格、品质。

这句话提醒国人不要被“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表象迷惑。

24.写作特色:

明确:

(1)立驳结合,论证严谨。

(2)语言犀利,行文洗练。

七、课堂小结

本文以驳论证的方式,即分析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对方的论点入手,逐层推进地批驳了“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叹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

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投降本质,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广大抗日军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文章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如“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作者指出还是一种“自欺力”,揭露了蒋介石“坚决不抵抗”的卖国投降本质。

八、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提出对方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两年以前:

夸“地大物博”

不久:

只希望着国联

现在:

一味求神拜佛

直接反驳论点:

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论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

从古至今有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9、拓展延伸

   1、一个英国记者对周恩来总理说:

“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将来一定会向外国扩张”

周总理说:

“我不同意这种说法。

英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4400万,不算太多,但是英国在一个很长时间里曾经是‘日不落’殖民帝国。

美国的面积略小于中国,而美国的人口还不及中国的五分之一,但是美国的军事基地遍及全球,美国的海外驻军达150万人。

中国人口虽多,但是没有一兵一卒驻在外国领土,更没有在外国建立一个军事基地。

可见一个国家是否向外扩张并不决定于人口多少,而决定于它的社会制度”。

周总理用了什么驳论方法?

明确:

周总理采用的是驳论证方法。

英国记者说中国人口多是事实,但得出的结论不能成立,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他的大前提是凡是“人口众多就会扩张”,小前提“中国人口多”,所以“必然会扩张”。

总理列举英国和美国人口少却向外扩张的事实说明“一个国家是否向外扩张并不决定于人口多少,而决定于它的社会制度”,自然就驳倒了对方的大前提。

2、三国时候,以勇猛和鲁莽著称的张飞当县令时,有一个乡绅来告状,说他带来的这个女人犯了偷窃罪,偷了他地里的三个西瓜后逃跑了。

乡绅理直气壮,还带来地保作证。

这个女人怀抱小孩,直喊冤枉。

张飞听了那位乡绅的话,拿不定主意。

他的助手劝他不要听一面之词,要仔细审查。

于是张飞叫这个女人陈述。

这个女人说:

“我从他的地里经过,他要侮辱我,没有达到目的,因此就来诬告我偷他的西瓜。

”张飞听后,假意判这个女人犯了偷窃罪,接着叫乡绅把三个西瓜抱回去,那乡绅怎么也抱不起那三个西瓜。

这时张飞大喝一声说:

“你一个男子都抱不起这三个西瓜,一个抱着小孩的女人又怎么会抱得起来呢?

”于是张飞判这个乡绅为诬告,判地保是伪证,并分别治了罪。

张飞是凭什么给乡绅判罪的?

明确:

张飞采用的是以退为进的归谬法。

他先假定妇人犯了盗窃罪,将对方论点的错误合理地“放大”——接着叫乡绅把三个西瓜抱回去,那乡绅怎么也抱不起三个西瓜。

乡绅一个大男人都抱不动三个西瓜,一个怀抱孩子的妇人怎么抱得动呢?

这样一来,乡绅的谬误全部暴露出来,他的诬告就不攻自破。

3、如何反驳下列观点?

(1)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2)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3)读书不如经商。

(4)打电子游戏可以益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