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都县农民工就业状况分析剖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2454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三都县农民工就业状况分析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贵州三都县农民工就业状况分析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贵州三都县农民工就业状况分析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贵州三都县农民工就业状况分析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贵州三都县农民工就业状况分析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三都县农民工就业状况分析剖析.docx

《贵州三都县农民工就业状况分析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三都县农民工就业状况分析剖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三都县农民工就业状况分析剖析.docx

贵州三都县农民工就业状况分析剖析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浅析

——以贵州省三都县为例

Theemploymentproblemsofland-lostfarmersintheprocessofurbanization-toSanduCountyinguizhouprovinceasanexample

 

摘要

改革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由于城乡差距大,产生了“失地农民”这一群体。

为保障失地农民生计,解决其就业问题成为重要课题。

贵州省三都县总人口30余万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失地农民土地被征用,三都县出现了一个人数较多的失地农民群体。

通过分析三都县失地农民的就业形势,试图寻找失地农民的就业困难原因,并通过政府,社会及失地农民本身出发找出破解就业困难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促进失地农民实现就业。

关键词:

失地农民,三都县,就业现状,分析研究

Abstract

sincethereform,alongwithourcountryurbanizationprocessisaccelerated,becauseofthelargegapbetweenurbanandruralareas,"land-lostfarmersthisgroup".Toprotectfarmersliving,solvetheemploymentproblembecometheimportanttopic.GuizhouSanduCountyatotalpopulationofmorethan30,tenthousand,duetothe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level,land-lostfarmerslandhasbeenexpropriated,SanduCountyland-losingfarmersappearedanumberofmoregroups.ThroughanalyzingSanduCountyland-lostfarmersemploymentsituation,tryingtofindoutthecauseoftheland-lostfarmers'employmentandputforwardfromgovernment,societyandfarmersthemselvesbreaktheemploymentproblem,betterpromotetheemploymentoftheland-losingfarmers.

Kyewords:

land-lostfarmers,SanduCounty,Theemploymentsituation,Analysisandresearch

 

1.绪论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新常态,城乡之间的差距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回旋余地,因此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为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但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也有许许多多需要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失地农民问题,事关农民的生存和生活,需要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找准原因,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切实让失地农民再就业,确保其生计无后顾之忧。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2014年中国城市建设用地达到了3500万公顷,约为5.25亿亩,但农村的建设用地是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的4倍。

每年进城的人口约1300万,这意味着约60万的农民失去土地。

据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的失地农民近1.12亿。

据有关媒体调查结果显示:

在与失地农民的交流中,失地农民都表现出迫切的就业需求,从调查问卷上的数据来看,有21.48%的农民选择待业在家.据济南市长清区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全市共有征地农转非人员2.1万人,其中就业年龄段(男16-60岁,女16-50岁)的1.3万人。

目前,在择业的年龄段人员中,没有职业和失业的人数就有0.675万人,占到了总数的52%。

由此趋势可以预计今后几年,失地农民无业人员将会大幅度的增加。

此外,据四川省劳动保障厅的调查显示,截止到2003年底,四川省有的征地农转非人员有134.12万,有88.08万人处于择业年龄,其中有45.64万人在征地后一直未就业,在征地农转非劳动力人数中占到了51.8%。

因此不论沿海发达的东部地区,或者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被征地后的农民失业人数均超过半数。

由此可见,农民失地就业困难的问题在全国是相当普遍和严重的。

虽然一些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被征地的农民所获得的补偿较高,但相关调查表明,仍有,46%的失地农民在失地后生活水平在逐步下降,部分失地农民成为“农场无地,就业无责任,担保,创业没有钱”,这引起了许多社会矛盾。

本研究对贵州省三都县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找失地农民就就业困难的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的政策,为引导农民就业提供理论及政策上的依据和支持。

2.三都县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现状

笔者近期对三都县进行了一次小型的实地调查。

通过入村、入户的渠道,以走访调查的形式,对三都县的3个行政村(麻光村、候场村、行赏村)的60户居民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调查过程中笔者到访问村民户,以笔录进行记录,从而提高了调查结果的可靠程度。

期间共走访了60家村户,村民们都很配合。

走访调查针对三都县失地农民的就业情况,设计了以下6个问题(参见下表):

就业情况

招工安置

出外打工

做小生意

企业工作

继续务农

失业状态

其他

人数

3

8

6

5

7

21

9

比例%

5%

13.3%

10%

8.3%

11.7%

35%

15%

2.1被征地农民数量多,就业率低

三都县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民土地被征用,在笔者在此次走访调查中,失地农民就业率很低。

被征地后选择再就业的农民中,大多数失地农民对当前工作不满意。

他们认为当前待遇太低,工作强度高、压力大。

酬劳与工作强度不符,或者酬劳太低,不能满足生活需要,都会造成失地农民心里产生落差,从而对当前就业不满。

而这仅是三都县的一小部分失地农民就业的反映,据三都县媒体报道,三都县失地农民就业率非常低。

2.2失地农民技能低,就业渠道少

据有关媒体报道,贵州省各地级市中,被调查的失地农民中失业率分别为16.9%、19.16%、28.7%和30%,其中,年龄在40-50岁之间的占43%,50岁以上的占35%;从性别上看,妇女失业率则高达29.4%。

在此次调查中笔者对无固定工作者就“失地农民的就业情况影响因素”调查发现,绝大部分人的是因为年龄问题和自身的学历问题,多数人是就业观念的原因。

因此调查显示在三都县失地农民中,难以就业的失地农民主要包括两类群体,一是偏远山区的失地农民,由于他们的就业意识薄弱,择业的观念较传统,因此在职业的选择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二是年龄较大的失地农民群体,年龄较大的失地农民群体在文化程度、年龄、技能水平等因素上受到限制,再就业的难度加大。

而从失地农民就业途径上看,多数失地农民不得不被迫进城务工,自行到城市寻找工作,而仅仅很小一部分愿意参加政府或社会组织提供的技能培训班。

一些企业由于多为外商投资,失地农民无法融入到企业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民保守的、传统的思想。

在城市中失地农民摆地摊、从事短工或自主创业,这些职业大部分都依靠体力,他们没有可靠的劳动保障,缺乏社会保障,这都与失地农民的思想、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有密切的关系。

2.3再就业失地农民职业稳定性差

对于三都县一些失地农民来说,在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积极帮助下,他们虽然找到了一份工作,暂时生计有了着落,但是由于技能低、文化程度低等原因,他们目前从事的多是危险性较高的职业,属于高付出、低收入的职业类型。

比如一些失地农民工在城市中从事建筑,工资不稳定,工作条件和环境差。

从工作属性上看,这些工作只是暂时栖身之所,而非长久安身立命之计,在城镇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他们很可能很快再次失业。

因此,对于三都县失地农民来说,他们所从事的职业获得不了高额工资和稳定保障,需要党和政府加以重点考虑,也是重点帮扶的对象。

据相关调查显示,三都县失地农民的文化水平,文化程度占初中以下的达80%以上,而在该区调查的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失地农民有88.2%,参见下表:

虽然三都县政府在征地后提供过一些就业培训,但是失地农民没有参加就业培训的人数高达79.2%。

2.4失地农民再就业后结构性失业严重

当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矛盾日益凸显。

失地农民的就业期望值不断提高与现实可提供的就业机会值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这些矛盾都加大了他们就业的难度。

从农民的自身角度看,他们再就业意识薄弱、思想观念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劳动技能低下。

除此之外,大多数的失地农民不具有长远的目光,尽管有些失地农民利用所得的土地补偿金做些小本生意,但仍有多数的失地农民对这笔补偿资金不能有效地规划利用。

改善目前的生活条件是大多数失地农民更为偏向的,例如用所获得的土地补偿金购买住房、家电等固定资产。

据有关调查显示,三都县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年龄偏大,结构性失业现象突出,有26%的失地农民的年龄在18-35岁,有30%失地农民的年龄在35-45岁,因此,仅有56%的失地农民的年龄在18-45岁。

但是当前劳动力市场上,大部分的职位对年龄的这一要求均在45岁以下。

使得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困难。

3.三都县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难”成因分析

3.1失地农民素质偏低,就业能力差

目前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应聘者的年龄、学历、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这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劳动用工制度和一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产业结构调整所作出的要求。

我们知道,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低、技能水平低,在人才竞争中,他们天然具有劣势,即便是再次就业,失业的危险性也较大,工资收入难以维持生活。

三都县农民工数量已较多,失地农民在于包括农民工在内的竞争者竞争过程中,无比较优势。

这更多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失地农民主动选择的结果。

在知识结构上,其实所有农民差不多,他们都没有掌握现代生产技术和专业化知识,那些工作环境好、条件好的职业自然无法向他们伸出橄榄枝。

由于上述原因,使得失地农民在就业竞争中缺乏竞争力,难以找到理想的职位。

加上一些人对自身定位不准确,陷入无业的尴尬境地。

3.2失地农民缺少就业培训

失地农民在失地前,可能祖祖辈辈从事农业劳动,自身只具备种地技能,从未受到过市场经济的冲击,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就业技能培训。

如此一来,一旦失地,则他们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技能,将他们推入市场经济中就业,不是他们擅长的领域,在新的环境中,失地农民会经历一个较长的适应期,力求求职能力和岗位能力的提升和飞跃。

而在政府介入过程中,不少中介机构制度不完善,培训无法发挥其作用,市场上的人才中心、职业介绍中心和劳动者权益保障协会等,由于它们的落后服务、改革缓慢贺运行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均不能为失地农民提供服务。

当前,农民维权的焦点是农村的土地纠纷,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受到农村土地纠纷的严重影响。

在三都县征地过程中,曾发生过多起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造成村民和工作人员受伤。

另外,由于失地农民技能差、缺乏足够资本,失地后不足以进行自谋职业,而在存储一些钱后也只好将资金用于购买房屋、汽车等固定资产,缺乏应有的理财意识、理财观念和理财能力,所以也只能最终寄托于政府和社会的帮扶与安置。

3.3城市经济发展无法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贵州省也不失时机地推进了全省的城镇化进程。

贵州省三都县是少数民族人口大县,城镇化进程相对缓慢,以大城市为主的城镇扩张道路,加上经济的发展,从理论上将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但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在于,农民并未如预期那样得到就业机会,反而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利益受损的一方,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保障,失地等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加上自身条件不足,就业成为很大的难题。

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城镇化进程需要一个很长的阶段,各项事业发展需要逐步展开,因此不可能一步到位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

农民失去了土地,这意味着断截了收入来源,失地农民很难在一时之间找到合适的工作,这就出现失地农民即时性的就业矛盾。

再加上我国现行存在的城乡二元制结构体制框架,受户籍制度的限制,一些失地农民进城工作的机会少,就业之路寸步难行。

3.4征地制度与补偿方式不合理,保障力度不够

在求职过程中,失地农民难以顺利找到工作。

<<中国改革>>杂志引用的一项调查表明,被征用土地的收益分配大致是:

地方政府占20%-30%,企业占40%-50%,村组织占25%-30%,而农民仅占5%-10%。

地方政府强制性的采取土地征用政策,政府低价征地,再高价出售,从中获取巨大的土地资本增值收益。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把城市化进程当作政绩,被媒体大力地宣传。

农村征地补偿的标准不高,获得征地补偿不足以失地农民创业,政府也没有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合理的安置,这些因素都造成失地农民成了“无地可种、无正式工作岗位、无社会保障”的流民。

3.5失地农民无足够资金,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对“农村土地所有权”和“公共利益”界定十分模糊,导致相关部门滥用权力,甚至可能侵害农民利益。

另外,当前的征地补偿未考虑农民基本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土地与市场价值不相称,制度安排也不利于改善失地农民的现实处境,制度性因素使得农民的权益维护难度较大。

3.6农村就业市场发育不成熟

农村就业市场发育不成熟,是农民就业的阻力之一。

返乡之后,农民无法从人才市场获得良好的职位。

农村就业市场发育不成熟,无法给农民提供足够的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就业帮扶,农民就业难度就会比较大,可能长时间处于待业状态,无法发挥自身的价值。

另一方面,地方政策不完善。

地方政策不完善是农民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就业不重视,在政策上并不给予支持,也不给他们返乡就业创造良好条件,既然返乡就业的条件如此之差,使得很多农民就业。

4.解决三都县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策略

4.1健全各项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贵州省三都县处于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化进程、乡镇企业对用地新增了需求。

在此情况下,在我国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成为当前重点考虑的问题。

要健全各项相关的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4.1.1健全土地产权制度

土地问题本质上是产权问题,当前,在农村土地的处理上,地方政府权力过大,对农民权益造成不小的损害,对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均构成了威胁三都县土地产权制度不健全、主体缺位、权能残缺等问题突出。

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健全,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明土确地承包经营权与农村土地所有权二元平等关系;第二,将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国有土地所有权放于平等地位,使集体土地享有与国有土地相对等的权利。

因此,土地制度的健全关键在于土地所有权归属的明确,土地所有权归于农民要明确,这样可有效地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4.1.2健全土地征收制度

健全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并严格限制各级政府对土地的征收。

有效地保护耕地资源,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一是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明确私有产权、集体产权和国有产权概念、地位和关系;二是规范土地征用程序,建立土地征用听证制度;三是严格执行和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另外,要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对失地农民进行合理的经济补偿。

同时,出台政策确保农民就业发展权,比如在贷款上可给予失地农民优惠,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等。

4.1.3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三都县的各乡镇实际情况,为失地农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服务,确保其生存无忧。

同时,还要健全失地农民的养老制度、医疗报账制度,对于年龄较大的失地农民,每月给予相应补助,确保失地农民生病后可及时就医。

4.2促进经济发展,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建立新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努力来改革现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同时优化布局城市产业结构,将失地农民再就业率纳入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中。

根据笔者的走访调查显示,三都县的失地农民多数从事工厂、餐饮业和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蓬勃发展,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有效渠道之一,对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难有着重大作用。

另外,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提升城镇化质量,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也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重要途径。

三都县城镇化进程整体进展形势乐观,但不同乡镇之间差距较大,为此需要按照“总体规划、分层推进、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仿真,制定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有力措施,改革城乡分割管理体制、多渠道融资,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加大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镇化建设。

4.3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

为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竞争力,需要加大就业的培训工作。

在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中,政府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此,三都县政府要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一个布局合理的失地农民培训网络。

由三都县政府要建立业信息服务中心,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咨询。

促进中介组织的发展,促进企业与失地农民之间的沟通。

可为失地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等服务。

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帮助失地农民就业团队,注意各个部门职责任务。

由于多数失地农民缺少法律意识、权益维护观念弱,所以要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法律教育,使其树立法律意识,维权意识。

不断丰富就业培训方法,可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效果。

在就业培训时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就要考虑到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年龄、岗位性质和学习能力等。

当前,失地农民培训积极性不高,原因有:

由于文化程度低、年龄大,接受培训的意愿低;一些失地农民在就业培训中虽获得了技能,但由于市场需求与就业培训脱钩,失地农民还是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再有一些与政府有关培训机构,为了完成指标任务,使得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流于形式。

为了提高失地农民的培训效果,可采用以下培训方式:

一是“订单式”培训,按照用工单位提出的岗位能力要求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其适应岗位的能力;二是“菜单式”培训,培训中尊重失地农民的意愿,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三是根据劳动力市场与市场需求指导,比如“月嫂”和“家政服务”指导等。

4.4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失地农民创业

  当前,我国正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系列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出台,我国迎来了一个自主创业的大好时机。

农村农民拥有多种优势,他们吃苦耐劳,他们锐意进取,他们自力更生,他们团结奋进,与人为善、与人为乐,拥有创业者应当拥有的优秀品质和特质。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自主创业不失为另外一条就业之路。

失地农民的就业观念转变非常重要,积极引导失地农民转变观念,使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劳动力市场应城乡统一,方便农村劳动力获取完善的就业咨询服务。

为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提供政策支持和付持帮助:

第一,提供创业指导,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就业培训;第二,提供小额贷款担保;第三,减免小微企业税收,并简化失地农民创业程序,为提供全方位、高效的服务。

扶持和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激励乡镇企业吸纳就业,发挥产业政策风向标作用。

4.5增加信息网络建设,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健全农民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及时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信息,真正做到为其就业提供服务。

对各乡镇的失地农民进行登记、就业介绍和政策质询。

政府在农村建立就业指导课程,做好农民就业指导的工作,主动去了解农民在近阶段的思想状况,针对性地进行农民就业辅导,培养农民积极乐观的求职心态。

广泛搜集相关信息,最大程度上减少失地农民的盲目流动。

通过多种渠道发掘就业岗位,健全就业信息网,不断完善网络就业服务。

同时,各个乡镇要根据本地特点,加强对农民专业的训练,让他们有可以自己实践的机会,多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专业技术活动,培养他们的组织外交能力,培育出适应社会建设性的多元化的农民人才。

其次,农民要树立一个正确择业观,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建立正确的就业观,适当调整择业的期望值。

农民是国家的特殊人才,也呼吁农民积极参与到农村的基层建设,为国家建设新农村出一份力;第二,农民应注重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不仅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增强自身的沟通、组织、创新、协调以及社交等能力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提高自己的整体竞争力。

4.6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失地农民的就业要有法律的保障,因此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完善相关法制建设,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要完善征地程序、明晰公共利益类型和征地补偿政策。

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普法宣传,提高失地农民的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

让失地农民在权益受损时,可及时用法律的武器进行维权并及时提供法律援助。

根据《就业促进法》制定适合各乡镇的细则,指导本地区失地农民就业,确保失地农民都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富田.失地与失业: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状况调查[J].江汉论坛,2009,02:

125-129.

[2]杜曦.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困境与出路[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02:

31-36.

[3]马弛,张荣,彭霞.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软科学,2004,06:

18-20+38.

[4]高君,汪清.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65-70.

[5]杨斌,张咏梅,王佳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述评[J].西部论坛,2010,06:

11-18.

[6]翟年祥,项光勤.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的制约因素及其政策支持[J].中国行政管理,2012,02:

50-53.

[7]吴春,朱美玲.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探讨[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2,01:

12-15.

[8]李富田,张媚迪.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状况调查[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56-61.

[9]宋建辉,李瑾,孙国兴.天津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收入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03:

39-44.

[10]张治学.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探讨[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02:

75-77.

 

致谢

经过长达几个多月的努力,我终于完成了这篇自认为难度不低的毕业论文。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有过彷徨,有过气馁,但我始终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努力最终会有结果。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当中,我得到了来自老师和同学各个方面的帮助,我深深感受到他们对我的关怀,可以说,论文的完成,有一多半是他们的功劳。

其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无疑是我的导师。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当中,老师从题目选择、资料搜集、任务书、开题报告直到论文完成,都给了我许多很好的建议和直接的帮助。

论文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老师的无私帮助,再次感谢我的导师。

再次,诚挚的感谢导师在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以及整个定稿过程中给予我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使我对问题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同时,还要感谢同学的帮助和配合,使我的论文能够顺利完成。

由于我个人能力有限,加上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粗心与仓促,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老师们给我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