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2275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学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家长学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家长学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家长学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家长学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长学校教案.docx

《家长学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学校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长学校教案.docx

家长学校教案

初中生家长怎样有效教育孩子

教学目标:

家长初步了解初中孩子的心理特点,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基本懂得如何如何科学开展家庭教育。

教学重点:

重视家庭教育,掌握教育方法。

教学方法:

实例分析、引导讲授法、互动法。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下午好!

很高兴能利用这个下午的时间,和大家一起探讨家庭教育问题。

首先对各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我校参加这次家长学校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大家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行动表示衷心地感谢!

在座的各位家长,大都三十岁刚过,从年龄段上说,你们都是新时期、拥有新思想的父母,我想各位对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一定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方法和经验。

可以肯定地说,“望子成龙”的心理每个家长都有,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孩子有出息,能够健康成长,特别是重点中学的孩子家长更是对孩子寄予了莫大的希望。

有谁不爱自己孩子的呢?

肯定没有!

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怎样才算爱孩子?

你是一个真正爱孩子的家长吗?

你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是怎样做的?

(家长发言,谈自己的认识、做法)。

看来,各位家长在平时为孩子都付出了很多很多。

但是,所收到的效果又如何呢?

下面先看一些实例和社会调查数据:

(课件演示)

1、2010年11月1日,安徽省泗县汴光花园小区一名中年妇女被人杀死在家中并被抛尸楼下,凶手竟是她年仅15岁的儿子勤勤(化名)。

这名少年痛下毒手的原因,则仅仅是母亲又一次把自己从迷恋的网络世界中拉开。

更让人心寒的是:

杀害母亲后的三天时间内,勤勤在一家网吧里泡了三天三夜,被民警抓获时一脸从容,到看守所还在谈论游戏。

2、金某的儿子小健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就迷上了网络游戏,整天逃学、泡网吧,回回全班倒数。

为了让儿子回头,金某只好辞去银行的工作,每天挨个网吧找儿子,甚至还自己动手画了一幅全市的“网吧地图”,劝不动儿子就打,打急了,儿子也还手,连保安都惊动了,儿子看他的眼神,让旁人看了都心惊。

金某无不伤感地对人说:

“你说,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啊?

3、周XX的妈妈为了能让孩子专心学习,自己辞职回家,每天接送,周末去补习,大冬天零下十几度,教室外面一站就是两三个钟头。

然而,有一天,孩子却对妈妈说:

“你再逼我,我就去跳楼”刚开始,妈妈以为周XX只是嘴上说说而已,直到有一天,又因为写作业,12岁的孩子真的冲上了阳窗台……周妈妈至今仍惊魂未定,后怕不已,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全心全意地付出,却换来这样的结果。

4、“父母皆祸害”,是一个网络论坛的名字,里面聚集了3万多网络讨论小组成员,他们的宣言是“独立起来,离开他们,越远越好”

5、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我心中的爸爸妈妈》500份稿件中,表示对父母不满的达90%。

6、上海90%的青少年表示对自己的父母不满,70%的学生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34%不喜欢自己的家,上海调查:

对子女教育感到困惑的占86.4%,非常困惑苦恼的占15%。

7、据介绍,我国大中城市未成年子女的庭教育投入一般要占全家总收入的25%,远高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10%

8、据报道:

在对孩子娇宠溺爱数十年后,孩子会变得越来越粗鲁。

2002年在公共场合只有10%的孩子彬彬有礼,2004年有三分之一的教师由于学生的行为“令人无法容忍”而离职。

看了上述案例和信息,我想,很多家长一定很迷茫或很震惊。

为什么如此多的付出并未得到预期的回报,甚至适得其反,会有那么多的孩子不喜欢自己的父母,恨父母?

原因何在呢?

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家长谈)。

是呀,中国的家长无疑是世上最爱孩子的,但会爱才是真爱,不会爱就是伤害。

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许多家长对怎样当好父母缺乏足够的认识,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对待孩子,或重智轻德,只关心孩子的考分;或信奉“棒头出孝子”,教育孩子简单粗暴;或对孩子过度溺爱,百般呵护……关心多了,他说爱太沉重,压得他抬不起头。

太少了,他说他很孤独,没有温暖的感觉。

在家庭教育上形成了许多误区,由此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负面影响,这样必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延误。

所以说,家庭教育是个很深的课题,它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做个优秀的家长,如何成为家庭教育的艺术家,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因此,本次家长学校活动,我们共同探讨一下怎样科学开展初中生家庭教育。

授课:

(课件演示)

现象一:

现在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小学很听话,可上了中学后却大不一样了,有时甚至敢同父母顶嘴或干脆不搭理父母了,这让父母很是伤神,对孩子的教育手段也不知如何选择。

现象二:

也有的家长说:

我对孩子是一日三餐精心伺候,油瓶倒了都不让扶,每天晚上,没有娱乐、没有应酬,寸步不离陪着孩子写作业。

学习机、点读机、学生电脑,甭管别人有没有,反正自家孩子一个都没少;参考书,工具书、学习资料,哪怕可能会有一丁点帮助,通通搬回家;各种补习班,辅导班,兴趣班,轮番上阵,从不心疼花钱。

我们挖空心思、千方百计,生怕委屈怠慢,然而,却总是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该怎么办呢?

下面我就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从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

一、认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懂孩子才能帮孩子!

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了解孩子。

初中生年龄约12~15岁,在其身心发展过程中属于青春期,也有人称之为“断乳期”、“危险期”“反抗期”“躁动期”“人生峡谷期”等,这一时期是个充满矛盾困惑的时期。

随着生理的发育成熟,心理也会产生系列变化。

下面我着重讲初中生三个方面的心理特点。

(一)独立性增强。

孩子最终是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那是他到了真正独立的时候。

孩子独立性的发展有一个过程,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十几、二十年的事。

孩子的独立性的发展有三个明显时期:

第一个在1岁左右,孩子学会走路以后,他有了一定的活动自由,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父母的依赖;第二个独立性的表现在3岁左右进入幼儿园后,语言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有了自己的交往空间,建立了一个自己的小小的社会空间,独立性也更强了,但这两个时期的独立性表现很容易被父母忽略,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独立性主要是行动上的表现,父母觉得自己能完全能把握孩子。

而青春期阶段的独立性有它的特殊性,主要是心理、思想上的独立,具体表现在:

1、感觉自己长大了。

随着生理发育逐渐趋向成熟,孩子在心理上也觉得自己是个大人,同时也希望别人把他当成大人,不喜欢大人重复的唠叨,同时喜欢模仿大人。

男生模仿父亲的行为,女生模仿母亲,当然其中的模仿行为也包括消极的,如吸烟喝酒,化妆;还有的想要享受成人的权利,如谈恋爱。

模仿家长的思维(一个挑剔老师的家长,现在你不引导孩子尊重老师,将来他也不懂得尊重家长)。

这时的孩子不喜欢家长把自己当小孩一样训斥,特别不喜欢不平等的交流。

“小孩子知道什么”“走开,这是大人的事”,这是他们不愿听的。

其次不喜欢大人的唠叨。

2、具有一定的反抗性。

反抗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外显的,直接和父母顶嘴冲撞,不管父母说的是对是错,一概不接受;另一种是内隐的反抗,表面上虽不反抗,但内心或行动上却对父母说的置之不理,同样另父母头疼不已。

他们的反抗对象首当其冲的是母亲,其次是父亲,也有反抗老师的。

上小学时,家庭有如守护自己的城堡,不管在外边遇到一些什么不顺心的事,一回到家就觉得平安。

而到了初中,父母就变成了对自己行动乱插意见、横加干涉的人。

有的询问本来出自于父母对子女的关心,但孩子却认为这是在心理上和行动上束缚自己而不愉快。

虽然反抗性在初中学生中都有体现,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在家与父母无理取闹的,他们的反抗与父母的刺激有关。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或家长绝对权威主义的家庭,孩子反抗性较明显。

一般来说,三个方面的原因易导致反抗性增强。

(1)两代人观念的不同所引起的反抗。

由于对生活、理想、社会等抱有不同的态度和看法,两代人往往缺乏共同语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硬要强行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孩子头上,就势必导致孩子的逆反。

如,家长拿自己当年的处境来与孩子来比,当年我……。

或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或希望孩子照你的期望发展,忽略孩子的个性特点。

(2)由好奇心引发的反抗。

家长有的书或碟,对孩子说“这个你不要看”“小孩子不能看”,不说则已,一说反倒引起孩子的注意并激起他的好奇心,使他产生非看个究竟不可的念头。

(只要巧妙处理,容易避免)

(3)由偏见引起的反抗。

一个人如果被人讨厌,那么他说的话很容易引起别人反感。

这种偏见发展到严重的程度,甚至会使人不能作出理智的判断,不管你说的对还是错,可能被一概拒之门外。

做父母的会不会令孩子讨厌呢?

答案使肯定的。

一位学者指出,下列六种类型的父母易使孩子生厌:

过于固执、自私自利、头脑封建、对子女干涉过多、对子女不能公平对待,不尊重孩子的意见。

(二)自我意识增强

自我意识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到了中学,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关心自己的外在形象。

包括自己的身高、胖瘦都开始在意了,有的甚至因为自己外在形象不满意而自卑。

他们会开始注意穿着打扮,希望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2、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

小学时孩子更关注别人,关注自己的外部世界。

而现在他们经常会反问自己:

在别人眼里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的性格如何?

我的能力、我的人缘究竟怎么样?

为什么我会不如别人?

等等。

3、自尊心强。

孩子和希望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包括家长。

孩子开始希望得到父母及朋友的尊重,不希望父母总已责骂的语气和他说话,他会认为自尊心受到伤害。

(三)情感丰富但不稳定

这一时期情绪情感不稳定主要是因为各种矛盾所致。

如生理上接近于成人,而心理上离成人标准还很远;自己认为自己有了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却又不被社会承认;对过去的依恋和对将来的迷茫等等。

他们时而处在情绪的颠峰,时而处于低谷。

这时孩子的苦恼、困惑必须通过一定的渠道发泄,那就是找人倾诉。

他们对父母采取封闭式,但对朋友是开放的,他们的很多问题更愿意与同龄朋友诉说。

孩子渴望朋友,希望通过他人的评价来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家长要理解。

同时,伴随交友范围的扩大,孩子对异性也会表现出好感。

我们与异性的交往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异性疏远期,异性接近期,恋爱期。

中学生正经历的是第二阶段,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中学生的早恋倾向,很多家长为此紧张不已。

二、初中生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针对初中生的以上特点,我想对家长们的家庭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一)保护孩子的独立性

到了中学,孩子要有一定的独立性,没有的话,反倒是发育迟缓的表现。

家长应该试着把孩子但大人,平等对待他。

但承认保护孩子的独立性并不是放纵。

孩子仍需教育,他还是半大人半小孩阶段,家长教育时不要挖苦讽刺孩子。

如孩子考得不好时,与其训斥他:

“这么简单的题都错了,你怎么这么笨!

”不如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

“这么简单的题,爸爸(妈妈)相信你下次不会错了”。

这样既尊重和保护了孩子的成人感,又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教育效果比较好。

我们今天的教育是要为孩子的将来奠定基础,是要为孩子将来生存在社会上培养一些重要的素质。

有的家长要孩子学这个那个,这也是一种素质的培养,但这只是培养他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

我们还要培养孩子将来成为成人后必备的素质。

如:

责任感、爱心、善良、诚信等。

有一年母亲节,我要学生回去给妈妈洗一次脚。

有些做到了,有的学生却说:

“我妈妈急得要死,连连拒绝。

说‘你去学习,只要你成绩好,妈妈什么都不要你干。

你考好了,妈妈给你洗脚都行’”。

家长本可以进行一次最好的亲情交流,却让孩子觉得很无趣。

(二)学会与孩子谈话、沟通

走进孩子的世界,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家庭就是成功交流的家庭。

有的家长除了学习、生活小事,再不和孩子讨论其他问题,甚至认为孩子多嘴,这是孩子反感的,由此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每天问的就是“作业做完了吗?

考试得多少分”,有多少家长会问“今天心情怎么样?

”孩子兴高采烈的和你讲学校的事情,你要么就是冷漠,要么就是拐弯抹角回到学习的主题,例:

1、挤公共汽车,家长教育他,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坐这样的车。

2、不能分享孩子的喜悦和失败,考得不好,自然是一顿批评,考得好了,家长会很严肃的告诫他,不要骄傲,还有人比你更优秀。

家长要让孩子愿意听你的话,要么就是他对你的话感兴趣,要么就是你的话说到他心坎里了,使他觉得他的心思被你摸透了,愿意洗耳恭听。

然而现实生活中家长很容易忽略这个道理,有意无意地用家长这一天然权威来替自己训话助威。

家长与孩子谈话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偏差:

1、场合不当。

比如在饭桌上训斥,或在人多的时候揭孩子短,数落孩子的不是;要如实地挖掘他的优点。

2、愿望错误。

希望孩子全盘接受你的观点,或按照你的要求发展自己,其实孩子和你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不一致是正常的,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无条件认同你,显然会加剧亲子矛盾。

例:

一家人在逛街,爸爸买了近千元的衣服,之后爸爸对他说:

“孩子,你以后要努力学习,挣大钱!

”妈妈问:

“你以后由没有挣大钱的愿望?

”他说:

“随便吧”。

妈妈就说:

“你真没志气,你应该说,有,爸爸你看我的吧,我一定挣大钱给你!

”其实,这并不是孩子的愿望。

在心理课上,我和学生们讨论“幸福”,一个男生说要拖儿带女,走在秋日的夕阳下,我认同了他。

3、态度错误。

要么和孩子不说,一说就是责骂、训斥、讽刺的口气;一个出走的孩子曾经说:

“我再也受不了我妈,她用刀架在脖子上逼我”

4、内容错误。

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忽略孩子的优点,孩子会觉得自己在父母眼里一无是处,很有失败感;想想一个人每天就挑自己的刺,谁爱听啊。

5、方式错误。

单方面说教,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其实这也是家长不自信的表现。

孩子正处在发展中,他们的成长具有起伏性,反复性,有的家长太急于求成,与孩子谈话失去耐心,谈上几句就不欢而散。

(三)多了解孩子

孩子开始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时变得沉默,不愿把自己的内心透露在外表,家长要通过细微的观察去了解孩子,必须要有一定的敏感性,但绝不是捕风捉影,这种敏感是来自于对子女的强烈关心和教育责任心。

听说母亲一听到自己婴儿的啼哭声,即使在酣梦中也会立刻惊醒,这就是对婴儿的关心,家长的这中敏感是可以在实际锻炼中提高的。

不妨从捕捉孩子的变化线索入手。

1、语言:

孩子说话声音忽然变轻,或声调不如平时自然,或故意把某些词说得让你听不清楚,或讲话语无伦次,说明他是否隐瞒了什么或因为撒谎而心虚;

2、表情:

主要是眼睛,说话时不敢看你,或避开你的眼睛,表情一反常态,或紧张或焦虑不安

3、行为:

行为古怪,躲躲藏藏,做事心神不宁,一看到家长就想停止他正在做的事。

4、梦。

孩子告诉你他的梦的内容,比如做恶梦,也许是他有什么很压抑紧张的事所致。

5、绘画。

孩子在草稿纸上的信手涂鸦有时也能反映一些信息。

家长的敏感不是疑神疑鬼,我们说的敏感时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基础上,但后者则是主观上先设定一个框框,然后拿框框去取舍事实,可以说是爱有余而责任心不足。

家长要心平气和,坦然告诉孩子,家长是最爱你的,不管发生了什么,爸妈都会和你站在一起,与你一起度过难关。

(四)尊重孩子,不要打击孩子的自尊心

肯定、欣赏孩子。

不要要求完美。

例:

一位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高,结果孩子说,“你又怎么样,人家家长比你优秀多了”。

打骂是家长常用的教育方法。

孩子行为出格时,家长难免打骂一下。

“打是亲骂是爱”,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家教方式之一。

偶尔为之,只要不过分,也具有一定威慑力,可暂时立杆见影,但用多了,孩子久经考验了,也就不当回事了。

其实家长在打骂孩子时,无非事想让孩子产生畏惧,羞耻感。

如:

畏惧,打,触痛的是皮肉,它引起生理痛苦,孩子打多了,她就把做错事和受皮肉之苦联系起来,但错在哪里他并不知道。

为了逃避打,就瞒着大人干,或撒谎。

至于骂,生理上不失毫毛,他引起的恐惧就是自尊心受伤害。

骂多了,自尊心就失落,要么就“油”、自卑,破罐子破摔。

所以打骂不能作为主要的教育方法了,偶尔这样,也要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体会父母的爱。

(五)正确引导早恋倾向

对异性有了朦胧感是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但他们不会一辈子朦胧,青少年的朦胧意识一般会朝两个方向发展,一种由朦胧趋向升华,也就是在良好的教育下,随着知识的增长,理智的发展,生活面和社交的扩大,他们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青春的意识,将它化为对个人完善的追求;另外一种是由朦胧误入迷途,多半是由于受到不良教育的影响,或是受成人严厉的压制和打击的结果。

家长首先对类似的事情不要惊恐万分,也不要粗暴压制。

注意观察孩子的生理、心理变化,尽量把他们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充实一些,让他们多参与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有意识地指导他们去欣赏一些描写健康爱情的高雅文艺影视作品,使他们的青春意识逐步升华为高尚的理想和人生观。

其实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不可怕,他们心地单纯,思维敏捷,感情丰富,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可塑性极强,家长只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凭着您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心,去帮助孩子,教育孩子,您的孩子一定会出类拔萃。

三、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家长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孩子的成长有赖于父母亲的抚养与教育,家庭教育的质量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好家长才能培养出好孩子。

如何才能做个好家长,教育好子女呢?

(一)增强教育子女的责任感

马克思很重视家庭教育,他说:

“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待业是宗教,家长的待业是教养子女。

”这段话告诉人们:

不论我们是从事何种职业的,只要有了孩子,当上父母,教养子女就成为一桩神圣的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它关系到孩子的前途,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有些家长认为,家庭只管孩子的生活,教育是学校的事。

他们没有意识到:

教育孩子首先是父母的责任。

有些家长对孩子百般宠爱,放松了教育,这也是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还有极少数家长只管“抓钱”,根本不抓孩子的教育,完全放弃了家长应尽的天职。

法国作家福楼拜尔说过:

“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父母的手里。

”所以,家长要增强教育子女的责任感,履行社会与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等单位曾举办过“教子有方”十佳家长评选活动,这十位教子有方的家长所以能取得很出色的教子效果,共有特点之一便是对教育子女都有高度的责任感。

例如:

一名叫卞丽训的母亲,她是青岛某工厂的一名女工。

当她生下儿子后不久,得知孩子因视网膜先天发育异常将终生失明时,痛苦异常。

她带着孩子到北京、上海,找名医会诊,当确知儿子的眼睛已无一线复明的希望时,一夜间,满头的黑发全部变白。

面对这残酷而又无法逃避的现实,这位母亲下定决心,要把她的儿子教育好。

卞丽训怀着作一个母亲的高度责任心说:

“我儿子虽然有残疾,但在心灵上他是健全的,我必须注意对他品质的培养,不能让他作心灵上的瞎子。

”在她的精心教育下,儿子各方面发展都很好,曾被评为“第三届百名中国好少年”、“中国好儿童”,并获得多种奖励。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不少学生家长迫切期望孩子成才,但又不了解孩子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出现了重智轻德、超前教育,强制性训练,迫使孩子学习他不感兴趣的东西,从而阻碍了孩子主动地发展,影响甚至损害了孩子在身体、品德、情感、习惯等重要方面的发展,这类实例是不少的。

所以,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念,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科学施教,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的发展,提高整体素质,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打下初步基础。

一般来说,要树立以下10种理念:

1、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

教育孩子需要现代的家庭教育理念,如果家长用自己陈旧的知识教育孩子,那孩子也不会优秀的,所以家长不断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2、没有优良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者相辅相成的,缺少任意一项都是残缺的,如果家长将孩子送到名校,将家庭教育的责任随意丢弃,孩子的学习会很糟的。

3、现代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改善家长自身素质。

现代家庭教育需要有素养的家长,只有家长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教育出高素质的孩子,如果家长一味的让孩子提高,是不科学,也是不现实的。

4、关注家长的生命成长。

通过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家长的自身能力提高了,教育孩子才会行之有效,家庭才会幸福,我们的家庭教育工作才能受到家长的欢迎。

5、问题孩子的产生主要源于问题家长。

问题家长要首先改变自己,要有良好的教育方法,才会教育出合格的孩子。

6、亲子教育要向亲职教育转变。

亲子教育表现为人类天性中就有的爱和责任,是无意识的,自发的。

亲职,却是有目的、有计划,讲究方式方法的教育,是有意识的,自觉主动的。

家长要认识到自身对孩子所承担的教育责任,而不仅仅是抚养。

7、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家长应跟随孩子成长的步伐,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成为一个懂教育的家长,才能教育出好的孩子。

8、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家长不能按自己的意愿任意打骂孩子、侮辱孩子,安排孩子的一切。

9、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基石。

与孩子平等相处,不要认为自己是家长,事事摆出家长的威严训斥孩子,那样会把孩子推的离自己很远的,与孩子平等交流,孩子的人格才会健康成长。

10、学会向孩子学习。

在信息化的社会里,孩子掌握知识的速度、途径比家长要快得多,从这点来说,家长应学习孩子的优点,进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初中生家庭教育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对家庭教育,没有什么灵丹妙药。

每个家庭不一样,每个孩子不一样,对这个家庭、这个孩子成功的具体做法,换一个家庭、一个孩子,不一定就有效。

但有一些一般的大原则家长必须遵循。

1、家长要提高自身素养,作孩子的榜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反映了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人说:

家庭教育中“不教而教”。

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即,家庭教育主要不是靠言教,而是靠身教。

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便是潜移默化。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知不觉地在影响着孩子。

特别是少年儿童,他们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化的特点,模仿性极强,模仿是他们学习做人的主要途径,而在家庭中,家长就成为他们模仿的主要目标。

家长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在影响着孩子。

所以,人们常说: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

诚实的家长定能培养出诚实的孩子;出口就说脏话的家长,不可能培养出文明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家长培养不出大公无私的孩子。

如果你在城市家庭做调查,绝大部分好学上进学生,都出在家庭父母本身热爱学习。

这不是说父母一定要天天读书。

学习可以是各种不同的文化爱好,热爱戏剧、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历史、热爱科技等等,父母和父母的朋友圈子都有爱好、有文化品位和追求,子女就比较能够发展起上进心。

当然,许多父母本身教育程度不高,但子女也同样好学上进,这类家庭往往父母言传身教、为人正直、勤奋,有良好的道德,使子女明白好好学习是自己的准则。

好学上进,本身是一种追求。

在一次家教咨询中,一位母亲向我诉说她的儿子脾气暴躁,对她经常发脾气,在学校经常攻击其他同学。

当我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时发现,得知孩子的父亲性格就很粗暴,常以打骂和其他体罚方式对待儿子。

显然,孩子的不良性格是从他父亲那里习得的。

一位教子有方的母亲很注意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她说:

“为了培养孩子诚实,我在孩子面前从来是说话算数的。

”这位母亲就是用身教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英国有一个爱德华家族,真正的书香门第,现在已传到第八代。

老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勉,他的子孙中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医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

同样在英国,有一个珠克家族,这个家族至今也传了八代,老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其子孙后代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汉,400多人因酗酒致残或死亡,60多人犯过诈骗或盗窃罪,7人是杀人犯,整个家族没有一个人有出息。

根据上述特殊情况,让我们来做一个假设,珠克家族中的某一个人,当他还是婴儿时,就被爱德华家族抱养,这个人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

反之将爱德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