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V下+宾语中宾语的类动词的类和下的意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2205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V下+宾语中宾语的类动词的类和下的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谈V下+宾语中宾语的类动词的类和下的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谈V下+宾语中宾语的类动词的类和下的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谈V下+宾语中宾语的类动词的类和下的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谈V下+宾语中宾语的类动词的类和下的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V下+宾语中宾语的类动词的类和下的意义.docx

《谈V下+宾语中宾语的类动词的类和下的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V下+宾语中宾语的类动词的类和下的意义.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谈V下+宾语中宾语的类动词的类和下的意义.docx

谈V下+宾语中宾语的类动词的类和下的意义

【原文出处】语文研究

【原刊地名】太原

【原刊期号】199704

【原刊页号】15~25

【分类号】H1

【分类名】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801

【标题】谈“V下+宾语”中宾语的类、动词的类和“下”的意义*

【作者】邱广君

【作者简介】东北大学文法学院中文教研室副教授110006

【内容提要】“V下+宾语”所在句式包括内容很多:

它的前面部分,即主语、状语;它的后面部分的“来/去”;它的中间的“了”等。

本文只谈“V下+宾语”所在句式中宾语的性质、动词的类和“下”的意义,主要谈相关项的类对动词语义特征分析的影响,从中想要证明:

用句式中各相关项的形式分类的办法来分析动词(或其他词类)的小类以及它们的语义特征(这种方法可以简称为“变元相关法”)是可行的。

【正文】

        §1“V下+宾语”中宾语的类

    1.0宾语的类绝大部分可以根据述宾短语的变换情况确定,一小部分不能变换的,可以根据结构和语义情况确定,确定后的短语称为“成分”。

    1.1述宾短语可以根据变换情况确定的:

    V下N可以变换成下面六个式子中的一个(个别情形为两个),而不能进行其余的变换:

    ①V下N→从N上V下(来/去)

    ②V下N→V到N上/里(来/去)

    ③V下N→把NV下(来/去)

    ④V下N→N′(的)NV下(来/去) (N′表领有者)

    ⑤V下N→N′NV得下 (N′表处所)

    ⑥V下N→N(在N′)V下了 (N′表处所)

    根据变换的情况,我们可以确定如下各种成分:

只能进行①变换的为“起点成分”,只能进行②变换的为“终点成分”,只能进行③变换的为“客体成分”,只能进行③和④变换的为“部位成分”,只能进行⑤变换的为“容量成分”,只能进行⑥变换的为“施事成分”,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起点成分(代号Q)

    

(1)他跳下驾驶座,几大步就跨出了家门。

(奖262)

    

(2)指导员派出个“嘴子”,糊里糊涂地把部队拉下山来。

(激258)

    上例

(1)的“跳下驾驶座”可以变换成“从驾驶座上跳下”,而不能作其余五种变换。

(2)的“把部队拉下山来”可以变换成“把部队从山上拉下来”,也不能作其余五种变换。

    2.终点成分(代号Z)

    

(1)独眼鬼子一看玉宝要掉下池子,怕自己身上溅上柏油,(高135)

    

(2)玉宝被鬼子打下海去。

    上例

(1)中的“掉下池子”可以变换成“掉到池子里”,

(2)的“打下海去”可以变换成“打到海里去”,而不能作其余五种变换。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动词(如:

跳、走等)既可以和起点成分相接又可以和终点成分相接,这时起点成分表示施事或客体开始所在的位置是相对的高的,终点成分表示施事或客体开始所在的位置是相对的低的。

如:

“跳下船”可以有两种变换:

(1)“从船上跳下”和

(2)“跳到船上”。

第一种变换指船的位置比较高,可能是“从船上跳到地下”;第二种变换指船的位置比较低,可能是“从什么高的地方跳到船上”,如果是“岸上”,这“岸上”也一定比“船上”高。

    3.客体成分(代号O)

    

(1)欧阳海放下钢笔,拣起一块石头,朝树上扔去。

(欧166)

    

(2)师长撂下电话转身就问郭铁。

(激132)

    上例

(1)的“放下钢笔”可以变换成“把钢笔放下”,

(2)的“撂下电话”可以变换成“把电话撂下”,但两者都不能作其余五种变换。

    4.部位成分(代号B)

    

(1)她又低下头对它说了一句。

(奖205)

    

(2)他跪下右腿,双手紧紧按压住左腿膝盖,…(奖280)

    上例

(1)的“低下头”既可以变换成“把头低下”,又可以变换成“(她的)头低下”,上例

(2)的“跪下右腿”可以变换成“把右腿跪下”,又可以变换成“(他的)右腿跪下”,但两者都不能作其余四种变换。

    5.容量成分(代号R)

    

(1)这屋能睡下十个人。

  

(2)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

    例

(1)可以变换成“十个人能睡得下”,例

(2)可以变换成“上千人能容得下”,但两者都不能作其余五种变换。

    6.施事成分(代号A)

    

(1)枪一响,倒下了两个人。

(2)从车上走下一群人。

    上例

(1)可以变换成“两个人倒下了”,

(2)可以变换成“一群人走下车”,但两者都不能作其余五种变换。

    1.2一小部分述宾短语不能作上述变换,这时要根据结构和语义确定其成分。

    7.宾语是数量结构的称作“物量成分”(代号M),如:

几个、几十颗、一小块、半截、多少、一些等。

请看下面句子:

    

(1)(社勒)只就水中把磷切下一小块来。

(元28)

    

(2)(社勒)为的是观察瓶内的“火焰空气”还剩下多少。

(元15)

    (3)尘土落下一些,北面天边见了墨似的乌云。

(骆169)

    (4)(敌人)动不动就哗啦撂下几十颗(炸弹),往后这桥还修不修?

(激352)

    这种宾语的性质其实也可以通过变换来确定,变换办法有如下三种:

    ⑦可以把上文中的相应名词移到数量结构后;即:

    (把)NV下M(来)→V下MN(来)

    ⑧可以把数量结构移到前面的相应名词前;

    (把)NV下M(来)→(把)MNV下(来)

    ⑨根据上文,把省略的名词补上。

    V下M( )→V下MN

    上例

(1)中的“把磷切下一小块来”可以根据⑦变换成“切下一小块磷来”,还可以根据⑧变换成“把一小块磷切下来”,上例

(2)(3)同

(1);上例(4)可以根据⑨把省略的“炸弹”补上成为“撂下几十颗炸弹”。

    8.宾语是表示时间的,不能进行变换,称作“时量成分”(代号T),如:

不久、不大时间、两个钟头等。

从结构上看,可以是“副词+形容词”(如:

不久),还可以是“数词+(量词

+)时间词”(如:

一个小时、两分钟等),如:

    

(1)玉宝躺下不久,就听阎王保长在外面喊,…(高103)

    

(2)(玉宝)躺下不大时间,就起来出去解手…(高92)

    9.宾语是表示长度的,也不能进行变换,称作“距离成分”(代号D),从结构上看,可以是“副词+形容词”(如:

很远),还可以是“数词+(量词+)长度词”(如:

一百多米等),如:

    他顺山坡滑下一百多米。

    综上所述,现将宾语的类别列表如下

类号  根据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确定成分     举 例

1   根据 + - - - - -  起点(Q)  他跳下驾驶座

2   述宾 - + - - - -  终点(Z)  玉宝要掉下池子

3   短语 - - + - - -  客体(O)  欧阳海放下钢笔

4   变换 - - + + - -  部位(B)  她又低下头

5   情况 - - - - + -  容量(R)  这屋能睡下十个人

6   确定 - - - - - +  施事(A)  从车上走下一群人

7   根据 数词+

量词

       物量(M)  尘圭落下一些

    宾语

8   的结 数词+量词+时间词    时量(T)  他躺下一个钟头

    构和 副词+形容词            玉宝躺下不久

    语义

9   情况 数词+量词+长度词    距离(D)  他顺山坡滑下一百多米

    确定 副词+形容词            他顺山坡滑下很远

        §2“V下+宾语”中动词的类

    2.0 动词的类:

由宾语的性质确定“V下”的类,进而确定V的类。

动词的大类也根据1.1中的六个变换式来确定,其中客体动词还可以分成更小的类,这些小类根据七个变换式来确定。

    2.1 能带起点成分或终点成分的“V下”是“移动性”的,其中动词为“移动动词”,根据“V下”前面能否出现“把”字结构,可以进行再分类。

不能出现“把”字结构的是“自移动词”,如下例

(1)中的“扑”、

(2)中的“栽”、(3)中的“窜”;能出现“把”字结构的是“他移动词”,如下例(4)中的“推”:

    

(1)他的行动,也是明明白白的,要扑下山来呀!

(金117)。

    

(2)眼看着一架架敌机,哀叫着破空而下,栽下山来,落进江里。

(激246)

    (3)大哥一步窜下台阶。

(欧68)

    (4)我想把安然推下车。

(奖541)

    自移动词包括:

跳、走、蹦、窜、跑、扑、栽、落、掉等。

    他移动词包括:

推、扯、拉、甩、逼、摇(车窗)等。

    兼类动词有:

滚、挤等。

    2.2能带部位成分的“V下”是表示“身体部分向下的动作而造成的状态”的,其中动词可称为“体态动词”,这类动词包括“垂、低、跪、俯、伏、弯、蹲、趴、塌(腰)、停等。

    

(1)垂下头,闭上眼,半天没动静。

(骆173)

    

(2)他跪下右腿,双手紧紧按压住左腿膝盖,想借此减轻一点疼痛。

(奖280)

    (3)它在大火外围来来回回地奔跑着,奔跑之中俯下头啃了几口雪。

(奖301)

    (4)大个子半弯下身子。

(金9)

    体态动词中的跪、躺、蹲、坐、睡、趴、停、站等,由于表示的部位明确,常常不带部位成分,我们称为“零宾语”。

这时动词也是表示身体某部分向下的动作的:

    

(1)盼盼扑通一声直挺挺跪下,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奖683)

    

(2)也没声明是不是讲完了,就火气未退地坐下了。

(激331)

    (3)我躺下,一袋烟还没抽完呢。

(高93)

    (4)他的腿连蹲下再起来都费劲,不用说想去跑一阵了。

(骆173)

    值得注意的是:

其中“停、站”与其他动词相同点是:

造成一种状态;不同点是:

它们不是“向下”,而是“由动到止”。

    2.3能带容量成分的“V下”是表示“某个空间可以容纳多少东西”的,其中动词可称为“容量动词”。

这类动词包括:

容、住、跪、躺、蹲、站、坐、睡、摆、放、装、搁、挤、排、铺、塞等。

这种动词所在句子的主语是处所或隐含处所,宾语是数量名结构,请看:

    

(1)这个礼堂能容下两千人。

   

(2)那个屋子能睡下十个人。

    综上所述,根据变换确定的动词大类如下:

V下中   V下N的变换情况   确定的  代 动词小类的   举 例

动词类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动词类  号 词义特征

1   + - - - - -起点自移动词y1施事离开起点他跳下驾驶座

2   + - + - - -起点他移动词y2受事离开起点把他拉下驾驶座

3   - + - - - -终点自移动词y3施事接近终点玉宝要掉下池子

4   - + + - - -终点他移动词y4受事接近终点把玉宝推下池子

5   - - + - - -客体动词 k 作某具体处置欧阳海放下钢笔

6   - - + + - -体态动词 t 向下成静止态她又低下头

7   - - - - + -容量动词 r 空间容纳量 这屋能睡下十个人

    2.4能带客体成分“V下”是及物性的,其中动词为“客体动词”,我们可以根据“把NV下”再进行各种不同变换,以便得到更小的类。

这样的变换式有如下七个:

    ①V下N→把NV下→把N从N′上V下(N′为起点,即附着地点)

    ②V下N→把NV下→把N′(…里/中)的NV下(N′为领有者,人名)

    ③V下N→把NV下→把NV在一边

    ④V下N→把NV下→把NV下去

    ⑤V下N→把NV下→把NV在N′上(N′为终点处所)

    ⑥V下N→把NV下→把NV了

    ⑦V下N→把NV下→把NV下来

    根据上面的变换情况可以确定客体动词的小类。

    2.4.1能进行①变换而不能进行其余六种变换的是“摘撕类动词”,属于这类的动词有“摘、撕、拔、拆、揭、剜、刨、卸、抹、抽、扒、掐、扯、脱、解、退(子弹)、端等。

这类动词表示的意义是“施事使附着物脱离附着地点”,这里的客体是附着物(或者是整体上的一部分),附着地点(或者是其整体)有时直接指明,如:

    

(1)曹铁强立刻从衬衣上撕下一条布,包扎小瓦匠的手。

(奖252)

    

(2)老海碰子从一个最大的鲍鱼壳上剜下肥嫩的肉来。

(奖360)

    有时通过客体前面的定语加“的”间接指明,如:

    

(1)他摘下了头上的破毡帽,紧锁眉头,想了一想,(高134)

    

(2)他抹下头上的手巾,在路旁小沟里拧了一把,抹了抹汗,(奖627)

    (3)他往上一骑,摘下挂在那儿的马粪纸糊成的喇叭,刚要喊,又停住。

(金54)

    有时不指明,但是可以通过上下文补出来,如:

    

(1)噌噌噌,寥寥几笔,陈煜便()撕下画页递给孙大壮。

(奖56)

    

(2)小瓦匠赶紧跳起来,小心地抠出雷管,()拔下了导火索。

(奖255)

    (3)乡亲们()揭下“告示”来见周排长。

(欧50)

    (4)欧阳海()卸下木头,(欧144)

    上面各句中的括号地方可以分别补上“从本子上”、“从雷管上”、“从墙上”、“从车上”等词语。

    2.4.2 能进行②变换,有的也能进行①变换,而不能进行其余几种变换的是“夺接类动词”,属于这类的动词有:

夺、接、收、买、扣、挣(钱)、欠(债)、打(县城)、拿(碉堡)、攻、取、抓(飞机)、借、租等。

这类动词表示的意义是“施事使客体从别的人那里转向自己”,这“别的人”有时在本句中通过客体的名词定语指明,如:

    

(1)曹铁强倏地跳起,一把夺下小瓦匠的镰刀。

(奖252)

    

(2)他有胆子,敢大包大揽地一气租下地主的一百多亩地。

(金80)

    有时通过客体的方位结构定语指明,如:

    

(1)上去夺下了保长手里的扁担,扔在一边。

(高33)

    

(2)他感到愧痛,赶忙爬起来,接下大壮手中的饭碗。

(奖53)

    这时除了能做②变换外还能做如下变换:

    

(一)V下N→把NV下→把N从N′…上/里/中V下,N′为领有者,为人名。

    

(二)V下N→从N′…上/里/中V下N,N′为领有者,为人名。

    

(1)上去把扁担从保长手上/里/中夺下,扔在一边。

    

(2)他感到愧痛,赶忙爬起来,把饭碗从大壮手上/里/中接下。

或者

(1)上去从保长手上/里/中夺下扁担,扔在一边。

    

(2)他感到愧痛,赶忙爬起来,从大壮手上/里/中接下饭碗。

    注意:

这里的

(二)变换似乎与①变换相同,实则不同:

一是,这里的N′是领有者,是表人名词;二是这里的方位词是“上/里/中”三者均可,而不只是“上”一个。

    有时不指明,但是可以通过上下文补出来,如:

    

(1)交不上帐…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

(骆33)

    

(2)他替日本鬼子又探听消息,又带路,领着打下()好几座县城,(高2)

    上面各句中的括号地方可以分别补上“他们的”、“我们的”等词语。

    2.4.3能进行③变换而不能进行其余六种变换的是“扔丢类动词”,这类动词表示的意义是“施事使客体脱离自己”,属于这类的动词有:

扔、丢、撇、甩、搁、放、撂等。

    

(1)当初,自己扔下钁把子跟上队伍,不也是为了有碗饭吃吗?

(奖31)

    

(2)见玉宝妈死了,丢下了大大小小的一群孩子,……(高157)

    (3)拉车是他理想的职业,搁下这个就等于放弃了希望。

(骆64)

    (4)于是社勒在一段时间里,放下了一切别的实验而专心研究硝石。

(元12)

    2.4.4能进行④变换而不能进行其余六种变换的是“吃喝类动词”,这类动词表示的意义是“施事使客体向体内运动”,属于这类的动词有:

吃、喝、吞、咽(食物、药物)等。

    

(1)然后她指导祥子怎样教虎妞喝下那道神符,并且给她一丸药,(骆179)

    

(2)崔星咽下口酒说:

(激237)

    2.4.5能进行⑤变换而不能进行其余六种变换的“写留类动词”,这类动词表示的意义是“施事使客体附着在某处”,属于这类的动词有:

写、留、刻、印、照(相)、剩、存、摆(战场)等。

    

(1)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下了一些读书心得。

(雷67)

    

(2)就在页边空白的地方,粗粗大大地写下了一行字。

(元49)

    (3)雪地上留下了他的脚印。

(奖296)

    (4)他身后的沙土路面上留下了一串歪歪斜斜的小脚印,那里边仿佛印下了对人世间的疑问。

(金9)

    (5)烧瓶里不是还剩下五分之四的空气吗?

(元10)

    (6)敌人在他的头上摆下了战场。

(激267)

    其中,前面有“给”介词短语的可以进行如下变换:

    给N′V下N→把N给N′V下→把NV给N′(N′为对象)

    

(1)不给子孙多留下一点产业,死了也闭不上眼呀!

(高27)

    

(2)刘长德来看了玉宝好几回,来一回,就给留下一点钱。

(高145)

    上例

(1)可以变换为:

    不多把一点产业留给子孙,死了也闭不上眼呀!

    2.4.6能进行⑥变换而不能进行其余六种变换的是“备办类动词”,这类动词表示的意义是“施事处理某事的过程”,属于这类的动词有:

准备、备、办、布置、误、炒(莱)、设(圈套)、定(名称)、交(朋友)等。

    

(1)工人说:

“早准备下了(住的地方),就是不太好。

”(金154)

    

(2)就怕我这地位,办下这件事,惹闲话,影响不好…(金147)

    (3)我给你炒下的菜,你不回来吃,绕世界胡塞去舒服?

(骆146)

    (4)其实这两件绝不会误下,可是老头子不放心。

(骆117)

    (5)虽然还没有看见这几种碱土里所含的元素,他已经给它们定下了名称(元62)

    2.4.7能进行⑦变换而不能进行其余六种变换的是“应心类动词”,这类动词表示“施事应允某事或某种心理变化”,属于这类的动词有:

答应、应、静(心)、安(心)、横(心)、放(心)、背(生词)等。

    

(1)他…很想自己静下心想想,或是找个局外人给权衡权衡。

(金141)

    

(2)演这么多,你能背下词来吗?

(雷58)

    (3)现在一看,小工友们这样好,他才放下心来。

(高132)

    (4)要不是这样,他就不会应下这个事来。

(骆188)

    2.4.8能进行④变换和⑦变换,而不能进行其它变换,这是“发传类动词”,这类动词表示的意义是“施事客体(信息)传送的过程”,属于这类的动词有:

发(命令)、传(号召、话)、批等。

    

(1)不久,日伪县政府发下一张大布告,贴在高台阶的墙上了。

(金35)

    

(2)上级传下这个“发家致富”的号召。

(金126)

    (3)地主派人传下话来。

(欧21)

    综上所述,根据变换确定的客体动词的小类如下:

客体  把NV下的变换情况  确定的 代 动词小类的    举例

动词 ①②③④⑤⑥⑦ 客体动 号 语义特征

小类            词小类

1  +------ 摘撕类 kz 脱离附着地点  他摘下了头上的破毡帽

2  -+----- 夺接类 kd 转向自己    一把扔下小瓦匠的镰刀

3  --+---- 扔丢类 kr 脱离自己    自己扔下撅把子

4  ---+--- 吃喝类 kc 向体内运动   崔星咽下口酒说

5  ----+-- 写留类 kx 附着在某处   粗粗大大地写下一行字

6  -----+- 备办类 kb 处理过程    办下这件事

7  ---- --+应心类 ky 应允或心理变化 他就不会应下这个事来

8  ---+--+ 发传类 kf 传送过程    地主派人传下话来

        §3“V下+宾语”中“下”的意义

    3.0“下”的意义在V和宾语的环境中采用有无对比的方式确定。

这里的环境包括如下几种结构:

V+起点、V+终点、V+客体、V+部位、V+容量、V+施事、V+物量、V+时量、V+距离、V+φ(“φ”表示零宾语),其中“V+客体”又可分:

V摘撕类+客体、V夺接类+客体、V扔丢类+客体、V吃喝类+客体、V写留类+客体、V备办类+客体、V应心类+客体、V发传类+客体等。

下面分别说明。

    3.1V+起点成分/终点成分:

这一结构中V与两种成分不能搭配、“下”与两种成分则可以,请看:

    A 跑下山坡    B*跑山坡    C 下山坡

     扶下垛子     *扶垛子      下垛子

     掉下池子     *掉池子      下池子

     推下水      *推水       下水

    这种结构中的动词与起点成分和终点成分一般不能搭配,但是“下”与两种成分都能搭配而且意义不变。

这里的“下”与前面的移动动词各自表示独立的意义:

前面动词表示“下”的动作方式,“下”表示前面动词的动作方向,并表示与处所发生一定的方向关系。

不过,“下”与起点成分和终点成分连用时,意义不同;与起点成分连用时,“下”表明施事或客体或两者的动作已经离开处所,或离开这个处所的边缘,强调的是动作的起点;与终点成分连用时,“下”表明施事或客体或两者的动作已经到达处所,或到达这个处所的边缘,强调的是动作的终点。

    3.2V+部位成分:

这一结构中V与部位成分能搭配,“下”与部位成分不能搭配,请看:

    A 跪下右腿    B 跪右腿    C*下右腿

     弯下腰       弯腰      *下腰

     俯下身       俯身      *下身

    这种结构中动词与部位成分都能搭配(见B组),但是“下”与部位成分不能搭配(见C组)。

这里的V与后面的部位成分相联系,是后面成分的动作,这里的“下”表明这部位由高位向低位的向下运动的过程及其由此过程造成状态的持续(“下”不加在“停、站”后面时),或者表示由动到静的过程及其由此过程造成状态的持续(“下”加在“停、站”后面时)。

    “V下(了)”后面不能有任何宾语的时候,情况同此,不过,这时是哪个部位的动作是不言自明的。

    3.3V+容量成分:

这一结构中V与部位成分能搭配,“下”与部位成分不能搭配,请看:

    A 躺下十个人    B 躺十个人    C*下十个人

    这一结构中没有“下”时,没有指明V的容量界限(见B式),有“下”时,就指明了V的容量界限(见A式)。

    3.4V+物量成分:

这一结构中V与物量成分能搭配,“下”与物量成分不能搭配,请看:

    A 切下一小块    B 切一小块    C*下一小块

     落下一些       落一些      *下一些

    这一结构中没有“下”时,没有指明V的动作是否有结果(见B式),有“下”时,指明V的动作有结果(见A式)。

    3.5V+时量成分:

这一结构中V与时量成分、“下”与时量成分结合情况如下:

    A 躺下不久    B 躺不久   C*下不久

      躺下不大时间    躺不大时间  *下不大时间

    如果没有“下”,动词跟时量成分可以搭配(见B组),但是“下”单独不能与时量成分搭配(见C组),从对比中可以看出:

没有“下”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量,但是没有指明这个时间的结束点;而有“下”不仅表示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