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学年北京四中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1941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7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学年北京四中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100所名校学年北京四中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100所名校学年北京四中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100所名校学年北京四中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100所名校学年北京四中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学年北京四中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00所名校学年北京四中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学年北京四中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0所名校学年北京四中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00所名校学年北京四中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北京四中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阅读下表,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中国古代早期农业()

遗址地点

水稻

小麦

大豆

河南省灵宝西坡

1345

131

9

山西省襄汾陶寺

9160

606

30

3

河南省登封王城岗

1416

113

16

140

陕西省扶风周原

5826

160

5

1

22

河南省新密

62

12

11

4

3

黄河中游农作物出土绝对数量统计表(单位:

粒)

A.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

B.北方以种植粟为主

C.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

D.南方以种植粟为主

2.下图所示的古代农具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的一段唱词: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这段词反映了中国古代()

A.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D.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4.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

A.主要满足官府需要

B.大部分投入市场销售

C.质量普遍不是很高

D.全部运往海外销售

5.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6.长途携带钱币在古代很不方便,唐朝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

A.设立邸店

B.建立柜坊

C.使用“飞钱”

D.发行“交子”

7.《说文解字》中说“社者,地主也。

稷者,五谷之长。

”中国古代习惯用“社稷”指称国家,这一指称表明了()

A.中国古代生产力落后,迷信思想盛行

B.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土地和农业高度重视

C.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育“五谷”的国家

D.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主要是土地私有制

8.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影响有()

①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②抑制资本主义萌芽

③造成中国与世界隔绝④彻底避免西方侵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如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导致中国()

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民族工业开始出现

C.小农经济完全破坏

D.市场全部主动开放

10.李鸿章说:

“中国积弱,由于患贫。

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

”下列企业体现“求富”这一思想的是()

①天津机器制造总局②轮船招商局

③汉阳铁厂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其中开近代教育先河的一项内容是()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D.筹划海防,建立海军

12.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其发展的直接原因是()

A.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B.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

C.利用列强向中国输出的资本

D.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13.下图为“民国初年棉纺织业变迁形势柱状图”,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洋务派大力投资兴办了新式企业

B.戊戌变法中成立农工商总局

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4.“衣裳时样年来瘦,渐仿洋装显细腰。

”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出现在近代中国的()

A.太原

B.重庆

C.上海

D.西安

15.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诗中反映的是()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16.《上海新报》创刊号称“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

由此可见,该报创办的目的是()

A.娱乐大众百姓

B.报道国内大事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17.下图反映了我国第一批喷气式飞机诞生的场景,如果为这幅照片拟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A.公私合营的到来

B.新中国重工业的发展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8.下图是“大跃进”时期的一幅宣传画,它反映了()

A.农业生产中的虚报浮夸

B.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步

C.农业科技取得突出进步

D.农业合作化取得成果

19.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

“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

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

柳传志看到的《人民日报》最可能是在()

A.1975年

B.1978年

C.1992年

D.2001年

20.1979年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

”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1.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采取公私合营

B.扩大企业规模

C.增强企业活力

D.加大开放力度

22.下列邮票按纪念史实的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④①③

D.②①③④

23.下图中,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航海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4.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並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D.经济贸易活动取代殖民战争

25.《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写道“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

……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材料中的“海上第一强国”是指()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26.《英国告别重商主义的启示》一文中写道:

“1610—1640年,英国的外贸额增长了十倍。

……国家财富增长很快,英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上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进行殖民贸易和殖民扩张

B.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C.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D.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7.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在动力方面影响深远的成就是()

A.珍妮纺纱机

B.改良蒸汽机

C.内燃机

D.发电机

28.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河水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

由此可见()

A.水力成为主要能源

B.城市日益喧嚣和拥挤

C.工业革命助长了奢侈风气

D.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

29.1863年,赫斯特染料厂总共只有5个工人,到1912年达到7700人,其中包括380名熟练的化学家和工程师;巴登笨胺和苏打厂,在1875年拥有工人885人,到1914年达到11000人,这些化学工厂后来成为整个工业帝国——“法本化学工业公司”的中心。

这一现象反映了德国()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B.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

C.科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D.化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

30.某同学想创作主题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的展板,下列图片中,能直接为展板的中心主题服务的有()

①蒸汽机车②电灯③汽车④飞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商业繁荣是罗马帝国兴盛的基石。

奥古斯都统治时期商人得到了帝国政府的承认、保护和部分特权,如降低关税和简化税种,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他派远征军深入阿拉伯半岛南部,为商人占取重要港口,外贸商队均有官方的武装部队保护。

商人自由往来各地,而且在政府主导下为城市修建了城墙。

汉武帝时期开通丝绸之路,长安城专设机构供外来商人使用和居住。

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他推行新的经济政策,对国内商人课以重税,使“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

商人被定为贱民,不得进入仕途,此后,商业发展的空间已极小。

(1)阅读材料一,概括奥古斯都统治时期与汉武帝时期商业发展的差异。

奥古斯都

汉武帝

采取支持国内贸易的政策

抑制商业发展

材料二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曼切斯特商会主席致信外交大臣巴麦尊:

“在这次对华交涉中,……我迫切地恳求你……注意到将来(对华贸易)可能扩张的程度。

中国那庞大的人口,并且一般也是穿得很好的人民,是能够成为我们制造品之最最重要的大量消费者的。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18世纪至19世纪初期英国原棉输入的变化状况及影响。

32.2017年9月,以“丝路与世界文明”为主题的第七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开幕,展品诠释了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展现文明的交流融合促进了人类历史新时代的到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文献记载,宋代海船以载重60—120吨左右者居多,载重300吨左右者亦不少,此外还出现一些载重600吨左右的大海船。

宋代造船数量亦相当可观,每年仅明州和温州造船便在六百艘之上。

此外,船上还有抛泊、驾驶、起旋、转帆、测深等部件,设备齐全,安全可靠。

这时,指南针的使用更先进,更广泛。

为了使指南针有固定的装置,罗盘的雏形诞生了。

到了十三世纪,罗盘导航已成了航海的唯一依据。

出洋航海“全凭南针,或有少差,即葬鱼腹。

”凭借这些有利保障,宋代外销瓷才得以完整无损地如期抵达各国。

——戴鸿文《论宋代瓷器外销的历史条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瓷器外销的条件。

材料二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①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②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③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2)我们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往往从多个视角进行分析。

视角一:

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材料二观点中属于此视角的是(只填写序号)

视角二: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纵向看是文明的转变过程。

材料二观点中属于此视角的是(只填写序号)

视角三:

新航路开辟开始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血腥暴力与殖民争夺。

请你结合所学用史实论证此视角。

(要求:

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不断发生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为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其中:

①民居②临街店铺

③临街摆摊④沿街叫卖

⑤官吏办公之处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

夜市直至三更尽,

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与隋唐相比北宋时期的城市生活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为确保工厂机器的正常运转、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各个工厂都制定了严格的纪律。

具体来说就是制定规章制度,规定工人进厂、出厂、吃饭、喝水都是在钟声所指示的一定的时间进行。

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钱乘旦《英国通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近代以来人们的时间观念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材料三在不同时期,某些文艺作品和文艺形式的流行现象,能生动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特点。

流行歌曲

流行语

流行影片

《双脚踏上幸福路》是20世纪80年代在农村流行的歌曲。

歌词写道:

青悠悠的那个岭,绿油油的那个山,丰收的庄稼望不到边……麦香飘万里,歌声随风传,双脚踏上丰收的路,越走心越甜……

“孔雀东南飞”是20世纪80年代的流行语。

原为古乐府诗,在当时用来比喻人才大量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

电影《股疯》流行于20世纪90年代,描写的是1992年,炒股热在上海兴起。

许多老百娃厌倦了平淡的生活,开始投入到这个让人疯狂的炒股热潮中。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为以上三个流行现象概括一个共同的历史主题,并分别说明每个流行现象出现的时代背景。

2017-2018学年北京四中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答案

1.B

【解析】我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耕格局。

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故排除AD;材料表明中国古代的早期农业北方以种植粟为主,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南方种植信息,排除C。

2.C

【解析】①是隋唐时期出现的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②是三国曹魏时期出现的灌溉工具,③是隋唐时期的灌溉工具,骨耜是我国早期农业的农业工具。

故选①③组合,选C。

3.C

【解析】材料“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典型表现,故C正确;材料无法反映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A;.材料未涉及农村商品交换内容,排除B;家庭手工业生产规模较小,自给自足为特征,排除D。

材料无法反映出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故排除D项.

4.A

【解析】中国古代古代手工业有三种经营形态:

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其中家庭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属于自然经济范畴。

但没有任何一种专为海外市场生产,排除D;官营手工业不进入市场,排除B;官营手工业规模大,质量较高,主要满足官府需要,故排除C,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此外,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这两种手工业经营的特点也需要掌握。

5.D

【解析】本题考查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故D正确。

商朝时期,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故A排除。

唐朝也是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故B排除。

宋朝也是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故C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私营手工业

6.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途携带钱币在古代很不方便,唐朝人采取了飞钱,解决了这个问题,故C项正确;邸店是指古代兼具货栈、旅店的场所,故A项错误;唐代专营钱币存放与借贷的机构称为柜坊,故B项错误;D项出现在宋朝。

7.B

【解析】“社者,地主也。

稷者,五谷之长。

”不能说明迷信思想,排除A;由中国古代习惯用“社稷”指称国家,说明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土地和农业高度重视,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育“五谷”的国家,故选C;D与材料无关,排除。

8.D

【解析】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中国与世界隔绝,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选①②③组合,故选D;“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是一种消极的对外防御,不能彻底避免西方侵略,排除④,排除ABC。

9.A

【解析】中国的生活用品都被外国市场占领导致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经营模式破产,故A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民族工业的信息,故B错误;C中完全破坏说法错误;中国市场开放是被动开放,故D错误。

10.C

【解析】材料“李鸿章”“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可知,洋务派要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③是民用企业,故选C;①④是军事企业,排除ABD。

11.C

【解析】洋务运动创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培养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启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故选C;B开启了经济的近代化;AD开启了军事的近代化。

12.A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由于清政府财政困难,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直接导致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故选A;B是市场条件,排除;列强向中国输出的资本,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C;D是间接的思想推动,排除。

13.C

【解析】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90年代,故A错误。

戊戌变法是1898年,故B项错误。

民国政府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鼓励实业救国,故C正确。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20世纪30年代,故D错误。

14.C

【解析】近代中国,伴随列强经济侵略,西方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也传入中国。

结合所学,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始于1842年《南京条约》,故选C;A太原和西安没有作为通商口岸,排除AD;重庆作为通商口岸,始于1895年《马关条约》,排除B;

15.B

【解析】注意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从诗歌内容看,作者一再提到“轮”、“车舟”等交通工具,再结合题干关键词“近代”可知,此诗中反映了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生活的史实,故本题选B。

材料没有说明人口迁移,A错误;C属于现象,不是本质。

D中留学没有体现。

16.D

【解析】由“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和“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知报纸使得信息延误、买卖阻滞的现象得以减少,故选D。

A是通俗性报刊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B是新闻性报刊,C是政论性报刊的特点,排除。

17.B

【解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主要涉及轻工业,而喷气式飞机属于重工业,所以不是公私合营的产物,排除A,选B;三大改造是要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排除C;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排除D。

18.A

【解析】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图片漫画正是浮夸风的表现,故A项正确,BC项错误;农业合作化是1953-1956年,故D项不符合题意。

19.B

【解析】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人民日报》从“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到“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的变化,反映出党和国家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将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

因此,企业家柳传志看到的《人民日报》可能是在1978年。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0.D

【解析】中国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6年底,故A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的开展始于1958年,故BC错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故D正确。

21.C

【解析】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故选C。

过渡时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用公私合营,排除A;扩大企业规模只是改变企业的形式,排除B;D属于对外开放范畴,排除。

22.A

【解析】①制汽车纪念对应的是1953-1957年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②人民公社出现于1958年,③深圳蛇口工业区反映的是1980年经济特区的建立,④开发浦东是20世纪90年代,故先后顺序是①②③④,选择A。

23.B

【解析】根据所学,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新航路,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洋航线,1519-1522葡萄牙人麦哲伦等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航线,迪亚士葡萄牙人1488年12月,船队在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航行之后,安全回到里斯本。

这是葡萄牙人探寻新航路的一次突破。

再结合下图即可回答,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路线

24.B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通过新航路,贩卖世界各地的商品,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急剧增加,贸易范围空前扩大。

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答案选B。

25.B

【解析】由题干中的“17世纪”、“整个世界的经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海上第一强国”等信息可以得出这是指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一一荷兰,故选B;A在16世纪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故排除;C是在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故排除;D没有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故排除。

26.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早期的殖民扩张所带来的影响。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引发列强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使这些国家外贸增长速度加快,故选A;.英国资本主义确立的时间是1688年,排除B;英国世界殖民霸权确立的时间是1763年,排除C;经过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排除D。

27.B

【解析】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但没有解决动力问题,排除A;改良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解决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故选B;CD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

28.D

【解析】材料看不出水是当时主要的能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能源应该是煤炭,排除A;当时泰晤士河水浑浊不堪,臭气熏天,这反映出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不是喧闹和拥挤,排除B,选D;游览泰晤士河并不是奢侈风气,排除C。

2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点——垄断组织,旨在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主旨揭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出现,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重点不是在强调科学的作用,排除C;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

30.D

【解析】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电力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其主要的创造性发明有内燃机、电灯、汽车、飞机等,故选②③④组合,选D。

火车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排除ABC。

31.

(1)

奥古斯都

汉武帝

采取抑制国内贸易的政策(或重农抑商政策)

促进商业繁荣

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

贬低商人社会地位

(2)变化:

数量增加

影响:

英国棉纺织业发展,需要扩大商品销售市场。

为了打开中国商品市场和获取更多原料,英国向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奥古斯都统治时期,商人得到了帝国政府的承认、保护和部分特权,如降低关税和简化税种,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为商人占取重要港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