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产品、副产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81938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产品、副产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联产品、副产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联产品、副产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联产品、副产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联产品、副产品.docx

《联产品、副产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产品、副产品.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联产品、副产品.docx

[分享]SAP中关于联产品和副产品的处理

1.联产品与副产品的定义与区分:

联产品是指用同一种原料,经过同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性质和用途的产品;副产品是指在生产主要产品过程中附带生产出的非主要产品。

两者的主要特点如下:

1)联产品都是企业的主要产品,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主要目标。

;销售价格较高,对企业收入有较大贡献;要生产一种产品,通常要生产所有联产品,其种类一般分为补充联产品和代用联产品。

2)副产品是企业的次要产品,不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主要目标;销售价格较低,销售收入大大低于主产品,在企业总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很小。

两者不是固定的关系,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用途等方面)。

联产品成本计算要考虑三个阶段:

分离前、分离时、分离后。

1)分离前在联合生产过程发生的费用汇总后确定联合成本

2)在分离时就必须采用可行的分配办法,将联合成本分配于各联产品。

3)分离后,不需进一步加工即可销售或结转的联产品,其成本就是分配的联产品成本。

分离后如需进一步加工的,继续加工费用为直接费用的可直接计入,为间接费用的应在相关的产品间分配计入。

有副产品计算成本时,由于副产品是次要产品,对企业的收入和利润都影响甚微,通常确定副产品的扣除价格从联合成本中扣除。

1)副产品的扣除成本为0:

当副产品价值极微时,假定其分配的联合成本为0,联合成本全部由主产品负担,副产品的收入直接列入利润表的其他业务利润。

2)副产品只负担继续加工成本:

联合成本归主产品,副产品的收入列其他业务收入,副产品继续加工成本列其他业支出。

3)副产品作价扣除:

把副产品的销售价格扣除继续加工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合理利润后作为扣除价格,再从联合成本中扣除。

4)联合成本在主副产品间分配。

如果副产品在企业销售额中还能占据一定的比例,可以按照联产品分配的办法来分配联合成本,使副产品占少量成本,这种方法相对准确。

副产品所分配的联合成本加上继续加工成本就是副产品的成本。

(当然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联产品与副产品转换的情形。

2.SAP的处理---联产品(co-product)和副产品(by-product)

关于联产品(co-product)和副产品(by-product)的设定,除了在MRP2中设定外,需要在BOM中设定数量为负。

但co-product和by-product在收货时的movementtype是不同的。

co-product用101,和成品的相同,本来它就是属于生产订单所产出的另一种成品而已;by-product用531。

对于co-product除了在BOM中设定外,需要有单独的settlerule。

成本的计算也和普通的制造业有所不同。

co-product,我的理解是,一个生产订单中除了会生产出订单抬头中的物料外,还会通过加

工过程产出的物料是co-product,所以用101收货,多用于食品,化工等行业。

对于by-product,应该是生产订单加工过程中,原材料或半成品使用时,未完全使用完,而剩下的部分还可用于下次加工的物料。

生产订单完工后,使用531退入半成品(或原材料库)。

简单的理解,副产品和联产品都会在完工后库存增加.主要的区别楼上讲的比较具体了.简单的说是联产品它也可以承担一部分的制造费用(根据维护的比例结算),而副产品则不能.(用101入库)

3.SAP中联产品与副产品的讨论

前几天跟一群朋友讨论关于联产品与副产品在SAP中的处理,这是整理后的内容:

联产品和副产品,两者主要的功能是在CO上的区别。

联产品是co-product,分摊部分生产成本;副产品是by-product,不分摊生产成本。

联产品和副产品在BOM中的体现用“-”,另外在制造参数中定义好联产品和副产品的移动类型。

模型:

A+B+C=P+D+E

ABC是原料投入,P是成品,D联产品,E副产品,B和D反弹ABC的材料成本和工费,E就是白捡的.

上面是一朋友举出的公式,可能主要是想讲一个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然而这在成本上估计是不能相等的,如果公式左边是投入的话,肯定是不能光讲原材料投入的,还有人工,机器等制造成本因素,那么A+B+C就是原材料+制造费,那公式右边?

右边是同时产出成品+联产品+副产品,期中成品和联产品是计划产出.从标准成本的角度来说,完美情况下是成品+联产品=原材料+制造费,现在产出多了一个副产品,从成本角度来说,副产品是不可能白捡的,这是个前提,那么也就是成品+联产品+副产品>原材料+制造费,这样,在生产订单中的体现就是实际产出>实际投入,于是生产订单会产生余额,需要结算,但为什么副产品又不分摊结余生产成本?

这里就是一个副产品的定义问题了,副产品从业务定义上来说是属于一种计划外产出,是属于主数据之外的,计算外的产出不能分摊结余成本么?

一般来说,价值比较小,而且为了成本核算方便,一般用固定的标准成本值来核算其实际成本,所以一般来说不对副产品来结算实际成本余额.

正确的模型应该是:

因为:

成品+联产品=原材料+制造费

所以:

成品+联产品+副产品>原材料+制造费

举例:

假设一共投入10000块,成品标准成本是7000,联产品是3000,副产品是1000.那么,左边需要减去1000.但是减去的这个1000需要按照结算规则中的结算接受方来按照比例减,我们是按比例减还是按比例结?

实际上,标准情况下,结算接受方是只包括成品和联产品2个,副产品不包括在其中,然后成品和联产品的结算比例假设是70%和30%那么结算完成之后的结果就是:

成品的实际成本是7000-(1000*70%)=6300

联产品就是3000-(1000*30%)=2700

于是左边就变成了6300+2700+1000=总投入

副产品的实际成本还是有的,他的实际成本就是他本身的标准成本,就是那1000块,不管订单怎么做,怎么超过计划投料,怎么超过计划工时,他的实际成本反正就是1000块.

标准情况下,副产品是不作为结算RECEIVER的,所以标准情况下是不需要去修改结算规则的,结算规则中已经事先定义好了主,联产品的结算比例

事先定义的是结算比例,也就是只要定义70%和30%就可以了,至于6300,2700是结算后系统自动算出来的.

总之一句话,天上不可能掉馅饼,什么东西都是有成本的,只不过这个副产品的成本被分配到主,联产品上去了,通过主,联产品的实际成本减少的方式来体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