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微生物》学习指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1859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微生物》学习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动物微生物》学习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动物微生物》学习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动物微生物》学习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动物微生物》学习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微生物》学习指南.docx

《《动物微生物》学习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微生物》学习指南.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微生物》学习指南.docx

《动物微生物》学习指南

《动物微生物》学习指南

《动物微生物》是畜牧、兽医、兽药生产与营销、动物防疫与检疫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动物解剖生理》、《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病理》等课程为基础,是《猪病防治》、《禽病防治》、《牛羊病防治》、《宠物疾病防治》、《动物防疫与检疫》等临床课程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要求、以技能为轴线、以生产项目为驱动设计学习内容,理论学习基于工作过程,强调“够用、实用”,实践学习贴近生产实践,强化技能的单项训练,并结合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和执业兽医师资格标准,进行技能的综合训练。

根据毕业生就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参照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疫病检疫检验员、兽医化验员和执业兽医师的资格标准,将学科体系下的4篇12章的教学内容整合为生产中的9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解为多个教学任务,最终形成能满足多个生产项目的技能群,以适应不同的岗位需求。

学好本课程不仅能让同学们掌握够用、实用的理论知识和多种贴近生产实践的技能,而且,由于我们将德育教育贯穿学习的全过程,可明显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学习内容与学习要求

项目一课程介绍

1.学习内容:

《动物微生物》课程学习内容介绍及学习的方法、目的和意义

2.学习要求: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学习要求:

知识要求:

(1)掌握微生物的概念。

(2)掌握微生物的种类及特点。

(3)了解微生物的发展史及动物微生物的现状和任务。

能力要求:

初步树立无菌意识。

项目二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

1.学习内容

任务一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任务二细菌的生理

任务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任务四细菌的致病作用

任务五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任务六病原细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

2.学习要求: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学习要求:

知识要求:

(1)了解细菌的形态,理解形态鉴定应注意的问题。

(2)掌握细菌的结构及其功能,理解细菌结构与致病作用、抵抗力、对药物敏感性、染色特性、耐药性变异及细菌鉴定的关系。

(3)掌握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了解其实践应用。

(4)了解细菌的酶及其与细菌代谢、致病作用的关系。

(5)了解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与细菌生化鉴定、致病作用关系和在生产上的应用。

(6)掌握细菌的呼吸类型及细菌的培养方法(一般培养法、厌氧培养法)。

(7)理解细菌的生长曲线及实践意义。

(8)理解培养基类型及应用和人工培养细菌的实践意义,了解培养基制备的程序、要求。

(9)了解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及其在细菌鉴定上的应用。

(10)掌握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11)掌握决定细菌毒力大小的因素及致病性、毒力的概念。

(12)了解改变细菌毒力的方法及实践应用。

(13)掌握内、外毒素的区别、类毒素和抗毒素的概念及实践应用。

(14)了解临床常见细菌的种类、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微生物诊断方法。

(15)掌握真菌、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了解放线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

能力要求:

(1)能正确使用显微镜油镜进行细菌的形态学检查;会识别细菌的形态结构、染色特性、会区分组织细胞和细菌,能绘制细菌的形态。

(2)能利用多种材料(组织脏器、血液、细菌培养物等)制作标本片。

(3)能对送检病料中的细菌进行形态学检查和分离培养。

素质要求:

(1)建立生物安全意识。

(2)具备无菌操作观念。

(3)养成团队合作、查阅资料等能力。

项目三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

1.学习内容

任务一病毒的形态结构

任务二病毒的增殖与培养

任务三病毒的其他特性

任务四病毒的致病作用

任务五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任务六主要的动物病毒

2.学习要求: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学习要求:

知识要求:

(1)掌握病毒、噬菌体的概念。

(2)了解病毒的大小、形态,掌握病毒的结构及其功能。

(3)病毒复制的概念。

(4)掌握病毒的培养方式。

(5)掌握病毒的干扰现象、干扰素、病毒的血凝特性、病毒包涵体的概念;了解病毒干扰现象发生的原因;了解病毒的干扰现象与疫苗接种的关系。

(6)病毒的包涵体,并据此鉴别病毒。

(7)了解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破坏作用和免疫病理作用。

(8)掌握病毒性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9)掌握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10)掌握病毒的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的原理。

(11)掌握病毒鸡胚接种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能力要求:

(1)会利用细菌滤器进行病毒液的无菌处理。

(2)能利用病毒的大小、形态和结构鉴别病毒。

(3)能进行病毒的鸡胚尿囊接种和收毒。

(4)能正确进行病毒的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并会分析试验结果。

(5)能在初诊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实验途径进行病毒病的诊断。

(6)能利用病毒的致病原理辅助进行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7)能利用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相应病毒病的诊断。

(8)会正确进行鸡胚接种、会正确收集和保存病毒材料。

(9)会正确进行病毒的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的操作和结果判定。

素质要求: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3)提高主动学习能力。

项目四消毒与灭菌

1.学习内容

任务一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任务二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任务三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任务四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任务五微生物的变异

2.学习要求: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学习要求:

知识要求:

(1)进一步明确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是无处不在的,理解正常菌群、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操作、防腐、共生、寄生、拮抗等基本概念。

(2)掌握常见的微生物变异现象。

能力要求:

(1)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正确利用温度、紫外线、化学消毒剂等各种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进行消毒和灭菌。

(2)掌握常见的微生物变异现象以后,能在相关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治过程中正确应用。

项目五抗感染免疫

1.学习内容

任务一传染与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的获得途径)

任务二免疫系统

任务三抗原

任务四免疫应答

任务五抗感染免疫

2.学习要求: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学习要求:

知识要求:

(1)掌握传染的概念和传染发生的必要条件。

(2)免疫的概念、基本功能和分类。

(3)特异性免疫的获得途径,并会举例说明。

(4)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各组成的功能。

(5)抗原的概念和构成抗原的条件。

(6)免疫应答的概念、免疫应答的参与细胞、产生的场所和特点,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7)体液免疫应答的概念及基本过程。

(8)抗体的概念及单体的结构,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影响抗体产生的因素。

(9)体液免疫效应。

(10)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因素

(11)掌握溶菌酶的作用、补体的概念和补体生物学活性。

能力要求:

(1)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控制传染、防治疾病的理论基础。

(2)具备制定免疫程序、用疫苗免疫注意事项指导生产的能力。

(3)掌握抗感染免疫的理论,具备对不同病原引起的传染病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防治能力。

项目六免疫诊断

1.学习内容

任务一血清学诊断

任务二变态反应诊断

2.学习要求: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学习要求:

知识要求:

(1)掌握血清学试验的概念、类型及影响血清学试验的因素。

(2)掌握血清学试验在免疫诊断中的应用。

(3)掌握变态反应、传染性变态反应的概念。

(4)掌握变态反应在免疫诊断中的应用。

(5)理解血清学试验的特点。

能力要求:

(1)在进行免疫诊断时,能正确选择检测方法。

(2)能熟练应用血清学试验或变态反应进行疫病的诊断和检疫,并正确分析结果。

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敬岗爱业,敢于奉献的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为人类健康负责的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与沟通能力。

项目七生物制品及其应用

1.学习内容

任务一生物制品概述

任务二生物制品的应用

2.学习要求: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学习要求:

知识要求:

(1)了解免疫学的疫病监测。

(2)掌握免疫学的疫病防治。

(3)掌握生物制品的概念。

(4)掌握生物制品的种类。

(5)了解生物制品的命名原则。

(6)掌握疫苗的概念、类型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7)掌握免疫血清的概念、类型及使用注意事项。

(8)掌握诊断液的概念、类型及应用。

(9)了解生物制品的制造及检验。

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敬岗爱业,敢于奉献的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为人类健康负责的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与沟通能力。

项目八微生物的其他应用

1.学习内容

任务一微生物与饲料

任务二微生物与畜产品

任务三微生物与活性制剂

2.学习要求: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学习要求:

知识要求:

(1)理解为什么说微生物饲料是动物的“绿色食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主要有单细胞蛋白饲料、发酵饲料和青贮饲料等种类。

(2)鲜乳及乳制品、鲜蛋及蛋制品、肉及肉制品都可以被微生物污染导致其腐败变质。

(3)微生物酶制剂种类多样,在饲料添加剂、饲料的辅助原料、饲料脱毒和防病保健等多个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在畜牧业生产中微生态制剂在巩固或重建正常菌群、提高饲料转化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能力要求:

能将学习到的本项目的有关微生物饲料、微生态制剂等的相关理论知识应用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项目九综合实训

1.学习内容

任务一提供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料,进行大肠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及敏感药物筛选

任务二猪病的细菌学诊断

任务二提供鸡群,检测鸡新城疫抗体

任务三水中菌落总数和水中大肠菌群数的测定

任务四利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测法氏囊高免蛋的卵黄抗体效价

任务五利用全血平板凝集试验进行种鸡场鸡白痢、鸡败血支原体病的检疫

任务六利用血清学试验检测猪相关传染病的抗体,包括利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猪瘟抗体,利用阻断ELISA检测PRRS的抗体。

2.学习要求: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学习要求:

(1)会根据提供的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料,进行大肠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及敏感药物筛选。

(2)会进行水中菌落总数和水中大肠菌群数的测定。

(3)会利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测法氏囊高免蛋的卵黄抗体效价。

(4)会利用全血平板凝集试验进行种鸡场鸡白痢、鸡败血支原体病的检疫。

(5)会利用血清学试验检测猪相关传染病的抗体,包括利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猪瘟抗体,利用阻断ELISA检测PRRS的抗体。

二、单元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细菌

2.培养基

3.菌落

4.菌苔

5.纯培养

二、填空:

1.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_____型微生物,基本形态有______状、______状和______状三种,并据此把细菌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2.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3.细菌的基本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特殊结构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种。

其中能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的结构是_____,与细菌的毒力有关的结构是_____和_____,决定细菌有无运动性的结构是_____,抵抗力强的结构是_____。

4.用革兰氏染色法可以把细菌分为___菌和___菌,前者为___色,后者为__色。

5.细菌进行生长繁殖需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有__、__、__、__、__。

6.细菌的呼吸类型有____、____和____三种。

7.培养基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

三、选择题:

1.与动物细胞比较,细菌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结构是()

A.核蛋白体B.线粒体C.细胞膜D.细胞壁

2.与细菌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

A.鞭毛B.菌毛C.纤毛D荚膜

3.芽胞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

A.抗吞噬作用B.产生毒素C.耐热性D.粘附于感染部位

4.细菌的“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

A.mRNA.B.核蛋白体C.质粒D.异染颗粒

5.与细菌粘附于粘膜的能力有关的结构是()

A.菌毛B.荚膜C.细胞膜D.鞭毛

6.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

A.肽聚糖B.蛋白质C.核酸D.脂多糖

7.与致病力有关的细菌结构是()

A.细胞膜B.细胞壁C.芽胞D.荚膜

8.有关G+菌细胞壁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主要成分是肽聚糖B.含有磷壁酸C.对青霉素敏感D.含有大量脂多糖;

9.G-菌细胞壁内不具有的成分是()

A.肽聚糖B.磷壁酸C.脂蛋白D.脂多糖

10.G+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是()

A.肽聚糖B.脂蛋白C.外膜D.脂多糖

11.维持细菌固有形态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荚膜D.细胞质

12.有关质粒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细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因B.为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

C.具有自我复制,传给子代的特点D.可从一个细菌转移至另一个细菌体内

13.关于细菌的核,错误的描述是()

A.具有完整的核结构B.为双股DNA.C.是细菌生命活动必需的遗传物质D.无核膜

14.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

A.细胞壁B.荚膜C.芽胞D.核质

15.关于细胞壁的功能不应包括()

A.维持细菌固有形态B.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C.具有抗吞噬作用D.与细胞膜共同完成细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16.细菌缺乏下列哪种结构在一定条件下仍可存活()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核质

17.有关荚膜描述错误的是()

A.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鉴别细菌B.可增强细菌对热的抵抗力

C.具有抗吞噬作用D.一般在机体内形成

18.下列物质中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一种是()

A.色素B.细菌素C.热原质D.抗毒素

19.菌落是指()

A.不同种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B.细菌在培养基上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C.一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D.一个细菌细胞

20.研究细菌性状最好选用哪个生长期的细菌()

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退期

四、问答题:

1.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哪些条件?

2.说出细菌病实验室诊断的方法。

《细菌病实验室诊断》模拟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细菌:

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型微生物。

2.培养基:

把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合理的配合在一起,制成的营养基质。

3.菌落: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繁殖培养一段时间后,表面出现的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集团。

4.菌苔:

许多菌落融合成片为菌苔。

二、填空:

1.原核球形杆形螺旋形球菌杆菌螺旋菌

2.μm

3.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细胞壁荚膜菌毛鞭毛芽孢

4.G+G-蓝紫色红色

5.水氮源碳源无机盐类生长因子

6.专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兼性需氧菌

7.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

三、选择题:

1.D2.A3.C4.C5.A6.D7.D8.D9.B10.D

11.A12.A13.A14.C15.C16.A17.B18.D19.C20.B

四、问答题:

1.答:

(1)营养物质

(2)温度(3)PH(4)渗透压(5)气体

2.答:

(1)病料的采集、保存及运送。

(2)细菌形态学检查。

(3)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

(4)细菌的生化试验。

(5)动物接种试验。

(6)细菌的血清学试验。

《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字母填在括号里)

1.关于病毒基本性状叙述错误的是()

A.体积微小,无细胞结构B.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

C.含有DNA和RNAD.对干扰素敏感

2.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

A.微米(μm)    B.毫微米(nm)

C.微微米(pm)   D.毫微微米(fm)

3.关于病毒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A.核酸和衣壳组成核衣壳B.有囊膜的病毒才有感染性

C.衣壳由壳粒构成D.病毒囊膜表面可有刺突

4.决定病毒具有感染性的是()

A.核酸     B.衣壳

C.神经氨酸酶D.血凝素

5.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A.复制     B.无性二分裂

C.出芽繁殖   D.减数分裂

6.对病毒抵抗力叙述错误的是()

A.大多数病毒60℃、30分钟可被灭活B.大多数病毒在-70℃下可存活

C.紫外线能灭活病毒D.所有病毒对脂溶剂都敏感

7.病毒的特征中不包括()

A.可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   B.含两种核酸

C.对抗生素不敏感D.必须在易感活细胞内增殖

8.病毒遗传信息从RNA转为DNA的过程称为()

A.基因变异    B.基因转化

C.噬菌体转导D.逆转录

9.干扰素的本质是()

A.病毒抗原           B.受病毒抗原刺激后产生的抗体

C.受病毒感染后细胞产生的蛋白质D.抗病毒化学制剂

10.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机制是()

A.抑制病毒吸附     B.阻止病毒穿入

C.抑制病毒生物合成D.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二、名词解释

1.病毒

2.吸附

3.缺陷病毒

4.干扰素

5.包涵体

6.病毒的复制

7.细胞病变作用(CPE)

8.病毒的血凝现象

9.病毒的干扰现象

10.噬菌体

三、简答题

1. 病毒有何主要特点?

2. 病毒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各部分主要功能是什么?

3. 病毒复制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4.病毒感染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哪些?

5. 简述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特点?

四、论述题

1.说明病毒持续性感染的种类及其特点。

2.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是什么?

3.试述病毒致病机制与细菌致病机制有何不同。

《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模拟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2.B3.B4.A5.A6.D7.B8.D9.C10.D

二、名词解释

1.病毒:

是一类只能在活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2.吸附:

病毒附着到宿主细胞表面的过程。

3.缺陷病毒:

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位点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的病毒,如丁型肝炎病毒。

4.干扰素:

是活细胞在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下产生的一种低分子量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

5.包涵体:

是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的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园形或椭园形斑块。

包涵体由病毒颗粒或成分组成,也可能是病毒增殖痕迹。

6.病毒的复制:

病毒依靠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能量、酶以及生物合成的场所,在宿主细胞内合成自己的核酸与蛋白质,在细胞内装配成新的子代病毒并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

7.CPE: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破坏死亡的作用称其为杀细胞效应,这种效应在体外组织培养时可观察到细胞变圆、聚集、脱落等,称为致细胞病变作用(CPE),主要见于无囊膜病毒。

8.病毒的血凝现象:

病毒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的现象。

9.病毒的干扰现象:

两种病毒感染同一个细胞时,其中的一种病毒能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

10.噬菌体:

寄生在细菌、真菌、螺旋体以及霉形体等微生物细胞内部的病毒。

三、简答题

1. 病毒有何主要特点?

(1)个体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

(2)结构简单,不具备完整的细胞结构;

(3)仅含有一种核酸;

(4)严格地活细胞内寄生;

(5)病毒的增殖方式为复制;

(6)对抗生素不敏感而对干扰素敏感。

2. 病毒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各部分主要功能是什么?

基本结构为核酸和衣壳;辅助结构主要是囊膜,有的病毒在囊膜上有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称纤突。

(1)核心成分为核酸,核酸是主导病毒感染、增殖、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其功能为:

决定病毒的特性;与病毒复制有关;具有感染性。

(2)衣壳的成分是蛋白质,其功能为保护病毒核酸;参与感染过程;具有抗原性。

(3)囊膜成分含蛋白质、糖类和脂类,其功能为维持病毒结构完整性;有与宿主细胞膜亲和及融合的性能;有病毒种、型抗原特异性。

(4)纤突具有吸附作用,参与感染过程。

3. 病毒复制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病毒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装配与释放五个阶段。

4.病毒感染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哪些?

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有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ELISA试验及蛋白印迹技术。

5. 简述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特点?

(1)抗病毒作用无特异性,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

(2)具有明显的动物种属特异性;

(3)干扰素是作用于细胞,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而发挥作用的,并不是直接作用于病毒。

四、论述题

1.说明病毒持续性感染的种类及其特点。

(1)潜伏状态感染,其特点是长期潜伏在机体特定组织或细胞内,与机体保持相对平衡。

当受某些因素影响,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激活而出现临床症状。

(2)慢性病毒感染是于急性感染后病毒仍长期存在于体内,引起慢性过程。

患者有临床症状,并能经常地或间歇地排出病毒。

(3)慢发病毒感染,其特点是潜伏长,发病慢。

2.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是什么?

(1)溶细胞作用,病毒感染细胞在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破坏死亡;

(2)稳定状态感染,引起细胞膜成分改变,导致

①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

②细胞膜表面出现由病毒基因编码的新抗原;

(3)细胞凋亡;

(4)包涵体形成;

(5)细胞转化和增生,肿瘤病毒感染细胞后不导致细胞损伤和溶解,而是引起细胞转化;

(6)病毒基因组与细胞基因整合。

3.试述病毒致病机制与细菌致病机制有何不同。

(1)细菌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细菌的侵袭力和毒素。

侵袭力包括细菌的吸附和侵入、繁殖与扩散及抵抗机体的防御功能的能力。

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

(2)病毒的致病机制与细菌相比有两个特点;

①病毒有严格的寄生性,它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因此病毒的致病作用是以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为基础,包括引起溶细胞、细胞膜变化、基因整合及细胞发生转化和增生等。

②病毒性感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是因为病毒有组织亲嗜性,造成官器包括免疫系统的损伤,引起炎症和免疫病理性损伤,因此病毒的致病机制较细菌复杂。

《消毒与灭菌》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菌群失调:

2.消毒:

3.灭菌:

4.无菌:

5.无菌操作:

6.防腐:

二、选择题

1.下列属于能影响微生物的物理因素的是()

A.温度与干燥B.噬菌体C.酒精D.鱼腥草提取液

2.下列可以用于长时间保持细菌的温度是()

A.4℃B.25℃C.70℃D.-70℃

3.下列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