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4.七月的天山》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81805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4.七月的天山》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4.七月的天山》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4.七月的天山》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4.七月的天山》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4.七月的天山》教案.doc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4.七月的天山》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4.七月的天山》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4.七月的天山》教案.doc

《七月的天山》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天山景物的特点,感受天山的美景,体会作者的写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前两课我们随着作者的介绍,领略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和奇妙无比的浙江双龙洞。

今天我们将随着作者的介绍,去美丽的北国——新疆的天山尽情地游览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

)从课题上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写的是什么季节的天山景色?

(夏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天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

简单写下作者的游览线路。

(进入天山→天山脚下→原始森林→天山深处)

4.教师指导:

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像,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三、细读品味,感受美景

1.再读课文,想想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它们各有些什么特点?

画出有关的词句。

2.选择你最喜欢的景物,仔细品读课文,说说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

好在哪里?

在四人小组里阅读交流,说出感受。

集体交流,品评。

相机出示课件,结合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部分。

(可配乐)

第二自然段:

写“雪水”的部分,着重抓住比喻句,体会雪水的清澈与灵动。

第三自然段:

写“森林”的部分,着重抓住比喻句,体会树的翠绿、繁密与幽静。

第四自然段:

写“野花”的部分,着重抓住比喻句,体会野花的多和美。

设计意图:

对于略读课文,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特别是对于写景类型的文章,学生不难体会到所描写的景物及特点,难在作者是怎样把这美景描写下来的,所以要引导学生品评词句。

这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四、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1.你们随作者游览了天山,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对,你们和作者一样,喜欢上了天山,也为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壮美而惊叹。

2.作者是怎样将这种美景描绘下来的呢?

学生回顾全文,交流。

3.教师小结: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

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

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天山的无限生机,另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盛夏季节进入天山会有秋天般的凉爽的原因。

五、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同学们,你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

你们可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多读多交流。

六、板书设计

 4*七月的天山

雪水    清澈      生机     像……

森林  蜿蜒无尽    翠绿     像……

野花  高过马头    五彩缤纷 像……

赞美祖国河山的壮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