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1568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docx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docx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

绝密★启用前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

同步练习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其他

1.本文节选自《______》,记述了从传说中____到______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______、十______、八_______、三十_______、七十________。

撰写者__________,字______,夏阳人,______(朝代)_________家。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性学习

2.通假字

(1)军士吏被甲_________通__________。

(2)改容式车_________通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3.古今异义

(1)天子先驱至古义:

___________今义:

走在前面引导

(2)军中闻将军令古义:

___________今义:

用鼻子嗅

(3)持节诏将军古义:

___________今义:

节日

(4)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古义:

___________今义:

墙壁

(5)请以军礼见古义:

___________今义:

希望对方做某事

(6)使人称谢古义:

___________今义:

感谢

4.一词多义

(1)军霸上(___________)

(2)至霸上及棘门军(___________)(3)上自劳军(_____________)

(1)已而之细柳军(__________)

(2)不闻天子之诏(__________)(3)称善者久之(__________)

使

(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___________)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___________)

(1)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_____________)

(2)请以军礼见(_______)

(1)劳其筋骨(___________)

(2)上自劳军(___________)

(1)居无何(_____________)

(2)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

5.词类活用

(1)军棘门(_______)

(2)介胄之士(_______)

(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________)(4)锐兵刃(______)

6.句子翻译

(1)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2)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3)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4)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吾欲入劳军。

阅读理解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

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

“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

“将军令曰: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

“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

“嗟乎,此真将军矣!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

7.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8.本文重点写细柳军,为什么还写霸上、棘门军?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9.从军士吏的表现,以及“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请以军礼见”可以看出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上自劳军”和“称善者久之”等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10.下面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通过描写文帝劳军这一场面,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B.课文开头先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的情况,为下文写文帝在细柳营遭遇到的情况作铺垫。

C.文帝到霸上和棘门两处军营时均可长驱直入,而到细柳营却是两次不得入,直至天子下诏书“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可见细柳营军纪严明,将士目中无人。

D.课文末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再作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阅读《周亚夫军细柳》《绛侯周勃世家》,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

“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

“将军令曰: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

“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

“嗟乎,此真将军矣!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

(二)《绛侯周勃世家》

周勃,沛人。

高祖为沛公初起,从入汉中,拜为将军。

食绛八千二百八十户,号绛侯。

文帝即立,以勃为右丞相。

居十余月,乃谢请归相印。

岁余,陈丞相平卒,上复用勃为相。

十余月,上曰:

“前日吾诏列侯就国,或颇未能行,丞相朕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

”乃免相就国。

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

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

文帝朝,太后以冒絮①提文帝,曰:

“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

”文帝既见勃狱辞②,乃谢曰:

“吏方验而出之。

”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

孝文十一年薨,谥曰武侯。

注释:

①冒絮:

头巾。

②狱辞:

案件的供词。

1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限断两处。

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A.军细柳(驻军)B.已而之细柳军(后来)

C.居十余月(经过)D.顾欲反邪!

(反而)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称善者久之②吏方验而出之

B.①请以军礼见②不以此时反

C.①其将固可袭而虏也②吏方验而出之

D.①亚夫乃传言开壁门②乃免相就国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2)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

15.从文中看,周勃、周亚夫父子二人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史记》黄帝汉武帝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司马迁子长西汉历史学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考查文学常识内容的识记。

文学常识的识记可以按人物、国籍、时代、作品、称谓等来记就可以,也就是所说的“名、时、地、评、作”几个方面来识记。

《史记》是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由汉代的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所写成的,是所有史书中用时最长的。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87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据此填写作答。

2.“被”通“披”,穿着“式”通“轼”,扶轼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考查对通假字的识记和理解。

通假字,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通假字本质上属于错字或别字,但这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

本题中的“被”通“披”,是“穿着”的意思;“式”通“轼”,是“扶轼”的意思。

3.先行引导的人员听从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营垒请允许我问候、致意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

主要表现在:

词义扩大或缩小;词义的转移;名称说法的改变;词义的弱化或强化等。

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1)“天子先驱至”中的“先驱”古义是“先行引导的人员”;今义是“走在前面引导”。

(2)“军中闻将军令”中的“闻”古义是“听,听从”;今义是“用鼻子嗅”。

(3)“持节诏将军”中的“节”古义是“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今义是“节日”。

(4)“亚夫乃传言开壁门”中的“壁”古义是“营垒”;今义是“墙壁”。

(5)“请以军礼见”中的“请”古义是“表示请求对方允许说话人做某事,请允许我”的意思;今义是“希望对方做某事”。

(6)“使人称谢”中的“谢”是“问候、致意”,今义是“感谢”的意思。

4.军:

(1)驻扎

(2)军营(3)军队之:

(1)到

(2)助词,的(3)无义使:

(1)派遣

(2)使者以:

(1)任命

(2)用劳:

(1)使……劳累

(2)慰问居:

(1)经过

(2)居住

【解析】

【详解】

一、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在古代汉语中,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1)“军霸上”中的“军”是名词动词,“驻扎”的意思。

(2)“至霸上及棘门军”的“军”指的是“军营”。

(3)“上自劳军”的“军”是“军队”。

二、考查对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

“之”字的用法和意义主要有:

①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结构助词“的”;③代词,他,她,它(们);④动词,往,到……去;⑤代词,这,此;⑥宾语前置的标志;⑦代词,我;⑧定语后置的标志;⑨补充音节,无实在意义等。

本题

(1)句“已而之细柳军”的“之”是动词,到;

(2)句“不闻天子之诏”的“之”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3)句“称善者久之”的“之”是补足音节,无实在意义。

三:

在古代汉语中,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中的第一个“使”是“派遣”的意思,第二个“使”是“使者”。

四、考查虚词“以”的用法的意义。

在古汉语中,“以”作介词时,“以”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词组构成一个介词词组,它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所强调的对象,形成的原因,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等。

翻译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译为:

“用”“拿”“把”“按照”“根据”“凭借”“因为”“由于”等;如表时间、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等。

“以”作连词时,表示表示并列或递进,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表示承接;表示前一行为的目的;表示结果或原因;表示修饰等。

也有做动词的情况,可理解成“认为”。

本题中

(1)句中“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的“以”是“动词,任命”的意思

(2)“请以军礼见”中的“以”是“介词,用”的意思。

五、

(1)句“劳其筋骨”中的“劳”是使动用法,“使……受到劳累”。

(2)句“上自劳军”中的“劳”是“慰问,犒劳”的意思。

六、

(1)句“居无何”中的“居”是“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2)句“居天下之广居”中的第一个“居”是动词“居住”。

5.驻军披甲戴盔下诏使……锋利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考查对方言词语的词类活用的理解。

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本题

(1)句中的“军”是名词用如动词,“驻军”的意思。

(2)句中的“介胄”本义是“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3)句中的“诏”是名词用如动词,“下诏”的意思。

(4)句中的“锐”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锋利”的意思。

6.

(1)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2)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

(3)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4)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

“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1)句中的“至(到)、军(军营)、骑(骑马)”几个词是赋分点;

(2)句中的“已而(不久)、之(到,往)、被(穿)、锐(使……锋利)、彀(张开)”几个词是赋分点;(3)句中的“闻(听从)、之(的)、诏(皇帝发布的命令)”几个词是赋分点;(4)句中的“于是(在这个时候)、乃(于是,就)、使使(派遣使者)、诏(告诉)”几个词是赋分点。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点睛】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7.从“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等内容可以看出细柳军军纪严明,周亚夫是一个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

8.写霸上、棘门军是为了对比衬托细柳军军容肃整、军纪严明和周亚夫的治军有方、恪尽职守的“真将军”风范。

9.

(1)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人。

(2)以天下为重、体恤下情、宽宏大度、能明辨是非。

10.C

【解析】

7.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

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意筛选符合题意的相关信息并概括作答。

从“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将军令曰: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等内容可以看出,周亚夫是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真将军”。

8.试题分析:

考查对表现手法作用的分析。

对比手法是文章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通常是把XX与XX进行鲜明地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本文先写汉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与后面写汉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作对比,突出细柳军营军纪严明,突出表现了周亚夫是一个忠于职守、治军严明的将军形象。

据此理解作答。

9.试题分析:

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1)文章中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让人感受到同亚夫的“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展现了其治军严明。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请以军礼见”可以看出周亚夫是一个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人.

(2)从“上自劳军”和“称善者久之”等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能体恤下情、宽宏大度、明辨是非的君王。

据此理解作答。

10.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答。

文章写汉文帝劳军的经过,重点写了汉文帝在细柳营被挡的一段史实,其目的是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之严,并不是C项所说的“细柳营将士目中无人”。

据此,答案为C。

【点睛】

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

从人物的具体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描写人物所使用的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进行分析;还可以从文章所使用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等方面分析;更要抓住文章中抒情和议论语句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参考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

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刀剑出鞘,开弓搭箭,弓拉满月。

皇上的先行引导人员到了营前,不准进入。

先行引导的人说:

"皇上即将驾到。

"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

"将军有令:

'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

'"过不多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

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

"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

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

"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

"于是皇上也只好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

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拿着武器拱手行礼,并说:

"穿戴盔甲的将士是不能行跪拜礼的,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

"皇上被此感动,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

"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

"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

文帝说:

"啊!

这才是真正的将军。

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去偷袭且被敌人俘虏的,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

"文帝称赞了周亚夫很久。

11.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

12.B

13.C

14.

(1)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皇上的车队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骑马迎送。

(2)他不在这时造反,如今住在一个小小的县里,反倒要造反吗?

15.忠心耿耿

【解析】

11.试题分析:

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的意思是:

后来有人上书告发周勃想要谋反,诏令下达到廷尉,廷尉逮捕周勃治罪。

据此,正确的句读为:

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

12.试题分析: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B句“已而之细柳军”中的“已而”是“不久”,不是“后来”。

故答案为B。

13.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选项中“之”分别为“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和“代词,他”;B.选项中的“以”的意思分别为“介词,用”和“介词,在”;C.选项中的“而”分别是“表顺承”和“表顺承”;D.选项中的“乃”分别是“才”和“于是”的意思。

故选C。

14.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1)句中的“劳(犒劳)、至(到)、骑(骑马)”几个词是赋分点;

(2)句中的“反(造反)、居(住)、顾(反而)、欲(想要)”几个词是赋分点。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5.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对比理解。

《周亚夫军细柳》讲述了周亚夫驻扎在细柳营时,汉文帝刘恒去慰问军队的事,通过其他军队和周亚夫军队的对比,表现出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

《绛侯周勃世家》一文中叙写绛侯周勃的人生经历,侧面表现出他是一个对朝廷忠诚不二之人。

据此,可以看出,周勃、周亚夫父子二人都是对朝廷忠心耿耿的。

据此理解填写作答。

【点睛】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

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

⑧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

参考译文:

(一)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

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刀剑出鞘,开弓搭箭,弓拉满月。

皇上的先行引导人员到了营前,不准进入。

先行引导的人说:

"皇上即将驾到。

"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

"将军有令:

'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

'"过不多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

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

"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

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

"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

"于是皇上也只好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

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拿着武器拱手行礼,并说:

"穿戴盔甲的将士是不能行跪拜礼的,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

"皇上被此感动,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

"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

"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

文帝说:

"啊!

这才是真正的将军。

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去偷袭且被敌人俘虏的,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

"文帝称赞了周亚夫很久。

(二)周勃,是沛县人。

高祖作为沛公刚刚起兵的时候,周勃跟随(高祖)进入汉中,被任命为将军。

赐绛县八千二百八十户作为食邑,号称绛侯。

文帝即位,任命周勃为右丞相。

过了十个多月,周勃就推辞请求归还相印。

过了一年多,丞相陈平去世,皇帝又起用周勃担任丞相。

过了十多个月,皇上说:

“前些天我下诏让列侯前往自己的封地,很多人没有去,丞相您是我所器重的人,可要替我率领列侯回封地。

”于是免去丞相职位回到封地。

(回到封地)一年多,每当河东郡守和郡尉巡行所主之县到达绛县的时候,绛侯周勃自己害怕被杀,经常披着铠甲,命令家人手里拿着武器来会见(郡守郡尉)。

后来有人上书告发周勃想要谋反,诏令下达到廷尉,廷尉逮捕周勃治罪。

文帝朝见太后,太后顺手抓起头巾向文帝扔去,说:

“以前绛侯身上带着皇帝的印玺,在北军领兵,他不在这时反叛,如今他住在一个小小的县里,反倒要叛乱吗?

”文帝已经看到绛侯的供词,便向太后谢罪说:

“狱吏刚好查证清楚,要放他出去了。

”于是派使者带着符节赦免绛侯,恢复他的爵位和食邑。

文帝十一年周勃去世,谥号武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