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1537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4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资料.docx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资料.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资料.docx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资料

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题

1.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年级

四年级

执教

上课时间

课时

2

主备人

审核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悟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湖》

3、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

重难点

1、品味诗词的含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理解诗中重点词义。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预习准备——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一.课前导习。

1、自读诗词,读准字音,熟读诗文。

2、借助注释,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的情景,理解词句,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把诗句补充完整

众鸟高飞尽,。

相看两不厌,。

遥望洞庭,

白银盘里。

4、我想提出问题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二、课堂研习

1、导入,板书课题。

2、检查导习1、2、3、4。

3、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①轮读诗词,相互正音,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象画面;②相互说说对诗词的理解;③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4、交流展示,教师适时点拨,引导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

达之妙。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词,感受江南的自然美。

三、当堂训练。

1、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比喻B、拟人C、反问D、对比

a、能不忆江南?

()

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c、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2、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诗意: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诗意:

3、我还积累了许多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

,。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题

1.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执教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审核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耍、无暇、波澜壮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能试着仿写。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

重难点

通过朗读品味,感受桂林山水之美,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预习准备——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一、课前导习。

1、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并拼读。

2、记记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熟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画出重点词句及不理解的地方。

4、看拼音,写词语

wúxiápāndēngtàishānluòtuo

()()()()

Píngzhàngbōlánzhuàngkuòfēngluánxióngwěi

()()()

5、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二、课堂研习

1、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2、检查导习2、3、4、5。

3、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①桂林山水是什么样子?

你想用文中的哪一句话来概括?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②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漓江水特点的词语。

4、汇报交流:

静、清、绿。

教师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悟写法。

5、让生试着用先感叹再描述的句式,说说漓江水的其它特点。

6、总结学习方法:

体会特点,感情朗读,感悟写法,想象仿写。

7、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体会桂林的山的特点。

8、指名读第四自然段,其余同学闭眼想象这幅画卷描绘的景象,教师适时点拨,小结全文,升华主题。

9、感情朗读、引导背诵全文,深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

三、当堂训练。

1、把词语补充完整。

波()壮阔水平如()峰()雄伟

()地而起危峰()立奇峰罗()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漓江的水有、、的特点;桂林的山有、、

的特点,所以人们称桂林山水。

3、请仿照例句为你熟悉的景色写一段话。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题

3.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型

新授课

执教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审核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孔隙、仰卧、蜿蜒”等词语。

2、了解金华的双龙洞的特点,领悟按游览顺序来叙述的写作方法,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内的景象,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

重难点

1、了解内洞、外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2、学习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语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预习准备——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一.课前导习。

1、读课文,自学文中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词义)。

2、文章主要介绍了

是按顺序介绍的。

3、看拼音,写词语

zhètóngcùnóng

()江油()一()()淡

túnjùécāshāowēi

()部依()()角()伤()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二、课堂研习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2、检查导习1、2、3。

3、自读课文,体会特点、感悟写法。

①迅速浏览课文,用文中的词或自己的话概括每一处景物的特点;②你喜欢哪一处景物,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一处的景物特点写具体的。

4、小组交流。

小组内交流作者描写的景物的特点,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好,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及他当时的心情。

5、集体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点拨。

6、精彩复述,升华情感。

让生准备两分钟,练习复述最喜欢的部分,以导游的身份讲述。

7、总结全文:

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可从内容、写法、情感上谈。

三、当堂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即使()孔隙()一簇()

走了一转()变换调子()盘曲()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鲜艳的()宽敞的()窄小的()

蜿蜒的()昏暗的()漆黑的()

3、写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

b、怎样小的小船呢?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题

4*七月的天

课型

新授课

执教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审核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

重难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预习准备——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一.课前导习。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我有疑问:

二、课堂研习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2、检查导习1、2、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重点句段加深理解。

3、小组合作。

迅速浏览课文,画出方位变化的句子,思考:

作者在景物顺序的安排及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4、汇报交流。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5、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试着背诵,并摘抄下来。

6、师生小结。

三、当堂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饮马溪(yìnyǐn)重重叠叠(chóngzhòng)

矫健(jiāojiǎo)山涧(jiànjiān)

2、照例子,写词语。

白皑皑斑斑点点巨大的雪峰

3、小练笔

文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描绘了天山的景物特点,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你也选择一处你喜爱的景物,仿照作者的写法也来写写它的特点。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题

5.中彩那天

课型

新授课

执教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审核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湛、器重、闷闷不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相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

教学

重难点

体会故事中人物情感的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预习准备——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一.课前导习。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文中事情的起因是:

经过:

结果:

3、我有疑问:

二、课堂研习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2、检查导习1、2、3。

3、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细读课文并思考:

①这位父亲中彩后神情严肃的原因是什么?

②“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

问什么说这是一个道德难题?

③、父亲最后拨电话给库伯,让他把车子开走,你觉得父亲这样做值得吗?

为什么?

4、小组内讨论后,选出代表在班内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归纳。

5、自读课文,画出描写父亲处理“这件事”的词句,“我”在这件事中,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6、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词句,引导学生体会。

7、指名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其余同学思考:

有什么联系?

8、教师适当范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最深的段落。

9、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故事内容。

10、小结全文,升华情感。

三、当堂训练。

1、快乐拼写

Jīngzhànqìzhòngshǔyúwéichí

()()()()

dàodéjiéjūcáifùjiàshǐ

()()()()

2、比一比,再组词

维()财()货()

难()材()贷()

赠()驶()捎()

增()使()稍()

3、选词填空

有趣兴趣趣味

a、这是一道()数学题。

b、今天的课真是()呀!

c、我对象棋非常感()。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题

6*万年牢

课型

新授课

执教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审核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理解常用词语。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教学

重难点

感受文中父亲真诚为人、做事的道德风范,同时学习叙事有条理的表述方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预习准备——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一.课前导习。

1、独立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拼读文中生字、新词。

2、边读边思考:

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画出重点词句。

3、读了课文我的体会是:

二、课堂研习

1、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2、检查导习1、2、3。

(让生充分交流自学成果,教师扮演好衔接、引导角色)

3、小组合作学习

细读课文后讨论:

课文中几次提到“万年牢”,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分别指什么?

课文的题目为“万年牢”,说说作者这样命题的意义。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4、学生小组内讨论后,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5、总结全文,提升认识。

①学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②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大字号老板的生意经的看法。

(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当堂训练。

1、给加点字注音

一生受()益为()人晾()干

师傅()走街串巷()耽()误

均()匀邀()请

2、给多注音字注音并组词

()()

闷()削()

3、我想积累文中的两个句子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题

7.尊严

课型

新授课

执教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审核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尊严、狼吞虎咽”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从中感悟人物的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的形象。

教学

重难点

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的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预习准备——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一.课前导习。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拼读文中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全文共有()个自然段,请用//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讲了:

第二部分讲了:

第三部分讲了:

二、课堂研习

1、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2、检查导习1、2。

3、指名读第一部分,其余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逃难人的句子,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谈谈感受。

4、默读第二部分,画出描写哈默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反复读读这些句子,说说你是怎样体会出哈默有尊严的。

5、指名生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句段,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6、再读第二部分,小组交流:

从哪些句子可看出杰克逊也是一个懂得什么是尊严的人。

7、交流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8、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体会人格尊严。

9、过度语:

哈默没有被镇长看错,正是他的这种自重、自强的人格,使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0、齐读最后一部分,升华情感。

11、结合板书,练习复述,提升认识。

三、当堂训练。

1、快乐拼写。

Zūnyánshànliángkuǎndàilìwài

()()()()

píbèibùkānhóujiégǔshòurúchái

()()()

2写出形近字并组词。

沃()呈()杰()

()()()

3、写出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例:

狼吞虎咽

4、根据意思写成语

a、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

b、形容人的身体非常瘦弱。

()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题

8*将心比心

课型

新授课

执教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审核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的意思,懂得人与人之间应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教学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的意思。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预习准备——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一.课前导习。

1、独立阅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边读课文边思考:

作者经历了哪些令他感到温暖与幸福的事?

3、我有几个疑问想和大家讨论:

二、课堂研习

1、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2、检查导习1、2、3。

3、默读课文,将自己受感动的句子画出来,说说你的感受。

4、指名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句段,加深理解。

5、小组讨论:

①如果你是那位阿姨,你会怎么做?

②如果你是文中的那位被针扎的母亲,你会这样做吗?

如果不会,又将会是怎样的结果?

③说说你对“将心比心”的理解。

6、交流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7、齐读、同桌互读最后一段,练习背诵。

8、总结提升

①学完课文,你想对课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说些什么吗?

②你从文中学到了哪些写作知识?

三、当堂训练。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地说()地说

()地说()地说

()地说()地说

2、多音字组词

zhā()jīn()

扎zhá()禁jìn()

3、你一定也遇到或听说过“将心比心”的故事,快写下来和同学分享一下吧。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题

9.自然之道

课型

新授课

执教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审核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

重难点

1、了解事情经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情感。

2、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自然规律的情感。

学法指导

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习

1、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认识生字,查字词典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若无其事、争先恐后、鱼贯而出、响彻云霄、踌躇不前、愚不可及、气喘吁吁企图、颓丧”等词语。

3、给自然段标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本文主要讲述了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的道理。

二.课堂研习

1、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2、愚不可及的做法及原因是什么?

3、你知道幼龟入海的规律了吗?

我们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4、展开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

5、我能说出用上带点词语好在哪里,并把这几个句子抄下来。

6、说说本课的“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

三.当堂训练

1、用“如果……就……”写一句话。

 

2、缩句: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

 3、给形近字组词。

幻(   )  滩(   )    拦()彻()

幼(   )  难(   )    栏(   )切()

4、用分点的方法写出读后感。

(1)。

(2)。

(3)。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

四年级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题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课型

新授课

执教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审核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

重难点

1、了解黄河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及可以采用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

2、树立环保的观念。

学法指导

浏览、默读、朗读、思考。

学具准备

生词卡片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习

1、自主学习生字词。

2、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1)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2)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治理黄河

(3)?

二.课堂研习。

1、小组合作交流问题。

2、汇报。

(1)、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梳理出脉络: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以前——摇篮

现在——忧患

原因——?

治理——?

(2)A组说说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摇篮?

(3)B组解说黄河今天的表现。

(4)C组说一说黄河成为忧患的原因。

(5)D组说说治理黄河的方案。

课堂小结:

说说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三、当堂训练

1、说说带点的字与括号里的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江淮(准)    叫苦不迭(选)   开垦(恳)   放牧(收)

2、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你打算怎样做,请写下来。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

四年级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题

11.蝙蝠和雷达

课型

新授课

执教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审核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1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1、领会科学家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的过程。

2、领会蝙蝠的特异本领与雷达工作原因之间的奥秘。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习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生词,认真拼读。

(2)朗读全文,理清层次,弄清文章哪些段落介绍了蝙蝠和雷达的内容。

2、在文中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二、课堂研习

1、逐段检查朗读情况,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理清文章脉络,用∥给课文分段。

3、认真默读第4、5自然段,填写下表三次试验的做法、结果和结论。

试验顺序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4、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三、当堂训练

1、在本节课中科学家从蝙蝠在夜间飞行中得到启示发明了,让飞机也可以在夜间飞行,科学家真是了不起,我将来要当一名,发明(分组展示)。

2、学完课文,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吗?

因为蝙蝠      ,所以科学家模仿,发明了,使得。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

四、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题

12.大自然的启示

课型

新授课

执教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审核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1、为什么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会给森林带来灾难?

2、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学法指导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习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大自然人给予人类哪些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