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绘就新蓝图奋进新征程2021春形势与政策讲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8138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绘就新蓝图奋进新征程2021春形势与政策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三讲绘就新蓝图奋进新征程2021春形势与政策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三讲绘就新蓝图奋进新征程2021春形势与政策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三讲绘就新蓝图奋进新征程2021春形势与政策讲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三讲绘就新蓝图奋进新征程2021春形势与政策讲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讲绘就新蓝图奋进新征程2021春形势与政策讲稿.doc

《第三讲绘就新蓝图奋进新征程2021春形势与政策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绘就新蓝图奋进新征程2021春形势与政策讲稿.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讲绘就新蓝图奋进新征程2021春形势与政策讲稿.doc

  

教学目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

通过宣讲全会提出的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论断、重大举措,让学生充分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风雨兼程、奋力前行的坚强意志和非凡领导能力,全面认识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和深远考量,深刻认识中国规划所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强大生命力。

让学生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引导他们把个人理想融入时代主题、汇入复兴伟业,立志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重点内容

1.讲清楚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深刻内涵。

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

未来30年将是我们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历史宏愿的新发展阶段。

2.讲清楚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总体思路、主题主线、战略基点和重大任务。

在新发展阶段,我们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3.讲清楚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综合优势和有利条件。

高瞻远瞩的领路人、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同心同德的磅礴之力和真抓实干的落实精神是坚强保障、信心之源。

教学难点

1.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谋划“十四五”时期我国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2.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

教学导入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

每个五年规划根据具体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顺应人民期待和时代要求,研究五年发展目标,明确优先领域、重点任务,从而把党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地转化为操作行动,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现实。

如果说我们党先后提出的“两步走”“三步走”等战略部署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长远性部署的话,那么,五年规划就是阶段性部署,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形成了一个个量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的里程碑,记录着实现中国梦想的进程。

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还有30年时间,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前15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后15年,我们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0年需要6个五年规划,每一个五年规划都将引领我们继续爬坡过坎、勇攀高峰。

2021年至2025年是我国的“十四五”时期,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的第一个五年。

在新发展阶段,我们将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呢?

历史的航道上,总有一些重要的节点,犹如高高耸立的灯塔,指引着历史前行的方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会议。

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贯通,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擘画发展蓝图、规划实现路径、作出战略部署,指明了“中华号”航船驶向伟大复兴彼岸的前进方向。

一、胸怀两个大局?

把脉发展阶段

“辨方位而正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顺应时代前进潮流,准确把握发展大势,作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

这一判断,精辟概括了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阶段性特征,科学把握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准确标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前行的时代坐标。

1.回顾过去,我们前赴后继,一棒接一棒、一代接一代,在逐梦现代化的道路上矢志不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苦苦寻求中国现代化之路,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现代化没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中国共产党建立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孜孜以求,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

1956年,毛泽东提出:

“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即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现代科学技术。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提出“三步走”战略,即到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进入21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们走过弯路,也遭遇过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志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

现代化的漫漫长路,好比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

2.立足当今,我们信心满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了有利条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经的发展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一百年的时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来讲,这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的一百年。

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建设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的大台阶;从温饱还没有完全解决的困境中发展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跨过1万美元门槛,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创造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减贫奇迹,为世界范围内消除贫困、实现和平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从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到倍增至77岁,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如今,“十三五”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实现了从大幅落后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新跨越,让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走在时代前列,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值得浓墨重彩书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

生活在这一伟大国度、伟大时代的我们,有幸见证是万分幸福的,有幸亲历是无比自豪的。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更加有理由坚信,梦想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积蓄了前行力量,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能力实现现代化强国梦、伟大复兴中国梦,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定将一一兑现。

我们更加有理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华号”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航道前进。

我们更加有理由坚信,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3.放眼未来,我们接续奋斗,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取得新的伟大胜利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

把握大势才能运筹帷幄,才能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指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

这样的大变局不是一时一事、一域一国之变,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

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民粹主义、排外主义抬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我国势必要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自身发展及推动同其他国家的合作发展。

从国内看,我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

另一方面,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的优势和短板,需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来看待。

综合来看,尽管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仍处在成长上升期,发展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阻挡。

特别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

我们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二、肩负历史使命?

擘画宏伟蓝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走完了现代化的“前半程”,即将开启未来30年现代化的“后半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机衔接、接续推进,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描绘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发展蓝图,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灿烂前景。

1.目标要求高远务实

在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