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道中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1270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城道中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城道中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城道中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城道中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城道中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城道中阅读答案.docx

《新城道中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城道中阅读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城道中阅读答案.docx

新城道中阅读答案

新城道中阅读答案

【篇一:

诗歌阅读训练及答案】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1).诗的首联是怎样写诗人准备起程时的情景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分)

(2).结合诗的二、三、四联描写的诗人“山行”途中所见的景象,分析诗人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答案】一个“知”字,写东风好像老朋友一样为我送行,一个“断”字写多日的春雨停了,让我旅途顺利。

这样拟写东风多情、雨声有意的情景,既表现了诗人出发时的愉悦心情,也决定了诗人旅途中心情的愉悦。

(“知”“断”字营造出诗人“山行”前的情景的分析2分,拟写东风、雨声多情有意的描写的作用的分析3分。

【解析】此题审题时要注意题干中“怎样”这个词,思考时可以从修辞、用字等角度进行分析。

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从内容和结构的作用来分析,归纳总结即可。

2.【答案】以“披絮帽”状山顶的“晴云”,以“挂铜钲”写树梢上的“初日”,以“含笑”拟人桃花的艳丽,以“自摇”写溪柳的舞姿,以“最乐”写农家的春耕,这些充满了欢乐和生机的景致和人物都是作者当时欢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热爱自然的情趣。

(状写景物的罗列3分,作者欢乐心情的反映3分。

【解析】二、三、四联描写较为生动,分析时先分析诗歌中描写的景象,进而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不难总结归纳出答案。

2、积雨辋川庄作【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

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取动态,一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状夏木之茂密,境界幽深。

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开阔而深邃,画意盎然,境界幽深。

2.谈谈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案:

这首诗通过对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3、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诗歌没有一句描写楼高,却处处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可谓浑然天成,巧夺天工。

试作简要分析。

(6分)

阅读答案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意思对即可)

(2)①首联写“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极写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之高。

②颈联写诗人在岳阳楼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状态。

③尾联写诗人醉后的感受。

楼高风急,凉风四起,着笔仍然在写楼高。

(每个要点2分)

4、归嵩山作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1).诗歌的中间两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试列举其中一种加以分析。

(5分)

(2).本诗的前两联、颈联、尾联,所透露出的情感有着细微的不同,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

1.答案一:

此诗颔联运用拟人手法。

(1分)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

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

(2分)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

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

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

(2分)

答案二:

此诗颈联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

(1分)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

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

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

(2分)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2分)

2.①前两联写出发时看到的景色,反映出诗人安详闲适的心境。

②颈联以荒城、古渡、落日、秋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黯淡凄凉的傍晚野外秋景图,衬托出作者接近归隐地时的凄清心境。

③尾联,作者写自己要闭门谢客、静心独处、不问世事,情绪又趋向平和。

(分三点,每点情感1分,分析1分。

5、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1).“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的心情?

请简要分析。

(5分)

(2).请简析诗人的情感特征。

(6分)

答案1.【意思对即可】“冷”字最能表现诗人的心情。

(1分)“冷”字表面上写的是半夜时分睡觉的枕席让人觉得寒冷冰凉(2分),实际上是写诗人心境的寒冷(2分)。

2.【意思对即可】

(1)慨叹时光易逝。

“气变悟时易”,“日月掷人去”,时节变换,时光飞逝,令作者感伤。

(2分)

(2)悲叹有志难酬。

“有志不获骋”,空怀壮志。

(2分)感伤世无知音。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体现了作者的孤独与凄凉。

(2分)

6、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试题】

(1)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2)这首词风格婉约,请从思想感情与语言特点两个方面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案

(1)“一程”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

“一更”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的恶劣。

作者巧用数量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寂凄凉的思乡之情和对从军(扈从)生活的厌恶。

(2)从思想感情方面说,本词描写了夜深人静,风雪交加,远在塞外宿营的词人思念远方的亲人,辗转反侧,卧不成眠,感情细腻,主要是抒发词人小我之情。

(2分)从语言风格来说,本词音律谐婉,自然清新,有着柔婉之美,如“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2分)

【篇二:

峨眉山行纪阅读答案】

>单选题1、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是b。

a、对仗b、押韵c、声调d、平仄2、律诗的第一联至第四联依次称为a。

a、首联颔联颈联尾联b、首联颈联颌联尾联c、颈联首联颔联尾联d、首联颈联尾联颔联3、对联中谐趣对,叠字、复字对以口语、俚语等入联的情况越来越多,从中可以看到d的明显影响。

a、骈文b、律诗c、宋词d、元曲4、“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属于对仗中的c。

a、工对b、反对c、流水对d、借对5、近体诗在押韵方面表述不正确的是a。

a、近体诗则既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

b、近体诗必须一韵到底,不许中途换韵;韵脚只有隔句韵一种。

c、近体诗的押韵,一般依照“平水韵”。

d、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6、词起源于a,最早产生于民间。

a、隋b、唐c、五代d、宋7、按照字数的多少,59—90字为b。

a、小令b、中调c、长调d、8、关于词的格律表述错误的是b。

a、词的对仗有相对固定的,有可以用对仗但也可不用的b、词的对仗要求平仄相对c、词的对仗可以用同字相对d、词的平仄,每一词调都有定格,一般没有变化9、一对联在形式上最显著的特点是a。

aa、对偶b、平仄c、字数d、内容10、对联产生于c。

a、隋唐b、先唐c、唐至五代d、唐宋1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属于对仗中的a。

a、工对b、宽对c、流水对d、借对12、长久地刊刻或悬挂在门边,一般揭示所在处最具特征的内涵的对联是b。

a、春联b、门联c、堂联d、名胜古迹联13、“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这幅对联写的景点是b。

a、爱晚亭b、岳麓书院c、白鹿洞书院d、城南书院14、“一饭尚铭恩,况褓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千金难报德,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

”这幅对联是d。

a、寿联b、门联c、堂联d、挽联15、关于对联的表述错误的是b。

a、对联的出句与对句字数相等。

b、对联上下两句中相对应之处必须用不同的字。

c、对联的出句与对句内容相关。

d、对联的出句与对句平仄相谐。

16、下列关于对联的断句表述错误的是d。

a、掌握对联短句多、长句少的特点。

b、注意对联中的领词。

c、上下联互相参照断句。

d、根据平仄规律断句。

17、下面全属于寿联横额的是d。

a、神州永春南极星辰寿终德望大椿千寿b、南极星辰大椿千寿碧血千秋百年好合c、千载英灵寿终德望齐眉偕老天地合德d、福如东海齐眉偕老天地合德南极星辰18、对联鼎盛于d。

a、先唐b、唐至五代c、宋元d、明清19、往往寄托着作者的情怀、志趣和抱负的对联叫b。

a、门联b、堂联c、交际联d、名胜古迹联20、“但以诗书教子弟,莫将成败论英雄”属于b。

a、正对b、反对c、流水对d、借对21、在对联中,b往往引出一组排比句或骈文句。

a、横额b、领词c、对开d、合掌22、下列对联从应用角度来分的是a。

a、门联b、谐趣联c、嵌字联d、项针联23、下列不属于对联格律要求的是b。

a、出句与对句字数相等b、出句与对句语法结构一致c、出句与对句内容相关d、出句与对句平仄相谐24、下列属于成都杜甫草堂联的是b。

a、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弟子,比当年风景如何b、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c、古宅重兴,眄湘水天涯,依然三载栖迟地;苍生无恙,对寒林秋草,正与诸君凭吊时。

d、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25、下列属于长沙贾谊故居联的是c。

a、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弟子,比当年风景如何b、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c、古宅重兴,眄湘水天涯,依然三载栖迟地;苍生无恙,对寒林秋草,正与诸君凭吊时。

d、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

人,得失安之于数,e、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26、《湘夫人》是屈原作品

a中的一首。

a、《九歌》b、《九章》c、《天问》d、《离骚》27、“帝子降兮北渚”中的“弟子”是指c。

a、帝王b、帝王之子c、尧的女儿d、舜的女儿2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中的“南山”指的是b。

a、衡山b、庐山c、黄山d、华山29、其诗大都描写今浙江境内的山水名胜,善以精丽之语刻画自然景物,开文学史上山水诗一派的是b。

a、陶渊明b、谢灵运c、谢眺d、孟浩然30、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鹳雀楼旧址在今a。

a、山西永济b、湖北武汉c、江西南昌d、四川成都31、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誉的盛唐边塞诗人是a。

a、王昌龄b、高适c、岑参d、王维32、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又兼通音乐、书法及绘画,被推为山水画“南宗”之祖的是d。

a、王昌龄b、高适c、岑参d、王维3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句运用了a的修辞手法。

a、比喻b、拟人c、对比d、衬托34、“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是描写d的名句。

a、杭州b、南京c、南宁d、昆明35、杜甫的《八阵图》称颂的是c的丰功伟绩。

a、刘备b、周瑜c、诸葛亮d、关羽36、下列都是描写湖南山水的一组作品是a。

a、《渔翁》《登岳阳楼》《泊船瓜洲》b、《渔翁》《登岳阳楼》《望洞庭赠张丞相》c、《渔翁》《登岳阳楼》《乐游原》d、《渔翁》《安定城楼》《望洞庭赠张丞相》37、下列都与杭州有关的诗篇是a。

a、《钱塘湖春行》《新城道中》《临安春雨初霁》b、《钱塘湖春行》《望海潮》《过香积寺》c、《钱塘湖春行》《登鹳雀楼》《十七日观潮》d、《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枫桥夜泊》《十七日观潮》38、下列不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的是d。

a、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b、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c、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d、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39、下列全属于豪放词的一组是a。

a、范仲淹《渔家傲》、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b、张孝祥《念奴娇望洞庭》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c、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李清照《武陵春》d、柳永《雨霖铃》姜夔《扬州慢》40、下列作家作品不能一一对应的是a。

a、《兰亭集序》——王献之b、《湘夫人》一一屈原c、《过香积寺》——王维d、《滁州西涧》——韦应物41、下列句中解释错误的是b。

a、《过香积寺》中的“过”:

访问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

寒冷。

c、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端居:

独处,隐居。

d、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栖迟:

居留。

42、下列诗句与诗题不能一一对应的是d。

a、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d、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发潭州》43、下列诗句与作者不能——对应的是c。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c、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一诸葛亮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44、下列诗句与诗题作者一一对应的是b。

a、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归园田居》陶渊明b、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一一《滁州西涧》韦应物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王安石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崔颢《枫桥夜泊》45、被誉为“古今长联第一”“四海长联第一佳者”的是a。

a、昆明大观楼联b、湖南岳阳楼联c、杜甫旅冢联d、武汉黄鹤楼联46、下列诗句与作者不能一一对应的是d。

a、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b、同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宗元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甫47、下列诗句与诗题作者不能——对应的是a。

a、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石头城》柳宗元b、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一一《新城道中》苏轼c、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

——《游岳麓寺》李东阳d、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发潭州》杜甫48、下列诗句与作者不能一一对应的是b。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

b、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苏轼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49、下列诗句与诗题作者不能一一对应的是b。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b、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一一《临安春雨初霁》苏轼c、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范仲淹50、“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中“武陵”是现在的c。

a、武陵源b、桃源县c、常德市d、岳阳市51、“峻岳镇幽燕,近翊黄图,恩雨永昭和会;灵山钟毕昴,遥连紫塞,阴阳迭起贞元。

”是写d的。

a、华山b、泰山c、嵩山d、恒山52、下列对联与人物不能一一对应的是c。

a、屈原:

骚可为经,倬然雅颂并传,俨向尼山承笔削;风原阙楚,补以沅湘诸什,不劳太史采鞘轩b、诸葛亮: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c、李白: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d、司马迁:

万言何限帝王篇,谈滑稽,叙游侠,论货殖,述民生,非作官箴,非传圣旨;一史足成天下范,达舆情,伸抑屈,贬奸邪,扶正气,不为曲笔,不辱斯文53、下列诗句与诗题不能一一对应的是c。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鹳雀楼》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鹳雀楼》d、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长沙过贾谊宅》二、多选题1、诗歌的基本特征有abcd。

a、情感性b、想象性c、概括性d、音乐性2、词可以根据分段的不同分为abcd。

a、单调b、双调c、三叠d、四叠3、下列关于对联的断句表述正确的是abc。

a、掌握对联短句多、长句少的特点b、注意对联中的领词。

c、上下联互相参照断句d、根据平仄规律断句。

4、词按字数可分为bcd。

a、短调b、长调c、中调d、小令5、正确的对联断句方法有cd。

a、掌握长联短句少,长句多的特点b、注意,对联中的压韵词c、注意利用联中的反复词语,根据反复词语的位置来断句d、上下联参照断句6、对联的格律要求是abcd。

a、出句与对句字数相等b、出句与对句相应的字词性相同c、出句与对句内容相关d、出句与对平仄相谐(:

)7、下列关于古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d。

龙套:

在戏中扮演随从或兵卒,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情。

24、打交道:

交际、往来、联系。

25、君子协定:

指国际间不经过书面上共同签字,只以口头上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和书面条约具有相同的效力。

也叫绅士协定。

26、捏把汗:

因担心而手心出汗,形容极度紧张的心情。

27、清一色:

打麻将时某一缘由一种花色组成的一副牌。

比喻全部由一种成分构成或全部一个样子。

28、钻空子:

利用漏洞进行对自己有利的活动。

29、连轴转:

比喻劳动或工作夜以继日地不停止。

30、攀高枝:

比喻投靠或巴结有权势的人。

31、捅马蜂窝:

比喻招惹厉害的人,引来麻烦。

32、嚼舌头:

信口胡说,搬弄是非;b、无谓地争辩。

33、空头支票:

因票面金额超过存款或透支限额而不能生效的支票。

34、吃小灶:

指给予另外的帮助。

35、穿小鞋:

比喻受人多为职者暗中刁难、约束或限制。

36、唱红脸儿:

装出很和善的样子。

37、唱白脸儿:

装出很凶悍、愤怒的样子。

【篇三: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p>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c【解析】“跟‘经纬’之‘经’没有关系”的说法无中生有。

原文只是说“清代今文经

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

2.b【解析】“解经的书?

?

只能使用六寸的简”说法绝对,根据文意可知,也有写在绢帛

上的。

3.c【解析】c项,“《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说法错误,原文最后一段中说“《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d【解析】卒,终于的意思。

考生能否准确判断,还要根据词语所处的语境,用“带入法”,

看带入后句意是否通畅。

应该说这道题难度不大,一般考生应该能判断出。

这类题主要的考查点是判断词语的正误,实词的特殊用法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

平时加强重点实词的积累,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阅读时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灵活运用,即可轻松解决此类题目。

5.b【解析】②④是说权贵之人。

⑥是申甫死后。

这类题的考查范围一般是文中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道理、情感等。

考查的重点是对人物的言行主张、品德形象的概括能力。

题型一般为选择题,最常见的是从阅读材料中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找出全都说明某一个或两个问题的一组。

6.c【命题立意】考查对文言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判断能力。

【思维轨迹】文中应该是申甫被召见后誓为国效力,后授予官职。

所以要解决这类题首先要审明要求,再根据文章信息大胆排除,最后得出答案。

还要特别注意题项中的隐含条件、前后顺序、逻辑关系等。

7.

(1)申甫到了嵩山,又碰到了原先年幼时遇见的道士,请求学习他的兵法,用对待老师的礼节侍奉他。

(2)于是权贵们争相责怪申甫,又讥讽刘之纶、金声不懂鉴察人。

【思维轨迹】

(1)考查到了“故”“乞”字的意义和“师”字名词作状语的用法,三字每字一分,要注意句子开头主语的补充。

整体通顺2分。

(2)“咎”“讥”“知”的翻译每字一分,特别注意“讥”字不能翻译成“讥笑”整体通顺2分。

(二)古诗文阅读

8.【参考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思维轨迹】本题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的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了解杜甫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

9.【参考答案】借代(1分),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2分)。

用典(1分),如“请缨”,典出《汉书?

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2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思维轨迹】一般认为,“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分别是: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用典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借代和用典都是修辞手法。

用典是引用的一种,也叫稽古。

诗中的修辞手法还有“对偶(仗)”“双关”手法,如“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朝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

描写手法中有虚实结合,如“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

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作者“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写作者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对比;“鼓角动江城”暗含战争前后对比;诗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的对比,等等。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3)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将进酒》)

(4)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苏洵《六国论》)

(6)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伶官传序》)。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漏字、错字、别字则该空不得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4)题。

(25分)

(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