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荣辱与共.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1163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团结荣辱与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民族团结荣辱与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民族团结荣辱与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民族团结荣辱与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民族团结荣辱与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族团结荣辱与共.docx

《民族团结荣辱与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团结荣辱与共.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族团结荣辱与共.docx

民族团结荣辱与共

肃南县民族礼仪读本

民族团结,荣辱与共篇

阅读提示:

在祖国这片辽阔富饶的土地上,56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历经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却从未分离,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祁连山北麓各族人民的主心骨——顾嘉堪布   

巴战龙(裕固族)

1935年9月13日(乙亥年农历八月十六),一位时年38岁的僧人把自己的名片递给了蒙藏委员会酒泉调查组(1941年改称河西调查组)驻地的看门人,继而被主人请进叙谈。

这次叙谈,成了祁连山北麓地区历史揭开新的一幕的前奏。

这位僧人就是祁连山北麓尧乎尔人和东乐克藏人的宗教领袖之一——顾嘉堪布七世。

顾嘉堪布活佛一生是民族团结的一生,他与祁连山北麓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荣辱与共,一起谱写了肃南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荣辱与共的壮丽诗篇。

 第七世顾嘉堪布为罗桑青利嘉木错(以下简称顾嘉堪布,1897-1943),生于石灰关“黑番家”部落,是“黑番”与“黄番”的混血儿,父名索南彭楚(俗姓强氏,属于唐古特“黑番家”之男),母名东科尔髻尔(俗姓安氏,属于尧乎尔“亚拉噶家”之女)。

顾嘉堪布是典型的“多语人”,自幼通晓“藏维”(安多藏语和撒里尧乎尔语)两种民族语言和当地汉语方言(接近高台方言),后为僧人学经,习得藏文,至佑宁寺深造,因佑宁寺地处土族聚居区——青海互助,“久居之,能操蒙古语及土语”。

从蒙藏委员会酒泉(河西)调查组成员马铃梆撰写的《顾嘉堪布传——祁连山藏民教育之创办者》看来,顾嘉堪布很可能还会汉文,但不是很精通。

 第六世顾嘉堪布于1890年英年早逝。

时隔11年后,依例在尧乎尔贺郎格部落管辖的西河(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河乡西河村)“黑番家”觅得四岁灵童,欢迎入尧乎尔贺郎格部落慈云寺,由亚拉格部落长沟寺史喇嘛给其穿上黄衣,称为“呼毕勒罕”(即化身)。

此“呼毕勒罕”即为第七世顾嘉堪布。

堪布佛爷九岁到马蹄寺学经,十七岁到青海互助县佑宁寺深造,“深得土观呼图克图爱抚,教训尤殷”。

二十五岁时,为奔父丧回到慈云寺。

办完父丧,土观呼图克图给他授予法台之宗教官阶,领撒里尧乎尔三座寺院——莲花寺、红湾寺和慈云寺,东乐克藏人二寺——西藏寺、文殊寺。

如果说二十五岁之前是预备阶段的话,那么1922年,顾嘉堪布正式开始了他作为宗教家的一生。

 顾嘉堪布生逢其时,因“祁连北麓各寺地位较高之喇嘛,如康隆寺之伍家堪布,马蹄寺之阿齐堪布,皆不肯问世事,文殊寺之贺堪布尚幼,郭家诺门罕之呼毕拉罕于民国二十六年春始寻获,未执事之年,顾嘉堪布于此时声誉特著”。

 顾嘉堪布一生爱国爱教,关注民生,事迹突出,贡献良多,生前已获盛誉,逝后备受爱戴,名符其实为祁连北麓尧乎尔人和藏人近现代历史上之“大人物”。

今限于篇幅,其“伟业”不能尽述,只按事迹种类例举三四重要者如下:

 1.修寺兴教。

1925年,他到处化缘,1926年修补文殊寺之禅院;1934年至1936年,建成文殊寺之大海寺经堂;1936年冬,共产党红西路军与国民党马家军在河西激战,尧乎尔人的康隆寺和转轮寺均被毁,他为之乞赈。

为了振兴宗教,他不仅将班禅的教化传单复制流布,而且多次申令各寺教规宜严,还在蒙藏委员会酒泉调查组的帮助下,统计登记喇嘛僧人,发给证书,加强寺院管理。

 2.关注民生。

他对“藏民”(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按照“汉、满、蒙、回、藏”的“五族共和”之民族主义原则,根据政府要求把尧乎尔人和东洛克藏人统称为“藏民”,尧乎尔人在正式公文中也自称“藏民”)中有人无法维持生计,视如己身之苦,不能忘怀,常常设法赈济。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很讲求人民生产自给之道,教导猎人和牧民各守本分,学农民的长处,不染农民的恶习,清理牧民和农民的土地界限,重新订立租地合同,以保护双方合理利益,杜绝矛盾争端发生。

他还利用佛事法会等各种活动场合发表多语演讲,给“藏民”宣传讲解兴办现代教育与提高文化水平、改善经济生活关系,逐渐培育“藏民”的求进心理和消除兴办现代教育的社会阻力。

 3.宣传抗战。

他接受蒙藏委员会酒泉调查组的启蒙和劝导,产生了“新思想”:

即五族一家服从政府,改善生活促进文化;护教救国都是大事,而救国比护教更为重要,而且身体力行,宣传抗战救国,团结御敌的思想。

这说明他以超越自身宗教家本分,具有了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思想的初步觉悟。

1939年春天,在蒙藏委员会酒泉调查组的支持下,他与马罗汉等人组织“祁连山藏民抗战建国宣传团”,宣传抗战救国的思想,并征集若干张羊皮,组织“祁连藏民慰劳团”赴兰州谒见军事长官,献金献旗,请求将募捐转于前方抗战将士。

由于他精神可嘉,1939年3月25日,蒙藏委员会下令嘉奖他并奖掖匾额一方。

 4.劝谕兴学。

作为佛教徒,他是一个朴素的平等主义者,把教育机会均等看成是达致政治、经济和社会之平等的前提和必须。

他的教育主张的光辉之处主要在以下两点:

一是认为现代教育学说与佛教学说,在目的上是一致的,没有分歧的,所以宗教家应该以佛教普度众生之精神兴学育人;二是认为“凡我祁连山中,僧俗人等,务须以保持优良习俗,接受现代教育为第一要务,团结互助,跻于平等,各尽天职,继续为国家服务,与我国家永存于世”。

在蒙藏委员会的支持下,在马罗汉等人的协助下,顾嘉堪布不辞辛劳,屡经磨难,先后在祁连北麓“藏民”中创办6所现代初等小学,开启了祁连北麓“藏民”教育及社会现代化的历程。

 可以说,祁连北麓“藏民”的教育及社会现代化事业,顾嘉堪布是第一位推动者,他的思想和行动一直隐性地影响了肃南裕固族地区教育及社会发展过程,特别是该地区家长重视并积极让子女接受现代教育,善于从“传统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传统”的“发明”或“奠定”,顾嘉堪布厥功至伟。

[按]本文原载《皇城教育》,2008年第4期,第4-5页 ,

(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

注:

编者选入时题目作了修改,内容略作调整。

点评:

  顾嘉堪布由一名宗教职业者到一位民族教育先躯,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

面对当时复杂严峻的形势,首先,他以宗教家的责任感,解决各种纠纷,劝喻教民致力农牧,“讲求生产自给之道”,由此而认识到应教育广大少数民族团结起来,改善生活,促进文化并研究兽医;教育牧民学习汉族农民“勤劳忍耐,节俭朴实”之所长,而摒弃“吸食鸦片,赌博及游手好闲”之恶习。

他还进一步认识到:

为达到团结一致,改善生活之目的,必须先从兴办教育、提高山区少数民族素质入手,而至于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

西路红军和肃南各族儿女情深意长

华尔藏(藏族)

《西路红军和肃南各族儿女情深意长》讲述了红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转战祁连山区的不朽功绩。

在爬冰卧雪的肃南草原得到了肃南各族儿女的无私援助,演绎了许多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

在70多年前,我们不能不深切怀念红西路军大部分将领、指战员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

他们曾在甘肃境内的靖远县中泉子和虎豹口奉命西渡黄河到景泰,经河西走廊到甘新边界安西红柳园最后一战,为西征的红军划上了悲壮的句号,在150多天的苦战中,西路军用鲜血和忠诚谱写了一部光荣而悲壮的征战史。

我曾在西路军纪念馆工作过13年,到过西路军经过的许多地方,拜谒过好多西路军烈士陵园。

西路军从受命组建到悲壮失败,历时经过5个多月,在这5个多月中西路将士无日不战,虽然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击毙敌人25000多。

但是,在这千里路上也倒下一万多名先烈,被俘1.2万多人,被俘后惨遭杀害者6000多人,回到家乡者有3000多人,经过营救回到延安者有4500多人,流落西北各地者1000多人。

他们的热血洒遍了当年河西疆场。

每当我回首这段往事,历历在目,百感交集,总是会深切怀念他们在河西走廊留下的足迹,总会想起他们在漫长的河西走廊洒下的殷红鲜血。

在今天,为怀念西路军,我阅读了有关西路军的资料,完成此文,希望我们能永远怀念他们,怀念这段历史、弘扬他们不怕艰苦、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以唯物主义的眼光,用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以安慰那些光荣牺牲的西路军将士的英灵,讴歌他们的革命斗争精神。

当时的祁连山天气寒冷,清水成冰,道路崎岖且不说,还有终年积雪,物资补充不足且不说,时常还有前追后堵的敌人,面对饥饿、严寒、伤痛,仍坚持战斗,先后在肃南进行了大型战役:

灰大坂、马场滩、西牛毛山、康隆寺,小规模战役:

白泉门、老虎沟、芭蕉湾、正南沟、黄藏寺等地和敌人发生战斗和冲突,大小战役10多次,共歼灭敌人1300余名,此时,红军的伤亡也很残重,红西路军在肃南境内的40余天的浴血奋战里,数千名烈士壮烈牺牲,为国捐躯。

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战斗力最强的中国妇女武装——红西路军妇女抗日先锋团也在肃南惨遭失败。

他(她)们的足迹踏遍祁丰藏族乡、康乐乡、大河乡、马蹄藏族乡的深山老林、雪山草原,尽管在马步芳的残酷统治和压迫下,不让群众接触红军和不给,但肃南境内的各族人民群众采取种种办法,支援了红军,保护了红军,营救了好多红军伤病员,偷偷给红军补给给养,装酥油、送糣粑、送干肉、做羊皮袄,并给红军带路当向导,特别是我们的裕固族和藏族为西路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和牺牲,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传说和故事……

(作者:

肃南县环林局)

注:

编者选入时题目作了修改,内容略作调整。

点评:

肃南各族人民永记西路军的光辉业绩。

1989年,巍巍“红西路军纪念塔”高耸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所在地红湾寺西南一公里处,塔的背面雕着藏文“红西路军纪念塔”,侧面有李先念和徐向前同志的题词。

在石窝会议旧址,建起了“红西路军石窝,会议会址纪念塔”。

为了缅怀红西路军的光辉业绩,经人民政府批准,石窝会议所在地的乡改名为红石窝乡,要让肃南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牢记西路军全军将士的悲壮业绩

新时期水乳交融的干群关系——牧人顿巴

祁翠花(藏族)

这几天,顿巴老汉患了失眠症。

一件恼人的烦心事折磨得他连续几宿合不上眼,此刻,他思量着今夜雪势不大,明早准停,天亮狐狸的踪迹一清二楚,是不可错过的狩猎妙机了。

可是……唉!

多吉不在手上了嘛!

有啥办法呢?

不能入睡,躺在床上细细地听了一会儿,没有雪花落地的“沙沙”声,雪停了吧?

若是晴天,这时刻应该三星高照了。

夜暮笼罩着大地,显得格桑牧场寂静安谧,但顿巴老汉的心却不能安宁,他辗转翻侧着,在床上轻轻叹气:

“唉……这个王乡长,怎么偏偏看上了我的多吉?

”那张旧木床在他身下吱吱扭扭地哼哼着,他也在心里哼哼着:

“唉!

这个王乡长!

顿巴老汉今年七十多岁了。

他大半生和猎狗为伴,和狼狐熊打交道。

如果三天不去打猎,就觉得心里痒痒的,日子难熬。

假如带着猎狗出去在格桑草原转上一圈,就是碰不上一根兽毛,心里也会好受一点儿。

他对猎狗的爱,比雪山的积雪还深,比格桑草原还大。

就是在困难的岁月里,他也养着一条瘦狗,与它相依为命,把糌粑从牙缝里挤出来,喂给它吃。

后来他养了多吉,有人说:

“格桑草原上的花儿千万朵,谁不知道柯郁尕姆花儿最美。

格桑草原上的猎狗千万条,谁不知道顿巴老汉的多吉最棒。

——那是一条名符其实的棒狗啊!

他在床上翻着身:

“我一辈子没养过多吉这么棒的狗啊,它多聪明啊,只要把它带到草原上,在雪地里的一片杂乱兽迹中,它准能嗅出哪个是最新的。

要是狐狸碰上它,别想活着逃掉!

”想到狐狸,顿巴老汉的心事更重了:

前几天的一个上午,牛村长带着一大群乡上的干事进了顿巴老汉的家,催交牧业税呢!

老汉我哪有钱啊!

孙子上大学每年的学费几千元,害得老汉我羊群里的羊越卖越少了。

唉!

如果多吉在,趁着这样雪后晴好的天气,打一只狐狸该没有问题,听说山外狐狸皮老值钱了,特别是那种秋冬的火红皮毛,据说一个什么叫香港的地方,人家用美元收购呢,听说美元比人民币值钱呢。

打了狐狸卖了钱,先把牧业税交上,免得那几个干事一进家门,对着我老汉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顿巴老汉这样胡思乱想着,思绪又回到了多吉被带走的前几天的一个晚上:

那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顿巴老汉被多吉的吠咬声惊醒。

“糟糕,羊群遭了狼了!

”他断定多吉的吠声凶多吉少,抄起身边的猎枪,打亮手电喊了起来:

“多吉!

多吉!

木跟,木跟①。

”没有多吉的吠声,只隐约地从离羊群不远的沟洼里,传来多吉的撕咬声。

顿巴老汉立刻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沟洼扑去。

手电筒的光柱,终于落在山洼里一大团黑糊糊的东西身上。

顿巴老汉定睛看时,只见一只腹下垂着两排胀鼓鼓乳房的母狼,巧妙地咬住他羊群里那只头羊的脖子,不住地用尾巴抽打着羊的屁股,企图牵着这只最肥的羊溜呢!

多吉狠狠地扯住母狠的咽喉,不让它逃脱。

母狼恶狠狠地“哼哼”着,它的嘴已经僵②了。

多吉恼怒地“呜呜”着。

那只不幸的羊,见到自已的主人,居然求救似的挣扎着,悲哀可怜地“咩”了一声,肥大的尾巴紧张地摆了几下,掉下几粒羊粪蛋子来。

凭着经验,顿巴老汉知道这只母狠是想牵回一只肥羊,让崽子们学会下口吃羊的本事的。

“哼!

让你的崽子们学会尝尝这个该多好!

”他朝掌心啐了口唾沫,抡起猎枪向母狼的头上砸去,母狼哼了一声软绵绵地躺倒了。

可是多吉还不松口,直到顿巴老汉的猎枪在母狼脑袋上砸出了血浆,母狼慢慢伸直了腿,这才松开口,摇晃着尾巴贴到了顿巴老汉的腿边……

“唉!

也是树大招风,这件事情偏偏就让王乡长知道了,那天他坐着乡上一辆黑色的小车就来了,说要带走狗,还说老汉我随意打猎,要罚我的款呢!

这伙坐小车的,没一个好东西!

”顿巴老汉又想起五十年代初群佩县长来草原的事情。

那一年也是狼群猖獗草原的时刻,群佩县长骑着马,到草原上来看望领着猎狗打死八条狼的顿巴。

那个温和的群佩县长,戴着发白的礼帽,亲切地拍着顿巴年轻厚实的背说:

“草原汉子的胸膛能跑马,肩膀能扛山。

一点不错,你为草原除了害,我们感谢你!

”群佩县长还鼓励我多打狼,护好牲畜。

今天打死一条狼,不但失去了多吉,还要罚款呢,这世道是怎么了?

顿巴老汉又想起牛村长后来对他说的话,其实是王乡长喜欢你的多吉,你跟你的多吉在格桑草原那样出名,谁不知道呢。

牛村长还说,准确的说,是王乡长那初中毕业就在县里工作的宝贝儿子听说格桑草原上的顿巴老汉有这样一条好狗,很喜欢,就想要,求着王乡长要多吉的。

款就不罚了,吓唬你的。

顿巴老汉听了那个气啊:

滚烫的油锅里,不能撒一滴水。

我顿巴的眼睛里容不下半粒沙!

依着顿巴年轻时的脾气,也许早抄起猎枪去找王乡长了,可如今老汉一大家子人,孙子正在北京城里的大学里念着书,我不能闯那个祸!

忍了吧!

忍了就忍了吧,可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阴雨,由于多吉被带走了,山里的狼有恃无恐,夜里悄无声息地来咬死了顿巴老汉的奶牛,还把牛身体撕了个七零八落,第二天顿巴老汉看到雪地里红汪汪的一大片,头都晕了,他痛哭了一场,七十多岁的人啊,啥时候掉过眼泪?

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这话一点不假啊!

“唉!

这个王乡长!

天亮了,顿巴老汉眯眼看着晴晴的雪地,心中怅惘着。

没有了狗,没有了奶牛,顿巴老汉的心里就空空的。

狗是他的伴儿,他的精神,奶牛就是他的口粮,顿巴老汉一辈子喝惯了牛奶吃惯了糌粑,断了口粮的日子是什么滋味呢?

他时常老泪纵横着。

那天在山间转悠,碰上了他的老朋友格列。

格列知道顿巴的苦,就对他说,他听说了,过几天县委书记要来草原为牧民宣传北京的政策,等书记来了,你去找一找,兴许能把多吉给要回来。

顿巴老汉心中没有底,格列鼓励他:

“不记得当年群佩县长夸你的事了?

”顿巴老汉心中一亮:

也对!

为什么不试试呢?

过了几天,三辆小车停到了顿巴的门前。

顿巴一看见小车,心里就凉了半截:

坐着小车来的这些人,还不和王乡长是一路货吗?

不等顿巴老汉多想,头一辆小车上就下来一位虎背熊腰的中年人,深灰色的礼帽,夹克便装。

中年人大步向站在门口的顿巴老汉走来,老远伸出一双颀长的手臂:

“你是顿巴阿爸吧?

你的名字在格桑草原可响着呢!

”顿巴经他这么一叫,却有点不知所措起来,只得慌忙伸出了手。

中年人握紧了他的双手:

“你好!

老阿爸!

”语气亲切自然,顿巴老汉的心中被激起一层层的涟漪。

从车上下来的一大群人都围了上来,有人就对顿巴老汉说,这是县委书记嘉措同志。

县委书记?

顿巴老汉心里一热:

他可不像那个王乡长。

王乡长那天来要狗,连正眼都没看老汉我一眼!

生性热情的顿巴老汉忙招呼着嘉措书记和那一大群人进了自己的家门。

嘉措书记也不讲究,在顿巴老汉那张吱吱扭扭的木床上坐了,同他交谈起来。

话语亲切自然,像当年的群佩县长。

他拉着顿巴老汉的手,告诉他,中央从今年开始不再向牧民征收牧业税了,还要投资为牧民购买铁丝网,围栏草原,修筑水窑,有条件的地方要拉自来水,还要在草原上修路,通班车,还要出钱修大棚羊圈,为牧民通上电,架起村村通的卫星接收器,让牧民看上电视,以后县上还要组织人力物力为牧民修建牧民新村,让牧民也像城里人那样住上窗明几净的房子……嘉措书记还讲了许多,都是急牧民所急的事,听得顿巴老汉热泪涌出了眼眶:

除了那年群佩县长拉着他的手在他简陋的屋里同他亲切交谈过以外,这么多年来,走进顿巴老汉家中的大官,也就是眼前这位有着宽阔胸膛和宽阔脊背的嘉措书记了。

顿巴老汉还想了许多事:

草原上修了水窑或是拉上了自来水,老汉我就不用七拐八弯地赶着毛驴去那么远的泉上驮水了,修了路通了班车,孙子去上学,就不会挨冷受冻地跑几十里山路去城里搭车了,围拦了草原,不但护住了牧草还解决了和邻居的不少因牲畜吃草而引起的矛盾,通上了电,自己和老伴就不会继续被煤油灯熏得黑鼻子烂眼睛的,孙子回来看书该多开心啊!

提起孙子,顿巴老汉骄傲着呢!

孙子自小学习好,跑十几里山路去乡上的小学里读书,年年考第一名,后来因为生活困难,他不想让孩子去上学了,学校的老师听说了,给他联系了希望工程助学款,县里有人为孙子交着学费,使孙子念到了北京的大学里。

现在国家又要不收牧业税了,省下的钱就可以拿来给孙子交学费了……

想着这些,顿巴老汉心里甜甜的,早就忘了向县委书记提起他的狗和牛的事。

顿巴老汉简单地想着,但嘉措书记却讲得很长远:

他讲那些保持草原生态平衡的事,讲那些造富子孙后代的事,讲那些改善牧民生活条件的事,一套一套的,那样浅显又那样深刻,顿巴七十多岁的心里豁然开朗着,他激动地说:

“嘉措书记,还是国家对咱牧民好!

”嘉措书记更紧地握了顿巴老汉的手:

“顿巴阿爸,个人与国家相比,就如同河流和雪山一样,没有雪山,小河怎么会流呢?

国家就是我们牧民背靠的一座山。

”嘉措书记还讲了许多,顿巴老汉都一一在心里记了,这是嘉措书记在代表国家对我谈着呢!

顿巴老汉觉得自己又像五十年代初那样,因为打狼出了名而成了英雄时一样自豪起来了……

中午的太阳直直照进了门口,在那里闪着五彩的飞花,就在那些飞花里,多吉跑了进来,它的皮毛被阳光染成了金黄色,在门口的阳光里闪耀着。

顿巴老汉擦了擦自己的眼睛,不相信看见的这条狗就是他的多吉!

嘉措书记也看见了来到门口的多吉,他摇一摇顿巴老汉的手说:

“你的多吉我给你带回来了!

可不是嘛!

多吉那染上了阳光的纯白的双耳,那尖鼻子四方嘴,那似虎的胸脯,那如蜂的细腰,那像缎子一样闪闪发光的短毛……都在顿巴老汉的眼前了。

它望着顿巴老汉,好像在说:

“我回来了,我还可以帮助你去追逐狐狸呢!

”顿巴老汉看清楚是多吉后,他一下子冲上去抱住了多吉的头,多吉张开大口,鲜红的长舌镰刀般曲伸出来,添着顿巴老汉的手,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紧了顿巴老汉,仿佛在对顿巴老汉说:

“要不要让我陪着你到草原上去转转?

”顿巴老汉捧着多吉的头,泪水又一次涌出了他的眼眶。

在场所有的人都望着这一对情深意长的伙伴。

嘉措书记走到门口,拉起抱着狗头的顿巴老汉:

“顿巴阿爸,我对不起你,让你和你的狗分离,还受了那么大的损失,我向你道谦!

”说着深深地给顿巴老汉鞠了一躬。

顿巴老汉眼含热泪,不知道向县委书记说什么才好。

嘉措书记继续说:

“我听说了你的狗和牛的事,心里也很难过,我们的党员干部中有一部分人思想觉悟不高,我们教肓还不够,请你原谅。

今天我把多吉给你带来了,过几天由我们县委给你买一头奶牛送来,请你相信党,相信国家和人民。

顿巴老汉感动着:

一条狗、一头牛都这样被县委书记牵挂着,我们草原上还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呢?

过了几天,嘉措书记果然派人给顿巴老汉牵来了一头奶牛。

当顿巴老汉从来人手里接过牛缰绳时,定睛一看,这不是王乡长吗?

王乡长笑眯眯地看着顿巴老汉,握紧了他的手,说出了同嘉措书记一样的话:

“顿巴阿爸,实在对不起,请你原谅我吧!

这时候,红日正高高地挂在天空,顿巴老汉和王乡长的头上都被阳光染上了金黄金黄的色彩。

草原也沉醉在这阳光里了。

注释:

①木跟:

藏语,嗦使狗“咬”。

②僵:

当狼过份恼怒时,嘴一经咬住就很难张开。

(作者:

肃南县马蹄学校)

注:

编者选入时题目作了修改。

点评:

《牧人顿巴》讲述了新时期发生在党群和干群之间的动人故事,它以一位老牧人的亲身经历展现了党的各族干部对牧民的深切关怀和水乳交融的深厚感情。

来自远方的帮助——架起心中的桥

——漫天飞雪

九月的祁连山还没有完全退去绿色,错综交织在大片草原中的小型灌木已开始泛红。

刚刚过去的短暂的雨季哺育的牧草在这个季节看上去倒显得那么沧桑,仿佛在祈祷来年撒遍大地的甘霖早早光顾这片西部最后的草原。

世代守候在虎狼格大坂的萨利亚大妈望着自己前年建造的水窖,手中转动经筒口中又在喃喃自语:

多纯的心地啊,多好的姑娘啊……那感人的一幕又浮现在她的眼前。

那是两年前初夏的一个早晨。

太阳刚刚翻过了东边的阿其勒山头,洒满了萨莉亚大妈冬窝铺门前的草地,刚刚露出头的小草在太阳的映照下曦曦生辉,给这片草地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随着牧羊狗不停地叫唤远处的路口出现的几个人影也被旭日披上了一层霞光。

萨莉亚大妈抹了几下自己混浊的双眼细细望去,原来是乡上的妇女主任安江吉斯领着几个人正向自家门前走来。

“萨莉亚大妈,您好,看我给您带客人来了。

”还没到门前安江吉斯已是快人快语。

萨莉亚大妈走向前双手捏在一块不知如何是好,还是安江吉斯打破了暂时的沉默对她说道:

这几位客人是从天津来的,是给咱们捐助来了,在他们的捐助下经过乡上开会研究决定给你家建造一座水窖,今早,天津的热心捐助者雅欣小姐听说了您的情况决定跟着天津滨海新区妇联的几位同志来看看您,大妈,您高兴吗?

萨莉亚大妈听后,不住地说道,好人啊!

都是好人……在安江吉斯的介绍下她细细打量起这位天津来的年轻姑娘:

长长的秀发下的一张脸白白净净,脸颊细细的绒毛上早已热汗津津,脚上的一双运动鞋已沾满了尘土,看上去她还是学生摸样。

这时萨莉亚大妈紧紧握住雅欣的手连连说道:

你们这么远来到这里真不容易啊,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啊!

雅欣眼前的这位大妈虽然才五十多岁,可灰白的头发失去了昔日的光泽,一双大而深邃的眼睛已深深陷了下去……望着眼前的这位大妈,雅欣说道:

大妈,昨天听了乡上同志的介绍,我知道您是一位坚强的大妈,您供两位学生上学可真不容易啊,您一个人还要放牧牛羊,尤其是每天您还到很远的地方去驮水,您真不容易啊!

我们这次来就是看看你们,打算给你家建一座水窖。

这时安江吉斯接过话题对萨莉亚大妈说道:

大妈,建一座水窖可能需要资金两千多元,我们也是根据捐助资金数额和当地的群众现状决定对最需要捐助的家庭捐资一千元,下剩的资金还得您筹措……还没等安江吉斯的话说完萨莉亚大妈抢过了话题:

这都不容易了,还要多少才算够啊,我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片草原,在以前这都是想也不敢想的事了,我们只有说不完的感激。

接着天津滨海新区妇联副主任张大姐上前握住了萨莉亚大妈干枯的双手说道:

大妈,我们听说了居住在祁连山区的裕固族牧民生活还很艰辛,尤其是气候干燥,年降水量稀少,水资源非常短缺,给群众特别是部分贫困家庭饮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妇联号召全区的广大群众积极捐款筹划了捐助裕固族自治县的“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公益活动。

大妈,根据您的家庭情况,您更加需要帮助。

说完后张大姐把一叠崭新的钱交到了萨莉亚大妈的手中。

这时太阳已经完全越过了山头,彤红彤红的,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一股温暖的气息已经荡漾在所有人的心间。

在萨莉亚大妈热情的招呼下大家都坐在了热炕上喝起了喷香的奶茶。

说着说着就知道了:

天津来的雅欣还在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上学,她主要研究西部贫困地区信息技术发展的课题,这一次她积极响应天津滨海新区的号召踊跃为“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善举捐助了自己节俭下来的600元钱。

并且征得导师的同意为自己的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