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理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1100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原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教育原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教育原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教育原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教育原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原理答案.docx

《教育原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原理答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原理答案.docx

教育原理答案

第一章答案

一、单选题

1、c2、b3、d4、b5、c6、a7、d8、b

9、a10、b11、b12、b13、c14、b15、b16、d

17、b18、c19、b20、c21、b22、a23、b24、c

25、d26、d27、b28、c29、c30、a31、b32、a33、b34、a35、c36、c

二、多选题

1、ACD2、ABCD3、AC

4、ABCDE5、ABD6、ACE

7、BE8、BD9、AB

三、填空题

1、外在

2、自我教育

3、学记

4、本质的

5、学记

四、名词解释:

1、教育学:

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现象:

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3、教育规律:

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4、教育科学:

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5、、行动研究法: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一种方法。

6、、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卢姆认为完整的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三个部分:

1、认知领域;二是情感领域;三是动作技能领域。

怎样编制教育目标呢?

同事间合作制定目标是最好的途径。

7、教育理论:

教育学中对教育规律的概括与认识就是教育理论。

四、简答题:

1、简述学习教育原理的实践意义。

答:

(1)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2)掌握教育工作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3)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

(4)教育原理可为继续学习教学原理、德育原理、学校管理等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具有深化和奠基的作用。

2、.教育理论对教育改革的推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用“理性尺度”评价现实,揭露现存教育中的种种弊端,使人们认清现存教育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

(2)对未来教育进行预测、设计、规划,从对现存教育的评价中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分析中提出对未来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制度、形式等,知道教育改革的方向。

(3)靠理论创造的舆论力量,呼唤社会,尤其是教育界投身教育改革,使教育工作者具有参与教育改革的自觉性、热情和必胜的信心。

五、论述题

1、阐述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1、他认为“全面”与“和谐”是儿童个性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2、他非常重视德育;3、他认为智育并非简单的知识的传授,它包括学生获取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还包括培养学生的性格、信念、自尊心及爱劳动的精神,发展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4、他认为体育首先是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5、苏把美育称为情感教育,通过其特有的手段与途径,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6、苏还十分重视劳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章答案

一、单选题

1、A2、C3、C4、A5、D6、C

7、D8、B9、B10、D11、A12、C

二、多选题

1、ABC2、ABC3、BCD

4、BDE5、ABDE6、AD

三、填空题

1、奴隶

2、学校

3、学校

4、心理

5、学校

6、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四、名词解释

1、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3)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独立;(4)内容单一,教育方法落后等。

2、教育起源论:

人类教育是如何产生的问题,历来是教育家在展开其理论研究前首先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历史上,不少教育家曾就此展开过探究,并因其见解的分歧而形成不同的观点和主张。

主要有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和劳动起源论等流派。

3、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主要代表人物有孟禄。

它虽然纠正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把教育归结为人类的行为,但它却归结为人类无意识的模仿行为,同样是错误的。

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错误都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教育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4、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主张生物起源的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沛西•能。

其错误在于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5、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马克思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依照马克思的观点,首先推动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其次也与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有关。

6、终身教育:

把教育看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学校教育的结束不是学习的终止,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在他们的工作中不断追求新的学习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他们的新的需求。

教育是一个从出生到生命终止不断进行的过程。

五、简答题

1、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

答:

(1)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

(4)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提高了教育职能。

(5)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6)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7)个别实施或集体个别实施的教学组织形式。

2、简述学校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

(4)国家机器的产生。

3、简述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的区别。

答:

人类劳动的根本标志是制造工具;人类劳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行为;人类劳动从一开始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人类劳动不是对自然界的消极被动的适应,而是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4、简述现代教育的一般特征。

答: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2)教育的广泛普及和普及年限的逐步延长;

(3)教育形式多样化;

(4)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

(5)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的现代化,也是现代教育的又一特征;(6)现代教育追求通才教育、全面教育,反映在培养目标上是人才的通才性和全面性。

5、简述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答:

(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4)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化;

(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

(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六、论述题

1、为什么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答:

整个近现代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社会生产、社会政治发展进步使然。

(1)社会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重视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宏观结合形式——教育要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教育与社会之间保持了这种适应,满足了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就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提高社会生产水平。

(2)社会政治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改造旧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可以促进人的智力与体力的发展,亦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和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生产实际的能力。

2、试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

(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教育普及化的开始,“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教育法制化的形成,教育立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话。

(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

(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第三章答案

一、单选题

1、B2、B3、A4、C5、B6、D7、B

8、C9、C10、B11、A12、A13、C

二、多选题

1、ADE2、ABCD

三、填空题

1、教;2、质的规定性;3、本质;4、孟子;

5、教与学;6、教育者、受教育者

四、名词解释

1、教育:

解释之一: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解释之二: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

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3、教育者:

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者,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教育者主要指教师。

4、受教育者:

在教育过程中以学为职责的人被称为受教育者。

广义教育中,受教育者特指教师“教”的对象----学生。

五、简答题

1、在教与学构成的一对矛盾中,为什么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答:

(1)从教育活动的产生来看,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发展或延续的需要是教育活动的前提,而在教与学之矛盾两方面中,教的一面先行地理解和体现着这一需要。

(2)从对教育规律的理解、把握和利用来看,教的一面更有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从主体的结构关系来看,教的主体对学的主体的活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无论是在教育内容的处理上,还是在教育方法的选择。

2、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

答:

其一,动物对后代的爱护、照顾和抚育是出于一种本能的需要,因此是一种本能的活动,这种本能活动是天生的;而人类的教育之生发基础不是本能的需要,而是人主体性所意识到的社会需要。

其二,由于没有语言,也不具备明确的意识,动物不能将自己的经验积累起来向同类传授,也不能将个体经验类化,变成共享的经验财富。

其三,所谓动物的“教育”,其最好结果不过是小动物适应环境,独立生存并维持生命。

而人类的教育却不相同。

3、人类传递社会经验的教育方式和动物的信息遗传方式相比有哪些优越性?

(1)教育扩大了人的认识范围。

(2)教育可以大大加速个体或全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

(3)教育和学习过程的存在引起教育的生理基础、特别是大脑有了更快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人类自身不断得到完善和改造。

六、论述题

1、如何理解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答:

(一)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者,从学校的角度看,教育者主要指教师。

他在教育过程中处于领导、控制和执教的地位,以其有目的的活动来调整、控制教育对象、教育影响以至整个教育过程。

(二)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在教育过程中以学为职责的人被称为受教育者,在学校教育中指教师”教“的对象-----学生。

受教育者相对于教育者来说处于被领导、被控制的地位。

在学习活动中,受教育者处于主体地位,别人无法替代他的学习,只能影响他的学习。

作为“教“的主体的教育者和作为”学:

的主体的受教育者同处于教育过程中,他们共同的活动复合构成教育活动。

对于一个完整的教育活动来说,离开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活动,教育就是无目的性活动,离开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活动,教育就是非人道、甚至是反人道的活动。

2、论述教育活动中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答:

作为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三者间有着密切而复杂的联系,主要体现于教育过程中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

(1)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间的联系: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共同存在于统一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二者间又联结成复杂的双向互为主客体的关系:

他们互为活动的主客体,他们有共同的活动对象,即教育内容,他们有共同的活动目的,即发展受教育者的素质。

(2)教育活动之主客体间的联系:

教育者是主体“教”的活动中,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构成复合客体;在受教育者是主体“学”的活动中,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构成复合客体。

(3)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教与学的矛盾是教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在教与学构成的一对矛盾中,教是矛盾的主要放方面。

3、怎样完整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4、请概括地表述教育的特质,

(1)教育使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有意识的活动;

(2)教育使人类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四章答案

一、单选题

1、B2、B3、A4、D5、A

6、D7、D8、B9、C

二、多选题

1、ABC2、CD3、ACD

三、填空题

1、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2、直接影响

3、社会生产力

4、间接影响

5、剩余劳动的数量、教育经费投入

四、名词解释

1.社会:

以人和人群共同体为活动主体,以生产方式为物质基础的各种要素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五、简答题

1、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002.4

答: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2、社会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002.10

答:

政治对教育有直接的制约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制约着教育目的。

(2)社会政治经济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3)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配。

3、现代社会有哪些特征?

2005.4

答:

(1)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的社会。

(2)现代社会是科学化的社会。

(3)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化、法制化的社会。

(4)现代社会是革命性社会。

4、生产力制约和推动教育的发展表现在哪里?

2007.4

答: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这教育目的。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则会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4)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5)生产力的发展还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5、为什么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不同性质?

2006.4

答:

(1)物质资料的消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故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2)生产方式决定着一个社会的面貌,社会的基本制度、阶级构成以及政治、法律、价值规范等等都是由生产方式最终决定的。

(3)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当一种生产方式被另一种生产方式所取代的时候,依附于原来生产方式之下的社会制度也必然跟着改变。

六、论述题

1、论述科技进步对教育的影响。

2005.10、

答: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

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之上的现代生产要求每一个直接或间接参与到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都要具备相应的科技素养,科技发展对人的素质所提出的新要求最终反映发哦了教育的变革上。

现代教育正式人们在自觉适应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现代大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要求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科技进步的需要。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技进步改变了教育技术。

教育的技术基础和社会的科技进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科技技术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教学双方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效率,促进了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是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开放的、平等的教育,加速了教育民主化的进程。

1、结合现实谈谈社会政治经济是如何影响教育的?

2009.4

答:

政治对教育有直接的制约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制约着教育目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至于培养具有什么样的政治观念、政治态度的人,这是由社会政治具体决定的。

在古代社会,学校教育的目的主要集中于培养明贵贱、别尊卑,自觉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统治人才。

(2)社会政治经济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比如通过国家权力机构对教育实现控制或管理;利用经济力量的控制来达到对教育的领导;以思想宣传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或控制教育。

(3)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配。

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他所受的受教育机会主要是由他的政治地位决定的。

奴隶社会,学校只为奴隶主子弟开设。

到了唐代,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只能进书、算、律学就读,皇亲国戚的子弟才可以进弘文馆和崇文馆。

而在社会主义社会,法律规定全体国民教育机会一律平等。

第五章答案

一、单选题

1、B2、A3、B4、A5、B6、D7、A8、D

9、B10、D11、A12、D13、A14、A15、D

二、多选题:

1、BCD

三、填空题

1、教育

2、1985年

3、十二大

4、研究与教学

5、教育为先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1、试述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2002.10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

(1)在现代社会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

(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

(3)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2、教育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从教育现代化的价值追求看,教育现代化要通过自身的现代化进而实现下列价值追求和具体目标。

(1)教育的普及化。

(2)教育的国际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法制化。

(5)教育的个性化。

(6)教育的多样化。

(7)教育的整体化。

(8)教育的终身化。

2、简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教育现代化内容:

教育观念现代化,如终身教育观,教育主体观、教育民主观等等,确立和形成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是保证教育现代化实现的一个重要前提。

教育内容现代化。

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教育管理现代化,包括教育管理体制、管理思想原则、管理手段与方法等方面。

教师素质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4、试述现代教育本体功能的主要内容。

2004.4

答:

(1)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的进程——人的培养。

培养人是教育的最基本职能,也是教育的特质所在。

(2)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与继承——社会遗传。

(3)经验和人才的选择——科学筛选。

5、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2002.4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六、论述题

1、论述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以及价值追求。

2006.10、2003.4、2006.4

答:

教育现代化内容:

(1)教育观念现代化,如终身教育观,教育主体观、教育民主观等等,确立和形成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是保证教育现代化实现的一个重要前提。

(2)教育内容现代化。

(3)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4)教育管理现代化,管理体制、管理思想原则、管理手段方法等方面。

(5)教师素质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从教育现代化的价值追求看,教育现代化要通过自身的现代化进而实现下列价值追求和具体目标。

(1)教育的普及化。

(2)教育的国际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法制化。

(5)教育的个性化。

(6)教育的多样化。

(7)教育的整体化。

(8)教育的终身化。

2、联系实际论述教育的人口功能。

2007.10

答:

(1)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原因:

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对劳动者文化要求的提高,可以刺激家庭对教育的需要;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使人们更容易理解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使人们更倾向于现代的、科学的眼光看待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风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使人们往往更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随之受教育年限的延长,男女结婚和生育的年龄一般会往后推移;教育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妇女就业的机会,提高了妇女养育儿童的能力。

(2)教育可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

(3)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通过教育有助于改变人口的性别结构,保证男女性别比例的自然平衡;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有助于人口城乡结构的改变。

(4)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

3、联系实际论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2008.4

答:

教育的政治作用,在资产阶级专政的社会里,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国家里,教育的政治作用表现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共有形式:

(1)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去实现教育的政治作用。

(2)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的政治运动,把学生作为现实的政治力量使用。

(3)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4、联系实际论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2007.4、2008.10

答: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5、联系实际论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

(1)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

(2)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

(3)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功能

(4)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

6、试述教育的政治功能及其所受到的限制。

答:

教育的政治作用,在资产阶级专政的社会里,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国家里,教育的政治作用表现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共有形式:

(1)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去实现教育的政治作用。

(2)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的政治运动,把学生作为现实的政治力量使用。

(3)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教育对于政治经济起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但不能起决定作用。

进步的教育虽能推动革命,但不能代替革命;腐朽反动的教育虽会阻碍社会发展,但终究挽救不了它的崩溃。

因此,教育是在政治经济制度的允许范围内发挥作用。

第六章答案

一、单选题

1、B2、C3、C4、C5、B6、C7、B8、C

9、D10、C11、C12、A13、A14、C15、B16、A

17、B18、C19、B20、C21、A22、C23、A24、C

二、多选题

1、ABCE2、ABCD3、ABCDE4、ABCE5、ABCDE

三、填空题

1、遗传

2、一般规律

3、身心

4、共同

5、遗传

6、环境决定论

四、名词解释

1、人的身心发展:

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五、简答题

1、为什么教育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