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个性.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904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个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浅谈个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浅谈个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浅谈个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浅谈个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个性.docx

《浅谈个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个性.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个性.docx

浅谈个性

浅谈个性

------程和平

▲概述

  个性(personality),也称人格。

它是心理学家用以解释人类行为差异的核心概念。

我国心理学者一般认为,个性是指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包括两大组成部分: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其中需要又是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积极的源泉。

只有在需要的推动下,个性才能形成和发展。

动机、兴趣和信念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

世界观居于最高层次,它制约着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整个心理面貌,是人们言论和行为的总动力和总动机。

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它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这些心理特征较早地形成,并且不同程度地受生理因素的影响,构成个性中比较稳定的成分。

因而,它反映了个性的独特性、个别性。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这两部分有机结合,使个性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整体结构。

  ▲第一节需要和动机

  ▲一、需要

  需要(need)是指个体内部的一种匮乏状态。

如缺乏水、空气和食物等,这种匮乏状态在主观上通常是以一种必要感、不满足感被体验着。

对人类来说,需要不仅表示生理上的匮乏状态,还用来表示心理上的匮乏状态,

  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但是动物的需要是以先天的生理需求为条件,直接以其周围的自然物体作为满足需要的对象。

而人不仅有先天的生理需要,而且在社会实践中,又形成和发展了多种多样的社会需要。

  需要与人的活动紧密联系着,需要一旦被意识,并驱使人去行动时,就以行为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

需要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它激发人的活动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对象以求得自身的满足。

个体的需要越强烈、越迫切,所引起的活动也就越有力。

  

(一)需要的种类

  人类的需要复杂多样,其分类方法也各不相同。

  ▲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生理性需要是人和动物中人有的最基本的需要。

如进食、饮水、运动、休息、睡眠、觉醒、排泄和性等,都是生理性需要,它们是保护和维持有机体生存和繁衍种族所必需的。

  介绍一个经典实验(“剥夺睡眠”)

  生理性需要的满足,在医疗实践中更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疫病或治疗的原因,病人生理性需要的满足常常遇到阻碍或限制,如进食困难,难以入睡,身体活动受阻,排泄异常,体液不足,性功能障碍等。

这些生理性需要遇阻的同时,也会导致病人出现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以至影响疾病的治疗和身体的康复。

  社会性需要并非与生俱来,它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例如对交往、关怀、爱、求知的需要等,都是社会性需要。

由于这类需要受社会文化因素的显著影响,它既有阶级差异、民族差异,也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社会性需要得不到满足,虽然不会直接威胁个体的生命,但此类负性情绪如果持续过长或过于强烈,也可能导致心理或躯体疾病。

  ▲2、根据需要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图: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略)。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A.H.Maslow)是美国心理学家,人体主义心理学创始人。

他认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些需要是相互联系、彼此重叠的。

它们被排列成一个由低到高逐渐上升的层次。

因而,马斯洛的需要划分理论也称为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认为,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得到基本满足,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某种需要占优势时,人的行为将受它的支配。

  ●图:

护士抱着婴儿(略)

  ●图:

劫后余生(略)

  ●图:

治疗前向病人作解释(略)

  ●图:

护士喂养婴儿(略)

  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直接与生存有关的需要。

它相当于前面所讲的生理性需要。

  2、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是生理需要相对满足后出现的占优势的需要。

它是指避免危险和生活有保障,包括工作稳定、有一定的收入、社会秩序良好、生命和财产得到保护等。

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感到有安全感。

  3、归属与爱的需要▲●

  归属的需要就是指个体需要参加一定的组织,依附于某个团体等。

爱的需要包括给予和接受爱,如对关怀、温暖、爱情、同情、奉献的需要等。

马期洛认为,爱不是指性,性是生理需要,成熟的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关心、尊重和信任。

如果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人就会感到孤独和空虚。

  4、尊重需要▲●

  尊重需要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渴望名誉或声望,即希望爱别人的尊重、赏识、认可等。

二是渴望有成就、有实力和对周围有施加影响的能力等。

这种需要若得到满足,会使人产生自尊、自信、有价值等方面的感觉,否则会引起自卑感和失落感。

  ●图:

金牌的喜悦(略)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使个人潜能和天赋得以充分发挥。

这是最高形式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真正能成为自我实现者的只是极少数人。

  ▲二、动机

  动机(motivation)和需要是紧密相联的两个概念。

动机是与实现某一目标的行为相联系的,它是行为发动的原因。

  引起动机有两个基本条件:

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

内在条件就是需要。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只有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成为动机并引起活动。

引起动机的外部条件,心理学称为诱因,就是指驱使个体产生行为活动的外部因素,它与需要相互作用而形成动机。

例如,饥饿感是驱动求食的内部原因,而食物就是驱动求食行为的诱因。

诱因可能是物质的东西,如金钱、食物等,也可以是精神的东西,如名誉、职位、表扬、批评等。

  ▲动机对行为活动具有引发、指引和激励的功能。

它如同汽车的发动机和方向盘,是驱使个体达到某一目标的活动的动力。

一旦动机产生,就会引起行为,以满足需要。

如果这一行为遇到阻碍或干扰,人就会体验到一种挫折感。

在人的一生中,就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但其影响有积极和消极的两方面:

从积极方面盾,挫折可以激励人们寻求更为恰当的方法达到目标,提高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锤炼人的意志;从消极方面而言,如果个体对挫折缺乏正确的认识评价,就会导致心理失衡了,易出现侵犯性行为,若个体经受挫折太多,时间太长,越出现机体的承受能力时,就会产生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反应,甚至影响人体的身心健康。

  ▲第二节能力

  ▲一、能力的概念和种类

  能力(ability)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影响个体活动效率及效果的基本因素。

  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类。

  ▲

(一)一般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从事任向活动都需要的能力。

如观察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等,都属一般能力。

通常所说的智力(intelligence)就是指一般能力。

  关于智力的组成或结构,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理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1)斯皮尔曼(C.spearman)的二因素理论。

(2)塞斯顿的(L.L.Thurstone)的群因素论。

(3)●图: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略)。

  吉尔福特(J.P.Gwilford)的智力三维结构学说。

●这个理论认为,智力是由操作、内容和产品三个维度构成的,其中每个维度又包含了几个不同的项目。

每个维度中的任何一个项目都可同另外两个维度中的任意两项结合,一共可得4×5×6=120种组合,每一种组合代表一种智力因素。

  ▲

(二)特殊能力

  特殊能力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

它只在特殊活动领域内发生作用。

阿纳斯塔西(A.Anastasi)把特殊能力划分为:

动作能力、机械能力、核对能力(从事登录、核对、核算等工作所需要的能力),美术能力和音乐能力。

一般认为数学能力、体育能力、写作能力等也是特殊能力。

  为了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称为才能。

例如,一个护士的才能表现为具有敏捷的观察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良好的言语能力和娴熟的操作能力等。

  如果一个人在某方面有杰出才能,并在实践中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这个人就被称为天才。

天才是能力发展和表现的最高水平,天才是各种能力的结合,表现在能顺利地、杰出地和创造性地完成某种复杂的活动上。

  ▲二、能力的个别差异

  人的能力存在个别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类型、发展水平和表现早晚三方面。

  ●录像:

请看录像《雨人》白痴天才(略)

  ●

(一)能力类型差异

  表现在观察力、记忆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

  ●图:

智商分布曲线(略)

  ●

(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人的能力水平一般用智商(IQ)来衡量。

智商这一概念来源于心理测验。

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测验发现,人类的智商分布呈常态分布。

绝大多数人都属于中等智力,其智商在100左右。

根据统计学上的估计,约有三分之二的人智商在85-115之间,只有极少数人的智商属于极高。

  由于人们的智力发展水平不同,心理学上把它划分为超常、正常、低常三个类型。

划分的依据是:

智商在130以上者为超常,70以下者为低常,70-130为正常。

以下简要谈谈超常和低常儿童的智力特征。

  ●图:

超常儿童(略)

  ▲●1、超常儿童

  超常儿童一般占人群的2.5%。

所有这些超常儿童存在的共同特点是:

有浓厚的认识兴趣,旺盛的求知欲;思维敏捷,理解力强,有独创性;敏锐的感知觉,良好的观察力;注意集中,记忆力强。

除了这些能力特征外,他们还表现出共同的性格特征:

进取心强、自信、勤奋、有坚持性。

  超常儿童不是天生的,即使先天素质十分重要,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所以早期教育是培养超常儿童的前提和基础。

  ●图:

弱智儿童(略)

  ▲●2、低常儿童

  低常儿童,又称智力落后儿童、弱智儿童等,其智商在70以下。

他们由于先天或后天等种种原因导致脑功能障碍,大脑发育持续性地迟滞,智力低下,自我料理和适应社会生活显著困难,其个性发展也极不健全。

  ▲(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图:

莫扎特(略)

  1、人才早熟,如白居易、王勃,国外的莫扎特等。

  ●图:

齐白石(略)

  2、大器晚成,如齐白石,达尔文等。

  人才早熟和大器晚成者终归是少数,一般人的能力得以充分表现,大都在25~45岁之间。

  ▲第三节气质

  ▲一、气质的概念

  气质(temperament)是一个很古老的概念,早在古代,中外的许多学者就观察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表现,并从气质的角度把人做过分类。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创立的四液说是根据人体内的体液把气质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现代心理学把气质解释为个体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这些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速度、稳定性、强度、灵活性及指向性等方面。

例如,对刺激感受性的高低,注意转移的快慢,情绪发生和变化的强弱、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动作发生的强弱等,都是气质的表现。

  气质不同于能力,它体现的是个体活动的风格。

具有某种气质特征的人,常常在不同的活动中显示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点。

  心理学认为气质主要受先天生物国家的制约,因此见有很大的稳定性。

  尽管气质具有比其它个性心理特征更大的稳定性,但是并不意味气质是固定不变的。

在后天生活环境和个体心理成熟的影响下,气质可能被掩盖或缓慢地发生变化。

  ▲二、气质的生理基础

  关于气质的生理机制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例如气质的血型说、体型说、激素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等等。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气质的激素理论和巴甫若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激素理论主为气质的特征决定于内分泌腺的活动。

根据人的某种腺体特别发达而把人分为甲状腺型、脑垂体型、肾上腺型、甲状素腺型和性腺型和胸腺型等。

例如,甲状腺分泌增多者表现为感知灵敏、精神饱满、意志力强等特征;肾上腺分泌增多者表现为雄壮有力、精力旺盛、好斗、情绪易激动等特征。

此理论由于过分地夸大了内分泌腺的作用,否定了神经系统的特性对气质的重要作用,而受到心理学者的批评。

  现代心理学认为,气质的生理基础不是某个个别生理系统,而是人机体所有结构的总和。

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特点在气质形成中作用更为重要。

因此可以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的关系较为直接和密切。

  ▲

(一)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高级神经活动有两个基本过程:

兴奋和抑制。

兴奋引起皮层细胞和相应器官的活动;抑制阻止皮层细胞的兴奋和器官的活动。

这两种神经过程有三个主要特性:

神经过程的强度、神经过程的平衡性和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大脑皮层细胞经受强烈刺激或持久工作的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皮层细胞中发生的兴奋是与刺激物的强质相适应的,即强刺激引起强兴奋,弱刺激引起弱兴奋。

但是当刺激很强时,并不是每个有机体都能以相应强度的兴奋对它发生反应。

兴奋过程较强的有机体,有耐受高度紧张的能力,仍能形成和保持条件反射,而兴奋过程弱的有机体,对强烈刺激不能形成条件反射,并且抑制和破坏已建立的条件反射。

确定神经过程的强度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通过神经中枢对不间断的抑制状态的耐受性实验。

抑制过程强的有机体(如狗)可以耐受不间断内抑制达5-10分钟,而抑制过程弱的狗对于持续15-30秒钟的内抑制就耐受不了,甚至会引起神经系统的病变。

神经过程的强度被认为是神经类型的最重要标志。

  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是指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之间是否相当。

这是有平衡与不平衡之分,而不平衡中又有哪个过程的强度占优势的问题。

实践表明:

不平衡的动物一般具有较强的兴奋过程和较弱的抑制过程,也有少数动物具有较强的抑制过程和较弱的兴奋过程。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是指对刺激的反应速度以及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

个体之间在兴奋和抑制的灵活性上也存在差异,有的人灵活,有的人不灵活。

实验证实,神经过程灵活性差的动物长时间停留在原来的反应模式上,不能适应于新条件的变化。

  ▲

(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

  高等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应特点不是由上述三个特性之一来表明的,而是由三个特性的特殊组合表明的。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三种特性的最重要结合提出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概念,并据此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

  

(1)强而不平衡型:

兴奋过程占优势。

这种类型的动物具有强的兴奋过程,并且兴奋过程的强度大于抑制过程,所以它们形成阳性条件反射(即唤起某种效应器活动)缓慢、困难。

这种易兴奋而又难于控制的类型也称之为“不可抑制型”或“兴奋型”。

  

(2)强、平衡而灵活型:

这种类型的动物容易形成并易改变阳性或阴性条件反射,行动迅速活泼,一旦缺乏刺激就无精打采或很快入睡。

因此,这种类型也称为“活泼型”。

  (3)强、平衡而不灵活型:

这种类型的动物容易形成条件反射,但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不易改变。

这是一种坚韧而行动迟缓的类型,故也称之为“安静型”。

  (4)弱型:

这种类型的动物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弱,难以建立条件反射,经受不了强刺激。

这种类型也称之为“抑制型”,此类个体常见于神经官能症。

  巴甫洛夫认为,这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虽然是在动物实验中确定的,但也适用于人类。

气质类型就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人的行为和治疗中的表现。

  ▲三、气质类型及其特征

  

(一)气质特征

  1、感受性

  这是人对身体外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它是神经过程的强度特性的一种表现。

可以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变量。

  2、耐受性

  这也是神经过程强度特性的表现。

它反映了人对外界刺激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

它可表现在长时间从事某项活动时注意力的集中性,也可表现在对强烈刺激或高负荷工作的耐受性上,以及对长时间的思维活动能保持高效率的坚持性等方面。

  3、反应的敏捷性

  这主要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

它主要反映在一般的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上,比如知觉的速度、注意转移的灵活程度、思维的敏捷程度、一般动作的灵活、迅速等。

同时它也可以反映在一些不随意的反应性上。

  4、可塑性

  这主要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

它反映了人根据外界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适应性行为的可塑程度。

与可塑性相反的品质是刻板性。

  5、情绪兴奋性

  它是神经过程的强度特性和平衡性心理反应上的重要表现。

例如,有的人情绪兴奋性强而抑制性弱,这就不仅表现出神经兴奋过程强的特点,而且表现出兴奋强于抑制的不平衡的特点。

此外,情绪兴奋性还包括情绪向外表现的强烈程度。

例如,同样具有强烈情绪兴奋性的人,有的人有强烈的外部表现;有的人则无强烈的外部表现。

  6、向性

  外向性是兴奋过程的表现,内向性是抑制过程占优势的表现。

  上述神经过程特性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的各种气质特征的不同结合,也就构成了人的不同的气质类型。

  自学:

总结各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并找出大家熟悉的典型人物

  ▲

(二)气质类型

  ●图:

张飞(略)

  ▲●1、胆汁质

  表现为精力旺盛、不易疲劳,但易于冲动、自制力差,性情急躁,办事粗心等行为特点,外向。

  ●图:

王熙凤(略)

  ▲●2、多血质

  表现为动作言语敏捷迅速、活泼好动,待人热情亲切,但又显得有些粗心浮躁、注意力和情感都易转移或发生变化,外向。

  ●图:

薛宝钗(略)

  ●图:

林黛玉(略)

  ▲●3、粘液质

  表现为情绪较稳定、心平气和、不易激动、也不外露;行动稳定迟缓,说话缓慢且言语不多;处事冷静而踏实;自制力强但也易于固执拘谨,内向。

  ▲●4、抑郁质

  表现为对事物和人际关系观察细致、敏感;情绪体验深刻稳定,不外露;行动缓慢,不活泼;学习和工作易感疲劳。

工作中常表现出多虑、不果断;生活中常有孤独、胆怯的表现,内向。

  具有上述四种典型特征的气质类型叫典型;近似其中某一类型者叫做一般型;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者叫做中间型或混合型。

在人口分布中,属于典型和两种以上类型的混合型的人,为数不多。

大部分属于一般型和两种类型的混合型。

  完成气质心理测验,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

  ▲第四节性格

  请描述以下三个人的性格特征:

  一位好朋友:

  一位讨厌的人:

  自己的性格特征:

  (指出存在的问题,表明系统学习性格的意义)

  ▲一、性格的概念

  生活中人们对性格的理解与心理学上性格概念的含义基本一致。

性格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并以不同的意义运用它。

我国心理学者一般认为,性格(character)是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人的性格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活动中得以表现。

个体在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会形成对客观现实的各种态度,例如,诚实或虚伪,勤劳或懒惰,谦虚或傲慢等。

这些态度一旦巩固下来,就构成个体一定的态度体系,并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人体的行为之中,构成个体所特有的行为方式。

例如,坚韧不拔、果断、自由散漫、草率等。

人对现实态度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组合,就构成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格。

性格是人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在个体生活中那种一时性的、偶然性的表现,不能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例如,一个人在偶然场合下,一反常态发了脾气,不能就认为这个人具有暴躁的性格特征。

只有那些经常的、习惯的表现才能被认为是个体的性格特征。

  性格是个性结构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它足以区别于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明显的和主要的差别。

我们平时所讲的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性格。

  ▲二、性格的特征

  如何才能较客观地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呢?

一般说来,可以按照以下四个方面对性格进行分析和研究。

  ▲

(一)性格的态度特征

  在现实生活中,人接受现实生活的影响,以一定的态度反应现实生活。

现实生活多方面的影响,则形成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体系即构成人对现实的性格特征。

属于这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是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的性格特征。

  1、表现为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的性格特征

  属于这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

公而忘私或假公济私;忠心耿耿或三心二意;善交际或行为孤僻;热爱集体或自私自利;礼貌待人或粗暴;正直或虚伪;富有同情心或冷酷无情,等等。

  2、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的性格特征

  属于这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

认真或马虎;勤劳或懒惰;细致或粗心;富有创造性或墨守成规;节俭或浮华;等等。

  3、对自己的态度的性格特征

  属于这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

自尊或自卑;谦虚或骄傲;严于律已或放任,等等。

  ▲

(二)性格的理智特征

  表现在认识过程中的性格特征,称为性格的理智特征。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感知方面的性格特征

  主动观察型和被动观察型;详细罗列型和扼要概括型;快速型和精确型,等等。

  2、记忆方面的性格特征

  主动记忆型和被动记忆型;直观形象记忆型和逻辑思维型;在识别上有快慢之分;在保持上有长短之分,等等。

  3、想象方面的性格特征

  主动想象型和被动想象型;幻想型和现实型;敢于想象型和想象受阻型;狭窄想象型和广阔想象型,等等。

  4、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

  独立型和依赖型;分析型和综合型,等等。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稳定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1、情绪强度特征表现为个人受情绪影响程度和情绪受意志控制的程度。

例如,有人情绪体验比较强烈,很难用意志控制;有人情绪体验比较微弱,容易用意志控制。

  2、情绪稳定性特征表现为情绪起伏波动程度。

有人不论在成功或失败时,情绪上都比较平静,对情绪的控制也比较容易;有人成功时则冲昏头脑,失败时垂头丧气,对情绪的控制也比较困难。

  3、情绪持久性特征表现为个人受情绪影响时间久暂的程度。

有人遇到悲伤的事,当时很难过,事后很快恢复平静,不留下任何痕迹;有人的悲伤情绪可以持续很久,长期不能平静。

  4、主导心境特征表现为不同的主导心境在一个人身上的稳定程度。

主导心境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人经常愉快,有人经常忧伤;有的人受主导心境支配的时间长,也就是主导心境的稳定性大;有的人受主导心境支配的时间短,也就是主导心境的稳定性小。

  ▲(四)性格的意志特征

  情绪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面的性格特征。

  1、对行为目的明确程度的特征目的性或盲目性;独立性或易受暗示性;纪律性或散漫性,等等。

  2、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主动性或被动性;自制力强或缺乏自制力、冲动性,等等。

  3、在长期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特征恒心、坚韧性或见异思迁、虎头蛇尾,等等。

  4、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特征勇敢或怯懦;沉着镇定或惊慌失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