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833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考试大纲.docx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考试大纲.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考试大纲.docx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考试大纲

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其特点是与现代生物学各分支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交叉。

细胞分子生物学是当今细胞生物学的重点。

一、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现状

细胞生物学的定义

二、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三、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任务

四、细胞生物学的作用

五、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研究领域

六、细胞生物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七、展望

第二节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一、细胞的发现

二、细胞学说的创立及其意义

三、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四、实验细胞学时期

五、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六、主要教学参考书与网络教程、搜索引擎

第二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第一节细胞的基本概念

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细胞的基本共性

三、细胞的大小和形状

第二节细胞的类型和结构体系

一、原核细胞

二、真核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第三节细胞的分子基础

一、水

二、无机盐

三、生物分子

第四节病毒、类病毒与蛋白质感染因子

一、病毒

二、类病毒

三、朊蛋白(蛋白质感染因子)

第三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第一节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一、膜脂

二、膜糖

三、膜蛋白

第二节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一、细胞膜的结构模型

二、膜的不对称性

三、膜的流动性

三、细胞膜的功能

三、骨架与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第三节细胞连接

一、封闭连接

二、锚定连接

三、通讯连接

三、细胞表面的粘着因子

第四节细胞外被与细胞外基质

一、胶原

二、糖胺聚糖和蛋白聚糖

三、层粘连蛋白和纤连蛋白

四、弹性蛋白

五、植物细胞壁

六、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功能

第四章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

第一节物质的跨膜运输

一、被动运输

二、主动运输

三、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

第二节细胞通讯与信号传递

一、细胞通讯与细胞识别

二、通过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

三、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跨膜传递

四、由细胞表面整联蛋白介导的信号传递

五、细胞信号传递的基本特征与蛋白激酶的网络整合信息

第五章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

第一节细胞质基质

一、细胞质基质的涵义

二、细胞质基质的功能

三、细胞质基质与胞质溶胶

第二节内质网

一、内质网的两种基本类型

二、内质网的功能

三、内质网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三节高尔基体复合体

一、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

二、高尔基体的功能功能

三、高尔基体与细胞内的膜泡运输

第四节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

一、溶酶体的结构类型

二、溶酶体的功能

三、溶酶体的发生

四、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

第五节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与细胞结构的装配

一、信号假说与蛋白质分选信号

二、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与类型

三、膜泡运输

四、细胞结构体系的装配

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第一节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

三、线粒体的功能

四、线粒体与疾病

第二节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一、叶绿体的形状、大小和数目

二、叶绿体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三、叶绿体的主要功能----光合作用

第三节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

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

三、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及装配

第四节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

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

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第七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第一节核被膜与核孔复合体

一、核被膜

二、核孔复合体

第二节染色质

一、染色质的概念及化学组成

二、染色质的基本结构——核小体

三、染色质包装的结构模型

四、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

第三节染色体

一、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二、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元件

三、核型与染色体显带

四、巨大染色体

第四节核仁

一、核仁的超微结构

二、核仁的功能

第五节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转录

一、活性染色质的主要特征

二、染色质结构与基因转录

第八章核糖体

第一节核糖体的类型与结构

一、核糖体的基本类型与成分

二、核糖体的结构

三、核糖体蛋白质与rRNA的功能

第二节多聚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

一、多聚核糖体

二、蛋白质的合成

三、核糖体的生物发生

四、RNA在生命起源中的作用

第九章细胞骨架

第一节细胞质骨架

一、微丝

二、微管

三、中间纤维

第二节细胞核骨架

一、核基质

二、染色体支架

三、核纤层

第十章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第一节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一、细胞周期

二、有丝分裂

三、减数分裂

第二节细胞周期的调控

一、MPF的发现及其作用

二、P34cdc2激酶的发现及其与MPF的关系

三、周期蛋白

四、CDK和CDK抑制物

五、细胞周期转运调控

六、其他内外因素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

七、细胞周期中的四个主要检验点

第十一章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

第一节细胞分化

一、细胞分化的基本概念

二、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

三、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

第二节癌细胞

一、癌细胞的基本特征

二、癌基因、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三、肿瘤的发生是基因突变逐渐累积的结果

第三节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

一、基因组调控:

DNA甲基化与DNA重排

二、转录水平的调控

三、转录后加工水平的调控

四、翻译水平的调控

五、翻译后加工

第十二章细胞衰老与凋亡

第一节细胞衰老

一、早期的细胞衰老研究

二、Hayflick界限

三、细胞在体内条件下的衰老

四、衰老细胞结构的变化

五、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

第二节细胞凋亡

一、细胞凋亡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

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特征

三、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

二、参考书目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翟中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生物化学是一门基础课程。

本门课程要求考生能结合生命现象透彻地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并具有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蛋白质化学

1.氨基酸的基本结构,性质、分类。

2.肽的结构及活性肽的概念。

3.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4.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5.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类。

6.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二)核酸

1.核酸的概念。

2.核酸组成成分及其结构。

3.核苷酸的结构与种类。

4.DNA的结构及功能。

5.3种RNA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6.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7.核酸的性质。

8.核酸的序列测定。

(三)酶

1.酶的概念及分类、命名。

2.酶的化学本质。

3.酶的分子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酶的作用机制;

5.酶促反应动力学(包括酶活力测定)。

(五)生物氧化

1.生物氧化的概念和意义。

2.自由能及高能化合物的概念。

3.ATP在生物细胞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氧化还原电位。

5.呼吸链的种类、各自组成及排列。

6.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及其作用机制的主要学说。

7.线粒体外的还原力转化成ATP的机制。

(六)糖代谢

1.糖酵解过程及调节。

2.三羧酸循环途径及调节机制。

3.糖酵解、三羧酸循环、乙醛酸循环及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4.糖异生作用及调节。

(七)脂类代谢

1.甘油三酯的分解及产物去向。

2.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3.酮体代谢。

4.脂肪酸的合成。

5.甘油三酯合成;

6.磷脂的分解及合成。

(八)氨基酸代谢

1.动物组织中氨基酸共同的分解代谢途径。

2.氨基酸合成途径类型。

3.一碳单位的概念;

(九)核苷酸代谢

1.生物体内核酸降解及嘌呤、嘧啶分解的一般途径。

2.核苷酸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

(十)核酸的生物合成

1.DNA的半保留复制。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DNA复制。

3.反转录作用

4.DNA的损伤修复机制。

5.DNA克隆。

6.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mRNA结构及转录作用。

(十一)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遗传密码及其特性。

2.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3.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

4.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过程。

5.肽链合成后的加工处理。

(十三)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控制

1.糖、脂类、蛋白质、核酸代谢的相互关系。

2.生物界代谢调控4个层次水平的机制。

3.乳糖操纵子结构及工作原理。

(十四)生物化学基础实验方法

1.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2.电泳法分离蛋白质。

3.核酸变性及复性。

4.蛋白质及核酸含量测定。

5.酶活力测定。

二、主要参考书

《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鏡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遗传学》考试大纲

遗传学是研究遗传与变异的一门课程,是生物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

因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联系密切,而且其理论较深、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发展又较快,已经成为生物学中的带头学科。

一、考试内容

第二章孟德尔定律

第一节分离定律

一、孟德尔实验前的选材及实验的全过程

二、孟德尔的假设及验证方法

三、分离比实现的条件

四、概括分离定律

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二、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的解释

三、多对基因的自由组合

四、对育种实践的启示

五、自由组合的实质

第三节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处理

一、加法法则和乘法法则内容及二个法则在遗传学中的具体应用

二、特定基因型、表现型出现的概率

三、二项式展开

四、卡平方检验的基本方法及适合度测定

五、遗传病在系谱中的表现特点、如何从系谱中区别常染色体显性及隐性遗传

第三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一节细胞和染色体

一、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数目

二、染色体组及组型(核型);研究染色体的时期

三、染色体的超微结构

第二节细胞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主要过程中,染色体所发生的各种变化

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三、染色体周史

四、高等动物(及人类)的配子发生;高等植物的配子发生;链孢霉的生活史

五、受精过程的遗传学意义

第四章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

一、环境与基因作用的关系

二、多因一效与一因多效

三、表现度和外显率

四、显性的多种表现形式及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五、表型模写

六、影响表型变异的因素

第二节致死基因

第三节复等位现象

第四节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一、互补基因

二、修饰基因

三、上位基因

第五章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第一节性染色体决定的性别

一、XY型、ZW形、XO型

二、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

三、同配与异配性别

第二节伴性遗传

一、果蝇的伴性遗传实验及特点

二、人的伴性遗传

三、高等植物的伴性遗传

四、ZW型的伴性遗传等

第三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

第四节其它类型的性别决定

第五节人类的性别畸形

一、人类核型的表示方法

二、巴尔(Barr)小体与Y小体

三、基因突变与性别分化

四、环境条件对性别分化的影响及在动、植物及人类中的表现

第六章染色体和连锁群

第一节连锁与互换

一、连锁与互换的现象

二、基因重组的现象和重组值的测定方法

三、两点测验法作图

四、三点测验法作图

五、重组与交换的关系

六、并发率和干涉

七、孟德尔研究的7对相对性状

第二节真菌的遗传学分析

一、四分子及四分子分析

二、着丝粒作图

三、链孢霉的连锁分析及作图

第三节人的连锁分析和细胞学图

一、家系分析与基因定位

二、体细胞遗传学与细胞学图的制作

第四节连锁与互换的意义简要说明

第九章染色体畸变

第一节染色体结构畸变

一、染色体结构畸变的主要种类

二、平衡致死系

三、染色体结构畸变的产生机理及主要遗传学效应

四、染色体结构畸变在育种中的应用

第二节染色体数目畸变

一、染色体数目畸变的主要种类

二、多倍体的诱发及多倍体的实践应用

三、非整倍体变异及形成机制

四、各种数目畸变的减数分裂行为

五、数目畸变的主要遗传学效应

第十章基因突变

第一节基因突变

一、基因突变的表型特征

二、突变发生的时期及突变的主要特性

二、突变率

三、自发突变的原因

第二节突变的检出

第三节诱发突变

一、几种诱发突变的因素及产生的遗传学效应

二、诱变在育种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突变和重组机理

第一节突变的分子基础

三、几种诱变剂的诱变机理及诱变后的遗传学效应

四、基因突变与氨基酸顺序

五、基因突变与血红蛋白病

第二节重组的分子基础

六、基因重组的可能机理

七、基因转变

八、遗传重组的分子基础

第三节转座遗传因子

九、玉米的控制系统

一十、各类生物中的转座因子

一十一、转座机理

第四节DNA损伤的修复

一、紫外线照射对DNA的损伤

二、光复活和暗复活

三、重组修复

四、DNA损伤的修复途径

二、参考书目

《遗传学》上、下册,刘祖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态学》考试大纲

生态学考试大纲适用于辽宁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主要内容包括生态学概论、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内容。

一、考试要求:

生态学是一门关于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地学、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等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

现代生态学已发展成为众多学科(如生物学、地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学科,是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要求考生掌握生态学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生态学的发展,熟悉生态学在自己专业领域的应用,具有应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认识专业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生态学概论

(1)生态学的定义

(2)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2.生物与环境

(1)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

(2)生态因子作用分析

(3)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3.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1)种群的概念、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

(2)种群动态

(3)种群的空间结构

(4)种群调节

4.种群生活史

(1)生活史概述

(2)繁殖成效

(3)繁殖格局

(4)生殖对策

(5)性选择

5.种内与种间关系

(1)种内关系

(2)种间关系

6.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1)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群落的种类组成及数量特征

(3)种的多样性: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

(4)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5)种间关联

(6)群落的结构

(7)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7.生物群落的动态

(1)群落演替的概念及类型

(2)控制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

(3)演替过程的理论模型

8.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1)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2)生物群落排序的概念及排序方法的类型

9.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2)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3)食物链和食物网

(4)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

(5)生态效率

(6)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

10.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

(2)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

(3)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5)分解者和消费者在能流中的相对作用

1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的一般特征

(2)全球水循环

(3)气体型循环

(4)沉积型循环

12.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1)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2)淡水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3)海洋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4)世界陆地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三、主要参考书目

《生态学》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二版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植物学》考试大纲

植物学(上册)课程是生物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主要讲述植物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考试要求:

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分裂的类型和过程,植物组织的类型和结构

特点。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三、植物细胞的结构

四、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一、植物细胞的生长

二、植物细胞的分化

第四界植物的组织和组织系统

一、植物组织的类型

二、组织系统

第一章种子和幼苗

考试要求:

掌握种子的结构与幼苗的类型。

一、种子的结构

二、种子的类型

三、幼苗的类型

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

考试要求:

掌握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形态、发育、内部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根

一、根和根系的类型

二、根的发育

三、根的初生结构

四、侧根的形成

五、根的次生结构

六、根瘤和菌根

第二节茎

一、茎的形态

二、茎的发育

三、茎的初生结构

四、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第三节叶

一、叶的形态

二、叶的发育

三、叶的结构

四、叶的生态类型

第四节营养器官间的相互关系

一、营养器官间维管组织的联系

二、营养器官在植物生长中的相互影响

第五节营养器官的变态

一、根的变态

二、茎的变态

三、叶的变态

第四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考试要求:

掌握植物繁殖器官花、果实的形态、发育、内部结构。

第一节植物的繁殖

一、繁殖的概念

二、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

第二节花

一、花的概念和花的组成

二、禾本科植物的花

三、花程式和花图式

四、花序

第三节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一、花药的发育

二、小孢子的形成

三、花粉粒的发育和形态结构

四、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

第四节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一、胚珠的发育

二、胚囊的发育和结构

第五节开花、传粉和受精

一、开花

二、传粉

三、受精

第六节种子和果实

一、种子的形成

二、果实的形成和类型

第七节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参考书目:

《植物学》(上册),陆时万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