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四下《摩擦力的秘密》word教案.docx
《苏教版科学四下《摩擦力的秘密》word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科学四下《摩擦力的秘密》word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科学四下《摩擦力的秘密》word教案
4、摩擦力的秘密 A案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4课。
某一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或具有运动的趋势时,会与周围的物体发生摩擦,这种现象经常会出现在学生身边。
本课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摩擦现象开展研究活动,了解什么是摩擦,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以达到课程标准制定的体验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及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的目标。
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对摩擦力已有所耳闻,但具体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还未真正地研究过。
科学教学追求的是学生的亲身体验,遵循的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基础。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力求积极主动地启发、引导、鼓励和帮助学生,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实验等研究摩擦力的全部实践活动,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
教学实践表明:
教材内容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具有理性思想的内容,如果不把教材内容放到生活与实践中去,那教材内容只不过是“无土之木”、“无源之水”。
根据这一教学经验,我们这样处理教材:
在学生对摩擦力“一知半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首先来体验一下摩擦力,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推理,提出可能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假设与猜测;再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合理的实验来搜集相关资料,检验自己的猜想。
最后再运用已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科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只有让教材内容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它们鲜活起来,才能使它们具有生命力,学生也才能在实践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
“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由此看来,材料是学生学习的“拐杖”,最终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
本着这样的教学思想,在材料选择上,我们准备了表面比较光滑的木板、材料不同质量不同的四种小物体,为学生准备了弹簧测力计、钩码、一面有橡胶皮的小木块、圆形铅笔等。
这些材料具有对比性、典型性、可操作性,能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地进行实验。
本课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尊重学生的已知经验,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以摩擦力为话题,教学重点部分按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程序展开。
实际操作能力是科学探究活动不可缺少的技能保证。
科学探究活动固然是一种智力活动,但智力活动不仅限于大脑的思维和想象,还必须有一定的技能作保证。
在本课学生将运用前面所学的“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个问题。
科学学习就是方法的学习,科学探究也就是一个运用探究的一般方法与技能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为学生精心准备的充足的材料是教学成功的必备条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动手研究,为创生课堂教学提供了保障。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能够做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能够设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实验;
●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力的研究结果。
知识与技能
●知道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
●知道摩擦力的大小既与压力有关,也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意识到摩擦力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一、挖掘已知,“生长”自知
1讲述:
小明这天一个人在操场上练足球,他飞起一脚,球迅速地向前滚了出去,可是不久,球又自动停了下来。
小明平时不仅是个足球迷,而且是个“小牛顿”。
这时,他的头脑中忽然闪现出这样一个问题——足球为什么会自己停下来呢?
【评析】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人的动机、欲望又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诱发的。
由此可见,创设一个恰当的情境,将使教学成功一半。
2提问:
同学们,你们能帮小明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吗?
3讲述: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摩擦力的秘密。
(揭题:
摩擦力的秘密)
4提问:
在我们周围,你知道哪些地方有摩擦或产生摩擦力的现象呢?
【评析】这里,一方面是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是通过这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把知识库中的所有与摩擦力有关联的内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作为学生认知的基础。
5师演示(师生共同感知、体验):
教师伸出一只手掌,再伸出另一只手掌,两掌相对,互相接触,一只手掌在另一只手掌上向前或向后运动。
(1)提问:
这时有摩擦力吗?
(2)在什么地方产生了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3)讲述:
一只手掌在另一只手掌上想运动,但没有足够的力能使它运动起来,(师生共同体验)这时两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摩擦力产生吗?
(4)师演示:
一只手掌凌空在另一只手掌上平行运动,两手掌之间有摩擦力产生吗?
(5)综合以上活动,谁能说说什么是摩擦力?
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
6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概括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评析】学生通过本环节的活动,亲身体验了摩擦力,使原来关于摩擦力的经验的、感性的概念发展成为比较科学的、理性的概念。
二、入情入景,发现问题
1讲述:
大家已经知道了摩擦力产生需要的条件。
请大家判断一下,如果我们把火柴盒、粉笔、木块、橡皮像这样放在一块平放的大木板上,这时有摩擦力产生吗?
【说明】把这四种物体如课本第52页一样放置在一块大木板的一面,这四种物体既有表面光滑程度的不同,又有轻重、与木板接触面大小的不同,材料选择结构化,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提供了观察的平台、获得感性经验的基础。
2提问:
那怎样才能让这四种物体与大木板之间产生摩擦力呢?
3好,我们就采取把大木板抬高的方法,使这四种物体从木板上滑下来产生摩擦力,行吗?
4讲述:
先请大家猜想一下,你认为哪一种物体会先滑下来,哪一种会最后一个滑到下面?
5讲述:
结果到底如何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教师慢慢地抬高大木板,学生看到四种小物体先后从木板上滑下来了)
6提问:
你们猜对了吗?
7提问:
你们看到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呢?
有什么新的想法呢?
【评析】学生最喜欢猜测,尽管让他们“瞎猜”好了,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
教师通过组织此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于有意无意中蕴涵了科学的思维方式——猜测,这更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的方向与目标。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教师设计了一个演示对比实验,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三、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1提问:
你们认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是什么呢?
2学生分小组讨论:
可能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物体的轻重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2)两物体接触面的大小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3)两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4)物体的形状也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3讲述:
这些猜想合不合理呢?
我们还是应该用事实来说话。
下面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你们想研究的猜想进行验证。
4谈话:
选择好了吗?
各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将对哪条猜想的合理性进行验证?
5讲述:
你们在动手之前先动脑想一想,该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所选择的假设?
做这个对比实验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
需要改变的条件又是什么?
请每个小组先制定一份“动手做计划”。
6小组汇报“动手做计划”。
小组的“动手做计划”基本格式如下:
摩擦力研究记录表
保持不变的条件:
需要改变的条件:
改变条件〖〗实验结果(单位:
牛顿)一〖〗二〖〗三〖〗最后结果〖〗实验说明了【评析】动手之前先动脑,让学生先在头脑中演练一下实验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当重要,有助于他们在实验时“有的放矢”。
另外,通过制定书面计划,可以让学生明白搜集来的资料应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写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跟进的过程,它有利于帮学生理清思路,将对学生的探究起促进作用。
7各小组自己选择研究的问题,并派一个代表上来选取实验用的器材。
8小组实验,并及时做好记录。
9讲述:
刚才大家都像一个个小科学家一样,研究得有条不紊、津津有味。
相信你们一定有不少发现、不少成果要向大家宣布吧?
10各小组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评析】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无论是成功或者失败,无论是顺利或者曲折,他们都有了最真切的感受、体会,有了表达的渴望,有了被人关注的需要。
及时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的经验成果得以共享,大家都知道了怎么做,这样做了以后有怎样的结果,他们的人文素养得到了培养与提高。
11全班小结:
由此看来,摩擦力的大小跟被拉物体的轻重和两个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与物体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四、出谋划策,学以致用
1讲述:
看来大家都很了不起,动手、动脑使我们弄明白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你们现在能运用自己的智慧与技能让你们的小木块的摩擦力更大或更小吗?
小组先商量一下。
2讲述:
商量好了马上动手,比比哪一小组的方法多?
3学生动手研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4讲述:
刚才,我看到大家出谋划策,想到了许多好办法来改变小木块的摩擦力。
交流能使我们分享成果、分享快乐。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尝劳动的“果实”吧。
哪组愿意先来呢?
【评析】“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
”因此,不是说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摩擦力、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就行了,关键是要学以致用,会用学到的知识、技能改善我们的生活、创造我们的生活,体现科学的价值。
五、拓展延伸,发展兴趣
1讲述:
是呀,只要科学地动脑、动手,就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在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给我们带来好处;有时摩擦力会给我们带来坏处,需要减小摩擦力。
下图中(投影显示),哪些地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评析】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地磨炼,知识形成后也需要反复地巩固。
“温故而知新”,这里让学生通过再一次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或事例来巩固知识,从而形成了活的知识。
2讲述:
有的时候摩擦力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但请大家想象一下,假如世界上没有了摩擦力会怎样呢?
3全堂总结:
是啊,在日常生活中,摩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现象,我们只有恰当地运用好摩擦力,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教学片断赏析
“科学探究”教学片断
师:
大家已经知道了摩擦力产生需要的条件,请判断一下,如果我们把火柴盒、粉笔、木块、橡皮这四种物体放在一块平放的大木板上,这时有摩擦力产生吗?
生:
没有。
师:
那怎样才能让这四种物体与大木板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呢?
生:
让这些物体在木板上运动起来,就会产生摩擦力了。
师:
怎样可以让它们运动起来呢?
生:
用手推它们,让它们运动,在这些物体与木板之间就产生了摩擦力。
生:
把大木板的一端抬高,使木板成为一个斜坡,上面物体就会滑下来了。
师:
好,我们就采用你的方法,抬高木板的一端,等待上面的物体滑下来。
师:
我现在把木板抬高了一点点,可上面的物体还纹丝不动呢,这时有摩擦力产生了吗?
生:
没有。
生:
有。
师:
到底有没有?
生:
有。
因为当物体具有运动趋势时就产生了摩擦力。
师:
那这时为什么物体还没滑下来呢?
生:
木板抬得不高,应该再把它抬高一点,使物体具有足够的“动力”,然后它们就会滑下来了。
师:
是吗?
我还真想照你说的来试一试。
不过,请你们先来猜猜看,如果老师照他说的去做,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生:
粉笔第一个滑下来,然后是木块,再是火柴盒,最后是橡皮。
生:
我猜粉笔第一个滑下来,然后就是火柴盒,再是橡皮和木块。
生:
不,我觉得橡皮是第二个下来,最后一个应该是木块。
……
师:
结果到底如何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老师演示实验)
生:
哇,猜错了,我橡皮和火柴没猜对。
生:
我也猜测错了,小木块比我预想的要来得快。
生:
我猜对了。
生:
我只猜对了粉笔第一个滑下来,其他都猜错了。
师:
好,大家都已经看清楚了这四种物体“赛跑”的结果,有的同学全猜对了,本领可真够大的!
但是好多同学都没有完全猜对。
但无论结果如何,都要请同学们记住,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一定要实事求是、有理有据、亲眼所见。
师:
你们看到了这样的实验结果,会想些什么呢?
生:
为什么有的滑得快,有的滑得慢呢?
生:
滑得快慢跟什么有关系呢?
生:
我知道,因为它们下滑时产生的摩擦力大小不同,所以下滑的速度也不同。
师:
你真爱动脑筋。
那么,你们认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
(小组讨论)
【片断评析】此活动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切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愿意积极参与。
在这种自由的氛围中,学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与尊重,探究的热情高涨。
本活动还体现了“为思维而教”的教学理念。
教师围绕某个问题,不断地询问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处于应急状态,使课堂上师生“对话”、师生互动成为了现实,告别了教师的“一言堂”,让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
师:
大家讨论得很热烈,肯定有一些想法了吧!
来交流交流。
生:
我们认为物体的轻重可能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因为刚才的这四种物体,有的轻有的重,粉笔最轻第一个滑下来了,所以我们有这样的想法。
师:
不错,思路清晰,很有见解。
生:
我们认为两个物体接触面的大小也可能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因为刚才的四种物体中,有的大,有的小,所以我们这样猜测。
师:
也很有可能。
生:
我们认为两个物体接触面是否光滑也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师:
这也是一个大胆的猜测,真不错!
生:
我们认为物体的形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比如粉笔是圆的只能滚,木块是方的只能在木板上移动,所以我们觉得用滚动的方式能使摩擦力减小。
师:
有根有据,道理明白。
生:
我还认为可能跟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如果物体运动得快,那它所受到的摩擦力就小;如果物体运动得慢,那它所受到的摩擦力就大。
师:
这也是一个合理的猜测。
【片断评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
科学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因此,只要科学发展着,它的思维形式就是假设。
在探究科学的过程中,只有假设才能帮助我们接近科学,走向科学。
师:
在动手前先应动脑。
大家思考一下,你们该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你们选择的这条假设是否正确呢?
做这个对比实验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
需要改变的条件又是什么?
请大家把你们的“动手做计划”先商量一下,等形成统一的意见后再赶快制定到实验记录表上,好吗?
生:
行!
(各组学生制定“动手做计划”)
师:
大家制定计划的时候真是一丝不苟,有点小“科学家”的风采!
把你们的计划先全班交流交流吧,让我们大家来当当参谋,看看你们的计划制定得是否周密。
听的同学有提问权、评价权和建议权,发言的小组有阐述权及解释权。
请大家各行其职,各司其权吧!
生:
我们选择研究的是“物体的轻重可能影响摩擦力的大小”这一问题。
生:
我们实验的方案是用测力计分别拉轻重不同的两个小木块,并记录在拉轻重不同的小木块时所使用的力,然后对记录的数据作出比较,验证假设的正确性。
生:
这个对比实验必须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接触面的大小、光滑程度、运动速度,需改变的条件是小木块的轻重。
生:
你们准备怎样改变小木块的重量呢?
生:
我们的设想是通过在小木块上增减钩码的数量来达到改变小木块重量的目的。
生:
我建议他们组在做的时候,把实验的每个对比面反复多做几次,至少要三次。
生:
对,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结果可以选取这几次结果的平均值。
生:
你们准备选用哪些材料呢?
生:
一个测力计、一个小木块、一盒钩码就行了。
生:
我觉得他们组的计划考虑得比较周到,如果照他们这样说的认真去做,实验能做成功。
师:
是的,老师也觉得他们计划比较合理。
不过老师也要给他们提个建议,这个建议同时也是给大家的。
我们用测力计拉动小木块测力的时候,要让小木块匀速运动,并且在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来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红色指针相平;还有,要用手把测力计稍抬起,以免运动时测力计底板与桌面产生摩擦而增大了小木块的摩擦力。
(以下其他小组汇报略)
【片断评析】“眼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
”在动手之前先要动脑,想一想实验的步骤、材料、注意点以及小组人员的分工,这些不仅关系到科学探究的本领而且关系到科学探究的品质。
熟练的探究技能、有条不紊的探究程序、合作的探究关系将促进探究的进行。
学生通过交流、评议不仅能促进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而且体现了合作的意识。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更何况集众人的智慧与所长将小组计划完善,更是不可多得的发展个人与集体探究能力的良机。
师:
刚才,大家研究摩擦力是那么投入,老师真佩服你们的这种科学探究精神。
一份辛劳总有一份收获,让我们将收获到的果实与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生:
我们研究的是“两个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是否影响摩擦力大小”这个问题。
我们让小木块光滑的一面和贴有橡胶皮的一面分别与桌面接触,然后再分别拉动小木块。
我们发现当两个物体的接触面较光滑时,平均拉力是0.25牛顿,即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0.25牛顿;当小木块贴有橡胶皮的面在桌面滑动时,受到的平均摩擦力为0.4牛顿。
由此说明了两个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师:
听会忘记,做才能记住,亲身经历的才是最真切的。
生:
我们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否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问题。
我们先是让小木块慢慢地匀速运动,这时平均受到的摩擦力是0.27牛顿;再让小木块快速地匀速运动,这时平均受到的摩擦力也是0.27牛顿,这说明物体的运动速度不能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师:
看来,假设只有放到实践中去检验,才能成为真理。
生:
我们研究的是“两个物体接触面的大小是否影响摩擦力的大小”这个问题。
我们先把小木块平放,使它与桌面形成较大的接触面,拉动它用了0.25牛顿的力;再把小木块侧放在桌面,使它与桌面形成较小的接触面,拉动它也用了0.25牛顿的力,这说明两个物体接触面的大小不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不过,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我爸爸告诉我说,溜冰运动员脚下的“冰刀”是因为与地面的接触面小了,摩擦力才减小的。
现在我们得出了与此相反的实验结论,是我们的实验错了吗?
师:
不,实验没有错。
要相信事实,实验即使“错”,也有“错”的原因,更何况你们今天的实验很成功。
看来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也是一个敢于怀疑的孩子。
科学就需要有怀疑的精神,老师为你鼓掌!
你的问题提得很有研究价值。
的确,在很大范围内两个物体接触面的大小不影响摩擦力的大小,有兴趣的话我们课后可以再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片断评析】“动手做”是科学探究的灵魂。
教师只有让学生通过对“有结构的材料”的操作、研究,才能使他们获得感性的认识,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重建课堂。
学生亲历活动后,会看到一些现象,得到一些数据,肯定有所收获。
这些所获是否准确无误,很难确定。
因此,教师应该组织学生汇报、讨论,必要时组织相关小组进行再动手、再实践,以期共同获得准确的现象和正确的数据,从而达成“共识”。
这共识是在实践活动之后,是学生在真正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体验来构建的。
正如科学家一样研究前是不知道答案的,只有通过实验才知道了自己原先不知道的东西。
在这里有所区别的是,学生只不过受到了老师的监护罢了。
教师的责任是呵护学生探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真枪实弹”地“研究科学”。
师:
刚才,我看到大家出谋划策,想到了许多好办法来改变小木块的摩擦力。
交流能使我们分享成果,分享快乐。
现在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品尝劳动的“果实”吧!
(一生站出来交流)
师:
你真勇敢。
你们是怎样增大小木块的摩擦力的呢?
生:
我们在小木块上加了很多钩码。
师:
为什么加钩码可以增大摩擦力?
生:
在小木块上增加钩码,就是增加小木块的重量,物体越重,其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
师:
OK!
生:
我们让小木块在柔软的毛巾上移动,这样可以增大小木块的摩擦力。
师:
依据是什么?
生:
两个物体的接触面越粗糙,产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
师:
很好,你已经能灵活运用你所学的知识了。
生:
我想把小木块浸湿以增加它的分量,同时木块湿了相对来说它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也就大了。
师:
真是一个新奇的想法!
生:
我觉得让小木块在草坪上移动,摩擦力也会比在桌面上移动来得大。
师:
真是个好主意!
生:
我想让小木块到沙坑里“走一走”,这样它就会受到很大的摩擦力了。
师:
能从别人的思路中得到启发,是很聪明的学习方法。
师:
那怎样让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减小呢?
生:
让小木块在光滑的玻璃上“行走”。
师:
有机会我们可以试一下。
生:
不过玻璃一定要干燥,不然反而会增大摩擦力的。
师:
你想得真仔细!
生:
在小木块底下浇一层油,让小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变得很滑很滑。
生:
可以在桌面均匀地撒上一层黄豆,像大灰狼踩到黄豆一样,也能减小小木块的摩擦力,不过黄豆撒得不能太厚。
生:
还可以在小木块底下装四个轮子。
生:
还可以在小木块底下铺几支圆形的铅笔。
……
【片断评析】研究表明: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是创造思维的“引发剂”和“催化剂”。
此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发散思维,来寻求改变小木块摩擦力大小的方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探究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改善我们的生活条件,学以致用一直是科学学习的一个目标。
这里以探究促创新,以创新促探究,通过创设一个让小木块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情景,引起学生改变现状的冲动。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会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
(陆燕青)
4、摩擦力的秘密 B案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4课。
本课要求学生在认识摩擦力的基础上,学会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作出猜测,并通过简单的器材自行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来分析数据,验证猜测,得出结论,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凸显了《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并且要将所学知识拓展到日常生活中,明白“科学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的内涵。
纵观整篇教材,我们把内容分成了三大块:
一是认识摩擦力,二是探究摩擦力的秘密,三是分析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认识摩擦力”是“探究摩擦力的秘密”的前提,所以是本课的重点之一;而“探究摩擦力的秘密”则是本课的重中之重。
在此之前,教材并没有对“摩擦力”作相关的铺垫,但学生对摩擦力或多或少有些生活的经验,只是大多未曾留意。
如果仅仅出示几张图片,那就很难勾起学生清晰的脑部再现,更不要说直接的生活体验了。
所以,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感知入手,让学生用一只手依次反复在空中和桌面做“平移”动作,学生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了,因为这是学生的亲身体验。
在“探究摩擦力的秘密”的过程中,则更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这样既让学生探究了秘密,又培养了他们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了以往自然课重知识结构的做法,达到多元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可让学生先对影响摩擦力的因素作出大胆的猜测,然后通过讨论,设计好实验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动手试一试,看自己的猜测对不对。
如果是一致的,学生不但验证了自己的猜测,而且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果不一致,他们也会产生新的看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对新知识的理解,这也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在“分析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环节中,先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具有典型意义的自行车,而后“由点及面”地拓展到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