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679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4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docx

《国家公务员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公务员考试.docx

国家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模拟试卷(五)

一、单选题

第1题:

布鲁诺为了坚持“日心说”而被烧死,当攻城的士兵冲进来的时候,阿基米德仍然守护着沙盘,说“不要动我的圆”……有很多东西可以高于生命,像爱情、主义等等,但是一个圆、一个“太阳、地球谁绕着谁转”这样的问题高于生命,以致成为追求的核心,这却是西方一脉相承的特点。

对这段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布鲁诺、阿基米德都不怕死

B.沙盘上的圆对阿基米德来说是最重要的

C.一个圆、一个“太阳、地球谁绕着谁转”这样的问题离我们很遥远

D.“舍生取义”是西方人才有的精神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从布鲁诺的“坚持”和阿基米德的“仍然守护”可知A、B正确,从“高于生命”,“追求的核心”可知C正确,D中“舍生取义”的范围不明确,像爱情、主义等各个民族都会有这样的英雄志士,故D错误,答案选D。

第2题:

现代文学学科很大程度被用来阐释现代革命的合理性。

某些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上实际的影响很大,但在建构现代文学这门学科时,人们或者对他们进行批判,或者进行回避,或者进行歪曲,这样就使他们的面貌在教科书和读书界里起起伏伏,沉浮不定。

这段话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A.现代文学学科强调革命的合理性

B.现代文学学科在作家的取舍和评价上带有功利性

C.文学史对作家的取舍和评价较为客观

D.教科书和读书界对作家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短文的第一句为总领句,正因为现代文学学科被用来阐释革命的合理性,因此使其在作家的取舍和评价上难免带有功利性,故B正确,答案选B,A、C提法错误,现代文学学科本身不能强调任何目的,而文学史对作家的取舍和评价是否相对客观文中并无标准也无揭示;D是局部的结论不是整体的观点。

第3题: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意思是()。

A.开始(或在这一方面)虽有所失,以后(或在另一方面)还会有所获,通常作为鼓励信心,变被动为主动的话,激励他人或勉励自己

B.只有经过困苦的磨炼,才能修养性情,磨炼意志,提高本领

C.比喻做事只考虑一半,没能考虑全部,有时也作为规戒对方办事不计后果

D.利用自己工作、职权的便利条件首先得到便宜或方便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失之……收之……”是一个并列的句子,“东隅”和“桑榆”是意思相反的词语。

正确答案为A。

第4题:

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

它坐落于罗马城西北角的高地上,面积仅0.44平方公里,由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后花园和博物馆组成。

___________,不仅拥有自己的国旗、国徽、国歌、货币、行政机构,还有天文台、直升飞机场和火车站。

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是()。

A.梵蒂冈虽小,却“五脏俱全”B.梵蒂冈虽小,却“五花八门”

C.梵蒂冈虽小,却政教合一D.梵蒂冈虽小,却日益兴盛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这段话的意思主要表达的是梵蒂冈面积虽小,但各种设置和机构非常齐全。

文中并未提到政教合一以及兴盛的问题,“五花八门”是用来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第5题:

在现代社会中,当一个人追求幸福生活时不应该忽略接受教育方面的需求。

如果没有对于人类在科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的欣赏能力并从这种欣赏中获得满足,那么一个人就算不上获得了真正的生活,只不过是生存而已。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教育()。

A.并不关注于某些具体的目的

B.可以使人更充分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C.可以使人获得维持生活的基本能力

D.主要教授有关科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内容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根据文中的第一句话和后面的假设句,可知正确答案为B。

第6题:

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在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与近代科学差异很大的新角度、新方位,从机械思维向以系统观为主导的思维转变,强调认识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复杂性和决定性。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A.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在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B.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明显不同于近代科学的思维方式

C.现代科学的主导思想从机械观点向系统观转变

D.现代科学以系统观为主导思维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本文是在描述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变化,排除B、D项,与A项比较,可知C项是本文所要表达的主要论点。

第7题:

13,39,2,6,23,69,15,()

A.9B.79C.45D.33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两两看成一项,即(13,39)、(2,6)、(23,69),括号里边的数字是倍数关系,倍数为3,故空缺项为15X3=45,选C。

第8题:

191,95,47,23,11,()

A.9B.5C.-6D.-12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二级等比数列。

前一项减去后一。

项的差组成的新数列是等比数列。

即191-95=96,95-47=48,47-23=24,23-11=12,故空缺项为11-6=5,选B。

第9题:

124,3612,51020,()

A.77084B.71428C.81632D.91386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各项的最高位分别为1,3,5,由此可推知第四项的最高位为7,可直接排除C、D。

在第一项124中,十位上的1是百位上的1的两倍;在第二项3612中,百位上的6是千位上的3的两倍;在第三项51020中,10是最高位5的两倍,由此可推知,第四项最高位7的两倍应为14,故正确答案为B。

这道题中的各项数字偏大,因此可以采取此种解题方式。

第10题: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第11题:

从甲地到丙地有两种不同的方案,一种是从甲地经过乙地到丙地,另一种是从甲地直接到丙地。

已知从甲地到乙地有3种走法,从乙地到丙地有2种走法,问从甲地到丙地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

A.6B.7C.10D.12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根据乘法原理,知道从甲地经过乙地到丙地共有3?

2=6种不同走法。

根据加法原理,从甲地到丙地共有61=7种走法。

故正确答案为B。

第12题:

一个圆锥体的底面周长是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的2倍,这个圆柱的高是这个圆锥高的2倍,这个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A.1:

2B.3:

1C.3:

2D.2:

3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第13题: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阴影图形数量和空白图形数量相等,且依次递增。

故正确答案为D

第14题: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图形笔画权均匀12,本题设计比较巧妙,很多考生可能习惯性地从图形数量上去着手。

第15题: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第16题:

行政处理,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实现相应法律、法规和规章确定的行政管理目标和任务,应行政相对人申请或依职权处理涉及特定行政相对人特定权利义务事项的具体行政行为。

所谓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行政处理的是()。

A.中央作出开发西部的战略部署

B.全国人大提出修改《婚姻法》

C.行政机关主持的对特定纠纷进行的诉讼外调解

D.公安机关逮捕犯罪人员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A、B、D项均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故正确答案为C。

第17题:

哥伦布终其一生几乎都相信他所发现的是中国或者印度,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使用印第安人这样的称谓。

而直到晚年的时候他才意识到可能错了,但这时候已经下不了台了。

这要由专家考证,但大致是这样的,他恐怕是知道自己错了,但为了声誉,他不得不坚持。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哥伦布一生都相信他所发现的是中国或印度

B.哥伦布直到晚年的时候才意识到他可能错了

C.专家考证哥伦布发现的不是中国或印度

D.哥伦布为了声誉不得不坚持错误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文意肯定哥伦布意识到其所发现的不是中国或印度,只是为了声誉不得不坚持错误但具体意识到错误的时间还待考证,A、B、C错误,A“几乎都”不等于“都”,B“直到晚年”要由专家去考证,C考证内容“这”,指代“到直晚年……”而不是哥伦布发现的是不是中国或印度;由“大致是这样的”可知D正确。

第18题:

中原人一直把胡人称为狼种,胡人国王也就是狼主。

胡人也认为自己是野狼所生,他们崇拜狼的凶猛与强悍,万里荒漠,狼是生命的一种象征,是一种力和阳刚之美。

胡将白起、王翦的长剑一挥,就是斩首十八万、二十万。

在中原人眼里这未免过于残酷,但对西戎之地的胡人来说,这却是一种生命的奇观。

这段话的主旨是()。

A.中原人鄙视胡人是狼种

B.胡人以自己是狼种骄傲

C.胡人是狼种

D.胡人崇尚力和阳刚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这段话主要围绕中原人与胡人对“狼种”的不同看法展开,于对比中强调了胡人的凶猛与强悍,突出了胡人的张扬与自豪,A是引论,C、D是本论,B是结论,答案选B

第19题:

诗句中所咏的各物,如黄牛、紫燕、岸花、江月、春潮、秋雨、清风、山河等,用物我对峙的眼光看,皆为异类,皆与我无关。

但用物我一体的眼光看,则均是同群,均能体恤人情,可以相见、相看、相送,甚至于对饮。

这是艺术上最可贵的一种心境,习惯了这种心境,而酌量应用这态度于日常生活上,则物我对敌对立之势可去,自私自利之欲可熄,而平等博爱之心可长,一视同仁之德可成。

这段话的主旨是()。

A.以物我同群之心对物待人

B.物我一体是艺术上最可贵的一种心境

C.培养平等博爱之心,一视同仁之德

D.将艺术上的可贵心境酌量应用于日常生活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这段话的核心是物我一体、物我同群,B、C、D是对A的支持。

答案选A。

第20题:

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其原产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

一提到咖啡,埃塞俄比亚人总是自豪地说:

“咖啡是我们送给全世界的一种礼物。

”而今南美洲的巴西是咖啡的最大生产国,其咖啡产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A.咖啡原本只产于埃塞俄比亚

B.咖啡原名“咖法”

C.如今咖啡的种植遍布全世界

D.埃塞俄比亚的咖啡生产落后于巴西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由咖啡原产地是埃塞俄比亚可知A正确;咖啡名称源于“咖法”这一地名并不能说明咖啡原名“咖法”,B错误;C文中未涉及;产量大小不能决定生产质量高低,D错误;答案选A。

第21题:

先秦时代,“文学”一词的概念是指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学术。

到了汉代,随着文学(主要是辞赋和散文)的日益繁荣,人们对于文学的认识逐渐发展,文学有与一般学术分离而独立的趋势。

《史记》为文学家单独立传或合传,而没有把他们写进《儒林列传》,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从先秦到汉代,“文学”一词的涵义扩大了

B.到了汉代,文学作品开始形成一个独立的门类

C.司马迁没有把文学家的事迹写入《儒林列传》

D.汉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辞赋和散文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本文是在说文学开始独立,而非涵义扩大,A错。

司马迁的例子就证明文学在汉代开始独立出来,C项只是这种独立趋势的一个例证,D项不是文章要谈的问题。

故正确答案为B。

第22题:

知识产权市场是受到专有法规特别界定与保护的知识产权产品(商品)的交换关系和法制关系的总称。

它实际上是社会市场经济体系中专事集散用以减除“不确定性”的智能产品的无形产权市场。

从这段话中可以知道,在市场经济体系中()。

A.“不确定性”是无形产权市场的特点

B.知识产权市场是交换智能产品的场所

C.声带集散产权的场所是知识产权市场

D.知识产权市场能减除“不确定性”的产品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从最后一句话可知,正确答案为D。

第23题:

寻找地球外的智慧生物一直是人们乐此不疲的工作。

如果“外星人”确实存在,他们居住的星球应该和我们的地球具有大致相同的“环境。

科学家已就这一点基本达成共识,他们正努力在太阳系外寻找“第二地球”,也就是所谓的类地行星。

从这段文字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外星人是地球外的智慧生物

B.外星人居住的星球是类行星

C.科学家认为有外星人存在

D.“第二地球”可能存在于太阳系外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依题意科学家的努力都是在假设基础上进行的,A、B、D均为科学家假设的内容,C与题意相悖,是有无外星人尚在假设,探索阶段,C错误,答案选C。

第24题:

要证明一种东西的可能,一条路径是指出它的确存在(过去曾经存在,现在正在存在),另一条路径是从逻辑上证明它的存在,即使它现在并不存在,过去不曾存在,但按理它应该存在,或者在将来的某一天总会存在。

这段文字表明()。

A.要从两条路径证明一种东西的可能

B.一种东西的可能与否不确定

C.证明可能即证明存在

D.存在分为确实存在和逻辑存在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这是一段说明性的文字,没有强调意味,A错误;依文意由一种东西的可能需要证明可推知B正确;文段用存在来证明可能,其前提是存在是确定的、不需证明的,C提法错误;D项不是文章的观点。

第25题:

一袋白糖,第一次用去0.3斤,第二次用去余下的3/4,这时袋内还有白糖0.2斤,该袋糖原有多少斤?

()

A.1.1B.0.5C.1.5D.2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设该袋糖原有x斤,则根据题意得,x-0.3-3/4(x-0.3)=0.2,解得x=1.1

第26题:

一个养殖场鸡和猪的总数是330,共1160条腿,鸡和猪各为()只。

A.260,70B.270,60C.250,80D.80,250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第27题:

甲、乙两地相距150千米,A、B两个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两人相遇需要10个小时,已知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2/3,那么乙单独走完需要()小时。

A.50/3B.15C.20D.17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第28题:

已知3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5月10日是星期几?

()

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六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3月31天,4月30天,到5月10日,总共有313010=71天,71?

7的值为10,余数为1,所以5月10日为星期一,选A。

第29题: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图形中的大体轮廓,“眼睛”、“鼻子”、“嘴巴”轮流出现。

正确答案为A

第30题: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第一套图形中的横线数量依次递增,斜线数量是4,3,3。

第二套图形遵循类似的规律,正确答案为A。

第31题: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图形叠加规律,且第一个图形在上边,故正确答案为C。

第32题: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第33题: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第34题:

勤奋:

成功

A.生病:

住院B.革命:

战争

C.鱼网:

捕鱼D.成绩:

考试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勤奋与成功,生病与住院其中包含直接的因果关系,故答案选A,B项中革命能引发战争,却不是战争爆发的直接根源,C项鱼网用以捕鱼,D项成绩产生于考试。

第35题:

稻谷:

大米

A.西瓜:

瓜子B.罐头:

桔子

C.棉花:

棉籽D.天山:

高山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题干中稻谷与大米,C项中棉花与棉籽属整体与部分关系,答案选C,ABD与题干内容没有类比性

第36题:

邮箱:

信件

A.音箱:

歌曲B.水壶:

开水

C.灌溉:

田地D.房屋:

游戏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本题题干所给两个词语之间是工具和作用的关系。

第37题:

鱼:

A.师傅:

徒弟B.鸟:

C.狮子:

母狮D.机枪:

子弹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题干所给出的两个词语之间属于事物和事物的出处关系。

第38题:

知识作为人类认识的结果,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

它一般包括4个层次或方面,即常识、经验概括、科学知识和哲学知识。

所谓常识,主要包括格言、谚语等一般人普遍熟知的知识,它往往不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而科学知识是一种理论体系,具有逻辑性、系统性。

因此()。

A.科学知识是绝对真理,不容置疑

B.与科学知识相比,常识有很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即其中包含着许多错误

C.常识都不可信

D.科学知识包含着常识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A、C项表达太绝对,常识和科学知识是并列关系,D错,故正确答案为B

第39题:

在原始的状态下,人们总是把自己部落,自己小民族,自己共同体的利益诉求或生活方式看作是天然正确的,其合理性是不受置疑的。

近代人类学作了很多的研究发现吃人这种风俗和我们所说的“生吃匈奴肉”那种意思还不一样,是他们为借用祖先的灵魂和勇气而进行的一种仪式。

以下说法不符合本文意思的是()。

A.不吃人会让人觉得很怪

B.“生吃匈奴肉”是种风俗

C.想借用祖先的灵魂和勇气就要吃人

D.吃人可以借用祖先的灵魂和勇气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依题意当吃人成为一种风俗,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不吃人自然会让人感觉奇怪,A正确;因吃人的目的是为了借用祖先的灵魂和勇气故C、D正确;吃人这种风俗和“生吃匈奴肉”的意思不一样说明B错误,答案选B。

第40题:

社会科学家们自己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他们所传授的那一套知识系统其实并不是大家理想的那种具有普遍性的范式,实际上,看上去最具有自然科学特色的那些社会科学的定理、公式、原则和方法其实是根据一些很特殊的历史语境和社会情境总结出来的。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A.社会科学知识系统不具有普遍性范式

B.理想的普遍性范式是具有自然科学特色

C.自然科学的定理、公式、原则和方法具有普遍性

D.根据一些特殊的历史语境和社会情境作出的总结不具有普遍性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普遍性”与“理想的普遍性”之间的区别,据此易排除A、D;B本身提法依题意不具有对等性;作为“理想的普遍性范式”的对比项提出的前提C正确,答案选C。

第41题:

白鹤梁是一段长约1600米、平均宽约15米的石梁,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北面的长江中,多数时候隐没在江水中,只有在枯水期才显露出来。

从唐代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以来,先人们以在石梁上刻石鱼的方法记录了长江的枯水位;石梁上还有许多诗文碑刻,也写到了石鱼出水的时间和石鱼距离枯水线的尺度等。

这些石鱼和碑刻是非常珍贵的水文资料,白鹤梁因此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的是()。

A.人们只有在枯水期时才在石梁上刻石鱼和诗文

B.石鱼和诗文是同时刻上的

C.石鱼出水说明长江枯水严重

D.诗文是为了记录石鱼出水时间和石鱼距离枯水线的尺度而作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依题意,石梁只有在枯水期才显露出来所以At确;B中的时刻、C中的枯水程度,D中的诗文写作原因文中均未提及;答案选A

第42题:

无论如何,《现代儒学论》能在中国内地引起欢呼,总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这至少说明“关心形而下”的学术探究已不再是明清之际的地下舆论,并且范围也绝不仅限于知识分子层面。

从国家之间横向来看,这的确是个迟到的文化现象,但从中国自身纵向来看,它的到来又并不为晚。

最后一句中“它”指代的是()。

A.我们看到《现代儒学论》能在中国内地引起欢呼的现象

B.“关心形而下”的学术探究突破时间、范围且获得发展

C.明清之际的地下舆论

D.知识分子间的探究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从“它”前面且离其最近的句子中寻找答案,正确答案应为B

第43题:

对真理的追求不是要寻找哪种生活是最善的,是最符合上帝旨意的,而是要追问“世界是什么”、“人是什么”、“社会是什么”、“人是什么”、“社会是什么”。

这种求真的,归根到底也是怀疑的态度重新生长起来。

这就是所谓近代科学或近代哲学的兴起。

科学与哲学实际上是不分的,读笛卡儿和牛顿的书就可以知道,在他们看来,哲学与科学就是一回事。

这段文字表明()。

A.科学与哲学是一回事

B.科学与哲学实际上不分

C.对真理的追求便使怀疑的态度生长起来

D.近代科学或近代哲学的兴起是要追问“世界是什么”、“人是什么”、“社会是什么”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依题意A是笛卡儿和牛顿的个人看法,是对B的极端论证;C错误,提法中疏漏“重新”二字;D逻辑错乱,是“追问”导致“兴起”,不是“追问”代表“兴起”;B是文字表明的观点,答案选B。

第44题:

学习记忆是脑的高级机能,其神经基础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包括神经网络、神经环路和突触连接等不同的层次水平,其中突触是改变的环节,也是神经可塑性的关键部分。

突触可塑性的表现形式有两个方面:

一是突触传递效能的改变;二是突触结构参数的变化。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一种论点,即()。

A.突触具有可塑性B.突触可塑性的表现形式

C.突触是神经可塑性的表现形式D.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是什么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C项与文意不符,B项只是短文后半句的意思,D项不是文章的主旨。

故正确答案为A

第45题:

橙足鼯鼠体形似松鼠,但比松鼠大,身长约45厘米,后肢较长,尾粗长,尾毛蓬松色浅淡,爪钩锐利,眼大而圆,耳廓无束毛,听觉灵敏,全身被灰褐色长毛覆盖,腹毛呈灰白色,四足背部毛呈橘红色,因而有“橙足鼯鼠”之称。

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

A.橙足鼯鼠名称的由来B.橙足鼯鼠的体态外貌特征

C.橙足鼯鼠与松鼠的体形比较D.橙足鼯鼠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本题较简单,通读之后可知B为正确选项。

第46题:

23,6,9,20,-5,34,()

A.-10B.-19C.68D.26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前两项之和与第三项的差等于第四项,故空缺项为20十(-5)-34=-19,选B

第47题:

11,22,22,24,33,27,55,32,()

A.66B.39C.43D.88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双重数列。

奇数项为加法数列,偶数项中两项之差组成的数列是质数数列。

即偶数项为:

24-22=2,27-24=3,32-27=5。

奇数项为:

1122=33,2233=55,故空缺项为3355=88,选D。

第48题: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第49题: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第50题: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第51题:

父亲和儿子的年龄和为50岁,三年前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