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某地级市第九中学扩建改造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621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某地级市第九中学扩建改造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山西省某地级市第九中学扩建改造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山西省某地级市第九中学扩建改造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山西省某地级市第九中学扩建改造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山西省某地级市第九中学扩建改造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某地级市第九中学扩建改造项目建议书.docx

《山西省某地级市第九中学扩建改造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某地级市第九中学扩建改造项目建议书.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某地级市第九中学扩建改造项目建议书.docx

山西省某地级市第九中学扩建改造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名称:

**市第九中学扩建改造项目

建设单位:

**市第九中学校

主管单位:

**市城区教育局

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人:

建设地址:

1.2可研编制依据

1、**市第九中学校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2、**市人民政府协调会议纪要([2004]21次)

3、《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4、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

5、**市城区教育局提供的有关资料

1.3主要研究内容

本报告主要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规模确定、工程技术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1.4主要研究结论

通过调研分析,本报告认为:

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城市改造的要求,是改善城市面貌的积极举措,不仅可以解决第九中学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水平;而且可提高**九中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建设规模及投资估算合理有据,建设条件完全具备,应尽快立项建设。

1.5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占地面积

20.925

2

现状建筑面积

m2

2884

3

现状建筑占地面积

m2

1014

4

加层新增建筑面积

m2

1172

5

总投资

万元

366.24

方案一

5.1

建安工程费

万元

283.45

5.2

设备购安费

万元

4

5.3

其它费用

万元

44.22

5.4

建设期贷款利息

万元

4.79

5.5

基本预备费

万元

26.77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九中前身是西巷小学,位于黄华街中段西侧白云社区内,始建于1985年,1993年在原小学的基础上未作任何改动转变为四轨制初级中学。

学校总占地面积20.925亩,现有教学楼建筑面积2884平方米,在校学生1150人。

在学校改为初中的前几年,校园周边基本是原西巷村的民宅,人口不太多,学校规模尚能满足附近居民子女就近入学的要求。

但随着1999年黄华街旧城改造,学校周边原先的独家住宅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现代化住宅楼。

周边住户由原来的2650户增加到3450户;同时城改过程中,该区域内的老企业相继关闭,原厂区厂房变成住宅楼,新增住户2000多户;兼之近年的东西两河治理改造,周围的居民仍在增多,**九中被密集的城市住宅区包围,学校服务半径内的就学压力大大增加,在校学生就由2002年的400人增加到现在的1150人,非常拥挤。

从建校以来,该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却从未对学校进行过再投资、再建设。

使原本就缺少的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九中,更加捉襟见肘。

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本项目通过在原教学楼上加层,使其现有学生的生均建筑面积可以达到《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中的规定指标,促进学校及**市的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市工程咨询中心接受委托,对**九中扩建项目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该校解决从目前四轨发展成为六轨制初级中学后教育硬件资源不足问题,对改善该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城市教育事业发展和加速全民文化素质提高具有积极意义,为**九中建设现代化、标准化初级中学奠定基础。

项目建设符合学校的发展远期规划,是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和**市美观形象的积极举措

首先,本项目是解决第九中学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重要措施

**九中在校学生有1150人,按四轨制考虑,班级平均容量为96人/班,超出国家标准的91.7%。

学校目前为四轨制的建设规模,专用教学用房和辅助教学用房缺少严重,制约学生德、智、体、美、劳德全面发展。

按《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6轨制初级中学的生均建筑面积为7.1平方米,按1150人计算,学校建筑面积应该为8214.7平方米。

但学校目前现有教学用房建筑面积仅2884平方米,建筑面积严重不足。

其次,项目建设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随着**市的发展,土地资源的价值越来越高,且**九中位于繁华的黄华街上,然而学校现有教学楼的层数却仅为两层,局部三层,按照《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中学教学楼应该在五层以下,所以还可以挖掘得空间比较大。

目前,**九中既形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又没有足够得空间新建足够的教学及辅助用房。

再次,本项目的实施是城市改造对旧建筑提出的新要求

**市的城市改造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全市经济增长迅速,名列全省第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学校的改造还是没有跟上城市改造、和经济发展的步伐。

**九中始建于1985年,1993年在原小学的基础上转变为四轨制初级中学,教学建筑物没有增加,在功能上早已经无法适应现在教学要求,且因为建筑建设的比较早,和近几年新建的建筑物在外观上形成较大的差异,影响周围环境整体美观。

第三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3.1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在黄华街白云社区**市第九中学现址,总占地面积为20.925亩,详见附件《**市第九中学教学楼加层规划平面图》。

3.3建设条件

3.3.1自然条件

1、气象

该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大陆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

具体气象参数如下:

年平均气温11.0℃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9.4℃

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31.2℃

年平均相对湿度63%

频率最多风向西北风

年平均风速2.2m/s

最高风速23.0m/s

年总降雨量617.9mm

日最大降雨量176.4mm

最大冻土深度43cm

最大积雪深度21cm

基本风压0.45KN/m2

基本雪压0.30KN/m2

上述气候气象条件可以满足项目建设、使用基本的要求。

2、地形地貌

拟扩建建筑位于第九中学校园内,场区内地势平坦。

3、地质

项目区在建设原有建筑物时曾做过地质勘察,可研建议建设单位查询以前的地质勘察资料,或重新委托勘察单位进行地质勘察,为进一步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4、地震烈度

根据抗震规范《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项目建设所在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3.3.2公用工程条件

1、交通条件

该项目区位于黄华街白云社区,交通方便。

2、水、电、暖供应条件

(1)供水:

项目用水水源为黄华街市政管市政供水管网供给。

(2)供电:

项目由学校新增的变压器接入。

(3)供暖:

由黄华街市政管网接入。

3、通讯

该项目区在电信通讯网络覆盖范围内,铺设电话线路非常方便。

第四章建设规模确定

**市第九中学在校生人数现已达到1150人,基本接近国家标准规定的8轨制普通初级中学的教学规模,但鉴于资金问题,目前只将学校规模按六轨制确定,待后期建设再进行扩建。

1、根据《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城市六轨制普通初级中学办公教教学用房应达到的建设规模如下表所示:

六轨制城市普通初级中学教辅用房规模表

序号

用房名称

单个使用

面积(m2)

个数

单个使用

面积(m2)

建筑面积

(m2)

备注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2919

4865

1

普通教室

67

18

1206

2

专用教室

1167

实验室(理、化、生)

96

3

288

仪器及标本准备室

23

5

115

音乐教室

73

1

73

乐器室

23

1

23

美术教室

96

1

96

美术教具室

23

1

23

书法教室

96

1

96

地理教室

96

1

96

语言教室

96

1

96

语言资料室

23

1

23

计算机教室

96

1

96

计算机辅房

23

1

23

劳动技术教室

96

1

96

劳动教具室

23

1

23

3

公共教学用房

546

合班教室

150

电教器材室

23

1

23

图书阅览室

261

科技活动室

18

3

54

心理咨询室

18

1

18

体育器材室

40

办公用房

534

890

教学办公用房

180

行政办公用房

14

9

126

广播社团办公室

28

会议接待室

50

德育展览室

50

卫生保健室

14

1

14

总务仓库

40

维修管理室

24

传达值宿室

22

1

22

总计

3453

5755

2、**市第九中学现有教学楼一幢,地上二层,局部三层,建筑面积2284m2,各用房功能如下表所示:

**市第九中学现有教学楼功能明细表

序号

用房名称

个数

单个面积

(m2)

建筑面积

备注

1

普通教室

12

60

720

 

2

地理教室

1

90

90

 

3

美术教室

1

90

90

 

4

美术教具室

1

30

30

 

5

音乐教室

1

100

100

 

6

乐器室

1

30

30

 

7

实验室(理、化、生)

3

60

180

 

8

仪器标本准备室

6

30

180

 

9

科技活动室

1

30

30

 

10

接待室

1

60

60

 

11

储藏室

2

30

60

 

12

门厅

 

 

240

 

13

卫生间

6

33

198

 

14

楼梯

 

 

150

 

15

走道

 

 

726

 

总计

 

 

2884

 

3、根据《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结合**九中现有教学办公用房规模,确定**九中办公用房满足扩轨后的使用需求,需新增部分教学辅助用房。

扩建规模如下表所示(K=0.6):

**市第九中学校扩建规模表

序号

 用房名称

单个使用

面积(m2)

个数

单个使用

面积(m2)

建筑面积

(m2)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712

1186.7

1

普通教室

67

6

402

 

2

计算机教室

96

1

96

 

3

计算机辅房

23

1

23

 

4

合班教室

150

1

150

 

5

电教器材室

23

1

23

 

6

心理咨询室

18

1

18

 

综上所述,**市第九中学需新增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1186.7m2,根据现有教学楼的建筑规模,确定新增建筑面积1172m2,可将现有建筑整体加为四层。

第五章总图布局与工程设计方案

5.1总图布局

5.1.1平面布置

**市第九中学位于黄华街白云社区,总占地面积为20.925亩,校区内主要原有建筑为教学楼和办公楼。

教学楼占地面积1014m2。

校区内原有绿化和硬化均可满足使用要求,考虑工程施工对建筑物周围损坏的草坪加以修复,面积约500m2。

5.1.2室外配套设施

项目区的原水暖管网均由黄华街市政管网接入,距离约500m,学校教学和办公楼内的给排水及供暖设施使用年限均接近20年,已基本老化,不再适于继续使用,建议对教学楼和办公楼内给排水及供暖设施进行更新,以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继续正常进行。

学校原有变配电设备和化粪池均只能满足学校现有规模的教学和办公之用,扩建部分需新增相应规模的变压器和化粪池,新增设施均在原有设施的临近布置。

校区内无消防水池,新增的消防水池设于教学楼和办公楼之间。

将校区四周的砖砌围墙拆除,改为铁艺栏杆,总长约600m。

5.2设计说明

5.2.1工程设计依据

(1)**市第九中学委托设计要求

(2)《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3)现行国家的其它有关标准及设计规范

(4)**市第九中学校用地现状图

5.2.2工程设计内容

**市第九中学教学楼加层、改造教学楼和办公楼原有水暖设施及室外总图工程。

5.2.3工程设计范围

**市第九中学扩建的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照明、消防专业设计。

5.3建筑设计

本项目为扩建项目,拟对原有教学楼加层。

原教学楼地上二层,局部三层,一、二层建筑面积均为1014m2,三层建筑面积856m2,将原教学楼整体加为四层后,总建筑面积为4056m2,新增建筑面积1172m2。

加层部分层高与原有建筑层高相同,公用部分(如走道、楼梯、厕所)的平面布置与原教学楼的平面布置相同。

加层后的教学楼立面应更加丰富,应更能体现“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加层部分楼地面做水磨石地面,仿瓷涂料内墙面及顶棚,塑钢窗,木门。

外墙面刷中档外墙涂料,屋面采用水泥蛭石保温层,水泥焦渣找坡层,SBS防水层。

5.4结构设计

5.4.1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3)《砖混结构房屋加层技术规范》CECS78︰96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4.2结构设计

加层部分采用砖混结构,通过加固后的原教学楼基础和承重墙体承载新增荷载,墙体承重材料采用粘土砖,外墙厚370mm,内墙厚240mm,楼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30,钢筋强度等级为Ⅰ、Ⅱ级。

5.5人防设计方案

该项目可不建设防空地下室,依据《山西省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管理规定》(晋市政发[2000]29号)的第十一条规定,中小学教学及办公用房可免建人防地下室,免缴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

5.6给排水设计

5.6.1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5.6.2设计范围

1、室内生活给水工程

2、室内生活排水工程

3、室外管网配套工程

5.6.3给水系统

1、建筑生活用水量指标:

办公用水:

30~50L/日·人

教学、试验用水:

20~40L/日·人

饮用水量:

2L/日·人

绿化用水:

2L/m2·日

2、用水量

项目总用水量为54.63m3。

各种功能生活用水最高日用水量分别为:

办公用水:

1.5m3/日

教学、试验用水:

46m3/日

3、供水水源

项目给水系统设计包括室内外生活给水系统设计。

项目供水由黄化街市政管网就近接入即可。

4、给水系统设计

项目区位于黄化街,地势平坦,由于原有校区内供水管网老化,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项目区内给水管网重新设置。

室外给水管网成枝状布置,由市政给水管网接入校区,供入各个用水点。

建筑物室内给水系统成枝状布置,采用PP—R管。

供水由校区供水管网供入室内。

5.6.4排水

1、生活污水排水量

项目最高日生活总排水量为38m3。

2、排水体制设置原则

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就近排入水体,以减小管道埋深、降低工程造价。

3、生活污水排水系统

项目区内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包括室外排水系统和室内排水系统。

项目区外临黄花街,室外排水经处理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即可。

项目室外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室内排水体制采用合流制。

室外排水系统根据地势高差合理划分服务范围,并尽量考虑采用顺坡排水,室内排水经系统收集后在化粪池中处理,排入室外污水管网。

室内生活排水系统采用单立管伸顶排水系统,污水管采用PVC—U管。

洗浴排水经冷却降温后排入校区污水管网。

4、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排水系统包括建筑物屋面排水系统。

雨水重力流管道按满流设计,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采用普通外排水系统,雨水在室外汇集后排入室外雨水管网。

雨水系统采用UPVC排水管,雨水斗采用金属雨水斗。

5、化粪池、隔油井容积的确定

项目区内为了满足污水处理的需要,设置一个容积为50m3的化粪池。

5.7采暖设计

5.7.1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

5.7.2设计范围

项目区供热设计

5.7.3设计参数

1、室内温度参数:

建筑物名称

采暖设计温度℃

室内换气次数(次/h)

备注

办公楼

18

30m3/h·人

进气

综合教学楼及公共部分

16~18

3

排气

2、室外温度参数:

-7℃(冬天)

3、冬季室外风速:

5m/s

5.7.4采暖负荷计算

项目各个建筑采暖热负荷如下表所示:

建筑物名称

采暖单位面积指标(W/m2)

热负荷(KW)

办公楼

60

60

教学楼

55

223

总热负荷

项目总热负荷为:

283KW。

5.7.5采暖系统设计

项目采暖系统分为室内系统和室外系统,项目区供暖热源由黄花街市政供热管网就近接入即可。

室外供热系统采用异程式系统,保证每条支线间平衡压差不超过10%,每根采暖分枝管道合理划分供热范围,使得项目区内各个用热负荷基本平衡,避免出现供热失衡。

室内采暖系统采用上供下回双管制系统,供热由校区供热管网接入,采暖设备为散热器。

5.8电气设计

5.8.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2、《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031-2000)

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5.8.2设计范围

该项目的供配电、照明、电话、消防供电系统。

5.8.3负荷计算

用电负荷计算

建筑物名称

单位面积指标

(W/m2)

用电负荷(KW)

办公楼

30

30

教学楼

20

81

总用电负荷

项目总最大用电负荷为111KW。

项目区内原有变压器不能满足供电需要,需设置一台容量为的100KVA箱式变压器。

5.8.4供电系统设计

项目供电负荷等级为三级,供电线路由黄华街供电线路接入,主接线方式采用单母线单电源不分线接线,低压供电系统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干线采用放射式,支线采用树干式。

宿舍供电设置专用回路,建筑内低压配线由竖井放射式供给各层用电负荷,室内照明线路与动力线路分开设置,动力线路采用三相四线制,照明线路负荷较低的采用三线制,较高时采用三相四线制。

消防设备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配电线路和控制回路按防火分区划分。

5.8.5照明设计

1、照度标准

项目照度标准按照节能及照明设计的要求,确定为300LX。

2、照明灯具:

办公室、教学用房等照明采用普通荧光灯具。

3、照明系统的设计

照明系统设计为室内照明设计,照明设计要充分考虑节能,优选节能灯,室内照明均匀度不低于0.7,并根据房间用途合理选择显色指数。

在项目的楼梯间、配电间、消防控制室、疏散走道等处设置应急照明,疏散用应急照明照度不低于0.5LX,其余照度满足正常照度要求。

在疏散走道或安全出口等处设灯光疏散照明。

5.8.6导线敷设

高压线路采用架空敷设,低压配电系统室外导线采用橡皮绝缘导线穿管暗敷,室内导线采用穿塑料管明敷。

5.8.7防雷与接地

项目区内教学楼按三类防雷进行设计,项目区内每个建筑设置等电位接地。

屋顶防雷利用建筑物基础做自然接地系统,屋顶避雷网网格间距不大于20×20m。

利用建筑物内柱、梁及基础内主筋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m,将避雷带与建筑物基础作可靠连接,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4Ω,如果达不到此要求增加人工接地装置。

办公楼和教学楼内的信息系统采用单点接地方式。

5.8.8消防供电设计

消防供电按二级负荷供电,消防系统按一级保护对象进行火灾报警与控制的设置,设置消防控制室,消火栓按钮安装在消火栓内,设置首动报警按钮、消防电源电话、声光迅响器及火灾显示盘。

报警控制线路在电缆竖井内沿桥架敷设,屋顶穿管部分沿现浇层敷设,其余部分穿管沿墙暗敷或在吊顶内敷设。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采用BVR—25mm2导线作为接地线,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及穿管导线做好接地保护。

第六章建筑节能

6.1节能目标

能源是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供应一直十分紧张,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

建筑能耗包括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30-40%,建筑节能是整体节能工作的重点,搞好建筑节能工作对节约能源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措施。

6.2设计依据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国家现行的有关节能和合理利用能源的政策及标准规定

6.3节能措施

1、屋面加强保温,在外墙、楼梯间采用聚苯板保温材料;

2、外墙窗墙面积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北面窗≤0.25,东、西向窗≤0.30,南向窗≤0.35,建筑设计人员在立面设计时应考虑节能对窗子大小面积的限值;

3、卫生器具采用节水型;

4、加强采暖管道保温,加调节阀来控制温度;

5、根据视觉工作需要,精选照度水平,采用高效节能灯具;

6、在所需的照度前提下,优化照明节能设计,限定照明。

第七章环境保护及消防

7.1环境保护

7.1.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市“十五”环境保护规划》2000年10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

4、《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90)

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7.1.2主要污染来源

1、悬浮颗粒物:

主要来源于施工期间各种建筑材料的运送及地面土石方挖掘造成的二次扬尘危害。

2、废水:

来源于建设污水。

3、噪声:

主要由施工期间各生产机具产生,重点考虑工程施工时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

4、固体废物:

主要来源于施工期间的废弃建材及运行期的教学废弃物。

7.1.3具体防治措施

1、对施工建材的运送、土石方挖掘场地要及时撒水降尘,增加空气湿度;

2、施工污水经沉降合格后,排至城市下水管网;

3、施工设备尽量选用环保型低噪机械,最大程度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不同施工阶段噪声限值如下表: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dB(A)]

昼间

夜间

土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