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博林第15期免费培训笔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587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博林第15期免费培训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深圳博林第15期免费培训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深圳博林第15期免费培训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深圳博林第15期免费培训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深圳博林第15期免费培训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博林第15期免费培训笔记.docx

《深圳博林第15期免费培训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博林第15期免费培训笔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圳博林第15期免费培训笔记.docx

深圳博林第15期免费培训笔记

深圳博林第15期免费培训笔记—重点摘要

(笔记整理者:

东莞MAZIN妈.于2013年8月11日整理)

前言

由衷感谢和极其赞赏博林的尤老师和刘老师无私的奉献,他们是我们自闭症家长们的表率和先锋,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多么的伟大…他们将他们多年来研究和经过实践证明了的理论和方向以及实际操作的方法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们这些自闭症家长们…使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遇到了尤老师和刘老师…

参加完博林的第15期免费培训,我的心终于放开了…我感到了自从得知我那可爱的儿子得了自闭症以来从未有过的快乐….因为博林使我看到了拯救孩子的希望,使我信心满怀….我己决定,今后不再悲伤,不再唉声叹气….为了这点希望,我要和我的家庭,我的孩子每天都生活得快快乐乐…

概论

总的来说,博林的有关自闭症的理论和康复发展方向是从婴幼儿心理学发展角度来看待的.是从自闭症患儿的心理发展的核心问题入手和开展的--只有核心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博林给我们家长们指出了自闭症孩子康复发展的正确方向…只有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才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地.

一.自闭症孩子该怎么教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解答这几个问题:

什么是正常人?

什么是自闭症?

正常人和自闭症患者有什么区别?

正常人的智商(IQ)/情商(EQ)和各种知识技能是怎样发展而来的?

自闭症为什么是广泛性发展障碍?

自闭症的核心问题(根源)是什么?

1.什么是正常人?

什么是自闭症?

所谓的正常人,是指拥有可以发展的发展条件的人.

所谓的自闭症,是指主观意识下人类社会环境缺失的人,即社会性的缺失.

名词解释:

社会性---是指做为集体中的一员所表现出来的特性.

2.正常人和自闭症患者有什么区别?

正常人和自闭症患者的觉知倾向(观察角度)不同:

正常人–倾向于人的因素(以人为参照);而自闭症患儿倾向于物(以物为参照)—其主观意识倾向人的意识非常弱,自闭症患者具有过人的专注力(沉迷.).

普通人:

也就是说,自闭症和普通人的区别,只是兴趣爱好的取向不同而己

自闭症:

从心里学角度讲,自闭是天生的(基因问题),但自闭症不是天生的,仅仅是发展偏差.为什么这样说呢?

以下图示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们:

(一个母亲生下)

初生婴儿

 

3.正常人的智商(IQ)/情商(EQ)和各种知识技能是怎样发展而来的?

自闭症为什么是广泛性发展障碍?

自闭症的核心问题(根源)是什么?

从所周知,一个普通初生婴儿(正常人),无需特别教授任何知识技能,在成长的过程中与父母的无数次有意无意的日常逗乐和活动中,就能自然而然的发展出智商(IQ)/情商(EQ)和各种知识(包括语言)技能.而为什么自闭症孩子却无法自动发展出所有的这些方面来,而表现出广泛性发展障碍呢?

其根源究竟是什么?

以下图示可以看出正常人的发展轨迹:

初生普通婴儿

 

由此对比,自闭症患儿的各种障碍的成因就显示在我们面前了:

自闭症患儿

 

正因为自闭症患儿太过沉迷于物,压根对人没有兴趣(或很弱),压根没有与人活动的动机需要(或很弱),所以就缺少与人的活动,而且越来越沉迷,又怎么能发展出智商(IQ)/情商(EQ)和各种知识(包括语言)/技能呢?

同时,由于自闭症患者同正常人看世界的视角偏差(觉知倾向不同)问题,造成自闭症患儿的不理解,从而产生各种障碍问题,其所表现出来的是广泛性发展障碍,而不只是某一两个方面的障碍.

因此,自闭症的根本原因(核心问题)是对人不感兴趣,其主观意识倾向人的意识非常弱.正常人的主观意识倾向于人,他们主要关注的是人的元素.所以,我们必须从根源着手,使自闭症患儿产生对人的兴趣,使他们的主观意识倾向于人,从而走上正常人的发展轨迹(使他们心里产生“要做爸爸妈妈心目中的乖宝宝”的主观意识.).

所以,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对于自闭症孩子,我们应该教什么了:

我们必须改变自闭症患儿的主观意识倾向,对人感兴趣,构建和发展其与人活动的动机需要,这就是我们该教的.–这是博林的动机构建教育体系所要做的事情–以此来解决自闭症患儿的人类社会环境缺失问题.

二.如何培养自闭症孩子对人产生兴趣?

理论:

利用孩子的兴趣爱好,通过教育影响,培养孩子产生新的动机而令其获得发展的有效动力–必须发展出一种持续恒定的发展结果,在不断地体验和积累的基础上(N+1),你会突然发现,他开窍(顿悟)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与孩子的活动中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情绪影响--快乐高昂(夸张的)的情绪影响,使孩子产生对人的情绪知觉,建立在孩子心目中的影响(恒定的影响).

快乐源à使开心的那个触点à发展成恒定的快乐觉知,获得快乐的意识–意识到是从你(人)的身上获得的快乐(乐趣).

我们必须带着赏识的心理看待孩子.

尽量投其所好,好其所好.将同孩子相处的时间当成自己最幸福的时光.

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们可以终止à当你说“不”的时候,一定要坚持(温柔地坚持)–不断地讲道理,重点在坚持.

现在,总结一下,如何培养对人产生兴趣:

1)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是否从自闭走出来,是孩子自己的意愿,不是大人的意愿.).

2)根据孩子的喜好设计活动(投其所好.)

3)将同孩子相处的时间当成自己最幸福的时光.(好其所好).

4)每天至少要有8个小时的有效介入.

孩子的开心有好多种:

1)

只有“人给的开心”才是有效的干预(介入).

环境给的.

2)物给的.

3)人给的.

记住:

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是“终止快乐”,所以,在你与孩子的活动中,你要投其所好,好其所好.

影响孩子走出自闭的快慢的因素:

1)基本能力;

2)力度

你对孩子干预的力度一定要足够,不让孩子沉迷一分种.

例如:

假设孩子一天处于自闭(沉迷)的状态8个小时,你只干预2个小时,其他6个小时孩子还是处于沉迷状态,干预力度不够的话,孩子将永远处理沉迷.

如果8个小时人给的快乐干预,不让孩子沉迷一分种,那么,孩子将会走出自闭.

长期大力度(每天至少8小时)地有效干预(不允许孩子沉迷一分钟),使之成为习惯–恒定的对人的快乐感受.

三.博林教育(动机构建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

(同孩子本身的能力无关)

1.信息关注的激发.

1)信息的监察;2)信息关注.

在孩子沉迷的时候,激发孩子对信息(身边事物)的关注,使其能够觉察到周围的信息,并尽量引起关注.

例:

在与孩子玩得最高兴的时候,突然中止活动(如假装突然跌倒,或拿水喝),孩子也会看到并引起关注,然后继续原来的活动.(终止快乐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所以我们突然终止原来让孩子高兴的活动.)

又如,在同孩子玩得起劲的时候,爸爸回来了(可同爸爸事先约好),爸爸用非常夸张的声音和动作吸引孩子的注意之后,再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孩子喜欢的东西(吃的,玩的或快乐地将孩子举起等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或事物…)–记住,一定要先引起孩子对你(或爸爸)感兴趣之后才拿出来给他,千万不要损害核心问题.

2.与人活动的激发.

要追求的是关注活动的持续时间,频率.

从无到有,从有到多.

以知识为背景来构建孩子与人的的活动,是最完美的.(但通常比较难,可以试试.)

注:

第1.2阶段通过的话,已经可以从博林毕业了,也就是说,动机构建教育已经完成任务,孩子己步入正常人的发展轨道,可以进行主流教育的方法了,不管是ABA,RDI,PCI,早教,幼儿园…都可以

 

3.与人活动的拓展阶段

关注活动内容,广度,深度,技巧技能等.

由第2阶段进入第3阶段的明显示标志,是家长或其他人对孩子有影响权了…比如,他正在玩一个他非常喜欢的活动,突然有人在另一边叫他去参加另一个有趣的活动,他会停下自己的活动去参与另一个活动并且觉得很有趣…这表示他能进入第3阶段了.

让孩子心甘尽愿地接受你的影响权,必须让孩子觉得他同你在一起有趣,好玩.

所以,获得对孩子的影响权非常重要.

博林教育(动机构建教育)干预体系现今主流教育,如:

ABA

PCI,RDI,早教,蒙氏,幼儿园…

 

四.博林(动机构建教育)的教育方法

1.本位教学法

1)孩子真正的需求

2)在干预的过程中,尊重孩子的感受.

2.随机教学法

只有持续不断的大力度(到少8小时/天)的干预,才能使孩子走出自闭.(随时随地)

3.游戏教学法

--有很多种游戏,如平行游戏,角色游戏等….初期阶段多用平行游戏.

4.多感观谐谑式介入法

名词解决:

多感观:

视,听,闻(嗅),味,触.

多感观让孩子感受万事万物,感受人带给他的快乐.

初期用的最多的是触觉,尤其是沉迷越深的孩子.

怎样用视觉让孩子感受人的快乐:

夸张的表情,夸张的打扮/化妆,滑稽的动作等.

怎样用听觉让孩子感受人的快乐:

夸张的语气(对自言自语背广告的孩子很有用),怪声怪气,节律/节奏的改变(快/慢,大/小等).

怎样用嗅觉让孩子感受人的快乐:

怎样用味觉让孩子感受人的快乐:

吃饭的时候,吃东西的时候.

怎样用触觉让孩子感受人的快乐:

小的孩子,大的孩子都有用,尤其对刀枪不入(非常沉迷)的孩子有用—挠痒痒,举高高,吹气,转圈圈.

对比:

地板时光:

戏谑式回合—老师作弄学生.

博林:

谐谑式–学生作弄老师.

用什么方法都行,只要能完成我们的教育目标(对人产生恒定的浓厚兴趣,感到同人在一起活动真有趣,真好玩)–只要完成这个教育目标,就能使孩子回到正常的教育发展轨道上来.

五.博林教育(动机构建教育)十一大原则

1.早始原则

接触接早,接触接多,孩子越容易接受知识.

下面举几个例子,让孩子对知识产生敏感,日积月累,慢慢地孩子所积累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多.

1)认字:

将家里所有家具电器,墙,天花板文字标签,使其对字产生敏感…每天花几分钟让他逐个认识一下(摸一摸,指一指)…让孩子认识文字是非常不错的投资.(如果想让孩子用图卡认字,最好是图印在一面,字印在另一面.)

2)认真地计划过好一年之中的所有节日:

让孩子感受不一样的节日文化.(社会化的感知教育)

3)从小给予孩子各种生活,文化的感染(感知),慢慢地,让孩子积累越来越多的知识.

2.生活原则

A.教学内容取于生活,贴近生活.

B.生活中教,生活中学.

3.渗透原则

渗透原则是婴幼儿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教育是一个慢慢积累影响的过程,而不是强攻的过程.

坚持随机渗透,随处随学.随时随学.

4.习惯原则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改变人生.

例如:

日常生活中,如随手关灯,关水笼头,不剩饭剩菜,不挑食….

以身作则,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养成思考的习惯.

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想办法引导他想问题.

举例:

不断向孩子提问(刚开始时孩子不明白,可以先问孩子为什么然后再给他答案).如:

“为什么要吃饭啊?

”“因为肚子饿了.”“为什么要喝水啊?

”“因为顺口渴了.”“要开灯,才能看得见哦”…..

3)坚持原则.如:

吃饭前不吃零食……….

4)要求要适度.

适度的要求一旦提出来,就要坚持(温柔的坚持).

比如:

孩子吃饭喜欢下座位.你可以温柔地将他抱回座位,坚持下去,直到吃完(哪怕喂他,一定要坚持吃完才可以下座位(温柔地坚持).

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如吃饭,睡觉,大小便….,适度的要求,一旦提出来,就要坚持(温柔地坚持).

5.快乐原则

保持孩子一整天在平静,愉悦的情绪上,让他知道这是爸爸妈妈(人)给他带来的快乐.

孩子不开心的时候,要让他知道不是“人”导致他不开心的.(例如:

他跌倒了,因摔痛而哭了,跑到你跟前求安慰,你可以一边安抚他,摸摸他摔痛的地方,然后跑到他跌倒的地方,假装打那个使他摔痛的地方,骂那个地方不好,是坏蛋,以不能再干坏事了.)

6.赏识原则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比如爸爸回来了,“啊,爸爸辛苦了,如果没有爸爸,我们一家都活不下去了…爸爸你太伟大了...”爸爸听了,一定会非常开心,一天的疲劳全没了…明天的工作也会更起劲了….

真正地赏识是发自内心的,夸赞要到点.不是“哇,你真棒”这么简单的.

批评:

要用赏识的态度批评孩子.

孩子受挫折时,要鼓励,坚信孩子一定行.

赏识不等于赞扬,是对孩子的肯定,信任.

7.动机原则

1)构建行为背后的动机

下面分析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行为背后的动机,我们就会知道,一个行为背后的动机有多种,只有构建孩子“驱动正常人的适当动机”,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

沟通需要

….

奖励

生理需要

讲卫生

羞耻心

另外还有,奖励,任务,怕打….(ABA教法)

礼貌

期待对方了解自己的情绪

想了解对方的内心想法

奖励

习惯

不要太过于追求孩子的对视…即使不对视,只要他的心里意识在你身上就行.

保暖

羞耻心(社会性)

爱美(社会性)

奖励或怕打等等

习惯

2)构建推动孩子回到正常人发展轨道的动机–与人活动的动机

利用孩子的动机à构建与人活动的动机,而不是为了构建行为或游戏.

怎样构建孩子与人活动的动机?

--投其所好,好其所好.

8.知识深纵原则

该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管他当时是否懂,但一定要确保他的注意力(意识)在你身上.

如果他的注意力不在你身上,说什么都没用.所以得想办法将他的注意力引导到你身上后才说,否则说了也没用.

所说的内容要从横向,纵向扩散知识,使孩子获得更深更广的知识.

比如:

横向:

圆圆的,白白的…..

纵向:

生的或熟的(如摇一摇可分辨生熟,生鸡蛋可立起来)

蛋白,蛋黄,蛋壳是怎样的?

鸡蛋是怎样来的?

鸡蛋可以变成小鸡……..

根据婴幼儿学习知识的渗透原理,日积月累,慢慢地孩子就会明白很多知识和道理.

9.常态原则

该吃的吃,该玩的玩,正常生活

常态化生活,做该做的事情,定下心来,象正常家庭一样生活.

不要过滤孩子的常态生活.

10.体验原则

任何东西可以吃的,给他吃下,让他尝下,可以摸的,让他摸下.可以嗅的,让他嗅下….

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亲自体验万事万物的概念.如危险意识.

注意,让他体验不好感觉的东西时,不要损害核心问题,不要让他知道是你(人)带给他的伤害或不快.

比如冷,热的概念…亲自体验,让他知道有些东西是不能随便触碰的…

11.全面发展原则

让他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要让孩子懂得感恩,孝顺父母.

不要扼杀孩子可以发展的机会.

评课的三个标准:

1.教育意识(用强烈的教育意识去逗乐孩子,不断地构建动机.)

2.高涨的情绪(投其所好)

3.技巧(如何地投其所好,如何地变换孩子的”好”).

当你同孩子活动觉得累的时候,是你没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因为同孩子玩的时候,你是快乐的,也就不觉得累了.)

附:

对比其他派系对于自闭症的观点:

1)ABA(现今主流教育方法)观点:

认为行为过剩或不足,所以他们用行为重塑(或行为矫正)的方法去干预.

ABA的优点:

1)见效比较快(尤其是前三个月);2)教育目标明确(缺什么补什么);3)可操作性强.

ABA的缺点:

1)思维刻板,鹦鹉学舌,教了的才会(即使教了的,如果不用,也会忘记),不教的不会;2)使孩子丧失学习兴趣;3)对人产生不信赖(最核心的伤害);4)情绪问题.

2)RDI的观点:

认为是交往能力不行.

3)地板时光的观点:

认为是孩子情绪发育不足;

4)PCI的观点:

人类文化传承(通过游戏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