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机组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465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36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机组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二氧化碳机组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二氧化碳机组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二氧化碳机组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二氧化碳机组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机组操作规程.docx

《二氧化碳机组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机组操作规程.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氧化碳机组操作规程.docx

二氧化碳机组操作规程

净化装置

二氧化碳机组工艺操作规程

 

目录

1.装置概述1

1.1岗位任务1

1.2产品说明1

1.3与相关装置的配合1

2.原材料规格及消耗2

3.工艺流程及工艺原理3

3.1流程概述3

3.2工作原理10

4.工艺参数13

4.1重要设计指标13

4.2主要控制指标16

4.3仪表报警及联锁19

4.4分析项目及频率24

4.5物料平衡(设计书内容)25

5.装置联锁说明26

6.设备一览表28

6.1动设备28

6.2静设备29

6.3安全阀30

6.4调节阀31

7.主要设备结构简图及工作原理32

7.1压缩机结构33

7.2汽轮机结构38

8.装置开车39

8.1开车准备39

8.2原始开车48

8.3热态开车51

9.装置停车52

9.1短期停车52

9.2长期停车52

9.3紧急停车53

10.装置的正常调整、控制、维护55

10.1装置的正常调整55

10.2装置的正常控制56

10.3日常维护要求56

11.单体设备操作规程58

11.1润滑油泵的开停车和切换58

11.2油冷却器的切换58

11.3油过滤器的切换59

12.常见事故及处理60

12.1轴振动高60

12.2轴位移大61

12.3轴承温度高61

12.4润滑油泵出口压力低62

12.5压缩机喘振62

13.安全注意事项63

13.1人身安全63

13.2设备安全64

13.3冬季安全66

14.三废及处理68

15.装置流程图69

16.附录72

1.装置概述

1.1岗位任务

将低温甲醇洗再吸收塔塔顶解析出来的二氧化碳产品气经过压缩机加压后送煤气化装置用作载气。

本操作规程规定了二氧化碳压缩机岗位的生产任务,生产原理和工艺流程,正常生产操作方法和工艺指标,系统的开车与停车,异常情况及处理,安全技术要点及保安措施等内容。

本操作法适用于二氧化碳压缩机岗位工艺操作技术。

1.2产品说明

二氧化碳产品气去气化:

流量36000Nm3/h、温度133.7℃、8.40MPa(G)

介质

CO

H2

CO2

CH4

Ar

N2

H2S

COS

CH3OH

mol%

0.038

0.397

99.472

0.022

0.033

0.038

0.000

0.000

0.022

1.3与相关装置的配合

1.与总公司配合

本装置工序号为1220,隶属净化装置,公司的领导下,服从生产技术部的协调指挥,确保安全生产,稳定运行。

2.与气化装置的配合

向气化装置提供高压CO2产品气。

3.与本车间的配合

低温甲醇洗再吸收塔塔顶提供二氧化碳气体。

4.与热电装置的配合

热电装置向汽轮机提供4.0MPa(G)蒸汽。

5.与空分装置的配合

空分向机组提供低压氮气、中压氮气、仪表空气。

6.与给排水车间(循环水及水务公司)的配合

由水厂提供循环水,消防用水。

2.原材料规格及消耗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消耗量

每小时

每年

1

中压蒸汽

4.0MPa(g)

t/h

71.8

0.52×106

2

低压氮气

0.48MPa(g)

Nm3/h

3

循环水

0.4MPa(g)

m3/h

4

CO2

99%

Nm3/h

36000

2.59×108

3.工艺流程及工艺原理

3.1流程概述

3.1.1工艺气流程概述

装置正常生产时,从低温甲醇洗解析塔出来的CO2气体,压力0.006MPa(G),温度30℃,进入CO2载气压缩机分液罐1220-D-013A,气体中的液滴分离出来后以36000Nm3/h进入载气压缩机1220-K-002一段进口。

经载气压缩机1220-K-002一段加压后温度约℃、压力约MPa(G)的CO2气体,进入CO2载气压缩机一段间冷却器1220-E-028进行降温冷却,进入CO2载气压缩机一段气液分离器1220-D-013B分离气体中的液滴后温度约℃、压力约MPa(G),进入压缩机第二段;

经载气压缩机1220-K-002二段加压后温度约℃、压力约1.273MPa(G)的CO2气体,进入CO2载气压缩机二段间冷却器1220-E-029进行降温冷却温度,进入CO2载气压缩机二段气液分离器1220-D-013C分离气体中的液滴后约℃、压力约1.248MPa(G),进入压缩机第三段;

经载气压缩机1220-K-002三段加压后温度约℃、压力约MPa(G)的CO2气体,进入CO2载气压缩机三段间冷却器1220-E-030进行降温冷却进入CO2载气压缩机三段气液分离器1220-D-013D分离气体中的液滴后温度约℃、压力约MPa(G),进入压缩机第四段;

经载气压缩机1220-K-002四段加压后的CO2气体,进入CO2载气压缩机总出口气体冷却器1220-E-034进行降温冷后温度约℃、压力约8.414MPa(G),送气化装置。

为了防止压缩机喘振,采用了两段防喘振回路,压缩机二段出口经一段防喘振阀1220FV7101进CO2载气压缩机一段入口,压缩机四段出口经二段防喘振阀1220FV7105进CO2载气压缩机三段入口。

载气压缩机压缩过程中积累的不凝性气体和安全阀放空气体,经放空总管进入火炬。

3.1.2蒸汽流程概述

压力为4.0MPa(G),温度为400℃的中压蒸汽经隔离阀、速关阀、调节汽阀后进入汽轮机内膨胀做功,做功后的蒸汽0.58MPa(a)排入低压蒸汽管网。

为了保证汽轮机启动时各蒸汽管道的参数符合工艺要求,主蒸汽管线的低点设有导淋阀,而末端的高点设有暖管放空阀,以便疏水防止水击。

3.1.3润滑油流程概述

与压缩机组配套的润滑油站,设有一主一副两台螺杆油泵。

润滑油经过滤网被油泵吸入加压,通过一次油压调节阀1220PV7004使其压力达到1.1MPa,然后经过油冷却器A、B(平时根据油温情况选择使用,长杆指向使用的油冷却器,杆水平方向表明两台油冷却器共用)使其冷却到35~45℃,经过油过滤器过滤(一开一备,前后压差<0.15MPa,当压差≥0.15MPa时,切换备用过滤器进行清洗)。

其中一部分通过二次油压调节阀1220PCV7007使其压力达到0.25~0.30MPa之间后,进入润滑油高位油箱,最后回到润滑油箱,另一部分送往机组各个润滑点后回到润滑油箱;进汽轮机调速器的油压>0.60MPa时调速器才能用,当控制油压≤0.60MPa或润滑油总管油压≤0.15MPa时辅助油泵自动启动,控制油的正常油压为0.85MPa。

本系统设有高位油箱一个,高位油箱的设置高度:

从压缩机中心线到高位油箱正常操作液位的距离为6~7米。

正常工作期间,始终有少量的油经三阀组中的孔板进入高位油箱,以维持高位油箱内的油温,当润滑油总管的油压低于高位油箱的位差压力(如两台油泵同时发生故障而不能启动)时,三阀组中的止回阀自动打开,高位油箱中的油迅速流入润滑油用油点,确保机组在有限的时间内安全停机。

另外,还设置了由事故发电机驱动的事故油泵,以确保全厂断电时机组各轴承所需润滑油的供给。

汽轮机调节及润滑系统用油由集中油站供油装置提供。

供油分两路分别接到汽轮机润滑油、调节油总管。

0.25Mpa的润滑油由各分管路供给汽轮机前、后径向轴承,推力轴承,轴承进油管上有可调节流阀和压力表以适应各分管不同用油量的需求。

润滑油过滤精度≤10μm,正常进油温度35-45℃,用油量21.3m3/h。

调节油总管油压≥0.85Mpa,过滤精度≤10μm,正常油量6.17m3/h,瞬时最大油量15m3/h,为减少因用油量变化而引起的油压波动,在调节油管路上装设有一只25L的液压蓄能器。

1.润滑油系统的组成

润滑油系统由润滑油站、高位油箱、中间连接管路以及控制阀门和检测仪表所组成,其中润滑油站由油箱、油泵、冷油器、滤油器、压力调节阀、各种检测仪表以及油管路和阀门等组成。

润滑油站上除冷油器外的所有设备均安装在一个钢结构底盘上,冷油器单独安装在一个钢结构底盘上,构成集装式供油系统,用户只需进行外部连接。

(1)油箱

油箱的容积符合API614标准要求,其维持容量为8分钟的正常流量;工作容量为5分钟的正常流量。

油箱附带如下仪表及附件:

液位计、液位开关、就地温度计、加热器(根据用户要求采用电加热器)、温度变送器(铂热电阻)。

机组开车前,首先应对油箱中的油进行加热,当油温达到22℃时,即可启动油泵,使油站作自身的油循环,以使油箱内的油加热均匀并提高加热速度,使整个油系统打循环直至油温达到40±5℃。

(2)氮气吹扫接头

为了迅速排除油箱内部的烟气,油箱上设置了氮气吹扫接头,在氮气吹扫接头进口处装有孔板,孔板前的氮气压力为:

200mmH2O,氮气流量为:

10Nm3/日。

(3)油箱排放阀

在油箱倾斜底板的最低端设有排放阀。

用于油箱检修时放出油箱中的油液或油质检验时的取样口。

(4)油泵

油系统中设置了两台相同流量及压力的螺杆泵,一主一备,正常工作时只需开动一台油泵,即可满足整个机组所需的全部油量要求。

主油泵/备用油泵均由电动机驱动。

另外还设置了一台电机驱动的事故油泵,该油泵电机使用事故电源,用于低压电停电等情况下,主、辅油泵均无法正常工作时的机组安全停机供油。

主/备/事故油泵吸油口至油箱之间装有截止阀和泵吸入过滤器,在主/备/事故油泵排油口设有止回阀以防止压力油经空载泵回流;在上述止回阀的下游设有截止阀,维修油泵时应首先关闭油泵进出口的截止(球)阀。

此外,润滑油系统中还设置了低压联锁报警装置,当润滑油总管的油压下降到联锁报警整定值时,联锁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并自动启动备用油泵,当系统油压恢复正常值后,手动停止备用油泵。

(5)冷油器

本系统中的冷油器为管壳换热器,进油温度65℃;出油温度≤49℃。

油站上设置了两台冷油器,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每台冷油器均能单独满足机组全部油量的冷却要求。

两台冷油器的进出口分别用一台连续流转换阀(即三通切换阀)连接在一起,且在两台冷油器润滑油入口处设置了一条旁通管线,在旁通管线中设有截止阀及节流孔板,在冷油器油侧顶部设有排气管线回油箱,在排气管线中设有截止阀、节流孔板及流量视镜,正常工作时旁通管线中的截止阀及排气管线中的截止阀均处于开启状态,使得备用冷油器始终充满油,且备用冷油器与在用冷油器的油压相同、温度相近,始终处于待命状态,可随时投入使用,并保证了在两台冷油器切换过程中油压不会降低到启动备用油泵的压力整定值以下。

(6)滤油器

润滑油滤油器油站上设置了两台滤油器,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每台滤油器均能单独满足机组全部润滑油的过滤要求。

两台滤油器的进出口用一台连续流转换阀(三通切换阀)连接在一起,且在两台滤油器之间设置了一条旁通管线,在旁通管线中设有截止阀及节流孔板,在滤油器顶部设有排气管线回油箱,在排气管线中设有截止阀、节流孔板及流量视镜,正常工作时旁通管线中的截止阀及排气管线中的截止阀均处于开启状态,使得备用滤油器始终充满油,并使得备用滤油器与在用滤油器的油压相同且温度相近,始终处于待命状态,这样就保证了在两台滤油器切换过程中油压不会降低到启动备用油泵的压力整定值以下。

在机组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即可对其中的一台滤油器进行维修或更换滤芯,滤油器维修或更换滤芯的操作步骤与冷油器清洗维修的步骤相同。

在滤油器进出口的管道上设有差压变送器,用来显示滤油器进出口间的压差,当压差达到0.15MPa时,说明滤油器的滤芯堵塞严重,此时需立即更换滤芯。

(7)压力调节阀

润滑油供油总管的油压由1220PV7007压力调节阀来调节;同时1220PV7004保证调解油压力,同时将流量的多余部分流回油箱。

(8)安全阀

本系统油泵本身设有安全阀,当系统油压升到安全阀设定压力时,安全阀开启,油液经安全阀在泵本身做自循环,确保油泵及系统安全。

安全阀在出厂前已调试好,用户不必再进行调节。

(9)润滑油站内部连接管路

润滑油站中各设备之间由管道及阀门连接在一起,在油泵出口的管道中装有止回阀,用来防止油泵打出来的油液经空载泵回流。

1220PV7004压力调节阀与三台截止阀组成阀组安装在油泵出口至冷油器进口的并联管路中,1220PV7004压力调节阀为阀前调节,用来控制泵出口的油压,同时保证调节油油压,同时多余油液经该阀流回油箱;在滤油器下游装有1220PV7007压力调节阀,该压力调节阀与三台截止阀组成调节阀组,用来控制润滑油总管的油压,该调节阀组的出口既为润滑油供油口。

滤油器进出口间装有差压变送器(用来测量滤油器进出油口间的压差);

主/辅油泵出口的管路中装有压力表(用来测量泵出口的油压)主/辅油泵出口总管至冷油器进口的管路中装有压力变送器(用来测量并传送泵出口总管的油压)及温度计(用来测量冷油器入口的油温)。

冷油器出口至润滑油滤油器进口的管路中装有温度计、铂热电阻(用来测量并传送冷油器出口的油温)。

过滤器出口装有压力表(用来测量滤油器出口的油压)及压力变送器。

在冷油器的壳程设有排气管线回油箱;在该排气管线中设有截止阀、视镜及孔板。

在滤油器的顶部设有排气管线回油箱;在该排气管线中设有截止阀、视镜及孔板。

(10)润滑油高位油箱

当油系统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供油时,压缩机被迫停机,此时由于压缩机转子转动惯量很大,机组需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完全停下来,这段时间机组所需的润滑油由高位油箱来提供。

高位油箱的设置高度:

从压缩机中心线到高位油箱正常操作液位的距离为6~7米。

正常工作期间,始终有少量的油经三阀组中的孔板进入高位油箱,以维持高位油箱内的油温,当润滑油总管的油压低于高位油箱的位差压力时,三阀组中的止回阀自动打开,高位油箱中的油迅速流入润滑油用油点,确保机组安全停机。

注:

三阀组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

3.1.4调速油系统

调速油来自油滤器后,分为两路:

一路到调速机构包括电液转换器、错油阀、油动机动力油缸,用来调节透平的转速,另一路经节流孔板后到主汽阀、跳车回路作为跳车油。

为了保证在调速阀动作幅度较大时调速油压的稳定,调速油管路上设有蓄压器。

脱扣节流阀油缸与跳车油相连,当跳车油卸压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速关阀会快速关闭以切断透平进汽;跳车油有两路可以实现卸压,一路是手动卸压,又称之为现场打闸;另外一路分别带有电磁阀,当机组因各种原因而联锁动作时,跳车电磁阀失电打开,导致跳车油卸压。

1.转速调节

该调节系统是用于驱动压缩机的汽轮机,它的主要功能是对汽轮机的功率进行调节。

转速调节回路是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基本环节,该回路主要由转速传感器(713、715)、数字式调速器(1310)、电液转换器I/H(1742)、油动机(1910)和调节汽阀(0801)组成。

数字式调速器接受来自二个转速传感器变送的汽轮机转速信号,将接收到的转速信号与转速设定值进行比较后输出4-20mA的电信号给电液转换器,再经电液转换器转换成二次油压,二次油通过油动机操纵调节汽阀。

数字式调速器的转速设定值接受外部信号控制,即实现转速远程调节。

2.启动系统

启动系统与转速调节回路有密切的联系,它由启动阀(1842、1843)和速关阀(2301、2302)组成。

启动阀仅用于开启速关阀。

速关组合件具有远程自动或手动停机、速关阀试验活动功能。

速关阀上的行程开关(ZS587,ZS589)联锁数字式调速器,只有当速关阀完全开启后,才允许投入数字式调速器,冲转汽轮机。

汽轮机的启动(冲转)、升速、降速和投自动(转速遥控)等操作均可在数字式调速器的前面板上完成,也可在远控操作板(中控室或就地仪表板)上进行。

3.保护装置

保护装置是调节油系统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有危急保安装置(2210)和危急遮断器(2110)。

汽轮机超速使危急遮断器飞锤击出,引起危急保安装置动作,切断速关油路,使速关阀(2301、2302)关闭,机组停机。

电磁阀(2222、2223)冗余配置的先导电磁阀是速关组合件的组成部分。

电磁阀接受到各种外部综合停机信号后,立即切断速关油路,使速关阀关闭。

手动停机阀(2250)也是速关组合件的组成部分,用于就地手动紧急停机。

3.1.5干气密封流程概述

正常运行时,采用压缩机四段出口工艺气(温度:

℃,压力:

8.414MPa(G),流量Nm3/h)作为一级密封气的气源,该气源经法兰端口进入密封控制系统,通过过滤器过滤后,然后通过气动薄膜调节阀将其阀后压力调整为比平衡管/放空火炬两者管线压力高(选相应压差较低的一方作为调节对象),分别经法兰和进入低、高压端密封腔。

压缩机开、停车时,使用℃、MPa(G)中压氮气作为一级密封气的气源,流程同上。

一级密封气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压缩机内不洁气体污染一级密封端面,同时随着压缩机的高速运转,通过一级密封端面螺旋槽送到一级密封放空火炬腔体,并在密封端面间形成刚性气膜,对端面起润滑、冷却等作用。

该气体绝大部分通过压缩机的轴端迷宫进入机内,只有少部分通过一级密封端面进入一级放空火炬腔体。

二级密封气及后置隔离气流程概述

采用常温、MPa(G)、流量m3/h的氮气作为二级密封气和后置隔离气的气源,该气源经法兰端口进入密封控制系统后,通过过滤器精过滤之后分别进入高、低压端二级密封腔和后置隔离密封腔:

a)经球阀流量计FI、截止阀节流减压后,作为二级密封气通过单向阀、进入低压端二级密封腔;

b)经球阀、流量计FI、截止阀节流减压后,作为二级密封气通过单向阀、进入高压端二级密封腔;

c)经音速孔板组件限流减压后,作为后置隔离气通过进入低压端后置密封腔;

d)经音速孔板组件限流减压后,作为后置隔离气通过进入高压端后置密封腔。

二级密封气的主要作用是阻止从一级密封端面泄漏的少量介质气体进入二级密封端面,并保证二级密封安全可靠运行,其大部分气体与一级密封端面泄漏的少量介质气体通过一级密封放空火炬腔体进入放空火炬管线,只有少部分通过二级密封端面进入二级密封放空腔体后,与部分后置隔离气高点放空。

后置隔离气主要是保证二级密封端面不受压缩机轴承润滑油气的污染。

其中一部分气体通过后置密封内侧梳齿迷宫与从二级密封端面泄漏的少部分密封气高点放空;另一部分气体通过后置密封外侧梳齿迷宫经轴承润滑油放空口放空。

进入二级密封腔的大部分气体与从一级密封端面泄漏的少量介质气体分别通过低压端、截止阀、流量计FT、球阀和高压端、截止阀、流量计、球阀汇合后经单向阀法兰端口放空至火炬。

3.1.6盘车系统

油系统运行正常后,方可启动盘车油泵,盘车油泵入口来自润滑油总管,盘车有泵出口压力为MPa,通过溢流阀将压力调节至MPa,多余的油经溢流阀流回油箱,油经换向电磁阀后,进入冲击式盘车装置活塞下腔,由油压力推动活塞作功向上移动,活塞连接着盘车挂钩,挂钩挂住汽轮机轴盘车棘轮使主轴转动,活塞上腔的油会经溢流阀流回油箱,当活塞行至顶部与限位开关接触后,换向电磁阀关闭,油通过溢流阀流回油箱,此时0.85MPa控制油通过止逆阀进入活塞上腔,推动活塞下移,溢流阀是双向阀,控制油作功时不会通过溢流阀流回油箱,活塞下移时,盘车挂钩与汽轮机盘车棘轮是脱开的,活塞下腔的油经换向电磁阀阀流回油箱,当活塞下移至底部与限位开关接触后,换向电磁阀打开,油再次推动活塞上移,再次盘动汽轮机主轴转动,如此反复进行,活塞上下移动一次,汽轮机主轴被盘动15,溢流阀作为油压的稳定而设置的。

注:

盘车前必须确认机组转速为零,以防将盘车器损坏。

当机组停机后,盘车器无电源时,须采用手动盘车。

盘车的作用是盘动转子,检修后盘动转子检查有无动静摩擦;开机前盘动转子,使得转子均衡受热;停机时盘动转子,使得转子冷却均匀防止弯轴。

3.2工作原理

3.2.1定义

1.汽轮机:

是将蒸汽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蜗轮式机械。

2.压缩机:

是用来提高气体压力或输送气体的机器,从能量的观点看,压缩机是把驱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压力能的一种机械。

3.机械效率:

任何机械本身都受到重力的作用,相对运动的零件间又存在摩擦,所以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

这时动力所做的总功等于有用功加额外功,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4.压缩比:

就是指压缩机气体压力与进气压力之比,所以又是压力比或压比。

压缩比越大,离心式压缩机所需的级数就越多,其功耗就越大。

5.级:

是离心式压缩机的基本单元,是由一个叶轮和一组与其相配合固定元件所构成。

6.缸:

离心式压缩机缸由一个或几个段组成,一个缸可容纳最少一级,最多达到十级。

7.惰走时间:

指的是停机时汽轮机速关阀关闭开始,汽轮机转子完全停止所经过时间。

8.惰走曲线:

惰走时间内,转速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称为惰走曲线。

9.喘振:

透平式压缩机(离心式是透平式的一种)的流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所发生的一种非正常工况下的振动。

10.背压:

就是汽轮机出口排汽压力,俗称背压,是指做完功以后还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

11.汽化:

物质由液相变成汽相的过程

12.冷凝:

物质由汽相变成液相的过程。

13.临界转速:

指数值等于转子固有频率时的转速。

14.管网:

是离心式压缩机实现气体介质输送任务的管道系统。

位于压缩机入口之前的称为吸入管道,位于压缩机出口之后的称为排出管道。

吸入和排出管道之和为一完整折管道系统通常称为管网。

它一般由管线、管件、阀门和设备等四要素组成。

15.气体密封:

是一种以气体介质作润滑剂的非接触式密封,通过密封元件结构的巧妙设计,及其性能的发挥,可使泄漏减少至最低程度。

16.汽封:

是防止蒸汽流出和空气流入气缸以及阻止蒸汽在各级间动静径向配合部分流动的部件。

3.2.2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它与与输送液体的离心泵类似,气体从中心流入叶轮,在高速旋转的叶轮作用下,随叶轮作高速旋转并沿半径方向甩出。

叶轮在驱动机械作用下对气体作功。

因此,气体在叶轮内的流动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受旋转离心力的作用增加了气体本身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得到了很大的速度能(动能)。

气体离开叶轮后,这部分速度能在通过叶轮后的扩压器、回流器、弯道的过程中转变为压力能,进一步使气体的压力得到提高。

由于气体吸收了叶轮传递的机械能被压缩,本身的温度会升高,因此压缩机在段间设有冷却器用来给气体降温,以便于进一步压缩,直到满足工艺要求的压力为止。

3.2.3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汽轮机是用蒸汽做功的旋转式原动机。

中压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依次高速流经一系列环形配置的喷嘴(或静叶栅)和动叶栅而膨胀。

蒸汽流过喷嘴时,压力降低,流速增加,获得的高速气流推动汽轮机转子旋转,喷嘴的作用就是将蒸汽的压力能转变为动能。

由喷嘴流出的高速气流流至动叶片时,推动叶片运动,将大部分动能转换成叶轮旋转的机械功。

叶轮再带动主轴转动,并带动压缩机主轴一起转动。

所以在汽轮机连续工作过程中有两次能量转换,即:

压力能→动能→转子机械能。

4.工艺参数

4.1重要设计指标

CO2压缩机由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制造,型号为:

2MCL807+2BCL406。

2MCL807该离心压缩机由一缸两段七级组成(一段级,二段级);2BCL406该离心压缩机由一缸两段六级组成(一段级,二段级)压缩机与汽轮机由膜片联轴器联接,压缩机和汽轮机安装在同一钢底座上,整个机组采用润滑油站供油润滑,压缩机的轴端密封采用一通密封有限公司的干气密封,原动机采用杭州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