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同步习题.docx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同步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同步习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同步习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一同步习题
一、交流平台
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可以加深对
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 )
2.读到《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 )
3.《祖父的园子》一文中,作者直接抒发了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 )
二、词句段运用
1.按要求完成练习。
(1)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
(2)补全句子。
八月,天多热。
鸡热得耷拉着翅膀,
狗热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蝉热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提供的情景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写。
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完成练习。
(1)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上面的句子,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花生长在地下默默无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的家乡是一座偏僻的小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日积月累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______________。
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____。
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首歌颂________的古诗。
3.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
A.比喻B.夸张C.拟人
4.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
一、1.√ 2.√ 3.×
二、1.
(1)太阳光的强烈
(2)吐出舌头 不知如何是好
(3)示例:
冷:
腊月,天好冷。
蛇冷得躲在洞里冬眠,小孩冷得直打哆嗦,老人冷得双手缩在衣袖里不敢伸出来。
静:
周围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小虫爬动的声音,静得能听见微风吹过的声音,静得能听见自己呼吸的声音。
2.
(1)对比 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对比 “父爱之舟”在“我”心里的亲切感和留下的难忘的记忆
(3)示例:
①不像苹果那样高高地挂在枝头炫耀自己
②没有上海那么有名,也没有北京那么繁华,但我非常爱我的家乡
三、1.游子身上衣 意恐迟迟归 报得三春晖
2.唐 孟郊 母爱 3.A
4.描写了母亲在儿子临行前为其缝补衣裳的情景。
二、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
2.课外阅读。
一罐水
100多年前,法国军队侵占了西班牙。
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旱的地区,西班牙人在井里下了毒,不让法国侵略者喝水。
有一小队侵略军在上尉维龙的带领下,到处找水喝。
走了很多路,冲进一个小屋。
屋里有位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冷冷地盯着他们。
士兵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
上尉命令:
“搜!
”士兵们到处乱翻,找到一罐水,一拥而上,争夺水罐。
上尉命令他们放下。
走过去,看了看满罐的清水,觉得喉咙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喝个精光。
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倒了一杯,递给妇女说:
“请你先喝!
”妇女接过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把水喝光了。
维龙又倒了杯水递给女孩:
“你也喝一点!
”母亲缓缓接过杯子,亲亲女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
“孩子,为了妈妈,喝吧!
”女儿也喝了半杯水。
上尉见此,倒了满满一杯,一饮而尽。
士兵们也都喝了。
一罐水很快喝光了。
他们坐下休息,不料一个接一个倒地而死。
妇女和孩子也死了。
原来妇女早已在罐中下了毒。
人们都(纪念怀念钦佩)这母女俩的爱国精神。
西班牙解放后,大家为她们建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
(1)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词语。
一拥而上:
________。
一饮而尽:
________。
(2)“上尉命令:
‘搜!
’”表现了侵略者行为________(果断粗暴);西班牙妇女冷冷地盯着他们,说明她对侵略者的________(憎恨冷淡)。
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反映了侵略者的________(狡猾无耻)。
(3)短文中画下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
(4)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括号里选择适当的词语画上对号,再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________。
【答案】
(1)一齐拥上来
;一口气喝光
(2)粗暴
;憎恨
;狡猾
(3)妈妈暗指祖国,表现了母女俩崇高的爱国精神
(4)钦佩;表达了西班牙人民对母女俩的钦佩之情
【解析】【分析】
(1)要求学生结合短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一拥而上:
一齐拥上来。
一饮而尽:
一口气喝光。
(2)首先理解词意,区别近义词。
再根据句子的意思确定选项。
“上尉命令:
‘搜!
’”表现了侵略者行为粗暴;西班牙妇女冷冷地盯着他们,说明她对侵略者的憎恨。
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反映了侵略者的狡猾。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
妈妈暗指祖国,表现了母女俩崇高的爱国精神。
(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们情感的体会。
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人们钦佩;表达了西班牙人民对母女俩的钦佩之情。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根据词语所在具体语境来理解它的含义。
(2)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区别,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根据句子的意思—一对号入座。
(3)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
(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们情感的体会。
3.
梁思成的故事
李辉
①一个旅游观光者,其实永远是健忘的。
每到一处景观,他会惊奇、会兴奋,但一转眼,这些惊奇和兴奋,又会被新的景观引起的惊奇和兴奋取代。
他们眼中的古塔也好,古刹也好,充其量不过是形状有差异、年代有远近的建筑。
②对梁思成这样的人却不然。
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
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
当他攀登本塔时,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时,当他观看北京城墙时,他决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了。
……
③“‘建筑,是一种艺术,因而它在某些方面是人类或建造者的表现。
”一位英国学者说。
④梁思成恰恰在这方面拥有了建筑的灵魂。
他以做学问起步,从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勒等等专业常识,走进了包容历史与现实的人类精神。
这样,他对建筑历史的描述,已不能仅仅视为单一的学问。
只有他真正了解那些古建筑的价值,因为他把它们和创造它们的人的精神视为一体。
⑤人们一般都愿意以无比钦佩的心情,提及梁思成在二次大战期间为日本名城奈良免遭轰炸所做出的努力。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的确是难以想象的举动。
他和全民族都遭受日本侵略带来的痛苦,而他的妻子林徽因的弟弟,作为一名中国军队的飞机驾驶员,就牺牲于对日空战之中。
国耻家恨,都完全可以让他对美军轰炸日本本土感到高兴。
⑥然而,梁思成想得更远、更深。
他是一个冷静的历史主义者。
在烽火连天的岁月,在仇恨很容易支配人们一切行为的时刻,唯独他,依旧把热爱倾注在人类古建筑上,他知道,地球上的所有文化遗产,都属于人类。
⑦在美军炮火开始猛烈轰炸日本本土时,梁思成却立马赶到美军设在重庆的指挥部,向美军上校布朗森递交上一份日本文化名城奈良的古建筑图纸,并要求保护奈良城。
为什么呢?
正如梁思成所说:
“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想到国人的苦难,我是恨不得炸日本人,然而,一种职业与历史责任感,让我冷静下来,建筑是社会的缩影,民族的象征,但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的结晶。
像奈良唐招提寺,是全世界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
”
(有删改)
1.第②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梁思成眼中“古建筑”的含义与一般游览者眼中的“古建筑”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3.第⑤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人们一般都愿意以无比钦佩的心情”提及梁思成?
4.“梁思成恰恰在这方面拥有了建筑的灵魂”,你认为这个“灵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5.阅读全文,你认为梁思成是一个怎祥的人?
1.承上启下
2.一般游览者眼中的古建筑只不过是形状有差异、年代有远近的建筑;而梁思成的眼中,古建筑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
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
3.对梁思成来说,国耻家恨,从感情上支持轰炸奈良城,但是奈良城存在许多古建筑,而古建筑不仅仅是属于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的结晶,是不可再生的。
理性战胜了个人情感,梁思成本着一种职业与历史责任,强烈要求美军不要轰炸奈良城。
4.建筑物中所包容的人类精神,所凝结的建造者的精神和生命。
5.梁思成是一个热爱建筑事业,正直无私,有崇高的历史责任感的人。
4.
花边饺里的母爱
肖复兴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
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
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
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
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
“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
”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
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要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惊带玩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
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
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在吃这方面再受委屈了。
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
“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
”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
我便笑妈妈:
“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
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制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
我知道唯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
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
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
“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
“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
”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
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
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来,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
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
“呦!
我真的吃到了!
”我说:
“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
”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
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
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有删改)
1.简要概述本文主要记叙的两件事情。
2.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它”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3.第③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赏析句子“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
5.你如何理解第④段“妈妈”不愿意去外面的餐馆,也不那么爱吃新鲜的鱼肉和时令蔬菜?
说明说你的看法
6.小小的花边饺子里,凝聚了浓浓的母爱。
读完此文,你一定产生了共鸣,那么请用托物寄情的方式写一个类似的片段,来表现母爱(父爱)。
(不少于50字)
1.第一件事:
小时候妈妈借捏花边饺让“我”和弟弟吃肉馅饺子。
第二件事:
长大后“我”用类似的方法让妈妈吃糖馅饺子。
2.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
3.承上启下。
4.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锅中饺子的形态,表现了场面的欢快、有趣。
5.①妈妈年纪大了,确实不愿意多走动,也不喜欢接受一些新鲜事物。
②更多的是妈妈为儿子着想,不愿意让儿子破费,体现了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
6.略
5.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
“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
”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④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
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勿忙忙地赶了过去。
⑤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
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
“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
”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
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
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⑥一晃十几年过去了。
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
“你找谁?
”她疑惑地问。
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
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⑦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
“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救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你一声妈妈。
”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
“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结果呢?
”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
“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
”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笑容,她也笑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第自然段中“冲”“搂”两个加点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3.文中第自然段和第自然段都写到这位教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
第二次:
4、当女教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请你想象一下,女孩的“一大堆话”中最可能说的话是什么?
1.一位女教师救助一位偷书的小女孩,因此挽救了她的人生。
2.“冲”“搂”两字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老师救助小女孩的急切之情,表现了老师对孩子无私的关心和爱护。
3.第一次:
为了安慰小女孩,解除她的恐惧。
第次:
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改变挽救女孩的一生而欣慰高兴。
4.示例:
谢谢您,如果不是当年您假扮了我的妈妈,将偷书的我救出来,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现在我大学毕业了,特意来感谢您,我好想叫您一声妈妈。
(提到“偷书”“大学毕业”,用语得体即可)
6.
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①作文课。
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场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目:
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一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
老师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是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撰写。
②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场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
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③见同学们都没有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④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上了自己妈妈的名字。
⑤老师说,性别。
⑥女。
大家刷刷写下。
⑦丢失人年龄。
老师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
有人说,我妈好像42岁了吧。
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我地多大啊,有人说,我今年14岁,我妈妈该有三十八九岁了吧?
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妈妈的年龄。
⑧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
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⑨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谈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特征,比知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有点弯曲什么的。
⑩同学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
每天都见到的妈妈,到底有些件么体貌特征呢?
脸上有没有长痣?
好像是有的,但想不起来在哪了。
妈妈干活时,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
倒真的没注意过啊。
妈妈的腰杆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总是直不起来,可能是太累的缘故吧?
可是,好像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这也算是体貌特征吗?
同学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母亲的,又好像不太像。
老师说,请同学们再写下,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
如果妈妈真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将是很重要的鉴别辨认依据。
班级里再次炸开了锅。
穿着干干净净衣服的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
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以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厖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的,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
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写完整、准确。
最后,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是大家对自己妈妈,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
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
记住爸爸妈妈其实点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足够了。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心呵护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
只看见可口的饭菜,却不见忙碌在厨房的背影;只欣喜于获得的优异成绩,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眼眸;只盼望着自己的成长,却忽略了因操劳而佝偻的背影……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恩情?
让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先从关爱自己父母开始。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撰写:
佝偻: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3、第自然段开头处省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内容。
请联系上下文,结合想象,补写在下面。
4、第自然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5、读完本文,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吗?
请写下来。
(不少于50字)
1.撰写:
写作、佝偻:
形容脊背向前弯曲。
2.作文课上老师要求大家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但是由于同学们从来没有关注过母亲,作文课失败了。
3.示例:
“我妈妈特别爱唠叨。
”“我妈妈很勤快,每天都要洗很多衣服,还要做饭,搞卫生。
”“我妈妈总是要管我,连电视都不让我看,说我浪费时间厖”“我妈妈最疼我了,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厖”(联系上下文,用叙述的语言写出“七嘴八舌”的内容也可)
4.运用了排比的修辞,使句子节奏鲜明,气势磅礴,写出了“我们”总是只关心自己而忽略父母。
呼吁“我们”要学会关爱父母,关爱他人,升华了主旨。
5.略
7.
心比眼睛看见的多
马迎辉
①偶然看到一期电视娱乐节目,竟遇到感人的一幕。
那是一档平民娱乐节目,由女儿和母亲搭档出演。
节目接近尾声,最后一对母女上场。
②台上的女儿花样的亮丽,颀(qí)长挺拔的身姿似一株亭亭玉立的竹。
一双湖水般的眼睛,汪着青春的憧憬与美好。
主持人问观众:
“大家注意到没有,前面的几对选手上台时,都是女儿搀着妈妈。
而这对母女却是妈妈小心地扶着女儿?
”观众还在一头雾水地猜着主持人的用意,舞台上的妈妈却已泪水涟涟:
“大家可能没有看出来,我女儿两只眼睛的视力加起来才只有0.1,她眼中的世界只是一个个模糊的轮廓。
而在一年前,她的视力还是2.0。
由于视神经萎缩,她的视力可能永远不会再恢复了。
”我惋惜地看着那双眼睛,清澈见底的眼眸中看不出悲苦,而是装满着微笑和爱意,洒向观众,望着妈妈。
③主持人十分痛惜地问女孩:
“当初,知道自己生病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呢?
毕竟,年轻的女孩都是爱美的。
”我理解,主持人是想听一个女孩在不幸的打击中重新振作的心路故事。
没想到,女孩绽出一个甜美的笑:
“我觉得生病之后,我依然很美丽啊!
”观众和嘉宾都被这意外的回答逗笑了,眼里却汪着泪。
女孩说:
“我不能天天悲伤,让妈妈为我担心,因为那就不是我了。
”女孩的眼睛始终在笑,这样纯净的眼睛似乎装满了世间所有的美丽。
花开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