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各种参考资料和测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152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25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各种参考资料和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各种参考资料和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各种参考资料和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各种参考资料和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各种参考资料和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各种参考资料和测试题.docx

《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各种参考资料和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各种参考资料和测试题.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各种参考资料和测试题.docx

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各种参考资料和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学习过程反馈(声现象)

湖北省兴山县建阳坪中学周光云

●基础性学力反馈

一、填一填(每空2分,共30分)

1.人讲话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蝉的鸣叫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小提琴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笛子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

2.下列事例中,分别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声音的。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A.我们平时听到的讲话的声音;

B.在水中游动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

C.人的耳朵紧贴到火车铁轨上听到远处开动的火车的声音

3.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振破,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

大的__________,同时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

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这种方

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________。

5.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图1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图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

6.在物理学里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音调、响度、音色等物理量,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相应的物理量:

“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她在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她唱得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7.小强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后,总结出以下四点,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

D.声具有能量

8.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的响度太大

B.声音的音调太低

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D.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

9.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10.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2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乐器商店的标志

D.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11.刀郎原唱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歌声优美。

听到洗澡间里传出“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的歌声,门外的小生大叫“牛郎兄,你以为你是刀郎啊!

”小生判断唱歌者为牛郎,而不是其他人,小生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12.利用回声不可以测定( )

A.海底深度

B.两山间的距离

C.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D.敌潜艇的位置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B.上课时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教室太小,不会产生回声

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离得很近,也必须用无线电交谈

14.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是利用超

声波工作的是( )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摇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15.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一定会致人伤害

B.在家中,音响播放音乐一定不是噪声

C.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

D.从环保角度来看,不符合环保的声音都是噪声

16.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C.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可以判断悬崖的距离

D.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三、实验题(6分)

17.如图3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决定的。

18.如图4所示,用一只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也可用塑料尺代替),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________,听其响度________,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有关。

四、想一想(4分)

19.如图5所示,有几只鸟在树上“歌唱”。

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能听到室外的鸟的歌唱声。

而她到另一间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内抽成真空)几乎听不到鸟的歌唱声。

请运用所学的声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树上鸟儿的歌唱。

●发展性学力反馈

五、探究与体验(20题4分、21题6分,22题4分,23题6分,共20分)

20.下表中列出的是一组音乐频率,同学们通过讨论总结出下面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音符

1

2

3

4

5

6

7

音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频率/Hz

256

288

320

341.3

384

426.7

480

A.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响度越大

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C.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低

D.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色越好

21.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

(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

(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

(1),比较声音的大小。

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声音大小

声音靠什么传播

两张课桌紧挨时

 

 

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缝时

 

 

总结:

声音靠________传播。

22.如图6所示,是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编钟。

这套编钟依大小次序分3层8组,悬挂在钟架上,你猜想编钟音调的高低和编钟的大小有没有关系?

为什么这样猜想?

23.将自己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都录到录音带上,然后再放出来听,会发现录下的自己的声音与平时的声音不同。

录音过程中能产生失真,这可以在听别人直接说话和录音说话的对比中发现,但录音中自己的声音与平时自己的声音的不同,显然不是这种失真造成的。

试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

●创造性学力反馈

六、想象与创新(24题4分,25题6分,共10分)

24.两名宇航员在飞船外进行太空行走,近在咫尺,若按在地球上的习惯方式交谈,对方能否听到?

为什么?

如果地球上没有空气,从声音传播的角度考虑,会遇到什么问题?

25.在小小音乐会上,小明拿出装有不一样多的水瓶子,并从左向右敲打瓶子,瓶子发出“i,7,6,5,4,3,2,1”的声音,下面的小红看上去把嘴贴在瓶口吹气,瓶子发出的是“1,2,3,4,5,6,7,i”的声音。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两种情况?

八年级物理学习过程反馈(声现象)参考答案

湖北省兴山县建阳坪中学周光云

●基础性学力反馈

一、填一填(每空2分,共30分)

1.声带 鸣膜 弦 空气柱

2.空气 水 铁轨

3.噪声 能量

4.3000 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5.乙

6.音调 响度 音色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三、实验题(6分)

17.越大 越高 物体的振动的频率

18.大 大 振幅

四、想一想(4分)

19.答:

因为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乙房间内双层玻璃内抽成真空,而真空不能传声。

●发展性学力反馈

五、探究与体验(20题4分、21题6分,22题4分,23题6分,共20分)

20.B

21.

声音大小

声音靠什么传播

两张课桌紧挨时

固体(木头)

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缝时

固体和气体(木头和空气)

22.答:

音调的高低与编钟的大小有关系。

因为编钟大,厚,发声振动时就慢,频率低,音调就低;编钟小而薄,发声振动时就快,频率高,音调就高。

(如男人的声带宽而厚,音调低,女人的声带窄而薄,音调就高)

23.答:

这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造成的,平时听自己的声音,是通过自己的颌骨传入耳朵的,而听到的录音是通过空气传入自己耳朵的,所以不一样。

●创造性学力反馈

六、想象与创新(24题4分,25题6分,共10分)

24.答:

不能,因为太空中是真空,没有介质,不能传声。

如果地球上没有空气,人与人之间就会听不到对方的说话声。

25.答:

小明从左向右敲打瓶子时,是瓶子中的水振动发声,水柱从左向右越来越长,振动的频率越来越小,音调越来越低;小红把嘴贴在瓶口吹气时是里面的空气振动发声,而里面的空气柱从左向右是越来越短,发声时振动的频率越来越大,音调就越来越高。

《声现象》中考复习指导

山东威海新都中学 杨龙飞

  人们接收外界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声音的传播。

各种声现象充满了人们的生活,声音在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和影响,因此在学习本章知识时应注意两点:

一是加强实验探究活动,感受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二是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及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零。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例1 在桥洞内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A.桥洞内不能产生回声

 

  B.桥洞反射的回声从洞口跑掉了

 

  C.桥洞呈对称状,回声相互抵消了

 

  D.桥洞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

 

  解析: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这样离反射面的距离要在17m以上,在桥洞内说话时,桥洞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就听不到回声,应选D。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

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例2 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  )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这是双耳效应

 

  C.电光的速度比雷声的速度大

 

  D.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解析:

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是凭着双耳感受到声音时间的先后、强度的不同和不同的振动步调,形成不同的感觉,来判断声源方向这就是“双耳效应”原理。

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很快;但雷声却隆隆不断,是因为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所以应选D。

 

  三、声音的特性

 

  1.音调:

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

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

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综合上述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

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

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

 

  例3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解析:

音调是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发声体振动快慢不同,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就不同,即音调不同。

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因此,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应选D。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

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例4 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解析:

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是将已发出的声音吸收掉,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声音已经到了人耳处,现在用耳罩阻止它进入人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不允许发声体发声,应为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是在中途阻断噪声继续传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所以应选C。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习噪声的过程中注重日常生活实际中的噪声污染问题。

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知道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声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情况进行分类:

可以按照课本分为“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两类,也可按照声音在医疗、工业、军事、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利用分类。

 

  例5 利用“B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人体内脏器的情况,这是因为(  )

 

  A.“B超”声波的频率很大

 

  B.“B超”声波的能量很大

 

  C.“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在脏器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带有信息

 

  D.“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穿透内部脏器治病

 

  解析:

美妙、悦耳的音乐能治病,这已为大家所熟知。

科学家发明的“B超”诊断装置,它由光源、噪声发生器和电脑测试器三部分组成。

使用时,它先由微型噪声发生器产生微弱短促的噪声,振动耳膜,然后微型电脑就会根据“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在脏器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带有信息功能的数据显示出来,供医生诊断。

选项C正确。

“声现象”三种典型研究方法

江苏徐州市睢宁县双沟第二中学 宋晓楼

  一、实验推理法──“真空铃实验”

 

  实验过程:

如图所示,在用抽气筒不断向外抽气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渐弱,但依然可以听到声音。

原因由于玻璃钟罩气密性、抽气筒等原因,不可能将玻璃钟罩完全抽成真空,二是小电铃与钟罩底座或顶部接触,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通过实验让学生有一个直接的感性认识,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析推理:

如果没有空气,将听不到声音。

进而得到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声”

 

 

  典型试题:

 

  例1(北京密云)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这样两个声学实验,图甲是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

当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时,钢尺发出声音。

图乙是老师把电铃扣在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既可听到清脆的铃声。

当老师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时,我们发现,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

这两个实验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_____________实验(选填“甲”或“乙”)。

 

  【解析】甲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乙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二、放大法(转换法)

 

  1.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如图所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有些声源的振动效果显著,可以直接观察,而有些声源的振动效果较弱,不易直接观察。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一些转换,对声源的微弱振动进行放大,进而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比如:

在发声的纸盆上放小纸屑,纸屑跳动;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入水中,水花四溅;在桌面上放小豆粒(小玻璃球、小纸屑、一杯水),敲击桌面,观察其跳动等。

 

  2.探究振幅对响度的影响(如图2)

 

  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然后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听声强弱的变化同时观察小纸屑跳动的高度,从小纸屑的跳动程度判断振幅的大小,从而得出振幅与响度的关系:

“振幅越大、响度越强”。

 

  典型试题:

 

  例2(泉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   )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参考答案:

D

 

  三、类比法

 

  1.声波概念的引入:

声波比较抽象,同学们不易理解,借助水波进行类比,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从而认识声波。

 

  2.利用“波形”判断乐音和噪声、比较振幅对响度的影响

 

  如图所示,通过波形理解乐音和噪声的根本区别:

“乐音的振动是由规律的,而噪声的振动是杂乱的、无规律的”。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精讲精练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花湖中学 何国栋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能找到对应的发声体。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产生的。

敲锣发声,________在振动;拉小提琴时,______在振动;人在讲话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头部分,会感到声带在___________;刮风时,听到“呼呼”的叫声,这声音是由______________产生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2.在鼓面上撒一些小纸屑,敲一下鼓面,在听到鼓声的同时,会观察到小纸屑_______,这一现象可以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刻消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然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4.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说明正确的是(  )。

 

  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物体停止振动后仍能发出很弱的声音

 

  C.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知识点2:

声音的传播,知道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能找到对应的介质

 

  1.玻璃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其中的空气慢慢抽出,声音逐渐变小最后消失,说明______不能传声;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听不到彼此的对话声,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______,于是只能通过______交谈。

 

  2.声音在空气中是以_____形式传播的。

 

  3.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的声音就会被吓走,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小

 

  D.声音不能从空气传入水中

 

  4.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点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5.请把下列现象与有关知识用连线连接起来。

 

固体传声    液体传声    气体传声

 

诱鱼入网     听老师讲课   土电话

 

  知识点3:

声速,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1.在不同的_____中,声速是不同的;同种介质,______不同,声速也不同。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m/s。

 

  2.声音在下列哪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

 

  A.空气    B.水    C.软木    D.钢管

 

  3.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

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4.甲、乙两位同学找到了安装在大楼墙上的很长的空心钢管做实验,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打一下,甲同学听到_____次敲击声,其中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传播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传播的;因为声音在_____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____中的传播速度。

如果在钢管中装满水,继续做上述操作,甲同学将会听到_____次敲击声。

 

  5.在夏季的雨天,一个人看到闪电后6s才听到雷声,求打雷处距人有多远?

(假定此时声速为340m/s)

 

  6.在百米赛跑时,终点安排两个计时员,当百米运动员起跑时,一个计时员在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白烟开始计时,另一计时员在听到枪声时开始计时。

当计时员到达终点时,一个计时员记录时间为12.12s,另一计时员记录时间为12.41s。

你认为这两个计时员谁的方法好?

谁更准确?

你能根据上述数据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多少?

 

  7.甲同学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打一下,过了一会儿,甲同学听到两次敲击声,若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233s,甲同学离敲打处85m。

由此可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