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灌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7998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144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灌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大型灌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大型灌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大型灌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大型灌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型灌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doc

《大型灌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灌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doc(1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型灌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doc

a

河北省怀安县洋河灌区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

(2011~2020)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a

a

目录

1、综合说明 1

1.1灌区基本情况 1

1.2规划依据及工程建设标准 6

1.3工程规划 6

1.4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8

1.5投资估算 9

1.6经济环境、社会评价体系 10

1.7分期实施 10

2、灌区现状 10

2.1自然地理概况 10

2.2社会经济概况 15

2.3水土资源、土地利用及工程现状 15

2.4灌区经济与运行管理现状 18

2.5灌区存在主要问题 21

3、工程规划 22

3.1规划目标与依据 22

3.2规划依据 22

3.3国民经济发展预测 23

3.4灌区供水水源 27

3.5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0

3.6灌区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39

3.7灌区发展规模论证 40

4、续建配套与改造工程规划 41

4.1工程布置思路与原则 41

4.2工程总体布置 41

4.3田间工程 47

5、节水工程设计 49

a

a

5.1节水改造的任务、目标及标准 49

5.2节水技术选择 51

6、水土保持和环境影响评价 63

6.1水土保持 63

6.2环境影响评价 64

7、工程管理规划 70

7.1管理范围 70

7.2管理职责 70

7.3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改革方案 72

7.4量水设施 77

7.5水费和水价改革 78

7.6自动化管理 79

8、工程投资估算 81

8.1工程概况 81

8.2编制原则 82

8.3基础单价 82

8.4工程单价 83

8.5基础资料 84

8.6投资估算 86

9、经济效益评价 87

9.1经济效益 87

9.2节水效益 87

9.3社会效益 87

9.4生态效益 88

10、规划实施方案 88

a

a

1、综合说明

1.1灌区基本情况

1.1.1洋河灌区由来

怀安县沿河农户引水浇灌农田,发展水利,有数百年历史。

据旧县志载:

“清乾隆年间,柴沟堡驻守参将奏设营田水利局,地方人士继起集资,兴办水利。

先后淤成河荒可耕地百数十顷”。

据统计,从清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前后)到民国36年(公元1947年),全县先后在西洋河、东洋河、洪塘河一带共开渠30余条,发展灌溉面积6万余亩。

部分渠道通过扩建受益至今,如集成渠、大河渠、惠农渠、天顺渠、民生渠等,仍为现在各灌区中的骨干渠道。

到建国前,水浇地面积达到8万余亩。

但由于引水工程简陋,遇有旱荒,保收面积极少。

建国前渠道情况见表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全县水利建设步入新的历史阶段。

1949—1953年,全县以恢复发展旧有渠道,加强管理,及时发挥效益为重点,新开和修复小型渠道165条。

此外,还扩建了兴民渠11km,全县灌溉面积发展到15.9万亩。

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为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况,人民政府领导群众因地制宜,实施修渠、建库、打大口井和建设扬水站(点)等一系列措施,水利建设掀起高潮。

全县以贯穿半个县境的洪塘河流域为重点,开始由上而下兴建较大渠道工程,大力发展自流灌溉。

通过新建、扩建、改建渠道和渠系配套挖潜等措施,引水能力不断增强,到1985年,全县灌溉工程系统基本形成,灌区建设初具规模。

水利工程在抗御自然灾害,增加粮食产量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据《怀安水利志》记载,1985年全县水浇地有效灌溉面积达27.47万余亩。

怀安县1949—1985年水浇地有效灌溉面积见表1—2。

a

a

表1—1怀安县建国前灌区情况统计表

序号

渠名

建成年份

渠长(米)

灌溉面积(亩)

水源

备注

01

柴沟堡西盛渠

1737

3000

800

西洋河

从洪塘河引水的渠道还有:

左卫北湾渠、刘家堡渠、尖台寨渠、老桥眼渠、崖底渠、十三股渠、庆眼渠、南湾渠。

02

顺城渠

清乾隆年间

2500

1000

西洋河

03

柴沟堡张家渠

1749

2500

600

西洋河

04

沙家屯张家渠

1749

2500

600

西洋河

05

柴沟堡合作房渠

1755

10000

4000

西洋河

06

柴沟堡六合渠

1764

西洋河

07

复兴渠

4000

西洋河

08

毓英渠

700

西洋河

09

李家渠

400

西洋河

10

双成渠

700

西洋河

11

义成渠

1805

3000

900

西洋河

12

通成渠

1810

4000

3000

西洋河

13

谷坊渠

1815

2000

1000

西洋河

14

赵家渠

1899

15000

7000

西洋河

15

天顺渠

清道光年间

1000

西洋河

16

满州坡和合渠

1931

5000

2000

西洋河

17

东沙洼大河渠

清乾隆年间

2500

3000

东洋河

18

柴沟堡明正渠

清乾隆年间

1500

300

东洋河

19

东洋河惠农渠

1928

1600

6300

东洋河

20

东洋河集成渠

1931

3500

1000

东洋河

21

民生渠

1929

7000

2000

南洋河

22

乔家房三里台渠

1665

4000

2000

洪塘河

23

乔家房赵家夭渠

1665

3900

2500

洪塘河

24

左卫通顺渠

1897

3000

900

洪塘河

25

左卫二道堰渠

1919

2700

2000

洪塘河

26

小坝子渠

1900

洪塘河

27

元台子渠

2400

洪塘河

a

a

表1—2怀安县1949—1985年水浇地面积统计表

年份

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年份

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1949

8.09

1968

20.93

1950

9.36

1969

21.09

1951

11.10

1970

21.88

1952

14.12

1971

22.50

1953

15.94

1972

22.96

1954

18.89

1973

22.37

1955

21.09

1974

23.84

1956

24.01

1975

26.98

1957

25.91

1976

28.79

1958

26.68

1977

29.05

1959

24.77

1978

29.24

1960

23.93

1979

29.24

1961

19.54

1980

27.75

1962

15.82

1981

27.47

1963

17.04

1982

27.43

1964

18.07

1983

27.48

1965

19.14

1984

27.48

1966

20.65

1985

27.47

1967

20.60

怀安县地处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洋河上游,县域内有洋河干流1条,洋河主支流5条,过境河道总长167km,其中东洋河、西洋河、南洋河、洪塘河和洋河干流横贯全境,属常年性较大河流,十里沙河穿越怀安和宣化交界区域,属季节性较大河流,它们的支流和支沟更是难以计数,初步估计全县河道总长在900km以上。

河道两岸险要河段颇多,常常造成水患淹没农田和房屋,为从根本上消除洪灾,在建设中小型蓄水工程的基础上,从1974年开始,全县以治理洋河为重点,同时对各主支流进行了统一规划,开始了系统的河道防洪工程建设,截至1985年共治理河道60.39km。

1985年以后,以河道治理工程为基础,建设防洪堤12.15km,新建、加固和扩建渠首工程14座,新挖输水渠道16条

a

a

127.23km,在洋河右岸、南洋河两岸、洪塘河两岸、东洋河

a

a

右岸和西洋河两岸新增滩地1.83万亩;2000年以后,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喷(管)灌工程建设,水浇地面积扩大2.35万亩,主要集中在西沙城村周围、头百户周边和左卫镇东北部。

现灌区总设计灌溉面积增至33.3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1.11万亩,集中在洋河干、支两侧的河川和丘陵地区,各级排灌渠系完善,具备组建大型灌区的条件。

为便于建设管理,上世纪80年代按流域划分先后建立了6个灌溉区管理单位,分别是洪塘河水利工作站、大洋河水利工作站、小洋河水利工作站、淮河水利工作站、水沟口河水利工作站和南洋河水利工作站。

机构设置碎,协调关系难,水事纠纷多,管理效益较低。

为了加快我县水利发展改革,更好贯彻落实《怀安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达到整合资源、方便管理、精简机构、提高灌区管理水平的目标,2011年5月9日怀安县水务局以怀水行[2011]48号文向怀安县人民政府上报了《怀安县水务局关于组建“怀安县洋河灌区管理处”的请示》,由于县乡党委、政府换届,县政府一直没有进行具体研究。

2011年8月24日,由主管县长郭景成主持,常务副县长参加,召集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在县政府三楼会议室,就组建“怀安县洋河灌区管理处”事宜进行了专题研究,2011年8月25日怀安县人民政府以政字[2011]157号文对怀安县水务局组建“怀安县洋河灌区管理处”的请示进行了批复,同意水务局成立“怀安县洋河灌区管理处”。

2011年8月26日怀安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以怀机编字[2011]12号文将原6个灌溉区合并为怀安县洋河灌区,并对“怀安县洋河灌区管理处”的性质、编制、机构设置和职能等进行了确定。

洋河灌区管理处为怀安县水务局下设的事业机构,经费形式为财政性资金定项或定额补助经费,核定财政编制76人。

岗位设置情况为:

单位负责类9名,行政管理类5名,技术管理类30名,财务与资产管理类8人,水政监察类15名;运行、观测和养护维修人员71名,辅助类人员26名。

其中单位负责类、行政管理类、技术管理类、水政监察类和资产管理类属于管理类,全部为财政编制。

a

a

1.1.2洋河灌区概况

根据水利部农水函[2011]47号文《关于开展全国大型灌区基本情况调查工作的通知》和河北省水利厅冀水农[2011]66号文《河北省水利厅关于搞好大型灌区基本情况调查的通知》,我们对怀安县洋河灌区进行了详细调查复核,具体情况是:

洋河灌区地处东经114°08′~114°38′,北纬40°20′~40°41′,涉及全县11个乡镇,总人口21.37万,受益人口19.02万。

灌区属干支两级渠系,全灌区现有渠首48座,有扬水站11处,有机井农灌426眼,配套干渠35条278.5km,支渠404条589.4km,引水能力131.9m3/s,以洋河及其主支流西洋河、东洋河、南洋河、洪塘河、十里沙河和地下水为灌溉水源,多年平均引水量13749万m3,设计灌溉面积33.3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1.11万亩,灌区占全县水浇地面积的93.3%,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51.2%,灌区内农业种植结构以玉米制种、粳玉米、土豆和架豆为主,复种指数1。

灌区内土地肥沃,灌溉区粳玉米平均亩产在850kg以上,是怀安县的主要粮食产区,在县域经济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详见:

怀安县洋河灌区分布图。

洋河灌区的渠系及建筑物工程大多建成于上世纪60~70年代,由于当时的思想认识水平、技术水平和财力投入不足等因素,造成了工程标准起点低、质量差、遗留及隐患工程问题较多,工程设施配套不完善,渠系建筑物老化失修,渠系水量损失大,灌溉水利用率低,致使实灌面积逐年减少,效益衰减。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2004—2008年,累计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