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9671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采访与写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采访与写作.docx

《新闻采访与写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采访与写作.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采访与写作.docx

新闻采访与写作

一、举例说明采访的主要方式

采访的主要方式包括:

当面采访、书面采访、体验采访、电话采访、网络采访、隐性采访。

1、当面采访

当面采访是最古老的采访方式,也是至今最主要的和最为人看中的采访方式。

它是指记者与采访对象面对面进行的采访活动。

中央电视台水均益主持的“高端访谈”、王志主持的一档新闻栏目“面对面”等,它们的形式就体现了当面采访的主要特点。

一般说来,当面采访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记者与单个采访对象面对面的采访,即个别访问或一对一访问;二是记者与群体采访对象面对面的采访,通常叫做座谈会或一对多访问。

三是众多记者对单个采访对象的访问,或称为群体访问,包括新闻发布会采访和集体采风式采访。

个别访问是记者最基本的和最为频繁的采访活动。

当面采访的基本要求:

当面采访中一些基本原则应该加以注意。

(1)中立平等原则,这里主要指记者与采访对象在人格上的平等。

(2)区别对待原则,即记者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进行面对面采访,应采取不同的采访方式。

(3)收束情感原则,职业记者在采访报道活动中应该尽可能收束自己的感情,这主要是因为客观报道的采访是以冷静和理性为前提的。

如:

柴静在《双城的创伤》和《羊泉村纪事》的采访中曾面对采访对象的眼泪,但是她显得相当冷静:

她不去劝阻,只是等待,甚至能等待一个多小时。

对弱者她会给予安慰,比如递上一块纸巾,或者抚一抚对方的手,但她并不陪着流泪。

当面采访中,记者应当掌握主动权。

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掌握采访时间的主动权,

对于记者,如果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那么时间就是金钱。

掌握采访主动权的目的是争取新闻的时效性。

(2)掌握采访内容的主动权,如王志采访刘姝威就是一次智者互相欣赏和敬重的对话,话题的敏感性和播出的风险性交织在一起,容不得采访有丝毫懈怠。

(3)控制采访对象的主动权,有两层含义:

一是对象选择的主动权,二是对象人数的控制权。

基本原则首先是找到合适采访对象,排除非关键对象。

比如一场车祸发生了,记者除了自己的经验以外,对当事人、目击者、交警的采访是必须的,面对围观者的访问则是多余的。

(4)良好的场面控制力,场面的控制力主要表现在记者进入事发现场后对于采访过程的控制方法。

如:

《新闻调查》的长江是一位理智、知性、平和、执着的女记者,她在现场的采访中,为自己构筑了两个平台。

第一,动用一切手段使采访对象配合地接受采访。

第二,调动一切智慧使自己和自己的采访对象在谈话中“出彩儿”,要在这个平台上必须有效地控制场面,能够站在理性的角度看问题。

在《厦门特大走私案》中,长江就充分体现了一个成熟的深度报道记者的良好表现。

在采访庄如顺时,她的敏锐思维使看似轻松的谈话变得深刻起来。

长江:

“赖昌星往往是有求于人时才送钱吗?

庄如顺:

“不,如果你不收钱,他决不会勉强。

长江:

“你觉得他为什么这样做?

庄如顺:

“这也许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长江:

“是放长线钓大鱼吗?

庄如顺:

“是。

长江:

“那你是被他掉起的大鱼吗?

庄如顺:

“啊,反正,我,我是被他钓了。

在这里,长江的聪明和机智发挥了作用,她对现场的把握、对被采访对象的心理的把握,集中精力对被采访对象的每一句话的及时反应,在对方还来不及思考的焦虑时刻,在他慌不择路时,得出了受众想要的东西。

(5)展示记者的个人魅力,从仪态仪表、语言风格、个性魅力等方面展示。

如:

王志从SARS病区采访之后又采访新任北京市市长王岐山,见面就问:

“敢不敢握手?

”其隐含的意思是:

你对这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怕不怕?

展现了他语言的生动活泼。

又如:

央视的芮成钢睿智,凭借他的年轻、专业和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与采访对象总是很快打成一片,总是在欢愉的气氛中完成采访任务;凤凰卫视的陈文茜严谨;央视的王志犀利;凤凰卫视的阮次山沉稳等等,他们都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个性魅力。

2、书面采访

书面采访是记者以书信形式将问题写下来,寄给或面交给采访对象,然后根据对方的回信或面谈进行报道的采访方式。

书面采访的好处:

可以节省时间和经费;可以在双方见不到面的情况下进行采访;可以在双方有语言障碍时进行准确的提问,减少口头翻译过程中的误差。

书面采访的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以书面形式将问题写下来,送交被访问者,待被访问者看后进行面谈。

另一种则是以书面通信的形式,将采访报道意图、要问的问题写下来寄给被采访者,由对方做出回复。

书面采访的特点:

(1)时间充裕

(2)问答理性

书面采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说明采访意图;交待清楚自己的身份;告诉对方他们的回答会起到什么作用,以引起对方的重视;写信前对采访对象作必要的了解。

(2)问题要言简意赅;问题与问题之间要留有空白,供对方填写回答之用。

(3)给对方一个答复日期,但不能硬性规定,而要以商量的口气定一个期限。

(4)写清对方和自己的地址以免误投;随信附上一个贴有邮票和自己地址的信封,供对方回信使用。

(5)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对方询问。

例如:

《人之初》杂志书面采访邓明昱博士。

采访提纲如下:

(1)作为一位心理学、性学专家,你认为美国性教育模式哪些方面值得大陆借鉴?

(2)美国教育部门有没有将青春期性教育作为一个重点来关注?

(3)你曾说过学校性教育是整个美国青少年性教育的重点,那么家庭性教育还有无必要?

一般如何进行?

(4)少女早孕无疑对女孩的身心造成影响。

国内有媒体报道,曾有高中生、中专生怀孕了却茫然无知,最终在卫生间分娩,胎儿死亡,女生险些丧命。

在美国,一旦少女发生怀孕,她自身是否能很从容地处理这样的事件?

社会能给予她能怎样的帮助?

(5)美国有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情况吗?

性教育如何教孩子们规避这样的风险?

再如:

2011年8月5日,波兰《共和国报》发表对外交部长杨洁篪的书面采访

(1)您如何评价中波关系现状?

双方在哪些领域的合作最好?

应在哪些领域内继续加强合作?

  

(2)您如何评价中欧关系,中国对波兰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有何期待?

  (3)中方对欧洲主权债务问题有何看法?

是否会采取某些干预措施或调整财政政策?

  (4)中国政府为何反对达赖喇嘛访问一些国家?

与达赖喇嘛接谈为何没有进展?

3、体验采访

体验采访是指记者直接投入到所要报道的新闻事件中去体验生活,已获得新闻报道所需要的素材,以及对新闻事件的认识。

体验式采访是新闻记者深入生活、体察民情的一种好方法,对于记者的思想作风和新闻写作都有好处。

体验采访最大的好处是记者能够获得原汁原味的新闻材料,并加深对采访对象的了解。

最早进行体验式采访的是前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位报告文学家。

他冒险进入黑社会组织里,在该组织验证他的身份时,曾把他的腿骨打断。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军队记者贾鲁生也曾化装成乞丐,几个月里与采访对象朝夕相处,终于写成了名噪一时的报告文学《乞丐帮流记》。

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这部作品也是体验精神的最好证明。

此外,1935年,年仅35岁的范长江以旅游记者的身份风餐露宿,夜宿戈壁,历时十个月,徒步数千公里,追踪、观察红军的足迹,考察西北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一举写出名篇《中国的西北角》:

无独有偶,25年以后的1960年,年仅26岁的新华社记者郭超人,跟随我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采访,不仅体验登山队员的生活和地球之巅神秘而壮丽的景象,还以与登山队员一起爬岩坡、翻雪地的亲身经历,获取了大量的仅靠“你说我记”式采访无法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写下了名片《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体验采访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专题式体验采访

(2)往复式体验采访。

记者“蹲点”,如《浙江日报》一位摄影记者曾经追随一个普通家庭拍摄了40多年。

(3)随机式体验采访

,是指记者在无意中得到某种机会的体验式采访活动,一般用于突发性新闻事件。

如2006年7月10日下午,13岁的女孩王孟珂不慎落入郑州黄河南岸的滚滚河水中。

很快有人把她打捞上来,几个人用土办法把她倒提上来,水和食物残渣随着她的嘴角流出。

闻讯赶来的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曹爱文看王孟珂没有呼吸,急救中心的车辆又不能及时赶来,情急之下她焦急地用手机求助:

“请教我人工呼吸怎么做……”随后曹爱文按照“五下压胸,一下吹气”步骤,迎着王孟珂躺着白沫的嘴唇,俯身做起人工呼吸。

曹爱文大概给小女孩做了8分钟的心脏复苏术,还不见小女孩醒来,曹爱文急得直掉眼泪。

晚上7点30分,医生宣布抢救失败。

曹爱文放弃采访而救死应难,被称为2006中国最美丽的女记者。

(4)委派式采访

体验式采访应注意的问题:

(1)防止形式主义,应该身入心入

(2)公开还是隐蔽,应当区别对待(3)体验时段安排,需要灵活把握(4)注意记者身份,采访顺其自然。

江苏电视台深度报道栏目《大写真》记者调查百姓看病难问题时,记者因为在南通一家医院挂号、就诊、划价、取药,楼上楼下几次排队,用去1小时20分。

(5)要有足够耐心,防止急于求成。

像《南方周末》在1998年从全国选取了三个固定的点,以镜头记录的方式反映三个点的逐年变化,这是一个长达10年的项目,直至2007年才结束。

(6)明确体验目的,防止哗众取宠。

比如一些媒介为了所谓的“看点”、“卖点”甚至鼓励记者身入淫秽场所、吸毒场所去体验采访,那是万不可取的。

(7)只可量力而行,不可勉力而为。

(8)体验不是全能,求真尚需印证。

4、电话采访

记者通过电话了解情况,采访新闻,叫做电话采访。

电话采访跨越时空,现场同步;但是耳听为虚,场感较弱。

电话采访的特点:

快捷方便、节约采访成本。

适用范围有三方面:

(1)突发事件采访。

有些突发事件,本地记者无法到达现场,但是为了快速报道,利用电话采访,就成为最佳选择。

(2)收集各方反映,一些重大新闻、重要政策,以及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记者通常会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搜集各方反映。

此外,像对一些重大的国际新闻事件,可以借助电话搜集事件所在国的记者或政府官员的意见、态度、观点。

如中央电视台从伊拉克战争起,大量采用这种方法。

(3)订正事实,确认进展。

如《焦点访谈·追踪临汾矿难真相》中,记者曲长缨查出当地政府瞒报的六名死者中,有两名是通过电话询问四川民工家乡党支部书记后得到确认的。

电话采访的电话:

手机、宅电、饭店房间电话、办公室电话等。

5、网络采访

网络采访就是通过互联网实行的采访,通常通过网络论坛、聊天室、QQ聊天、博客等方法对远距离、全球性的对象进行采访。

是新的采访工具开发出来的新的采访手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正在改变传统新闻从业者的工作方式。

对新闻界来说,Internet正在成为继广播、报纸、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种媒体,新闻记者中也开始出现一支新的队伍——网络记者。

他们进行新的采访方式——网络采访。

网络采访的特点:

采访地域无边界性;采访对象的无障碍;采访时间无限制性;采访主体的模糊性;采访手段的多样性;采访工具的数字化;获取信息的丰富性;采访时效的快速性。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新华社记者熊蕾从互联网上不断读到旅美中国学生和学者给全球独家报道百年奥运盛况的NBC的抗议信和批评文章。

当她从一份网上电子杂志上获知,旅美华人抗议NBC的广告已于8月14日在《华盛顿邮报》要闻版登出,NBC负责体育新闻的副总裁急于同抗议者代表谈判解决问题时,熊蕾为这场抗议活动的规模和持久感到震惊。

于是她按照这条消息提供的电子邮箱地址,同这场抗议活动的自愿者取得了联系。

这位自愿者姓梁,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小梁借助互联网向熊蕾传送了大量背景资料。

原来,在报道奥运会开幕式以及在报道运动员成绩时,NBC对中国进行了不公正的报道。

这些报道引起了在美7万中国人的签名抗议活动,签名长达100多页,并在网络上募捐1.1万美元,用于在《华盛顿邮报》刊登抗议广告。

熊蕾不断阅读着来自互联网的最新消息,并对留学生进行采访,最终将其活动对中国的读者进行了报道。

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传统媒体记者的传统采访方式,主要通过大脑和五官来进行。

网络的出现使采访方式大大扩展,麦克卢汉关于“身体的延伸”理论在网络采访中更具想象的空间。

网络采访的方式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

(1)网上寻找新闻线索,为记者提供多角度的选题视角,做出与众不同的、有地方特色的报道。

(2)网上进行新闻访谈,可以缩短与采访对象的空间距离,节省采访时间,相应的扩大了记者的活动范围,提高了记者的工作效率。

如1999年9月23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早新闻节目播出了一则题为《要想争雄世界,必先逐鹿中国——网上采访跨国集团总裁》的长消息。

就是采用了这种新颖的方式引起其他媒体记者的关注。

(3)网上查询背景资料(4)网上查证新闻事实。

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一个几乎没有管制的信息通道。

因此,互联网在给记者提供丰富的海量的原生信息的同时也难免有大量失实的,甚至虚假的信息。

此外,互联网是把双刃剑。

“新媒体很像野蛮的西部——无法无天,什么都敢登”,美国《网络新闻》的专栏作家米勒这样评价。

中国某著名日报网站发出过《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洛杉矶遭到暗杀生亡》的假新闻。

文章既有盖茨出席慈善活动的背景,又有被两枚发自附近的子弹袭击,立即被救护车送往附近的文森特医疗中心,于12点46分死亡等细节。

网络泄密也成为危害国家安全和个人幸福的新形式。

6、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指在一定条件下,记者不向采访对象公开自己的身份、不告知自己的采访目的,通过模拟某种社会角色或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报道采访源,获取新闻事实的一种非常采访,故亦称“暗访”或“私访”。

用于电视报道的采访时,一般称为“偷拍”、“密拍”或“潜拍”等。

隐性采访在西方很早就被应用在新闻领域。

美国1861年爆发的南北战争,许多记者为了采访到前线信息,纷纷扮成士兵走向战场。

到了1890年美国纽约的《世界报》记者伊利莎白·科克伦假扮成精神病人进入布莱克韦尔岛精神病院调查丑闻,使隐性采访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

隐性采访在中国新闻史上也曾留下光辉的一页。

在上个世纪上半叶,由于战争等非常因素,记者们普遍采用隐形采访获得新闻。

1935年,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范长江,隐藏身份随国民党的一个参谋团深入西北采访,发回了系列报道《中国的西北角》,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

1992年7月,披露轰动一时的无极假药市场的电视记录片《再访无极》,正是以中央电视台记者骆汉城为首的暗访团所拍摄。

隐性采访包含两个“基本点”:

(1)隐性采访是记者为获取新闻而进行采访的方式或手段之一,不应成为个人刺探秘闻的手段;在进行隐性采访时,记者和他所在媒体代表的应该是社会公众的利益,目的是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2)它是一种特殊的采访方法。

隐性采访区别于其他采访方法的主要特征是“三个隐瞒”,即:

隐瞒身份、隐瞒手段、隐瞒目的。

隐性采访的适用范围主要是批评性报道和公共性话题。

隐性采访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1)化妆采访,是隐性采访的基本方法之一,主要用于一般性和临时性的采访活动中。

2003年下半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记者法展与摄像刘文到保定一农村采访全体儿童铅中毒事件,二人现场勘察后认为此片根本无法明拍。

所以在一家名片店,印了北京某金属材料经营部总经理和北京某医学机构博士两张假名片。

有了这两张名片,二人顺利地进入了铅场,还与铅场老板和农民交谈甚欢,采访进行得异常顺利。

(2)卧底式采访,是一种风险最大的隐形采访方式。

《南方周末》为调查深圳一家叫做ABA的骗子公司时,考虑了能逼近和挖掘出骗局的真相——打进去,成为它的一员。

方案是派两名记者,一名做卧底,另一名做侧应,保障卧底记者的安全,并在暗访记者撤离的同时立即做正面突破和采访。

(3)旁观式采访。

如南京电视台《东升工作室》播出一家房屋中介公司欺骗客户的行为,20分钟时间内,出了报道的开头和对该公司一名工作人员进行公开采访以证实购房人是该公司副总经理之外,其余全部用的是旁观式暗拍手法。

隐性采访有其道德界限和法律界限。

隐性采访的法律禁区主要集中在涉及“三密”的问题上:

一是涉及商业秘密,二是涉及公民通信的秘密,三是涉及公民的个人秘密,即隐私权。

法律还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间谍器材”,“故意引诱采访对象上当受骗,违法犯罪是法律所禁止的”等,但隐形采访具有合法性。

社会公众的认可,是法律对一项行为是否确定其具有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隐形采访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

此外,隐形采访不能有悖于新闻职业道德。

由此,使用隐性采访必须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1)公共利益原则

(2)策划原则(3)组织原则(4)适度原则。

二、中外名记者的采访艺术

邵飘萍的采访艺术

邵飘萍,1886年10月出生在浙江东阳,原名新成,自小聪慧的飘萍14岁就考中了前清的秀才,19岁进入浙江高等学堂学习,也就是现在的浙江大学。

1916年年仅30岁的邵飘萍已经成为《申报》《时报》的主笔,任主笔期间大胆揭露北洋军阀的丑陋行径,抨击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

1918年在北京创办了进步报刊《京报》办报期间坚持揭露贪官污吏的丑行、揭露曹汝霖、陆宗舆、章宗样的卖国罪行。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伟大的记者邵飘萍高举反帝反军阀斗争的旗帜,引起了奉系军阀的忌恨。

被张作霖以宣传“赤化”为名,在1926年4月26日凌晨,杀害于北京天桥,铁肩棘手的《京报》创办人邵飘萍。

结束了年仅40岁的生命,用鲜血铸就了新闻工作者的高贵品格,在血火的考验中承担了新闻记者应肩负的社会,成为后来千万新闻记者的榜样。

毛泽东主席对邵飘萍有过高度的评价:

“还有邵飘萍。

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

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

邵飘萍是我国伟大的新闻工作者、新闻记者、新闻教育开拓者,也是用手中的笔与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英勇作战的文化战士,被人们誉为“飘萍一支笔,抵过千万军”他是积极创办报刊的“一代报人”,在14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办过报纸和通讯社,当过记者、编辑、主笔和社长;善于写新闻、通讯、时评、社论等各种新闻体裁的文章;他既有丰富的编辑采访经验,又有经营管理报业的才能,是民国初年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

同时邵飘萍还是新闻教育的开拓者,他编写了中国近代最早的新闻教材《新闻学总论》和《实际应用新闻学》。

与徐宝璜一起最早在北大开设新闻采访课,成立新闻研究会。

他不惧权势、不畏邪恶势力,永远值得新闻从业者学习。

将近百年过去了,邵飘萍的诸多成就中,独具特色、独树一帜的采访风格和出色精湛的采访艺术依然最让我们记忆犹新。

张季鸾曾称赞他:

“每遇内政外交之大事,感觉最早而采访必工。

北京大官本恶见新闻记者,飘萍独能使之不得不见,且见不得不谈,旁敲侧击,数语已得要领。

”[1]

邵飘萍在新闻采访艺术方面有一套比较完善、系统的思想和主张。

学习和研究他的采访艺术,十分有益。

邵飘萍在他本人的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中,通过对自己的采访经验的介绍和具体案例的分析,详细地介绍了许多新闻采访的方法。

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机警敏锐、时时刻刻不忘记者身份,随时处于角色之中、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

邵飘萍说记者应该“其脑筋无时休息,其耳目随时警备,网罗世间一切事物而待其变动”。

这就是要求记者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随时保持机敏的耳朵和眼睛,一直不忘自己的记者身份,没有一刻的松懈和倦怠。

邵飘萍正是一个具备这种优秀素质的记者。

也使得他在很平常的不被人注意的小事中,嗅到了重要的新闻气息,成就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及时报到了别的记者不可能报到的重大新闻事件,这就是史料记载的著名的邵飘萍机智报到中德断交事件。

这次著名的报道始于一个普通的电话,当时的邵飘萍刚好去国务院秘书室办事,隔壁是当时段祺瑞总理的办公室,记者的职业惯性,让邵飘萍非常注意隔壁的动静,于是邵飘萍听到段祺瑞总理打电话,总理说下午三点要去美国使馆会见美国公使。

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对时事的准确地把握,使邵飘萍马上判断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会面,意识到这里面是很大的新闻价值,有大事要发生。

因为正值盛传美国与德国要断交的时候,中国要与美国一起与德国断交。

于是邵飘萍马上赶赴美国使馆,直接问美国大使馆的办事员提问说是不是美国要与中国一起与德国断交,这让美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非常吃惊。

然后邵飘萍又返回采访段祺瑞办公室,向段祺瑞表示自己已经知情,并向其询问具体的日期。

飘萍凭借对时事全局精准把握,采访到了这个重大信息,如果没有时时刻刻的新闻敏感性,邵飘萍不可能完成这个采访。

事后飘萍说:

“假使当时不甚注意,亦即将机会错过,可见新闻记者之耳目,当时时留意,不可因无足轻重而忽之也。

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我们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保持警惕,这样才能捕捉到新闻线索。

二、审时度势,恰当把握采访时机

老话常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讲的正是时机的重要性。

有些时候操之过急,反而误了事,邵飘萍对采访时机的把握一向精准到位,一旦宝刀出鞘,必然刃到关键处,取得采访的胜利。

著名的飘萍经典采访事件要属1917年的这次报道,当时总统府与国务院之间矛盾重重,总统黎元洪与总理段祺瑞在是否与德国断交和宣战问题上产生了巨大分歧,段祺瑞突然离开国务院出走天津,以此胁迫总统,在这次较量中最终是总统妥协,段祺瑞于3月7日深夜11点回到北京。

按常理说此时已是深夜,不是采访的最佳时机,但是邵飘萍这个最会把握时机的人,却穷追猛舍,一路从火车站追到段祺瑞的住处,坚持要求段祺瑞接见,没想到段祺瑞竟然打开大门,欣然接受了邵飘萍的采访,并且一下谈到深夜3点多。

邵飘萍之所以能第一时间采访到总理,他正是把握了此次较量,段祺瑞是胜利者,正需要有媒体和报纸来帮他宣传,长其威望和声势,对局势的把握,使邵飘萍又一次在同行中拔得头筹,得到了第一手的采访资料。

三、善于把握采访对象心理——我能读懂你的心

邵飘萍之所以成为采访独家新闻和内幕新闻的大家,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精湛的采访艺术,而采访心理学的运用是他采访艺术的一个最大亮点。

在1923年所著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中,他较早提出了采访心理学的理论,指出:

记者在采访中,不仅要把握采访对象心理,还要研究读者和记者自身的心理。

1、谙熟读者心理

邵飘萍在《实际应用新闻学》中指出:

“所谓有价值的新闻,第一即在多数之人爱读而已。

于此应研究多数人何以爱读?

则必直接间接与多数人不无关系,而为彼等所皆欲知事。

”“则外交记者与迎合多数读者心理之外,且负制造多数以变换社会心理之能力与任务也。

邵生活的年代,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强国欺凌,社会黑暗,民不聊生。

所以在采访活动中,他时常关注时局,敢于揭露社会黑暗现象、揭发贪赃枉法、批判欺压百姓的大小军阀和官僚,也敢于讲公道话,为民申冤。

他所著的《北京特别通讯》中,就曾一针见血地揭穿“府院之争”的关键;也曾详细批露国会开会时,议员们为争官位勾心斗角,大打出手的丑态;他大胆揭发北洋军阀内战真相,指出军阀内战是为争夺地盘等等。

在那个动乱时代,这些信息是人们欲知而有时不得知的,所以《北京特别通讯》一经付印,便受到争相传阅,一时“洛阳纸贵”。

再以1916年9月中国向日本借款的报道为例,邵飘萍于借款成立当天,向上海《申报》报道评述了此事件。

当时“袁世凯善后大借款”历史阴影犹在,且国内时局扑朔迷离,全国人民对此事件还处于一个不知情的氛围中。

邵飘萍在发出第一篇稿件的同时,认识到这一事件的重要性。

于是谋划对此事件深入报道,写了一组四篇连载通讯。

每篇通讯都在报道评述事实的同时,有的放矢的设置新的问题,成为下篇的铺垫。

事件本身复杂丛生,通讯亦是悬念、新意迭起,从而吸引读者关注。

2、把握采访对象心理

(1)他重视采访对象的“首映效果”。

邵飘萍非常注意自己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他认为一个人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因此非常注意个人的衣着打扮和举手投足间的态度,他总是衣着整洁大方,神情自然坦荡,从而采访对象留下亲切可信的印象,这样才可能让采访者信任自己,说出心里话,自己才可能获得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