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卷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9578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卷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毛概卷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毛概卷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毛概卷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毛概卷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卷子.docx

《毛概卷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卷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卷子.docx

毛概卷子

昆明理工大学试卷

考试科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时间:

命题教师:

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课序号:

考试座位号:

题号

总分

评分

阅卷人

请各位考生注意:

答案请使用2B铅笔涂于答题卡上,否则试卷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7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

A.《改造我们的学习》B.六届六中全会政治报告《论新阶段》

C.《反对本本主义》D.《新民主主义论》

3.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

A.实事求是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D.党的建设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

A.12大B.13大

C.14大D.15大

5.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是在()

A.12大B.13大

C.14大D.15大

6.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和精髓是()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

C.改革开放D.共同富裕

7.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科教兴国B.发展

C.要用新的发展思想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D.以人为本

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B.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C.发展D.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9.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

C.发展D.统筹兼顾

10.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D.武装斗争,依靠群众,团结工农

1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执政党

D.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建设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问题

14.胡锦涛在党的17大报告中指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A.党的建设B.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D.统一战线

15.毛泽东()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A.《改造我们的学习》B.《反对本本主义》

C.《矛盾论》D.《统一战线》

16.保证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经济条件是()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改造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建立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改造个体农业,建立合作社经济

D.开展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土地制度

17.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于()

A.1952年B.1953年

C.1949年D.1956年

1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的方针是()

A.暴力掠夺B.和平赎买

C.集资入股D.混合经济

1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生产力B.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实现共同富裕

20.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公有制占主体地位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21.邓小平一再强调,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

A.一个公有制为主体,一个共同富裕

B.一个党的领导,一个党的建设

C.一个公有制为主体,一个按劳分配

D.一个综合国力,一个人民富裕

22.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这个论断是()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发展才是硬道理

C.科教兴国,人才强国D.共同富裕

2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这段话是()

A.马克思观点B.邓小平观点

C.江泽民观点D.胡锦涛观点

24.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核心是要把()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A.发展新兴产业B.增强自主创业能力

C.引进国外先进技术D.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25.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想照、荣辱与共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与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26.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自由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目标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有规模优势

27.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有量的优势B.优质的优势

C.控制力D.有规模优势

28.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和核心是()

A.主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B.实行按劳分配制度

C.实行股份制

D.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29.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30.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是()

A.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B.初级阶段国情

C.社会主义公有制D.大力发展非公经济

31.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

C.财富总水平D.综合国力

32.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非公经济地位的认识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B.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

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能确保经济总量平衡

C.能保障财政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

D.能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34.判断改革得失的标准是()

A.人民富裕幸福B.三个有利于

C.三个代表D.国强民富

35.对外开放格局是()

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B.整体性、动态性、协调性

C.综合性、层次性、重点性D.系统性、科学性、层次性

36.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

A.对社会财富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B.对经济资源的丰贫进行分配

C.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D.对权力的大小进行分配

37.建设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是()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3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这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D.村容整洁

39.17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的目标。

A.物质文明社会B.精神文明建设社会

C.政治文明社会D.生态文明社会

40.我国8个民主党派是()

A.执政党B.反对党

C.在野党D.参政党

4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共产党领导的各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2.“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其核心是()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4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社会主义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D.英雄主义

4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4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D.社会主义荣辱观

46.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

A.传统文化B.民族文化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世界先进文化

47.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

A.政治权利B.经济权利

C.生存权和发展权D.公民权利

48.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实现四个现代化

D.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49.当今时代的主体是()

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

C.改革与开放D.民主与法治

5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由以下思想家提出()

A.孔子B.孟子C.墨子D.孙子

5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由以下哪位提出()

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

52.1803年《全世界和谐》一文由以下谁提出()

A.欧文B.柏拉图C.傅里叶D.魏特琳

53.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

A.16大B.15大C.13届四中全会D.17大

5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本质属性B.基本特征C.根本标志D.基本标志

5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

A.重大抉择B.必然选择C.重要举措D.伟大工程

56.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

A.共产主义社会B.和谐社会C.小康社会D.大同社会

5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个治国方略、治国机制,还是一种()

A.治国结果B.治国方法C.治国预期D.治国谋略

58.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

A.物质基础B.政治保障C.重要条件D.精神支撑

59.加快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特别要健全()

A.廉租住房制度B.公租住房制度

C.福利住房制度D.棚户区改造制度

60.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

A.国际争端问题B.国际主权问题C.内政问题D.领土问题

61.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一个中国,两制并存B.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6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

A.新的模式B.新的思路C.新的范式D.新的方法

63.“和谐世界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是由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A.奥巴马B.普京C.胡锦涛D.江泽民

6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依靠的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知识分子D.新的社会阶层

65.“四个尊重”方针中,核心是()

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

66.我国人民军队建设的总目标是()

A.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B.革命化、信息化、机械化

C.革命化、军事化、保障化D.现代化、军事化、信息化

67.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是()

A.信息化B.空天一体化C.革命化D.陆海空一体化

68.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是()

A.强权政治B.集权政治C.人心向背D.民主政治

69.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A.长期目标B.本质要求C.内在要求D.服务要求

70.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坚持()

A.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B.学习型执政、数字化执政、法治化执政

C.强权执政、专制执政、铁腕执政

D.学习型执政、松散型执政、自由化执政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7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以下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及其重大战略思想D.毛泽东思想

7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7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7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解放生产力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75.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公有关系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控制力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对发展起主导作用D.股份制

76.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D.集体经济

77.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方式,其内容分为以下类型()

A.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B.以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C.以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D.按劳分配

7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

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

7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

A.思想道德建设B.科学文化建设

C.综合国力建设D.文化软实力建设

80.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B.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有法可依、依法治国D.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81.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全部思想的总和。

()

A.正确B.错误

82.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

A.正确B.错误

83.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

A.正确B.错误

8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的方针是暴利掠夺。

()

A.正确B.错误

85.多种分配方式的实质是对生产要素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

A.正确B.错误

86.17大进一步提出: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

A.正确B.错误

87.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是: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

A.正确B.错误

88.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

A.正确B.错误

89.17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神态文明社会的目标。

()

A.正确B.错误

90、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核心。

()

A.正确B.错误

四、材料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材料一:

追求千年社会理想

“小康”的文化血脉:

“小康”是古代儒家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观。

《诗·大雅·民芳》中说:

“民亦芳止,讫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康有为提出“大同”社会,孙中山借用“大同”、“小康”社会表达其“天下为公”理想社会,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借用“小康”表达其关注民生的二化主张。

邓小平的“小康”构想:

1992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客人时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念。

同年12月6日会见大平方正时提出“小康之家”概念。

提出了从1981年到2020年代达到“小康水平”预期目标。

他认为,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1987年4月30日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明确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1987年13大正式确立“三步走”发展战略,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90年12月13届7中全会通过“八五”规划,指出小康内涵是指:

“在温饱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1997年15大第一次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2000年10月15届5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2年11月8日16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并指出:

“人民总体上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胡锦涛在17大报告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资料来源:

《强国之路》洪向华主编,九州出版社,2010年7月1版

综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91.“小康社会”的文化底蕴包含()

A.儒家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观

B.是中华民族追求千年的社会理想

C.“小康社会”就是“大同”社会

D.“小康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92.“小康社会”的通俗含义是()

A.富裕不足但是温饱有余B.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C.人均GDP为800美元已很满足D.已达到“大同社会”水平

93.对16大人民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正确理解是()

A.低水平的小康B.不全面的小康

C.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D.人民丰衣足食的小康

94.16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指()

A.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B.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C.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D.国强民富

95.17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的新要求主要是()

A.扩大社会主义民主B.增强发展协调性

C.加强文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

D.加强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材料二:

对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原理认为,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

15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16大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必须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基本分配制度,初级阶段我国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必须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7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

政策导向是:

提低、扩中、调高、取非。

中国GDP从1972年超过1000亿美元之后,经过16年平稳发展,自1998年跨过1万亿美元大关后,走上跨越式攀升道路。

2005年突破2万亿美元,2007年突破3亿万美元,2008年突破4亿万美元,2010年突破5万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

2010年引进外资100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1位,2011年6月以来,外汇储备3.19万亿美元,居世界第1位,出口居全球第1位,进口居全球第3位。

2002年人均GDP约为1135美元,2005年人均GDP约为1800美元,最高的伤害约为660美元,最低的贵州约为670美元,相差10倍。

2010年人均GDP仅是3566美元,进入“收入陷阱”期。

据世行报告:

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GC系数为0.28,95年为0.38,99年为0.457,2000年为0.458,2002年为0.460,2010年为0.50。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

2005年69家央企中,其中:

中石油657.8亿元之用于人工成本,同比上升22.2%,比河南一年财政收入还多。

中石化人均37万元,中海油人均38万元,高管人均460.5万元,董事长傅成玉年薪1330.6万元。

中国移动人均12.4万元,董事长王建宙年薪195万元。

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年薪320.6万元。

平安老总年薪7600万元,24万元/日均.行业差距扩大15倍,而发达国家仅差2-3倍。

综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96.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

A.生产决定交换、分配和消费B.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基本分配制度

C.生产要素决定生产规模D.财富总量决定分配比例

97.16大提出要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就必须做到()

A.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B.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C.毫不动摇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98.GC超过0.5表明()

A.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B.已超过国际警戒线

C.收入差距过大可能造成社会危机和动乱

D.可能造成亡党亡国

99.贫富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是()

A.体制、法律制度不健全

B.垄断、腐败造成机会不平等

C.决策、指行机制不健全,监督、评价体系制约不力

D.公共产品、财富占有机会不平等

100.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扩大的调控职能,规范分配秩序应是()

A.坚持政策导向即提低、扩中、调高、取非

B.完善税管制度,让劳动者报酬、收入透明化,合理化

C.加大社会福利、公共产品投入,切实解决民生

D.对奸商予以重罚,征收暴利税,对商人利润实行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