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标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9221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标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标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标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标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标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标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部标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标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标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部标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1我们爱整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整洁的我是什么样子的?

2、引导孩子思考“你见过哪些不整洁的样子?

”?

3、集体评议:

保持整洁有哪些办法?

4、明白哪些是不爱整洁的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我们爱整洁的意义。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

你们整洁吗?

板题:

我们爱整洁。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

(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镜子里的我。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每人准备一面镜子,看看镜子里面的我是什么样子的?

(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3、互相看看同学是什么样的?

谁来说说你的同学整洁吗?

(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这样做好不好?

1、参观完同学室,请小朋友快坐好,看看PPT,评一评文中的小朋友这样做好不好?

(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2、你见过哪些不整洁的样子呢?

师点名。

(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3、多媒体播放《皮皮的故事》。

引导学生明白爱整洁的意义。

保持整洁有办法。

1、电脑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看,图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保持整洁的?

A、我自己会系红领巾,发现歪了就赶快扶正。

B、用完毛巾后洗一洗,再挂起来。

C、洗脸时记得洗脖子和眼角。

我还知道一些保持整洁的好办法……

这样是爱整洁吗?

1、太脏了,别玩了。

2、我不想做,手上弄得都是泥。

3、虽然衣服弄脏了,但教师干净了。

四、总结全文。

教学反思:

 

2、我们有精神

教学目标:

1、如何让孩子知道怎么样才显得有精神。

2、如何让孩子知道有精神才是好的。

3、如何让孩子做一个天天都有精神的学生。

重点:

1、如何让孩子知道怎么样才显得有精神。

2、如何让孩子知道有精神才是好的。

3、如何让孩子做一个天天都有精神的学生。

难点:

如何让孩子做一个天天都有精神的学生。

教具:

小鼓、小红花

教学过程:

这样真精神。

1、PPT播放课文插图:

看看图中的孩子升国旗时怎么站的?

2、他们走路的时候又是怎么走的?

3、他们的精神风貌是怎么样的?

4、唱歌时真精神!

5、读书时真精神!

6、上课回答问题真精神!

7、还有哪些样子也有精神?

多媒体播放文中故事《谁精神?

有精神才好。

(1)、有精神,身体好。

(2)、有精神,面貌好。

我们天天有精神。

请同学们展示一下我们组的精神劲!

(1)讨论:

怎样才能都有精神呢?

(2):

引导学生说说怎么解决这些困难,如何使自己变得快乐起来。

 

3、我不拖拉

“等一下”与“还没完”

生活中的小拖拉,时常会说“等一下”。

凡事都要“等一下”多少时间溜走啦!

等一下……

生活中的下拖拉,做事总是“还没完”。

三心二意做不完,改改这个坏习惯!

我还没做完……

拖拉一下没关系吗?

学生A:

拖拉两分钟没关系。

学生B:

两分钟可以写十个字,还可以……

学生C:

有一次……

学生D:

有一次,我和爸爸去坐火车,因为晚到了五分钟,火车开走了,我们没坐上那趟火车。

多媒体播放故事《拖拉鸟》

和拖拉说再见。

Ppt演示。

瞧瞧课文中的小明是怎么和“拖拉”说再见的?

我还有和“拖拉”说再见的办法……

 

4不做“小马虎”

生活中的“小马虎”

课件演示:

1、我的铲子呢?

2、哎!

又漏做了一道题。

3、有一次,我也马虎了……

动画视频:

为什么会马虎呢?

学生A:

我忘记了检查……

学生B:

当时我太心急了……

学生C:

昨天的作业虽然简单,但我做的时候太大意了,结果,错了好几道题……

播放动画《小马虎添麻烦》

讨论:

怎样才能不马虎?

同学交流。

不马虎的办法有很多。

我的办法是……

 

5、风儿轻轻吹

教学目标:

 

1.感受风的存在,了解有关风的知识。

 

2.探究风的制造方法。

 

3.通过有趣的活动了解风的作用和影响。

 4.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探究活动。

 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风的作用和危害的相关知识,收集有关资料。

2.准备制作风车、降落伞的有关材料。

 

主题活动过程 :

在教师的指导下,走进生活,情景导入 ,利用生活情景切入研究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一、挂图:

风中的景色。

 

问:

图上(或录象中)是什么样的天气?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刮风时的情景] 

2.引出探究课题:

 

师:

关于风,你有什么问题?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教师提问:

风儿在哪里?

[学生思考,试答] 师:

我们到校园里去找找风好吗?

 二、寻找风 

组织学生充分观察与风有验春风的特征,以及风给大自然的美丽景象。

 

1.小组活动

2.交流汇报:

[学生交流自己寻找风的方法和寻找的结果] 1.教师提问:

你有方法制造一些风吗?

和小组同学说说吧!

 

3.学生讨论实验制造风的方法。

[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总结:

 

风儿是无处不在的,它有时让我们高兴,有时给我们带来麻烦。

但是只要我们了解了风,认识了风的特点,就可以利用它的优点,防备它的危害了.

 

6、 春天种养花草     

主题目标:

 

1.了解春天里花朵的有关知识。

 

2.尝试用种植、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3.乐于通过自己的行动来美化环境。

 

学生准备:

1.了解花的相关知识,收集有关资料。

 

2.尝试自己种养一棵花。

 

主题活动过程 :

      第一课时   

展示图片,情景导入 

利用春天花朵竟相开放的图片切入研究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1.教师出示图片。

 

师:

同学们上课前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段美丽的风景吧。

[师生共同观看录象] 

师:

观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 师: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花朵,了解花朵吧!

 2.出示课题:

花儿朵朵竟相开 二、认识美丽的花朵 

激发学生对花的兴趣,使学生乐于了解有关花朵的更多知识,即使学生学到知识,又对学生渗透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师:

这么多美丽的花朵你都认识哪些?

出示图片:

各种花朵[学生观看指出自己认识的花朵的名称] 

师:

同学们,认识的花可真不少,那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在春天,你还见过哪些花?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

 

课堂检测:

学生谈自己的发现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爱护花和草 

指导学生将种植过程中自己的发现与感受真实地记录下来,从而引导学生在花儿开放时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

 

师:

小朋友谁家里种过花啊?

都是怎么种的什么花?

怎么种植的?

[学生自由发言] 

师:

让我们看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养花的?

[学生观察图片] 

学生同位两个边观察图片,边互相说说种养一棵花儿的过程。

[学生汇报] 

花草面前要小心。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照顾花儿。

但是,和花草树木在一起,还要注意……

学生自由发言。

 

课堂检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7可爱的动物

一、谈话导入。

二、“我喜欢的动物”

“我喜欢马,因为我属马”

“我喜欢……”

“我喜欢我家的小狗点点……”

“什么尾巴像剪刀,在南方过冬……”

形式:

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

三、我和我的动物朋友。

“我每天都和院里的小猫玩,给它吃的。

它一看到我,就跑过来对我喵喵叫,像是在和我说话……”

“这是我心爱的小马驹……”

“我和我的动物朋友也有一个小故事……”

四、怎样才是真喜欢

分组讨论。

五、别让自己受伤害

学生评一评:

1、怎么样和动物相处?

2、和动物相处要注意什么?

3、如果受伤了怎么办?

课堂小结:

8、大自然,谢谢您

大自然的礼物。

地里种出的稻谷,变成香甜的米饭。

春蚕吐出的丝,织成漂亮的丝绸。

我们住的房屋,是用泥沙、钢材和木材建成的。

我们吃的水果,是大自然中的种子、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以及人们的辛勤劳作的结晶。

大自然会给勤劳的人们丰厚的回报。

我还发现了……

学生讨论。

大自然中的快乐。

在大自然里,我们感受到很多的快乐。

PPT演示课文图画,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点评。

课后延伸:

我听到大自然说……

课堂小结:

9我和我的家

主题目标:

 

1.让学生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培养他们爱家、爱父母的情感。

 

2.使学生知道父母的一些基本情况。

 活动准备:

 

1.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好爸爸、坏爸爸》玩具兔。

2. 2.每人准备一张全家福的照片、纸、笔。

3. 活动时间:

2课时 

4.主题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介绍自己的家 

师:

人人都有一个家,同学们了解自己的家吗?

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吧!

教师先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全家福照片。

 

二、创造氛围,通过教师的讲解激发学生介绍自己家庭的兴趣,同时为学生示范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人。

 

师:

小朋友们,这是老师的全家福照片,我非常愿意把我的家人介绍给你们认识。

我很爱我的家人,和他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很幸福也很快乐。

 师:

你愿意把你幸福的家庭成员介绍给大家吗?

 

[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3—5人] 

师:

在小朋友们刚才介绍家庭成员时应该先把长辈放在前面,然后再介绍晚辈。

 师:

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认识了一些小朋友的家庭成员,知道了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

下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或前后位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全家福照片。

 

[学生之间交流,并互相认识家庭成员] 

师:

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把自己家人的情况说给大家听听吗?

那就请你把家人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的情况3—5人] 

师:

现在我们就请愿意介绍的同学带上他的照片来向我们大家介绍他的家人的情

况。

 

三、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

 家庭情况我知道:

 

我的脾气有点急,像我的爷爷。

我做事很认真,像爸爸。

我的眼睛像妈妈。

……

[学生互相说说自己了解的情况,比比谁知道的多。

]

家人的故事

教师:

我们都有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每个家庭成员为了全家的幸福也共同努力。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家人的具体情况,来激发他们关爱家人的情感。

 

四、课堂总结 

五、课堂检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

同学们,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爷爷奶奶、妈妈用他们的爱哺育我们茁壮成长,你仔细体会到他们的爱了吗?

奶奶的爱也许还藏在为你织的毛衣里,爸爸的爱也许还藏在给你辅导作业的身影里……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许多,许多。

 

六、课堂检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10家人的爱

一、家人的爱藏在哪里

师:

上节课的时候,老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感觉到你们的家真幸福啊!

今天,老师带来5个小朋友,他们正在讲自己家的故事呢„„ 

师:

请小朋友们认真听小故事,听一听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课件,出现两个个小女孩和三个小男孩对大家说我们也有一个幸福的家)[教师带领学生看图片] 

师:

小朋友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给大家说的吗?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互想说说 

[学生小组讨论] 

师:

谁先来说说。

[学生谈感受] 

二、通过让学生谈自己家庭的幸福故事,激发学生爱家庭,爱家人的情感 

师:

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定感受到了家人对你的关爱,你们想不想给大家讲讲自己家的幸福故事啊?

 

师:

先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先讲一讲。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讲故事] 

师:

那一个小组的小朋友愿意把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学生讲故事] 师:

小朋友们,我们在家庭中是最幸福的,每一个人都在关心爱护着我们,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怎样去关心爱护自己的家人吗?

[同位俩互相说] 

师:

小朋友们,家人对我们这么好。

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送给家人好吗!

 全班齐唱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 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

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

我的家庭资料本:

 

结合自己了解的家庭成员的情况,完成教科书第41页的内容。

 

师:

下面请小朋友们在课本第七页“家庭生日簿”里填上自己家人的生日,拿出小剪刀把属于自己家人的属相剪下来,贴到生肖栏里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

我们都有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每个家庭成员为了全家的幸福也共同努力。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家人的具体情况,来激发他们关爱家人的情感。

教师总结:

同学们,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爷爷奶奶、妈妈用他们的爱哺育我们茁壮成长,你仔细体会到他们的爱了吗?

奶奶的爱也许还藏在为你织的毛衣里,爸爸的爱也许还藏在给你辅导作业的身影里……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许多,许多。

 

四、课堂检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11、让我自己来整理

主题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整理的情感,    

增强学生的自理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养成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4.了解常见的家务活动的安全事项,逐步掌握一些劳动安全常识。

5.通过小组交流、角色扮演、竞赛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主题活动过程 :

     

教师准备:

实物展台、家务劳动的图片 学生准备:

观察家庭中家务活都是怎样分担的。

 教学过程  

小雨和他的“小伙伴”

师:

你还会做哪些事情?

[学生回答] 师小结。

 二、练兵场 

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表演、讨论、当小老师等方式进行实际练习,在明白道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教师设定操练项目:

根据实际情况 

设置去做自自己的书包等活动。

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小组。

 师:

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该怎样做,需要分工的进行分工。

 [学生组内交流] 

师:

请比较能干的孩子担当小老师,指导和帮助别的孩子。

 师:

评选自理小能人,教师发给自理小能人小红花。

(在评选时,要注意到学生能力的差异,重在激励、提高。

对进步大的孩子也要进行适当的奖励。

) 

师:

请自理小能人讲讲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请进步大的孩子讲讲自己的感受。

[学生交流,谈感受] 三、激情小结,拓展延伸 

激发学生学做家务事、自己事的勇气和信心,促进儿童实践能力的发展。

课堂小结:

 

12干点家务活

活动一:

“我做过的家务活”

Ppt演示“摘果子”擦桌子、扫地、倒垃圾、整理饭桌......

请学生起来互动此游戏环节

活动二:

“做点家务很不错”

小明:

我来折菜,让奶奶休息……

小红:

我第一次洗碗时,把衣服弄湿了,但是我很开心,因为……

小青:

扫地也要讲方法……

教师总结:

做家务让我们懂脑筋、长本领,真不错!

会做的经常做,不会做的学着做!

活动三:

“再来学一招”

播放课文插图:

我来教你叠衣服。

播放视频,让学生跟做。

叠上衣:

伸伸手、抱一抱、弯弯腰

叠裤子:

排两队、变一队、弯弯腰

教师总结:

只要用心学,我们都可以学会。

活动四:

“这时怎么办”

“当我们要帮奶奶折菜时,奶奶说,不用你帮,你去看书吧……”

“当我们在洗衣服时,妈妈说,别这么浪费水,算了,还是我来吧……”“当妈妈叫我去买醋时,我想看电视……”

有时会忘了做,怎么办呢?

学生讨论。

课堂小结:

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活动一:

大家一起欢乐多

请同学们仔细看课文插图,看看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他们在讲什么故事呢?

“我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沙子……”

“星期天,我和李育林、王浩宇一起捉迷藏,我们都很开心”

“小明教会了我折纸飞机……”

……

活动二:

想一起玩怎么办

“有一次,我很想和高年级的同学打乒乓球,可是……”

小a说我打的不太好……

小b说我别挡着……

活动三:

为什么玩不下去了

思考:

怎么才能玩下去?

看了课文插图,你明白了什么?

请孩子起来说说

课文小结:

 

14请帮我一下吧

 教学目标:

克服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

发现同学的缺点能当面指出。

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

  教学难点:

消除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

小朋友,我们在学校里一起生活、学习。

你觉得开心吗?

如果,你看到有位同学犯错误了,你会怎么办?

  引出:

打小报告(板书)

  2.如果,在学校里有人欺负你了,你又会怎么办?

  3.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去报告老师?

(教师随意板书)

  二、看小品,明理

  1.小品甲:

下课了,同学们在玩,丁丁无意中撞了小明一下,小明不问缘由,就跑去向老师报告,说丁丁打他,急得老师放下要批改的作业本,去处理这件事。

  看完请学生说小明是怎么做的?

对不对?

为什么?

  2.小品乙:

有一位家长在和老师交谈,冬冬总是插进来说话,使老师和家长都无法谈话。

  看完请学生说冬冬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

  3.教师小结

  刚才两位同学的做法,都是不对的,不仅把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小事夸大,还影响了老师办公。

所以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打小报告”(板书)

  4.行为指导

  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做?

请你帮他们一下好吗?

  板书:

请让我来帮助你

  三、行为指导

  刚才我们同学说了好多事都要报告老师。

那我们现在再来想想,有哪些事我们可以不报告老师,让我们来自己解决?

  1.看板书指导。

并贴上小红花。

  2.指名表演。

  

(1)丁丁和同学吵架了,小明看见了,进行劝阻。

  

(2)老师在办公,冬冬看见了一件不文明的事,本想告诉老师,但思考了一下就走过去劝阻。

  (3)丁丁不小心碰翻了冬冬的铅笔盒,摔断了几只铅笔,冬冬原谅了他。

  四、表扬与奖励

  1.夸夸我们班能主动帮助同学的学生。

  2.夸夸能宽容别人的学生。

  3.夸夸能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学生。

  五、总结、唱歌

  今天这堂课,使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是呀,只要我们都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不依赖老师。

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们就会快快长大,变得更能干,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美丽。

课堂小结:

 

15分享真快乐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实际参与合作,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3.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二)行为与习惯:

  1.大家共同分享自己所有的情境,组织学生展开该活动。

  2.熟悉班集体环境,能利用班里同学间相互关心与帮助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知识与技能:

  1.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

  2.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

  3.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培养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过程与方法:

  1.体验参与合作和分享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3.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

  4.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培养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活动一:

“分享阅读更有趣”

从我们的“分享日”中,体会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1.提议为班挑选一个“分享日”。

导入:

课前大家都带了一两样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来,我建议把今天定为我们的“分享日”。

请拿着你的“最爱”,跟好朋友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

(板书:

分享的快乐)

  2.组织学生把带回的物品进行分类。

  3.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解决问题:

  “当别人欣赏你带来的东西时,你有什么感受?

你欣赏了别人的东西,有什么收获?

”1.由物品的主人扮演讲解员,向同学介绍自己带回的物品。

  2.观察、欣赏同学带来的物品。

  3.分小组讨论:

当别人欣赏你带来的东西时,你有什么感受?

你欣赏了别人的东西,有什么收获?

活动二:

分享的魔力

在“我们一起享用”中领会和运用道德智慧,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1.“分苹果”活动。

(每个学生的名字打在电脑里,随音乐随机出现,音乐停时屏幕上出现谁的名字,谁就时幸运者。

)幸运者的奖品是一个苹果。

  2.看看“幸运者”或组里其他同学的反应。

  3.如果这个同学把橘子分给别人,问问他为什么要分给别人。

如果这个同学自己吃了,问问他吃的时候的感觉及其他人的感觉。

  4.引导体会:

好东西仅仅自己享用,并不一定快乐,大家一起享用更快乐。

  5.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解决。

(1).课件出示59页的图片。

(2).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我们生活在一起,当碰到这些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6.结合59页的事例,说说快乐拿出与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个快乐。

  分组讨论:

别人口渴,同学忘记带学习用品,你看见了怎么办?

活动三:

快乐的分享

进行“设计活动大赛”,体会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享乐趣。

  小组成果展示交流。

  活动总结:

出示问题,思考讨论。

  

(1).在设计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你是怎样学习的?

(3).在你们的作品中,哪些地方是从其他小组那里学习来的?

(4).你们是怎样确定自己方案的主题的?

分组把自1.己贴好的集邮或图片内容讲给同学听。

  2.把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综合形成新的想法。

  3.小组先设计好方案,再合作搭建模型。

  4.评出好的作品来展示。

活动四:

他是“小气鬼”吗

故事配音朗诵。

理解分享既是为他人,也是为自己。

  1.听故事。

(教师播放图片,并配上音乐。

  2.组织、分配学生扮演角色。

  3.出示61页故事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图画内容,想象盲人的想法和做法,添加解说词。

  了解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

  课堂小结:

16大家一起来

活动一:

有人帮,不一样

游戏“瞎子摸象”。

通过这个游戏,让孩子们感受合作的重要。

活动二:

生活中的合作

跳绳、背书、打扫卫生……

活动三:

为啥合作不下去

小组讨论

教师小结:

小朋友,来合作,有分工,巧配合。

遇问题。

不埋怨,团结合作才快乐。

活动四:

一起做做看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感受合作的愉快。

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