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79168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docx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docx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6分)

dànshēnɡ xiéshānɡhuìjípiāofú zhānyǎnɡ diǎnlǐ

()()()()()()

2.补充词语,并从中任选三个以上的词语,写一段通顺的话。

(10分)

()山()海()不自()()以()日千()万()

狂轰()()不()而()()耳欲()千()万()

写话:

3.选词填空。

(4分)

宣布宣告宣讲宣读宣传

①我们要向低年级的同学()毛泽东同志的事迹。

②老师在班会上()了关于表扬李文同志的决定。

③老师():

学雷锋活动现在开始。

④毛主席的(),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大江南北。

4.选择。

(7分)

①难道鲸不是最大的动物吗?

采用了()修辞方法 A设问 B反问 C比喻

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中“难”的意思是()A不好 B不容易 C使感到困难

③“三军过后尽开颜”中“颜”的意思是()A颜色B体面C脸上的表情

④判断下列句子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动作描写B、语言描写C、神态描写D、心理描写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主席想。

()

★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

()

★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

“……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

★主席仰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5.按要求写句子。

(10分)

①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天的活动我们必须参加。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天上的星星快乐地眨着眼睛。

(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天安门广场上汇集了无数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3分)

①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   )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

③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

(   )

二、拓展题

1、默写《七律·长征》,并按要求答题。

(13分)

(1)用“~~”画出表现红军藐视困难的诗句,它使用了的修辞手法。

(2)诗中总结全诗的诗句是;表现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时喜悦的心情的诗句是。

(3)你能再写一句体现毛主席乐观豪迈精神的诗句吗?

2、语文实践。

(2分)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如果把“直奔”换成“走去”句子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呢?

三、阅读理解(28分)

(一)阅读《开国大典》选段,回答问题。

(10分)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传到(),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起来。

接着,升国旗。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诞”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_______。

(1分)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2分)

3、从文中找到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2分)

逝世——()打击——()

4、从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文最后一句话该用()的语气来读。

(1分)

6、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小记者,要你采访参加庆典的观众,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再想象你采访的一位观众如何回答。

(2分)

记者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众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18分)

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是个修车的,虽年届四十,却略显苍老了,那饱经风霜的脸上,被风风雨雨刻上了深深的皱纹。

打我记事起,父亲便开始忙碌在修车铺里,从早一直到晚,靠着他那仅有的手艺,维持着这个家。

()整天忙碌,()在人们的眼中,修车毕竟是一个“低等”的活儿,()父亲常受到人的鄙视。

然而父亲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不自卑(bǐbēi),而是把他仅有的希望和那希望受到到安慰的心交付给了我。

希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们。

晚上,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我一见到他,便兴奋地扑到他怀里,接着,父亲便给我讲一些伟人的故事,虽然他只知道一点,但这已尽他的所能了。

每当这时,我总是非懂又似懂地听着,用我那天真的眼,盯着父亲的那张脸。

不久,我便上学了,这是父亲对我寄托希望最深的时候。

父亲为了能让我安心念书,除了白天在修车铺忙以外,回到家还要做家务,累得他常晕倒在地,有时我真想帮他,但父亲总是笑着对我说:

“没事的,你尽管自己念书。

一次,父亲带我上街,我好兴奋。

到了一家卖鞋的商店,父亲停住了,他看着我脚下的鞋,说:

“这双鞋太破了,很寒伧,还是买双好点的吧,上学哪能没有鞋?

”我却说:

“爸,不要,我脚下的还能穿,这双鞋够穿两年了。

”但父亲还是执意要为我买。

接着,为我在柜台下选了双皮鞋,虽然是鞋柜里最便宜的,可我的泪水已在眼中打转了。

“拿着,”父亲把鞋放在了我手里,又从找下的钱中拿出一部分给我,折了几折放在我口袋中,说,“上学时,买点东西吃,别空着肚念书!

一路上,父亲送我上车,我只是一路沉默,父亲则好像很轻松。

半路时,父亲有急事要走了,临走前,他用他那双粗糙(cāozào)的手,抚摸了一下我的头,轻声说道:

“去吧,上学别迟到了,爸晚上来接你。

”我“吃力”地点了点头,看着父亲远去的身影,哭了……

我呆呆地立着,此时此刻的脑子中又浮现出了父亲那张黝黑的脸,那不平凡的脸。

我此刻拿着的仿佛不仅是一双鞋,更是父亲的真心和那浓重的一片希望……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英俊,但永远消除不掉他的深切期望!

父亲,走好!

儿子我会圆了您的心愿……

1、请给短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

(2分)

2、用“√”给划线的字选出正确读音。

(2分)

3、在文中()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分)

4、根据下列意思写文中的词语。

(2分)

⑴ 形容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

(    )⑵ 形容低视、瞧不起。

(    )

5、简要写出父亲对“我”关心的几件事情。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英俊,但永远消除不掉他的深切期望!

”请用波浪线画出表示“深切期望”含义的句子。

(2分)

7、“我‘吃力’地点了点头,看着父亲远去的身影,哭了……”联系上下文回答,“我”为什么会哭了。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受?

请联系实际简要说说。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10分)

毛泽东的亲情观

毛泽东曾把处理亲情问题概括为三原则,即:

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

毛泽东同志的这些原则为共产党人的亲情观作了最好的诠释,无疑给世人留下了光辉典范。

毛泽东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处理亲情方面为世人作出了表率。

其他不说,单说对待其爱子毛岸英的严教,就令人感概万千。

1946年初,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

离别18年的父子团聚,当然是很高兴的。

可是毛泽东同志并没有把岸英留在身边。

他对岸英说:

“你在苏联大学毕业了,还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可是你还没有上过中国这个革命大学。

你对中国的情况了解得很少。

缺乏实践,这一课应当补上。

你应该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在那里可以学到在外国学不到的许多有益的东西。

”一九五零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了送毛岸英上前线,生怕彭老总不同意,备下家宴,为子求情报名。

当听到爱子牺牲的消息时,毛泽东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亲情是血浓于水的情,是最深厚的情结,人人都有亲情。

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6位亲人,他更需要亲情,他更爱自己的亲人,但是他更爱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