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区域复习重点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9098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22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地区域复习重点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大地区域复习重点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大地区域复习重点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大地区域复习重点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大地区域复习重点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地区域复习重点解析.docx

《大地区域复习重点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地区域复习重点解析.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地区域复习重点解析.docx

大地区域复习重点解析

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

共32学时

讲授:

王瑞瑞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一、大地构造学与区域大地构造学的性质

大地构造学(Tectonics)是一门研究全球岩石圈形成、发展的综合性学科。

它侧重于理论分析与建立,具有探索性。

大地构造学是建立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工作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的地质学分支学科,是地质学中的“上层建筑”。

大地构造学主要研究岩石圈组成、结构以及岩石圈变形的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

起初,大地构造学主要探讨局部区域地壳岩石圈形成、发展演化的地质学分支,诸如褶皱带、大陆裂谷、地台的形成演化,故称区域地质学。

它不同于狭义构造地质学,而是以构造运动、地层古生物、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成矿作用、海进海退研究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现代大地构造研究以全球岩石圈为对象,同时利用当代科技成果,其研究深度不仅局限于岩石圈,而且深入到了上地幔,因此大地构造学又称为全球构造学。

区域大地构造学是应用大地构造理论进行区域地质特征总结、区域地壳岩石圈发生发展规律研究的地质学分支。

因此区域大地构造学不仅工作范围局限,而且侧重于实际资料的综合分析。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区域大地构造学可以分为盆地、造山带、克拉通、俯冲带、洋脊等;按研究地区,区域大地构造可以分为东亚地质、非洲地质、北美地质等。

大地构造学与区域大地构造学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学科。

首先,区域大地构造学的研究需要先进大地构造理论的指导,第二,大地构造学需要区域构造的研究成果。

只有找出地球岩石圈不同区域的共性与差别,才能将岩石圈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最终分析其形成发展的规律性,建立全球岩石圈构造运动和演化的模式。

因此区域大地构造的研究是大地构造研究的基础环节。

二、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内容和研究意义

(一)、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内容

1阐述中国区域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具体包括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矿产等几乎所有地质领域的研究。

因此在区域大地构造研究中要综合分析某一区域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以查明区域岩石圈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2进行区域构造发展阶段的分析:

在区域资料分析基础上,从时间上把各种地质作用联系起来,形成区域动态构造演化序列,并利用古生物、同位素资料与大区域或全球构造演化阶段进行对比。

只有这样才能历史地分析区域岩石圈在地质历史中组成、结构及各种地质作用的演变与作用过程。

3对比分析,进行区域差异性分析:

区域地质特征的差异性为地球岩石圈演化提供了基本动力。

同时岩石圈的差异也是成矿差异的根本原因,不同的岩石圈结构与演化将产生不同的矿产类型和分布规律。

4根据我国区域大地构造的具体特征,总结我国区域大地构造基本特征,并进一步探索中国大地构造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地球动力。

5总结我国大地构造发展。

认识中国沉积盆地的原型及地质发展史。

分析盆地成藏条件与油气分布规律,指导油气勘探与部署

(二)、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内容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从时间与空间上进行中国区域地质的分析,将对中国区域地质有了历史阶段的认识和单元的划分。

同时在丰富的地质资料基础上可以与全球构造演化规律进行对比,把它置于更高的角度来分析其形成演化规律和动力学来源。

2为成矿规律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矿产预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大地构造学当前的主要任务

全球及大陆动力学研究;为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和环境评价建立动力学模型。

人类离不开资源,而各种资源都赋存在一定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

如:

可燃性有机矿产,无论海相或陆相,都赋存在稳定下沉的盆地中—以克拉通地块为基底,这才能保证稳定下沉;生气生油高峰在T3开始,造山作用在T2末结束,造山作用后的环境有利于油气的转化与保存。

三、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

(一)、历史一构造分析法

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是物质运动在一定阶段的表现形式,它们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岩石圈组成和结构就是研究大地构造的基本方法,即历史-构造分析法或称地质历史分析法。

地层分析为基础(时间),构造运动为主导。

演化过程中,各种地质作用为一整体。

以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按地史发展的顺序,探讨不同阶段大地构造发展的特点,着重研究和比较地壳、地幔和各部分构造的发生、发展和转化,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性、差异性、阐明它们的运动规律。

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主要包括岩石建造的成分、性质、类型分布及其在地壳、地幔运动中—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演化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产状、形态的变化。

1沉积特征分析——沉积建造类型和建造系列,岩相—古地理、海侵海退、岩层间接触关系、厚度、古气候、生物地理分区等,从而研究各地质时期沉积区和剥蚀区的分布,各地区之间的构造分异,以及历史上出现过的大陆大规模分裂和碰撞,大洋的扩张和消亡。

2岩浆活动分析——岩浆活动出现的时间,岩浆岩岩性、产状、活动方式、活动规模、岩石系列顺序等,以了解岩浆活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它与构造运动的关系,并再造消失的海洋,确定不同性质的大陆边缘和大陆裂谷带。

地质建造(geologicalformation)泛指在地壳发展的某一阶段,在特定的大地构造条件下所形成的具有成因联系的一套岩石共生组合。

地质建造的区分和识别,为确定某一地区地壳演化和发展过程提供重要依据。

按岩石成因类型地质建造可分为:

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和变质建造等三大类;每一大类又可以做进一步划分,如沉积建造可分为碳酸盐岩建造、含煤建造、复理石建造、磨拉石建造等等。

按大地构造类型则可区分为:

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等。

由于地质建造反映特定的地质环境,有很重要的实用意义。

3构造变动分析——根据地层之间的关系确定各时期构造运动的性质和时间,从构造形态组合特点分析构造运动的强度及当时的动力条件,从变形带分布、走向等方面分析大陆碰撞带的位置、碰撞时间。

4变质作用分析——根据变质岩的岩性、分布、时代确定变质岩类型、强度及其形成的构造意义,重塑大陆边缘性质、造山带分布以及地缝合线位置。

5成矿作用分析——结合矿产类型、空间分布和成矿时代,研究各种矿产成矿与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

指出成矿大地构造条件和找矿方向。

6地球物理分析——通过深部地震测深、大地电磁测深、重力、磁力法了解地壳深部物质组成的特征及其结构。

古地磁分析对重建古大陆位置、了解古大陆大规模的水平运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岩石同位素年龄测定对研究寒武纪以前地壳演化历史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将今论古法

用现代地壳上所见的各种地质构造类型和各种地质作用,与地史上保存下来的各物质记录相比较,以找出与这些物质记录相应的构造类型,并确定地质历史上这些地壳构造类型演变的规律,此即历史比较法或是将今论古的方法。

地球是不断演化的,现代地壳上的各种构造类型不是地质时期出现过和各种地壳构造类型的简单重复,不能不加区别地比较。

一般来说,中生代以来的情况与现代大体相似,古生代与现代差别较大,前寒武纪特别是前寒武纪早期的状况很难加以比较,那时的地壳和地幔刚开始分异,地球的热力、动力可能与现代完全不同。

(三)、构造类比法

区域大地构造研究中将根据不同地区地质构造及其发展历史的差别,划分出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构造单位。

由于地壳发展不平衡,各种地质作用千差万别,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但是不能把所有地区都划成各不相同的构造单位,要把千差万别的各种地质的、地球物理的和地球化学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找出在其同一尺度上相同的本质,划分出不同级别的、不同类型的构造单位,这里就需要运用构造类比法。

共性寓于个性,在研究区域大地构造中,需要通过性质相同的大地构造单位之间和性质不同的大地构造单位之间两个方面的对比,找出其本质的差别和非本质的差别以找到划分大地构造单位的合理方案,井从中探索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

四、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研究简史

我国近代的区域地质调查是以19世纪中叶开始的,美国庞培勒(R.Pumpelly)、维理士(B.willis)、德国李希霍芬(FVRichthofen)等都曾对我国的地质构造进行初步研究.他们虽然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所掌握的资料比较贫乏,所作的有些结论今天看来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

1912年我国的地质调查机构创建;1924—1929年相继编出三幅1:

100万地质图;1939年李四光教授出版专著《中国地质》;1945年黄汲清发表《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1949年又继续出了另外十四幅1:

100万地质图。

与此同时还编辑了全国1:

300万地质图,于1952年出版。

在50年代,大兴安岭、南岭、秦岭、新疆等地区的1:

20万综合地质测量,矿产普查以及全国主要盆地的石油地质工作,使我国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并对这些地区的大地构造发展和成矿规律有了系统的认识。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编制出各种大地构造图,在探索中国大地构造发展规律中,提出不同的大地构造理论,逐步形成了不同学术思想不同风格的大地构造学派。

70年代后期,我国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查、地震地质、地球物理探测、遥感地质、深井钻探、海洋地质都得到蓬勃的发展,大大扩展了研究领域,为大地构造研究提供先进的技术方法和多方面的资料。

这一阶段,地质力学派、历史构造学派和板块构造学派的分立。

1978年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

马杏垣等(1979,1981)在前寒武纪和重力构造两个方面,对中国大地构造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李春昱、王鸿祯、郭令智等以板块构造学说为指导来研究中国大地构造。

随着石油勘探的深入发展,70年代末,以朱夏为代表的石油勘探家从中国沉积盆地的独特特征出发,形成我国石油勘探中区域大地构造研究的新风格。

五、中国石油勘探中的区域大地构造研究动向

自80年代以来,形成了两大派:

一是以朱夏为代表的双体制盆地理论,它将盆地的形成分为两个地球动力学体制;另一是以张恺、罗志立为代表,他们认为自古生代以来岩石圈都是以板块形式进行运动的,故盆地是单一体制的产物。

自80年代以来,由于“地体”构造理论和陆内板块构造的提出对造山带形成演化形式的看法有了新的认识,这样必将导致人们对大陆边缘发展的新思维。

同样板内以往都认为是稳定地区、那里的盆地也应是长期沉降的产物,板片构造的提出对此也是一个挑战。

盆地的分布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基本查明。

然而所有分类都不能十分理想地将盆地的动力学成因给予满意的解释,板块构造似乎最接近这样的解释,但仍然存在着不少疑点,所以关于盆地动力学探讨是今后石油勘探中区域大地构造研究领域十分重要的识题。

 

第二章大地构造基本理论(讲授8学时+研讨4学时)

第一节槽-台学说

一、地槽基本概念

自18世纪末美国地质学家霍尔、丹纳提出“地槽”学说以来,关于地球的结构、组成、演化规律的探讨始终是地质学领城占主导地位的学科。

地槽的概念主要是用地质学方法来研究大陆造山带的发生、发展历史。

著名学者霍尔、丹纳、施蒂勒、休斯、奥格、凯依、沙茨基、别洛乌索夫、奥布英等及黄汲清和陈国达等对地槽也进行了许多研究。

1965年奥布英的地槽专著全面地总结了该学说,标志着这一学说达到了高蜂。

地槽说在1960年代以前占绝对统治地位,被称为经典大地构造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地质学的各个领域。

(一)、地槽学说的初步形成

早期概念:

强烈下降并逐渐被沉积物所充填的坳陷称之为地槽(Geosyncline)。

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地质学者在欧洲和北美洲广泛地、系统地进行了岩层的划分和对比工作。

在此基础上,发现了造山带与相邻区域比较,地层发育情况差别巨大,萌发了地槽的概念;

由于欧、美学者的研究区域的地质情况不同,早期地槽的概念有两种观点。

1美国学者的基本观点:

霍尔(1859)研究了北美东部和中部的古生代地层,阿帕拉契亚山为遭受强烈褶皱的古生代地层,厚达10100m,较密西西比平原近水平产出的古生代地层厚出十倍之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指出,山脉往往占据了长条形的沉降地带,其中堆积了很厚的沉积物,下沉作用和褶曲作用是由于沉积物在比较狭窄地带上的负荷作用而引起的。

霍尔最早把山脉和沉降地带紧密地联系起来,沉降地带是山脉的前身,沉降地带由于岩层的褶皱作用而成为现在所见到的山系,即褶皱山系是在地壳上巨大坳陷部位形成的,它在褶皱之前曾经是—个不断坳陷、并堆积了巨厚沉积物的沉降地带。

美国学者丹纳(1883)在研究北美地质构造时也得到同样的概念,他发现同一时代地层的厚度在有些地方很大,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则很小甚至尖灭,并且厚度较大的地区在平面上常呈桶圆形或狭长带状。

丹纳把强烈下降并逐渐被沉积物所充填的坳陷称之为地槽(最早译为地向斜(geosyncline),而将地槽之间沉积岩层变薄或缺失的相对隆起区叫作地背斜。

2欧洲学者的基本观点

一些欧洲学者研究发现,Alps造山带形成之前并没有巨厚的浅海相沉积层,却发现了厚度不大的深海相沉积物,他们认为地槽坳陷未必表现在沉积物的巨大堆积厚度上,也可以反映在深海洋壳盆地的出现,深海盆地中的深水沉积物没有补偿巨大的海盆深度。

布勃诺夫(Bubnoff)和施蒂勒(Stille)认为地槽的主要特征是后期强烈的褶皱作用,他们把构造变动强度作为划分地槽的主要依据。

把那些以后产生了强烈褶皱的Alps型山系的坳陷称为地槽,高大的褶皱山系只能在原来的地槽位置上产生。

这种概念反映了大多数欧洲地质学家的观点。

 

表2-1美国和欧洲地槽概念的主要差别

 

美国

欧洲

地槽位置

大陆边缘

两大陆之间或大陆边缘

沉积相

浅海沉积

深海沉积

蛇绿岩

造山期侵入岩

大洋基底

沉积速率和沉降速率

相等

不相等

现代地槽的标准例子

墨西哥湾的海岸平原

印度尼西亚群岛

3地槽的概念和名词术语

地槽的现代概念:

地壳上具有强烈活动(包括显著的差异升降和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多次内生成矿作用等)的狭窄长条状地带。

早期主要表现为地壳上形成深坳陷,可以被沉积物所补偿,从而形成被巨厚沉积物所占据的沉降带,也可以不被沉积物所补偿,形成深海盆地;晚期则是地槽的强烈褶皱,并形成褶皱带。

时间上一般指古生代以来曾有过强烈活动的地带。

冒地槽和优地槽是施蒂勒划分的两种地槽类型。

冒地槽:

岩浆活动微弱,缺乏火山岩,它是沿稳定的大陆地块边缘延伸的沉降带,其中为沉积物所充填。

优地槽:

发育火山岩,早期有基性熔岩喷溢和超基性岩的侵位,晚期经造山作用形成山系,并有酸性岩浆岩侵入。

许多学者指出:

现代的地槽相当于现代的大陆边缘的大陆架、大陆坡、边缘海、岛弧和深海沟(少数位于两大陆之间)。

其中大陆架和大陆坡,具硅铝质基底,上面堆积起来的浅水沉积棱柱体,沉积物主要为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火山物质极少,与冒地槽相当;而边缘海、海沟地带,则出现硅镁质基底,发育浊积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岩,沉积物往往不能补偿坳陷,与优地槽相当。

浊积岩(turbidite)是浊流沉积形成的各类沉积岩的统称。

常见的有硬砂岩质浊积岩、碎屑灰岩质浊积岩,还有多种浊流成因的岩石类型

现在位于大陆内部的许多地槽褶皱带,当其发育接受沉积时,两侧的大陆块是互相分离的,所以这种地槽也是位于当时大陆的边缘。

靠近大陆,基底属于陆壳,活动性较弱,沉积物以陆源碎屑岩及碳酸盐岩为主,其中没有或很少火山物质,是冒地槽。

靠大洋—‘侧,基底属于洋壳,活动性较强,有蛇绿岩(套),沉积物以浊流及火山碎屑岩为主,夹火山熔岩.是优地槽(下图2—1)。

这是一般模式。

图2-1地槽、地台与大陆壳及大洋壳的位置关系示意图(李春昱,1979)

米切尔、雷丁认为地槽内岩石的岩性成分主要取决于它们所在大陆边缘的类型,因此,可以根据三种类型的大陆边缘,区别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地槽:

大西洋型地槽位于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上或其旁边;

安第斯型地槽发生在安第斯型边缘上或其近旁;

岛弧型地槽位于活动岛弧及其周围。

还有一种是发育在许多岛弧凹测的小海槽,称为日本海型。

(二)、地槽的主要特征

地槽是地壳上活动的构造带。

其活动性表现在地质构造的各个方面,包括形态、地貌、内部结构、沉积作用、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成矿类型以及地球物理特征等。

1地槽通常出现在大陆边缘地带,并沿大陆边缘延伸。

一般都具狭长的形态、在地壳上呈带状分布。

其规模很大,长度往往可达近千公里到几千公里,宽度也可达近百公里到几百公里。

有些已经褶皱成山的地槽往往因为侧向挤压和消减作用,其宽度可大大缩减,还有一些褶皱带由于大陆的碰撞和移离,不仅改变其原有的宽度和长度,而且可能发生很大的移位。

2发展中的地槽的地貌与近代大陆边缘特征一致。

既可以形成宽阔的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阶(陆隆),比较简单的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也可出现很窄的大陆架、起伏显著的大陆边缘。

已经褶皱的地槽在地形上通常成为山系,在地球表面形成一系列大致平行的线状山脉。

延续达几百公里至几千公里。

特别是比较年青的中、新生代褶皱隆起的山系。

现代地球上所见的许多雄伟山系,差不多都分布在环太平洋带和Alps—Terthis带,且都是中、新生代地槽分布的范围。

而古生代褶皱带由于长期的剥蚀和破坏,一般山系较低,地形起伏不显著。

3地槽在沉积上往往表现为长条状的坳陷,有一定的方向性,在地槽发育阶段沉积物以海浅海相沉积为主,有时还可出现半深海相和深海相沉积,沉积物分选性差,沉积厚度很大,可达上万米或更厚。

岩性、岩相和厚度变化显著。

地槽中常见—些特有的沉积建造,如硬砂岩建造、硅质火山岩建造、复理石建造和磨拉石建造等。

复理石:

一种由半深海、深海相沉积所构成的韵律层系。

地槽说认为是地槽回返初期阶段的产物。

又称复理层。

一般认为在此时期,陆地面积逐渐扩大,碎屑物质逐渐增多,地壳频繁地周期性振动,由此形成复理石层。

主要特征是:

具多次重复性韵律层理,每一韵律层都包含由砂岩到泥质岩的顺序规律;单个韵律层厚度不大,但总厚度巨大;岩石类型单一,主要为矿岩和粘土岩,其次为灰岩,砾岩少见;象形印痕、波痕发育,化石罕见。

另外,还认为复理石是深海浊流沉积作用的产物,但浊积岩并不都限于有复理石韵律。

复理石的确定,对探讨构造与古地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磨拉石(molasse)泛指那些以陆相为主、巨厚的砾岩和砂岩占优势的沉积岩层,岩层的分选性差,层理不规则,相变急剧,是造山带山前地区的典型沉积类型。

一般在压陷前陆盆地出现较多。

地槽急剧隆起,形成于山前坳陷的巨厚的以粗碎屑为主的一套岩系,又称磨拉层。

其成分中砾岩占70%~80%,含砂岩、灰岩、泥灰岩、页岩、盐类、煤等。

岩层松软,厚度巨大,常见交错层和波痕,相变急剧。

以陆相沉积为主,也有海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

成分变化有一定规律,从山区到平原往往由砾岩过渡为砂岩、粉砂岩、粘土岩;纵向上,从上到下由陆相过渡为海相。

主要发育于造山运动的隆起阶段,分布于山前坳陷地带。

有些地带由于地壳活动性较弱,其磨拉石的发育程度不全,称为类磨拉石。

中国北祁连山地区的老君山砾岩被认为是典型的磨拉石。

岩系下部为砾岩、砂岩,上部为砂岩、页岩。

molasse一词源于法语,1919年瑞士地质学家A.海姆首次提出。

蛇绿岩(ophiolite)是贴附于大陆边缘或岛弧上的洋壳碎片,一般认为是板块间碰撞的产物,可以形成于洋中脊﹑弧后盆地﹑弧前盆地﹑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等构造环境。

现在大陆上发现的蛇绿岩﹐多数是大陆裂解或弧间扩张的产物﹐而不是洋中脊蛇绿岩。

硬砂岩也就是杂砂岩的一种俗称。

是指杂基含量>15%的砂岩。

硬砂岩建造是指碎屑岩成分复杂,分选不好,磨圆度差。

多含易于分解的长石、岩屑和暗色矿物,按矿物成分比,分别组成硬砂岩、长石砂岩、复矿砂岩,岩石中出现大量的硬砂岩。

它代表地形起伏比较大、迅速剥蚀、搬运和堆积的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多出现在地槽形成的初期构造不稳定的环境下。

硅质—火山岩建造是指在一些地槽中有广泛发育,并成为这些地槽的特殊的建造类型。

一般由硅质页岩、碧玉岩等硅质岩为主组成,并与细碧岩、安山玄武岩、火山角砾岩及凝灰岩伴生。

这些火山岩为海底喷发、富含钠质,当火山岩中细碧岩和角斑岩大量出现时,称为细碧角斑岩建造。

大多数硅质—火山岩都是地槽坳陷中的深水相沉积,形成于地槽强烈下降阶段,有些则认为是洋壳组成。

沉积铁矿和锰矿常与硅质火山岩建造有关。

复理石建造:

复理石是—种有规律的复杂互层的巨厚沉积建造,通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岩石在剖面上有韵律地交互出现。

绝大部分为很规则的单调的砂岩和泥(页)岩互层,或夹有极少的泥灰岩、灰岩;单个韵律厚度较小,0.5-2m;韵律底部较粗,向上变细,顶部韵律常有大量的各种象形印模和沉积物的滑动痕迹。

岩层中几乎不含化石;层理一般很好,但岩石分选性差。

它们显然没有遭受波浪的再造作用和再沉积作用。

愈来愈多的学者认为:

形成复理石建造的构造环境是在地槽处于褶皱回返前奏的构造运动,当时地槽分裂成为几个槽型盆地,其间有岛弧和岛列隆起,正在隆起的山脉遭受强烈的侵蚀,泥砂碎屑物质在陡峻的斜坡上.一次又一次地受到重力滑动的扰动,巨大的沉积体就被卷入涡流(蚀流),不断地冲流到槽形盆地中,每一次扰乱的浊流按粒级分选堆积,形成复理石韵律。

磨拉石建造(磨砾层):

出现于褶皱回返期后阶段。

磨拉石建造通常分布在地槽褶皱带外侧的边缘坳陷中,这个坳陷是由于地槽褶皱隆起而形成的补偿性坳陷。

岩石组成以砾岩、长石砂岩、复矿砂岩等粗碎屑岩占绝对优势,此外尚夹有粉砂岩、粘土岩。

边缘坳陷是一个不对称的坳陷盆地,近地槽褶皱带的一侧下陷快而幅度大,发育大量砾岩夹砂岩,属快速水流搬运和沉积的河流相、洪积相,具明显的流水层理,沉积厚度大,变化快,自几百米到几千米。

向外它们就迅速变为湖相的红砂岩和泥(页)岩,夹蒸发岩沉积,再向外随着远离山系,颗粒就变得更细。

地槽的沉积建造是在构造运动相当强烈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地槽的震荡运动(升降运动)速度快,幅度大,而且极其频繁。

地槽的波状运动,使各个部分差异性明显。

沉积建造在时空的变化很大。

在垂直地槽走向方向上,经常交叉变换,明显地受隆起、坳陷和断裂的控制,于是岩相、建造往往成带状分布,形成构造岩相带。

在时间上沉积建造递次有规律地出现,形成地槽的沉积建造序列。

4地槽发展晚期,一般经历了剧烈的构造变动,地槽中的岩层发生褶皱和断裂,形成十分复杂的构造。

地槽褶皱带中经常见到紧密褶皱、大型断裂和逆掩推覆构造,以及由它们复合组成的复背斜、复向斜、断裂带和褶皱带。

地槽褶皱带构造常表现为线型构造。

在平面上一系列褶皱和逆掩断裂沿一定方向延伸,与地槽总体走势一致;在剖面上褶皱和断裂紧密排列,连续发育,不间断地布满在整个地槽褶皱带;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褶皱轴面和逆掩断层面向一个方向倾斜。

显示了组成褶皱的岩层物质向同一方向推移的趋向。

深断裂多,走向深断裂最发育,构成地槽的边界和地槽内部构造单元之间的界线,对地槽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沉积作用、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矿产分布等,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5广泛而强烈的岩浆活动。

有不同时期、不同岩性、不同类型和产状的火山岩与侵入岩,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具明显的规律。

在早期,不少地槽有剧烈的海底火山喷发,与沉积岩相伴生,形成特殊的火山—沉积建造系列。

有些地槽还有基性、超基性岩的侵位,其中有些部品就是洋壳的组成部分。

在地槽发展中-晚期有大规模的花岗质岩侵入,形成巨大的岩基。

晚期为碱性系列的喷发活动和小型浅成侵入活动。

早、晚期岩浆活动多受深断裂控制,呈带状分布;中期花岗岩类岩基侵入体多分布于复背斜核部。

6一般伴随褶皱而具一定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

经受过强烈变动的地槽,由于变动期中岩石在异常明显的压力、热力以及外加物质成分的影响下发生变质作用,使原有的岩石在结构、构造和成分上发生变化。

经过详细研究的地槽褶皱带,往往可以发现有成对的变质带出现:

一带以高压—低温变质及大量基性、超基性岩为特征;一带以低压—高温变质及广泛花岗岩侵入为特点。

(双变质带)

7地槽有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