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高效农业培训讲稿高港.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9093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404高效农业培训讲稿高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0404高效农业培训讲稿高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0404高效农业培训讲稿高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0404高效农业培训讲稿高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0404高效农业培训讲稿高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404高效农业培训讲稿高港.docx

《0404高效农业培训讲稿高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04高效农业培训讲稿高港.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404高效农业培训讲稿高港.docx

0404高效农业培训讲稿高港

高效农业培训材料

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2008年12月日,高港)

今天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学习,根据要求,就发展高效农业这个话题,与大家做一个交流,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这几年中央连续下发了五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

2004年的《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6年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的《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8年的《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这五个“一号文件”,有的侧重农业农村工作的全面、有的突出农民增收或现代农业等重点,含金量高、指导性强,为我们做好新时期条件下的农业经济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理论基础。

去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明确要求“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发展现代农业,对我们来说首先要体现高效,要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这次中央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就我们泰州而言,一直把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市三农工作的重点,今年年初全市召开的三级干部大会,其主题就是强化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4月7日,新任泰州市委书记张雷上任后到基层调研的第一站就是看高效农业,并提出了“让更多农民受益于高效农业”的要求。

所以今天我就发展高效农业着重讲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发展高效农业正当其时,就是说说为什么要发展高效农业,以及高效农业的内涵、特征,二是高效农业的现状,三是简要介绍一下全区高效农业发展的布局规划,四是发展高效农业的主要着力点。

一、发展高效农业正当其时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农村改革30周年。

我们亲眼见证了30年来的变化,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业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总结过去30年的发展经验,我认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解放,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发挥了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

特别是近几年来高效农业的发展,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当前农业发展环境看好的态势正在加速显现,发展高效农业的时机也正趋于成熟。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农业已进入“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阶段,各种政策有利于高效农业的发展。

对农业的发展阶段,国内外的学者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韦茨把农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以自给自足维持生存为主的传统农业阶段、二是以多种经营和增加收入为特征的混合农业阶段、三是以专业化生产为特征的现代化商品农业阶段。

国内的经济学家也将农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数量增长(解决温饱)、质量增长(以提高质量、提高效益,倡导绿色消费、标准化生产,生态鸡消费是最简单的,能卖个好价钱)、集约增长(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三个阶段。

无论哪种分法,目前农业已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即进入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阶段。

现在中央、省、市、区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加大,在加强农业基础、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出台了许多硬着子、好政策,取消了农业税,加大了农业投入,增加了农业补贴,着力推进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就是要推动农业从传统的低效中走出来,尽快改变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经营模式,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2006年以来,仅仅粮食这一块,我区累计补贴资金1756.49万元,其中水稻直补资金477.51万元,小麦和水稻农资增支综合补贴资金1159.89万元,水稻良种补贴119.09万元。

省财政也加大了扶持高效农业,06年1亿元、07年2亿元、08年3.5亿元。

就我区而言,06年区政府出台101号文《关于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就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龙头企业、农机具购置、农产品质量建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的建设等,实行一次性以奖代补,06年经考核发放的奖励资金124.4万元,07年考核发放123.5万元,调动了全区农民参加现代农业建设的积极性。

2、从农业与市场的关系来看,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转变,农业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以1996年全国粮食总量突破万亿斤为标志,农产品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转变,国内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这也是新阶段最基本的特征。

特别是加入WTO后,形成了“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化”的农产品市场新格局,现在大批国外农产品涌进国内市场,我国农产品也打入了国际市场,形成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新态势,农业生产受国际市场的影响逐步加大。

就我省农产品而言,由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水稻产量高,在国际市场有竞争优势,现在水稻单产由于耕层管理粗放,单产水平有下降趋势,99年全区最高单产近1300斤,去年1170斤。

蔬菜、园艺花卉等,由于我地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有价格竞争优势,只要把质量和加工提高了,将对国际市场冲击较大,而小麦、玉米、大豆等在全国都没有优势,更不要说进入国际市场了。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更需要充分利用国外与国内两种资源,开拓国外与国内两个市场,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高效农业是应对之策。

3、从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要求来看,发展高效农业势在必行。

根据《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体系》,实现全面小康涉及4大类20项指标,从我们高港来说,其中难度最大的要数农民人均纯收入。

虽然这几年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2007年,全区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2183元,而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6652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2003年的2.53扩大到2007年的3.33。

如何缩小这种差距?

这就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发展高效农业是一条有效途径。

可以说,高效农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也是大有可为的。

我们众所周知的“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蔬菜已成为最成熟、最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连续几年来,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3500元,占农民收入的60%以上。

2007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6652元,其中来自农业的收入只有1441元,占22%。

如果我区农民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收入达到寿光现有水平,农民收入将大大超过8000元,在这个指标上将提前实现小康目标。

这几年农业上大家说较多的就是高效农业,但究竟高效农业是什么?

高效农业包括哪些东西?

我概括了一下,高效农业大概有这么四个特征:

一是特色化。

特色是占领市场的一大法宝,也是体现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内容。

这里,我讲一个“森林遇虎”的故事。

故事说甲、乙、丙、丁四个人在外出差,因为事情很急,他们是连夜赶路,经过一片森林,突然遇到一只老虎,于是发生了一场悲剧:

甲跑得很快,但却被老虎最先吃掉了,因为老虎跑得比他更快;乙跳得高,他跳上了一个土堆,结果也被老虎吃掉了,因为老虎跳得比他更高;丙会躲藏,他躲进了一个山洞里,也被吃掉了,因为那个洞正是老虎的栖身之地;只有丁一溜烟爬到树上去了,老虎不会上树,丁终于躲过一劫。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得到启示,只有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才能生存,抓特色农业就是抓现代农业。

对于高效农业,不要认为离我们很遥远,特色农业就是高效农业,就是市场农业,也是现代农业。

我们只要象刚才故事里的“丁”一样,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善于运用自己的特有资源,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扩大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产业发展格局,高效农业就会逐步做大。

这两年,周边市县已涌现出象兴化临城镇大棚草莓(5000亩大棚草莓)、垛田镇的香葱、姜堰桥头镇大棚食用菌、泰兴新街镇设施蔬菜(一年发展成6000亩设施生产)等一大批新的特色农业亮点,亩纯收益都达到万元左右。

我区口岸田河的蔬菜、胡庄薛垛大棚蔬菜、永安洲永胜村花卉苗木,亩纯收入也都在万元以上。

二是规模化。

高效农业是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通过劳动、资金、技术的集约经营和管理,改变农业粗放经营的状况,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从业人口不到5%。

法国、美国农民人均产粮和产肉分别为我们国家的50倍和100倍。

人均耕地只有0.9亩的荷兰,农产品出口总值仅次于美国,人均创汇8万多美元。

现在,大家都在讲粮食安全,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其实没有必要这样的。

我们曾算了一笔帐:

去年我区农民人均消费原粮247公斤,其中水稻197公斤,平均每人4分地就能保证口粮需要,换句话说三分之二的耕地可以进行流转。

因此,从我们高港来讲,在保证农民口粮前提下,要加强产业规划布局,以入股、转让等形式,推进土地合理流转,使有限的土地向种田能手、专业大户集中,形成规模效益。

近年来,各地涌现出来的各类畜禽养殖小区已经充分反映了规模农业的市场优势、效益优势。

据统计,目前泰州市生猪出栏的45%、家禽饲养的60%都是由专业大户、养殖小区生产的,他们的效益明显高于散养户、小规模户。

2007年,我们高港区新增家禽养殖项目23个,新增肉鸭28.7万羽,肉鹅2.7万羽,肉鸡6.9万羽,奖励资金10.5万元;新增畜禽养殖项目17个,新增生猪7800头,奶牛204头,奖励资金59万元。

今后要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专业大户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种养,在我区范围内形成一批高效产业区、产业带,建成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竞争力强的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基地。

永安洲御庐园,流转546亩土地,发展果树生产,今年已开始挂果,明年将进入盛果期,申报绿色食品,产品以进入超市为主,打算建3000-5000亩园区,返租给农民种植。

许庄农业园区观光葡萄园320亩葡萄,年纯收入在1.2万元以上。

三是标准化。

现代科学技术是高效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标准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内容。

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

现代农业是一种标准化农业,农业标准化为现代农业生产的规范化、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是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只有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才能加快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才能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经营水平,才能完善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

引导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全面推进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和产地农产品准出检测制度。

四是设施化。

现代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用先进的设施装备农业。

发展设施农业能够充分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要作为高效农业规模化的一个重要抓手切实加以推进。

山东寿光农业之所以取得迅猛的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各类农业先进设施的广泛应用。

发展现代农业,要在种苗业、园艺业、畜牧业和渔业等设施农业的重点领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

推广防虫网、遮阳网、喷滴灌等辅助设施,发展大中棚蔬菜,以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为主要内容,调整生产布局,推广高效种植模式。

二、全市高效农业的现状

农业作为一个古老的产业,从以刀耕火种、使用木石农具为特征的原始农业、到以使用铁器农具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再到现在广泛使用工业化成果及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已经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了。

现在农业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战略产业,也是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我们区委区政府就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前面提到的出台奖励扶持政策,全区高效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2008年,全区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3万亩,其中仅花卉苗木产业今年新增基地32个,面积达6700多亩。

从目前我区农业发展的现状看,我觉得高效农业不仅仅是一个富民的产业,还是一个好吃、好看又好玩的产业。

——高效农业是个富民产业。

这是体现了农业的增收致富功能。

发展高效农业,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空间。

比如,通过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泛开发利用各类农业资源,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特色经济等,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前面讲的寿光通过发展蔬菜产业,农民人均可增收3500多元。

我们口岸街道田河村发展蔬菜生产已有较长历史,田河大蒜、红苋菜在周边小有名气,他们的种植方式主要是大蒜、红苋菜,另外间套种药芹、茼蒿、豇豆、大葱等,全村种植大棚蔬菜200多亩,每亩田种植纯收入在6500-8000元之间。

兴化市陈堡镇蒋庄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番茄产业,推广“水稻——大棚番茄”轮作模式,冬天长番茄、夏天种水稻,大棚番茄面积达到8000多亩,通过不断引进推广新品种,形成市场引导生产、生产适销产品、产品依赖科研院所的新机制,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小番茄长成了致富一方的大产业,每亩田可增收万元左右,实现了“一亩地、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很好地解决了增粮和增收的关系。

——高效农业是个“好吃”的产业。

就是反映了农业的产品供给功能。

产品供给是农业的基本功能。

农产品供给一般可分为食品供给和原料供给两大功能。

由于产业间广泛存在的前向和后向联系,保持农产品原料的供给能力是支撑相关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国民经济发展对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

国家这几年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就是要增强农业的供给保障功能。

同时,我觉得,“好吃”的高效农业更反映在特色产业的发展上。

我们高港刁铺的“全羊席”闻名全省,现有刁铺镇上有120多家“全羊席”餐馆,每年接待周边地区食客60万人,消耗山羊近13万只,占全市山羊年出栏数的15%左右,消费额6500万元。

姜堰的“苏陈小公鸡”的名气这几年也变的很大了,苏陈开了几十家饭店,招牌菜就是“苏陈小公鸡”,泰州、姜堰的人好多都开着车子赶到苏陈,每到晚上是食客盈门,连泰州菜市场里许多卖鸡子的都拿苏陈小公鸡说事。

有个老板还把“苏陈小公鸡”注册了商标。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高效农业是个“好看”的产业。

农业应该说是最丰富多彩的产业,春夏秋冬,景色各不相同,特别是高效农业的发展有别于传统农业的稻麦两熟,可看性、观赏性很强。

我们高港的花卉园艺中心,创建于97年,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扶持下,以兰花产业为主体,通过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上争项目,在原来的一片废荒地上,逐步建成了占地210亩、总资产3000多万元、年产销蝴蝶兰等花卉1000多万株、年产值3000多万元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每年春节前,年宵花供不应求,并逐步培育出高港蝴蝶兰“一枝花”的品牌,现在周边地区只要一提到蝴蝶兰,就想到高港。

江苏省古银杏森林公园。

那里是百年以上古银杏树的集中区,园内现有定植银杏树65800株,其中挂果树17190株,100年以上树龄树5226株,200年以上树龄树508株,千年以上树龄树3株。

这是国内最大的古银杏集中种植地,有关专家誉之为“自然之奇迹,休闲之圣地”,国家林业局有关领导称之为“世界少有,中国唯一”。

目前古银杏森林公园已经成为展示泰兴的重要窗口,我们高港计划从明年开始,投入3600万元,打造我们高港的古银杏生态公园,使之成为观光旅游农业的亮点。

——高效农业是个“好玩”的产业。

反映了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

观光休闲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功能。

它以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结合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成为一种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形态。

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可以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带动农产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在我们高港来说,特别是休闲渔业发展特别迅速,全区目前已建成休闲渔业基地或企业14个,基地面积超过800亩。

目前在建的毛家庄园生态农业园,位于口岸街道郎庄村,创建于2007年11月,占地面积180亩,水面60亩,预计总投入3000万元。

一期投入1000万元,已于今年10月份初建并对外试运行,建成60亩花草、苗木培育基地,60亩标准化垂钓鱼塘,建设近20亩文化广场,配以别县草原风情的蒙古包,并成立了毛家饭店,设高、中、特色包间50多个,推出以农家乐、野味、维扬等风味餐饮,成为高港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另外于2007年10月份在刁铺街道建设的三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完成建设投产,占地125亩,投入200多万元,建成鱼池15亩,农家乐餐馆400平方米,农业小博物展馆1500平方米,利用引江河堤意杨林,发展100亩生态鸡养殖,让游客享受垂钓的乐趣,食时鲜蔬菜,品原生态野味,真正享受农家的乐趣。

三、发展高效农业的主要着力点

在加快高效农业发展上,我觉得要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和方法来研究农业,用产业化的思路来组织推进高效农业建设,把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四个方面:

1、挖掘资源,寻找市场空隙,发展高效农业。

发展高效农业首先就是要千方百计开拓市场。

我先讲个“寺庙卖梳”的故事。

为了开拓市场,销售公司派了三个销售员到寺庙去推销梳子。

到寺庙里怎么卖梳子呢?

和尚连头发都没有,买梳子干什么?

第一个销售员到了寺庙去推销,无功而返。

第二个销售员找到寺庙主持,说寺庙里香火很旺,很多香客都是有钱有身份的人,他们头发梳得光光的来这儿来磕头、还愿,难免会把头发弄乱,寺庙准备点梳子是有好处的,起码说明了我们这个寺庙会为香客着想,主持一听有道理,就买了一些。

第三个销售员进一步游说主持,他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能不能刻些诗词在梳子上,回赠香客,广积善缘?

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搞旺香火,还可以提升寺庙的名气,把文化做起来。

结果主持又被打动了,不仅一次性把他的梳子全部收购,还跟他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购销合同。

这个故事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道理:

市场是客观存在的,关键看我们怎么去认识、怎么去开拓。

对于我们来说,不是愁种不出来、养不出来,关键是愁能不能卖出去,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计划经济时代我们搞产、供、销,把生产放在第一位;现在搞市场经济,我们要倒过来,搞销、供、产,把销售放在第一位,把市场放在第一位。

今年年初,我们引进泰兴能人朱贵红,在白马陈家村租地1000亩,发展高效农业。

朱贵红原来是在上海搞物流和连锁超市,帮助人家搞蔬菜运输,自己也卖蔬菜。

从每天接触蔬菜的过程中,突发奇想,何不自己搞一个蔬菜基地来搞蔬菜种植?

一旦有了这个想法,他立即付诸行动,通过朋友介绍,选择在白马建设蔬菜基地,租地1000亩,建设150幢占地300亩的冬暖式大棚,200亩畜禽养殖区,利用畜禽粪便发展循环养殖,发展露地蔬菜400多亩。

目前,部分已建的大棚已定植,种植的500亩黑田五寸萝卜和80亩露地莴苣即将上市。

在与朱贵红的闲谈中,他告诉我们,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上海与泰州的运输行程在逐步缩短,他生产的蔬菜不愁没有市场,卖不出去,就怕生产不出来。

这一番谈话告诉我们,市场空间是很大的,关键看我们怎么去发现市场、把握市场、用好市场。

2、项目带动,做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高效农业。

在发展高效农业过程中,我们要注重项目的引进、项目的实施,以高效农业项目带动特色产业的发展。

农业项目尤如工业企业的产品,既有传统的农业项目,也有新兴的农业项目;既有大宗的农产品,也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

如何选择并重点发展,标准只有一条,就是从本地资源条件出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道路,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发展高效农业要研究新项目,引进新产品。

草莓既是休闲食品,也是餐桌上的绿色水果,市场上价格较高,高的时候卖到十几元一斤,低的时候也能卖到七、八块一斤。

兴化市临城镇近几年引进试种大棚草莓,现在一下子发展到1000多亩,大多数产品已被客商预定,亩收入1万多元。

今年我区田河村也开始零星发展大棚草莓,大家有兴趣不妨去看看。

新划进的原孔桥明河村的孙东苏,过去是搞工业和三产的,积聚一定资金后,决定搞种植业项目。

通过市场调查,决定发展芦笋种植项目,并与中国芦笋研究中心联系,引进最新芦笋品种,成立巨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至今年上半年,公司通过流转土地,发展了3100亩连片芦笋基地。

目前芦笋长势较好,明年将进入采收期,预计每亩效益可达2000元以上。

最近公司投入巨资,建设400亩大棚进行芦笋生产,并采用滴灌技术,以减轻芦笋病害的发生,预计大棚芦笋投入生产后,每亩效益可达8000元左右。

该公司打算通过2-3年种植,使附近打工的农民学到种植技术,并尝试到种植芦笋带来较高效益后,将现有芦笋基地再返租给农户种植,以此带动当地农民收入的提高。

3、资本引领,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发展高效农业。

搞工业离不开银行,银行的钱到了企业就是资本,资本的本质就是能够带来利润。

当前制约高效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投入不足,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我们的农产品资源很丰富,但出去的大多数是原产品或初级加工品,带皮、带泥的多,高端产品、终端产品少。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通过农业招商引资,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投资开发农业,通过农业招商引资,带来技术、资金、市场以及现代经营理念。

成立于2003年的腾龙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位于白马农业园区,由曹斌投资兴建,公司由最初建苗木基地60亩,组建10多人的绿化工程公司开始,通过建苗木基地,做绿化工程,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迅速扩展,目前已形成100多人队伍,生产基地占地400余亩,种植有100多个品种的规模苗木基地。

建成高档品种展示区、设施园艺栽培区、立体种养示范区、农业休闲观光区等四个功能区,并在林下养殖近万只草鸡,注册了“禾凤”牌草鸡蛋等产品商标,形成集花卉苗木生产、经营、休闲观光、旅游、生态养殖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效农业生产基地。

基地常年吸纳当地农民打工每天在60人以上,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带来务工收入100万元以上,公司既为自身的发展扩展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农民收入的增加。

曹斌同志也获得了全国妇联“双学双比”女能手、第三届江苏省“创业之星”、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诸多荣誉称号。

4、质量为本,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发展高效农业。

农业生产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在于效益。

现代农产品市场的竞争,不仅比谁能不能生产,谁的产量高,而更多的是比谁的质量高,谁的市场信誉好。

这是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质量安全也越来越高,同时现代食品加工流通业要也要求有高品质的原料。

近几年,我区农产品注册、农业标准化生产等逐步从无到有,先后注册了“韩氏”葡萄、“绿涛”苗木、“禾凤”草鸡蛋、“御庐园”葡萄等10多个农产品商标。

“韩氏”葡萄、“福兔”面粉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定,今年“御庐园”葡萄申报国家绿色食品,目前已通过基地环境认定、产品检测,年底前有望颁发绿色食品证书。

我们许庄观光葡萄园,去年申报的“韩氏”葡萄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定,该基地老板原来担心今年葡萄进入盛果期,产品销售有困难难,有了自己的品牌和通过无公害认定后,今年葡萄销售季节,到基地购买葡萄的居民络绎不绝,葡萄价格也高于市场价格,给产品带来了较大的利润空间,种植户尝到了质量农业的甜头。

我们买商品总喜欢买名牌,因为名牌代表着质量优、标准高、款式新、服务好,当然价格也高。

农产品有了好的质量只能是基础,要想形成市场优势还需要注重品牌的发展,获取名牌产品的超额利润。

兴化红膏大闸蟹有限公司老板朱同林,养螃蟹20多年,但他的大闸蟹一直是“墙内开花墙内香”。

4年前,朱同林养殖的螃蟹一直给人家做“贴牌”销售,“阳澄湖”、“太湖”等著名品牌都曾使用过这个“替身演员”。

以每只4两的螃蟹为例,每斤朱同林只卖40元,但一旦贴上知名品牌,价格立即翻番,甚至更多。

今年在我们高港的连锁店10月份4两重的螃蟹每斤价格卖到160元,这也是品牌带来的利润。

2001年,朱同林注册成立“兴化红膏大闸蟹有限公司”,并将自己的螃蟹命名为“泓膏”牌。

从幕后转到幕前,不仅需要自身过硬的本领,更需要成熟的市场化促销手段。

如今,“泓膏”大闸蟹也拥有了自己的漂亮“马甲”:

蟹腰上贴上一圈“红宝石蟹”防伪标志,蟹背贴有“泓膏生态大闸蟹”的商标,告别了“替身”的身份“泓膏”大闸蟹已成为全国螃蟹市场上响当当的“主角”。

两年内,“泓膏”先后取得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定证书、中国市场名优品牌证书、中国质量万里行指定产品、螃蟹出口基地、获得“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