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8723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6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56分)

1.下列各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S

2H++S2—

B.KHSO4═K++HSO4—

C.CH3COOH

H++CH3COO—

D.NaH2PO4

Na++H2PO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H2S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H2S

H++HS—,故A错误;B、硫酸是二元强酸,KHSO4═K++SO42—+H+,故B错误;C、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CH3COOH

H++CH3COO—,故C正确;D、磷酸二氢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NaH2PO4=Na++H2PO4—,故D错误;故选C。

考点:

考查了电离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的相关知识。

2.已知醋酸达到电离平衡后,改变某条件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该变化的只能是升高温度

B.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变强

C.溶液的pH一定减小

D.发生电离的分子总数增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

醋酸的电离是个吸热的过程。

A、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但这不是唯一条件。

错误。

B、如果是通过加入水,使平衡正向移动,由于稀释使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又使离子的浓度有所增加,但是总的来说离子的浓度减小,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错误。

C、若是通过升高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则c(H+)增大,pH减小,若是通过加水稀释使平衡正向移动,则溶液的c(H+)减小,pH增大。

错误。

D、无论采取哪种措施使平衡正向移动,都使发生电离的分子总数增多,电离程度增大,正确;故选D。

考点:

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的相关知识。

3.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及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B.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aq)+1/2H2SO4(aq)=NaCl(aq)+H2O(l)△H=-57.4kJ/mol

C.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已知I2(g)+H2(g)=2HI(g)△H1,I2(s)+H2(g)=2HI(g)△H2则△H1>△H2

【答案】B

考点:

考查了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反应热与焓变的相关知识。

4.标准状态下,气态分子断开l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能。

已知H-H、H-O和O=O键的键能ΔH分别为436kJ/mol、463kJ/mol和495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g)=H2(g)+

O2(g);ΔH=-485kJ/mol

B.2H2(g)+O2(g)=2H2O(g)ΔH=-485kJ/mol

C.2H2(g)+O2(g)=2H2O(g)ΔH=+485kJ/mol

D.H2O(g)=H2(g)+

O2(g);ΔH==+485kJ/mo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水分解是吸热反应,应该△H>0,故A错误;B、氢气燃烧放热,2H2(g)+O2(g)═2 H2O(g)△H=2×436kJ/mol+495kJ/mol-4×463kJ/mol=-485kJ/mol,故B正确;C、氢气燃烧放热,应该△H<0,故C错误;D、水分解是吸热反应,H2O(g)═H2(g)+

O2(g)△H=2×463kJ/mol-436kJ/mol-

×495kJ/mol=242.5kJ/mol,故D错误;故选B。

考点:

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热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5.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实验

反应温度/℃

Na2S2O3溶液

稀H2SO4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2

5

0.2

10

C

35

5

0.1

5

0.2

10

D

35

5

0.2

10

0.1

5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因35℃>25℃,则选项C和D中的反应速率大于选项A和B中,又C、D溶液最终的体积相等,D中反应物的浓度大于C中反应物的浓度,则D中反应速率最快,即在实验中就最先出现浑浊,故选D。

考点:

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相关知识。

6.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如图的是(  )

A.CO2(g)+2NH3(g)

CO(NH2)2(s)+H2O(g)ΔH<0

B.CO2(g)+H2(g)

CO(g)+H2O(g)ΔH>0

C.CH3CH2OH(g)

CH2=CH2(g)+H2O(g)ΔH>0

D.2C6H5CH2CH3(g)+O2(g)

2C6H5CH=CH2(g)+2H2O(g)ΔH<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水蒸气的含量降低,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水蒸气的含量增大,符合图象,故A正确;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水蒸气的含量增大,反应是一个体积不变的,压强对水蒸气的含量不影响,不符合图象,故B错误;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水蒸气的含量增大,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水蒸气的含量减小,不符合图象,故C错误;D、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水蒸气的含量降低,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水蒸气的含量降低,不符合图象,故D错误;故选A。

考点:

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图象等相关知识。

7.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

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右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

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

a~b段小于b~c段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其实质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c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显然还在改变,故一定未达平衡,故A错误;B、a到b时正反应速率增加,反应物浓度随时间不断减小,故B错误;C、从a到c正反应速率增大,之后正反应速率减小,说明反应刚开始时温度升高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减小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错误;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越快,消耗的二氧化硫就越多,则SO2的转化率将逐渐增大,故D正确;故选D。

考点:

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曲线及其应用、化学平衡的建立的相关知识。

8.将BaO2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

2BaO(s)+O2(g)达到平衡。

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减小B.BaO量不变C.氧气浓度不变D.BaO2量减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A错误;B、缩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BaO的量减小,故B错误;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氧气浓度不变,故C正确;D、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BaO2量增加,故D错误;故选C。

考点:

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9.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MgSO3(s)+CO(g)

MgO(s)+CO2(g)+SO2(g)△H>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选项

x

y

A

温度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

B

CO的物质的量

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

C

SO2的浓度

平衡常数K

D

MgSO4的质量(忽略体积)

CO的转化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该反应为正方向体积增加且吸热。

A、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的质量增加,密度增大,故A正确;B、增加CO的量,平衡正向移动,但压强增大,转化的量,没有上一平衡多,故比值减小,故B错误;C、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浓度变化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D、因MgSO4为固体,增加其量,对CO的转化率无影响,故D错误;故选A。

考点:

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平衡常数的相关知识。

10.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PCl5;反应PCl5(g)

PCl3(g)+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0

50

150

250

350

n(PCl3)/mol

0

0.16

0.19

0.20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PCl3)=0.0032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1;则反应的Δ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3和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由表中数据可知50s内,△n(PCl3)=0.16mol,v(PCl3)=

=0.0016mol/(L•s),故A错误;B、由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n(PCl3)=0.2mol,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则n′(PCl3)=0.11mol/L×2L=0.22mol,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H>0,故B错误;

C、对于可逆反应:

PCl5(g)

PCl3(g)+Cl2(g),

开始(mol/L):

0.5        0        0

变化(mol/L):

0.1        0.1      0.1

平衡(mol/L):

0.4        0.1      0.1

所以平衡常数k=

=0.025,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0.20 molPCl3和0.20 molCl2,起始时PCl5的浓度为0.5mol/L、PCl3的浓度为0.1mol/L、Cl2的浓度为0.1mol/L,浓度商Qc=

=0.02,K>Qc,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达平衡前v(正)>v(逆),故C正确;D、等效为起始加入2.0molPCl5,与原平衡相比,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的PCl5转化率较原平衡低,故平衡时PCl3的物质的量小于0.4mol,即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PCl3和2.0 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物质的量小于0.4mol,参加反应的PCl3的物质的量大于1.6mol,故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高于

=80%,故D错误,故选C。

考点:

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等效平衡等相关知识。

11.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E(g)+F(s)

2G(g)。

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压强/MPa

体积分数/%

温度/℃

1.0

2.0

3.0

810

54.0

a

b

915

c

75.0

d

1000

e

f

83.0

①b<f;②915℃、2.0MPa时E的转化率为60%;③该反应的ΔS>0;④K(1000℃)>K(810℃)

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有()

A.4个B.3个C.2个D.1个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利用图表分析结合平衡原理分析;a与b、c与d、e与f之间是压强问题,随着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G的体积分数减小,b<a;c>75%,e>83%;c、e是温度问题,随着温度升高,G的体积分数增大,所以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所以,K(1000℃)>K(810℃),④正确;f的温度比b的高,压强比b的小,所以b<f,①正确;而②,设E的起始量为amol,转化率为x,则平衡时G的量为2ax,由题意得

=75%,解得x=0.6,α=60%,故②正确;该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增大的反应,属于熵增反应,所以③正确;故选A。

考点:

考查了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12.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乙酸(甲,Ka=1.8×10-5)和一氯乙酸(乙,Ka=1.4×10-3)在水中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的是()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乙酸(甲、Ka=1.8×10-5)和一氯乙酸(乙、Ka=1.4×10-3)可知,乙酸的Ka小,则乙酸的酸性弱;由图可知,横坐标为浓度,纵坐标为电离度,则等浓度时酸性强的电离度大,即乙的曲线在上方,可排除A、C;弱酸的浓度越大,其电离度越小,则曲线甲、乙均随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可排除D,显然只有B符合,故选B。

考点:

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的相关知识。

13.下列各组试剂(括号内的是滴加试剂)做溶液导电性实验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灯泡由亮变暗直至熄灭,然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

 A.NaOH溶液(稀硫酸)B.氨水(醋酸溶液)

 C.Ba(OH)2溶液(Ba(HCO3)2溶液)D.醋酸溶液(醋酸钠溶液)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A、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水和硫酸钠溶液,硫酸钠难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能导电,所以灯泡不会熄灭,故A错误;B、氨水中加入醋酸溶液,先是生成醋酸铵,灯泡会由暗变亮,然后随着加入醋酸的量的增大,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会变暗,故B错误;C、Ba(OH)2溶液中加入Ba(HCO3)2溶液会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水,导电性减弱,所以会变暗,直至熄灭,再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钡,则导电性会增强,灯泡变亮,故C正确;D、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灯泡变得更亮,故D错误;故选C。

考点:

考查了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相关知识。

14.有等体积、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V3>V2>V1B.V3=V2=V1C.V3>V2=V1D.V1=V2>V3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中,c(OH-)相同,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V1=V2,但NH3•H2O为弱碱,等pH时,其浓度大于NaOH,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弱碱继续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则消耗酸多,即V2<V3,所以消耗酸的体积关系为V3>V2=V1,故选D。

考点:

考查了酸碱混合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4分)

15.(13分)某化学小组为比较盐酸和醋酸的酸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装置如图:

实验方案:

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大的过量镁条,同时将两注射器中的溶液注入相应试管中,观察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

(1)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在上述实验方案中有一明显欠缺,该欠缺是      。

(2)在欠缺已经改正的方案下,反应起始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关系应是盐酸醋酸最终产生氢气的体积关系应是盐酸醋酸。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实验中产生的氢气体积比理论值高,可能原因是      。

实验室用过量镁与盐酸制取氢气时,若要减慢反应速率而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可以加入______

A. 冰醋酸   B. 醋酸钠固体  C. 石灰石    D . 水 E . 食盐溶液.

(4)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比较盐酸和醋酸的酸性,请写出其中的一种方法      。

【答案】

(1)盐酸、醋酸的浓度应相同;

(2)盐酸大于醋酸;盐酸等于醋酸;

(3)反应放热,镁条与水反应生成氢气;BDE;

(4)盐酸酸性大于醋酸;测定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的pH(或测定醋酸钠和氯化钠溶液的pH)。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产生氢气的速率判断酸性强弱时,必须指出醋酸和盐酸的浓度相等,否则无法比较,故答案为:

盐酸、醋酸的浓度应相同;

(2)醋酸为弱酸,盐酸为强酸,浓度相等时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盐酸,则与镁的反应中,盐酸的快,醋酸的慢;由于醋酸和盐酸的浓度、体积相等,镁过量,则最终生成氢气的体积相等,故答案为:

盐酸大于醋酸;盐酸等于醋酸;

(3)镁在加热条件下能够与水反应,所以该反应放热,导致过量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产生的氢气比理论值高,要减慢反应速率而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可以控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但不改变H+的物质的量,A、冰醋酸会改变H+的物质的量,故错误;B、 醋酸钠固体会反应生成醋酸弱酸,H+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但H+的物质的量不变,氢气的量不变,故正确;C、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H+的物质的量减小,影响了氢气的量,故错误;D 、水使得H+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但H+的物质的量不变,氢气的量不变,故正确;E 、 食盐溶液使得H+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但H+的物质的量不变,氢气的量不变,故正确;故答案为:

反应放热,镁条与水反应生成氢气;BDE;

(4)根据醋酸、盐酸与镁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可知,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醋酸,则盐酸的酸性大于醋酸,判断醋酸和盐酸的酸性强弱,还可以通过测定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的pH或测定醋酸钠和氯化钠溶液的pH进行判断,故答案为:

盐酸酸性大于醋酸;测定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的pH(或测定醋酸钠和氯化钠溶液的pH)。

考点:

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的相关知识。

16.(18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是全世界最热门的课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已知:

H2(g)+1/2O2(g)=H2O(g)

H=-241.8KJ/mol

C(s)+1/2O2(g)=CO(g)

H=-110.5KJ/mol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a.Ca(OH)2b.Na2CO3c.CaCl2d.NaHSO3、

(2)污染物CO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与H2反应生成甲醇:

CO(g)+2H2(g)

CH3OH(g)。

在恒容体系中,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

a. v正(CH3OH)=v逆(CO)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c(CO):

c(H2):

c( CH3OH)=1:

2:

1

在密闭容器中充有10molCO与20molH2,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

M、N、Q三点的平衡常数KM、KN、KQ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3)汽车尾气中NOx和CO的生成及转化为:

已知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

N2(g)+O2(g)

2NO(g)

H>0

汽车启动后,气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

若加入1mol空气(含有0.8molN2和0.2molO2),1300℃时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10-4mol。

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写出计算过程,计算过程中数据可作近似处理)

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

2CO(g)=2C(s)+O2(g)

H>0,该设想能否实现?

(选填“能”或“不能”),依据是。

④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的污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答案】

(1)①C(s)+H2O(g)=H2(g)+CO(g)△H=+131.3kJ/mol;②ac;

(2)

ac;②KM=KN>KQ;

(3)①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右移;

②4×10-6;

③不能该反应是焓增、熵减的反应,任何温度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④2CO+2NO

2CO2+N2

【解析】

试题分析:

(1)①H2(g)+

O2(g)=H2O(g)△H=-241.8kJ•mol-1①

C(s)+

O2(g)=CO(g)△H=-110.5kJ•mol-1②

利用盖斯定律将方程式变形:

②-①得C(s)+H2O(g)=H2(g)+CO(g)△H=+131.3kJ/mol,

故答案为:

C(s)+H2O(g)=H2(g)+CO(g)△H=+131.3kJ/mol;

②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所以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能够与碱反应:

SO2+Ca(OH)2=CaSO3↓+H2O;二氧化硫水溶液是亚硫酸所以也能够与碳酸钠反应:

SO2+Na2CO3=Na2SO3+CO2↑所以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做洗涤剂;二氧化硫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且在亚硫酸氢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不能用氯化钙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做洗涤液,故答案为:

ac;

(2)

a、v正(CH3OH)=v逆(CO)表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b、容器中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c、该反应属于气体的物质的量变化的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变化,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d、平衡时各种组分的浓度不变,组分间没有量的关系要求,c(CO):

c(H2):

c( CH3OH)=1:

2:

1,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故选ac;

②由图可知,一定压强下,温度越高,CO的转化率越低,说明升高稳定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Q的温度高于N点,故平衡常数KM>KQ=KN,故答案为:

KM=KN>KQ;

(3)①N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