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ranger检验的我国东西部金融结构差异与收入水平分析概述创新.docx
《基于Granger检验的我国东西部金融结构差异与收入水平分析概述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Granger检验的我国东西部金融结构差异与收入水平分析概述创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Granger检验的我国东西部金融结构差异与收入水平分析概述创新
成绩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基于Granger检验的我国东西部金融结构差异与收入水平分析
学生姓名郭焰飞
学号2011103118
指导教师俞颖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金融学
年级2011
教务处制
目录
一、导论………………………………………………………2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2
(二)研究对象界定…………………………………………2
(三)研究思路……………………………………………2
二、文献综述…………………………………………………2
(一)国外研究成果…………………………………………3
(二)国内研究成果…………………………………………3
三、东西部金融结构差异描述………………………………4
四、金融结构与收入水平关系检验…………………………4
(一)东部地区………………………………………………4
(二)西部地区………………………………………………5
五、政策建议…………………………………………………7
六、结论………………………………………………………8
参考文献………………………………………………………9
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东西部地区金融结构与收入水平的相关性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我国东西部金融结构同样存在差异。
其中金融中介规模差异、银行分配资金的行为差异是构成东西部收入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金融结构经济增长收入差异银行体系
一、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近年来,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和不平衡问题日渐突出,特别是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还有加大的趋势。
其中主要体现在我国东西部金融结构差异和收入水平方面。
金融结构差异可以通过若干相关指标进行考察,而金融结构与收入水平关系检验则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进行确定。
其研究意义在于分析我国东西部金融差异,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通过分析收入水平与金融结构之间的关系,得出相关的结论,从而提出能够促进我国东西部金融结构均衡发展的建议。
(二)研究对象界定
本文根据“两分法”银行和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差别来显示金融体系的差别。
银行和市场的相对重要性,用二者在金融体系中的规模、行为和效率差别来体现。
本文选取了我国东西部31个省市的数据,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局网站报表。
时间区间选择近三年,即2011年至2014年的数据,由于数据资料限制,在部分数据上与实际情况会有较大差异,所以本文选择时段内平均值,以求较为准确的反应地区间排序。
(三)研究思路
本文选择三类指标来考察我国东西部金融机构差异。
规模指标用于检测相对于经济规模的水平,本文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GDP作为检测金融中介规模的指标。
用银行资产/GDP指标作为银行部门总规模检测,由于统计资料限制本文用各地区存款货币银行贷款规模/GDP代替。
行为指标主要考察银行系统的市场化程度。
本文用存款货币银行在私人部门贷款/GDP指标,这个指标排除了对公共部门政府及公共企业的信贷。
款货币银行对私人部门贷款包括国家银行对农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及私营企业、个体贷款。
关于金融中介效率指标,RossLevine(2002)提出用银行一般管理成本和银行净利差来衡量。
由于缺乏地区统计资料,本文主要通过考察银行体系的集中程度来衡量银行体系效率。
用股票市值/GDP来衡量金融市场规模。
对股票市场行为的检测用国内股票交易市值/GDP来衡量。
首先,通过对这三类指标的考察,分析其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并得出一定的结果用于描述我国东西部金融结构的差异所在,通过对相关性检验的数据分析得出我国东西部金融市场和中介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并验证二者是否相符。
其次,为了检验我国东西部较大的收入水平差异与金融结构差异是否相关,本文将收入水平与规模、行为、效率指标进行相关关系检验,并分成东部与西部两个部分进行分别检验和对比,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
然后,对东西部银行行为市场化和银行规模带来的不同效应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将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存款货币银行在私人部门贷款三个指标进行检验并得出结论。
最后,根据检验的结果对现状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成果
经济学家对金融结构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5和1956年美国两位经济学家约翰·G·格利和爱德华·S·萧合作发表了《经济发展的金融方面》和《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一一投资过程》两篇论文。
1955年美国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也发表了《发达国家的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一一关于金融形态的比较实验》一文,这些文章可视为研究金融结构的开山之作。
最早对金融结构做系统研究的是20世纪中期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1969)发表了《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文,他提出了金融理论的职责在于找出决定一国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流量的主要经济因素,即“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并阐明这些因素怎样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金融发展,通过对主要经济因素的分析形成其理论,并以此为主线从比较金融的角度实证地描述了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结构的演变过程,并运用一种全新的研究框架和一套指标体系为金融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方法论方面的重要基础。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I·麦金龙和爱德华·S·肖各自发表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两部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提出了“金融抑制”、“金融深化理论”。
他们通过对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分析提出改变内源融资占主导的观点。
关于金融结构与收入水平关系的研究论著也很多,大量研究结论均认为:
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与较高的收入水平相对应,银行主导的金融结构与较低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如AsliDemirguc-kunt和RossLevine(1999)、Levine和Zervos(1998)、StiglizeAllen和Gale(2002)等的研究。
(二)国内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己有大量成果,谈儒勇(2002)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做了实证研究,但样本区间为1994年至1998,且没有深入到各地区的层面。
关于区域金融发展的问题,中国学者也多有涉及,唐旭(1995)和贝多广(1995)对中国区域间的资金配置和流动进行了研究,唐旭研究的样本区间为1985一1994年,贝多广的样本区间为1986一1997年,样本区间都较短。
张军洲(1995)以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为题探讨了地区金融发展状况和发展战略,殷德生肖顺喜(2002)进行了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两者均缺乏对中国各地区金融数据的计算和分析,更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标和可信的衡量方法。
金融结构与收入水平关系的研究方面,就国内学者的研究看,虽然存在争论,但大部分研究与上述结论基本相符:
如林毅夫、章奇和刘明兴(2003)、战明华、王忠瑞和许月丽(2003)的研究。
从以上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随收入水平的增加,国家间的金融系统结构有所不同。
那么我国收入水平差异较大的两个区域东部和西部地区,他们的金融结构存在差异吗,如果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是收入水平差异的原因呢?
三、东西部金融结构差异描述
从表1可以看出中介和市场的两个规模检测指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GDP和市值/GDP的检测结果均显示:
随收入水平上升,中介和市场的规模更大。
从行为、效率指标看:
衡量银行行为的指标存款货币银行在私人部门贷款/GDP,东部为0.07,西部为0.03,表明东部银行的行为更市场化;银行集中度指标显示东西部均呈现出较高的集中度,但东部的集中程度明显低于西部,表明东部银行体系效率较高;股市成交额/GDP指标东部值高于西部值,表明东部股票市场更活跃,流动性更好。
综合来看,东部地区中介和市场规模更大,效率更高,更活跃,
这印证了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体系结构发达程度相适应的观点。
表1金融中介和股票市场发展与人均GDP:
地区数据
地区
人均GDP(2011-2014)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GDP
银行贷款余额/GDP
存款货币银行在私人部门贷款/GDP
银行集中指数
(CR4)
市值/GDP
股市成交额/GDP
东部
50879.5
1.75
0.77
0.07
0.49
0.39
3.93
西部
34292.25
1.35
1.15
0.03
0.66
0.31
2.67
注:
1.数据来源:
《中国金融统计》(2011-2014)、《中国股票市场统计分析》(2010-2014)、《中国工商银行统计年鉴》(2011-2014)、国家统计局网站:
2.银行集中指数选取工商银行银行存款在国内同期金融机构存款总额比重表示。
3.股市市值/GDP采用2010和2011数据;股市成交额/GDP采用2013和2014数据。
四、金融结构与收入水平关系检验
为了揭示我国东西部较大的收入水平差异与金融结构差异是否相关,本文将收入水平与规模、行为、效率指标进行相关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和表3。
(一)东部地区
**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
从检验结果发现,东部地区收入水平与银行集中程度、股票市场发展程度(市值/GDP、交易市值/GDP)没有统计上的显著性。
但与金融中介规模、银行规模和银行行为之间具有紧密的相关关系,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其中衡量银行行为的指标银行私人部门贷款/GDP与人均GDP相关性最高。
这表明在东部
经济发展过程中,银行中介体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股票市场没有显著的作用,
东部地区的金融结构呈现银行主导型。
(二)西部地区
*表示显著性水平为5%
从表3可知,西部地区银行、市场的检测指标与收入水平之间的相关系数相比东部地区总体较低,表明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中金融系统作用不如东部地区明显。
西部地区的检验结
果同样表明,银行业的集中程度、股票市场发展指标(市值/GDP、交易市值/GDP)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性。
银行(中介)规模、行为检测指标,与人均GDP的相关性总体较股票市场强,这表现出与东部相似的特征:
银行相对于股票市场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在总体特征相似中,又表现出结构方面与东部地区的某些差别:
在银行和中介的检测指标中,银行贷款/GDP与人均GDP相关性最强,并在5%的水平上显著,但相关系数为负。
检测银行行为的指标私人部门贷款/GDP与人均GDP的相关性最低,仅为0.21。
五、政策建议
在本分上述的分析研究中发现,在金融发展模式差异中,金融结构的差异是最主要的表现,结构的差异会引起更深层次的功能机制的差异,从而引起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增长、宏观调控和技术成长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效果,这一点不仅在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脉络中,也同意适用于不同国家的金融发展比较与研究,在中国这样的地域相对宽泛的国家,其整体要素分布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示出其强效作用的金融要素,空间流动又相对分割,这样就会很直接的造成了同一国家各区域之间的金融结构发展差异性。
由于中国东中西部各区域差别比较大,因此对中国进行经济结构差异的研究能够促进中国的经济进一步反战并且能够对各区域之间的发展模式提供参考意见,从而有助于中国进行更深一步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中国金融结构中的理论依据.在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分均衡的发展态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形态。
就金融结构来看来看,在这种差异性的发展背景下可以产生协同作用,在多元因素的互相影响下可以改善这种差异性的发展,在本文中的针对性的分析中,可以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政策与建议,助推经济总量的发展。
从更为宏观的视角来分析这种份结构性的差异发展体系,其中存在的差异是为了效率,公平也是为了效率,保持最有效的经济增长率是国家政策变动的原则,但在整体政策调控的体系构建中,其目的就是为了推进区域金融发展和完善的重任所在,并且在区域差异均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更为健康的中国金融体系。
有效的区域金融结构差异调整的发展战略意味着各区域金融,要求金融结构差异性缩小的环境改善下,经济增长速度稳步提升,并且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在全文的分析研究中发现,在金融发展模式差异中,金融结构的差异是最主要的表现,结构的差异会引起更深层次的功能机制的差异,从而引起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增长,宏观调控和技术成长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效果,对于不同国家金融发展的比较,这项研究视角的选取非常适合,诚然,这项研究也适合研究中国类似的情况,中国地域宽广且金融发展迥异,研究中国各地区金融结构的差异将有助于进一步考量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模式和区域发展模式,从而更加深层次的推动中国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金融体系发展中存在着一种分均衡的发展态势,也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形态。
从金融结构方面看,这种差异性发展可以产生协同作用,通过多元因素互相影响,则能够改善这种差异性发展,在这一章节的分析中将针对性分析可以制定更加有效合理的政策和建议,有效并大力的推动经济总量的发展。
从更加宏观的视角分析这种结构性差异的发展体系,这里面存在的差异目的是为效率,公平也是为了效率,国家政策变动的原则是保持最有效的经济增长率,但是在整体政策调控体系的构建中,其目的则是为了推进区域金融发展和完善,并通过区域差异均衡协调发展,形成非常健康的金融体系,有效的区域金融结构差异调整的发展战略意味着各区域金融,改善金融结构差异性缩小的环境,提升经济增长速度,并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
六、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东西部金融结构的差异不表现在银行和市场的相对地位上.东西部地区均呈现出银行主导的系统结构,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不显著,银行在经济增长中相对重要。
东西部金融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银行系统内部。
在银行系统内部东西部银行集中程度有较大差异,但这并不是构成地区收入差距的原因。
地区收入差距主要源于金融中介规模、银行规模和银行行为差异上。
首先,东部地区中介总体规模大于西部地区,相对有更充分的资金来源,这是构成收入差距的一个原因。
其次。
银行贷款与GDP的相对规模,西部大于东部,但银行贷款不构成东部增长的原因。
银行贷款虽然是西部增长的原因,但在西部经济增长中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负,没有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
最后,两个地区银行行为具有较大差异,东部银行体系相对于西部在分配资金时,行为更市场化,银行资金相对于西部更多地分配到效率较高的非国有经济部门,而这是构成东部经济增长的原因。
西部地区银行系统的资金分配效率相对较低,导致西部银行系统的资金分配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作用。
综合后两点,银行体系分配的资金规模不是收入水平差距的原因,但银行分配这些资金的行为差异是构成收入水平差距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谢赤,吴雄伟,基于GARCH模型的CHIBOR行为实证分析[J],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
[2]梅志娟,ARMA-GARCH模型的期货价格预测比较研究[J],经融研究导刊2010
[3]耿贵东,佟毅GARCH模型的相依性[J],浙江大学学报,2007
[4]王军,李英慧动态盈亏平衡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2005
[5]胡亦盛,袁畅,国内铜期货市场波动的ARCH模型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2010
[6]赵璇,仲霞,基于GARCH模型的大豆期货收益率波动的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