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专项训练走进化学实验室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7658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6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走进化学实验室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走进化学实验室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走进化学实验室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走进化学实验室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走进化学实验室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走进化学实验室二.docx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走进化学实验室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专项训练走进化学实验室二.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走进化学实验室二.docx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走进化学实验室二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

走进化学实验室

(二)

一、选择题

1.你经常做家庭小实验吗?

请预测下列实验不可能成功的是

A.用铁钉等材料探究铁生锈的条件B.用水垢和食醋来获得二氧化碳

C.用过滤法使硬水转化成软水D.将一只冷碟子放在烛火上方获得炭黑

2.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石蜡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

验证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不同分子运动速率不同

3.下列实验中,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记录中正确的是

A.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深入试管,木条不能复燃

B.室温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搅拌,固体不溶解

C.向蒸馏水中滴入2—3滴植物油,搅拌,植物油完全溶解

D.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得木炭,红棕色会消失

5.下列装置或操作肯定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6.图是同学们设计的储气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开止水夹a、b,气体从d管导入,储存在下面的集气瓶里

B.取用气体时,通过控制止水夹a、b,可将气体顺利排出

C.气体被储存在下面的集气瓶里,c导管也必须安装止水夹

D.该装置也可作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B.水通电后,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强烈的白光

D.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8.下列预设应用方案中,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研制新型的催化剂,可使水变成油

B.用碳酸氢钠溶液可中和过多的胃酸

C.在自来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使硬水变成软水

D.在实验室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用蜡烛代替红磷

9.根据你的经验,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食盐水浸泡菜刀除去表面的锈斑    B.用铜丝等材料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C.用碳酸饮料等材料做二氧化碳性质实验 D.用食醋检验蛋壳的主要成分

10.下列四组实验不能够获得成功的是

A.稀释浓硫酸B.探究分子的性质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1.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所加试剂

(或操作、图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检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恰好完全

反应

B

检验NaOH溶液

是否变质

加入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NaOH溶液

已变质

C

检验某固体是否

含碳酸盐

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固体中一定含碳酸盐

D

测定空气中氧气

的体积分数(反应前在瓶中放有少量水)

完全燃烧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12.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

A.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C.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D.验证氨气极易溶于水

13.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

B.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粉末时,试管破裂——加热前没有将试管外壁擦干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红磷过量

14.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量筒中的水:

使集气瓶冷至室温

试管中的水:

使高锰酸钾分为更小的微粒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后便于观察

15.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项目

A.比较催化效果

B.铁丝在纯氧中燃烧

C.闻气体气味

D.检查装置气密性

实验

16.某同学为了研究某白色固体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实验方案是

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B.取少量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

C.用嘴尝其味道D.取适量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

17.下图所示实验目的正确的是

A.验证甲烷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有水和二氧化碳

B.验证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为四氧化三铁

C.验证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

D.验证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

1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9.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B.倾倒液体试剂时,瓶上标签应向着手心

C.加热试管前要将外壁擦干

D.用漏斗过滤液体时,液面稍高于滤纸边缘

20.为保证某些玻璃仪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经过磨毛处理的是

A.滴瓶B.试管C.量筒D.

21.下列有关反应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煤油燃烧会产生大量黑烟

B.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会产生白烟

C.在碘化钾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会产生黄色沉淀

D.金刚石会在液氧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2.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肯定大于6mLB.肯定小于6mL

C.肯定等于6mL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mL

23.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B.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

C.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24.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   )

ABCD

26.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左盘衬纸上放置氧化铜粉末,右盘衬纸上放置1个5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

则被称量的氧化铜质量为(   )

 

27.取用48mL液体时,最好选用的仪器是(  )

A.胶头滴管B.10mL量筒C.50mL量筒D.100mL量筒

28.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A.大于15mLB.小于15mL

C.等于15mLD.无法确定

29.徐建同学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家中的玻璃杯是否洗涤干净的依据是

A.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

B.杯壁上的水不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C.用杯子装水,水是澄清透明的

D.上述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3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1.下列每组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实验一

实验二

A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少量红砖粉和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

将铁钉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并将试管口密封

将铁钉放入装有水的试管中,使铁钉一半被水淹没

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C

将铁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

将银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

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D

将植物嫩叶浸泡在10mL蒸馏水中

取10mL蒸馏水,通入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再将植物嫩叶浸泡其中

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32.根据实践经验,你认为下列家庭实验可能不会成功的是

A、用缝衣针淬火处理后制钓鱼钩

B、用铅笔芯做导电性实验

C、将食品袋中的干燥剂(CaO)加入水中制取石灰水

D、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制取炭黑

二、填空题

33.(6分)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2)实验B中的现象是,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3)实验C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34.(6分)下列A~F是初中化学中的六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

(2)C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

(3)关于D实验,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

③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④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4)若用E装置除去O2中的水蒸气,该液体试剂为。

(5)F实验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变小。

写出导致气球变小的化学方程式。

(6)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填字母)。

35.(6分)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的魔术表演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魔术表演的热潮。

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一位九年级同学给低年级同学表演了一组化学小魔术,请你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揭开其中之谜。

魔术一“奇花变色”

道具如图18-1所示,该魔术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色。

该魔术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填字母序号)。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魔术二“瓶吞鸡蛋”

道具如图18-2所示,将注射器中NaOH浓溶液注入瓶中,片刻后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

该魔术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魔术三“‘清水’变‘牛奶’”

道具如图18-3所示,当A溶液加到烧杯中,无色溶液变成白色浊液。

若A为酸溶液,则A、B的可能组合:

A为;B为。

(只需写一组)

36.完成下列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

把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酒精灯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说明酒精燃烧时生成了____________

用手触摸上一步骤中的烧杯底部,感觉

是_______________

说明酒精燃烧时有热量放出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37.指出下列图示操作中的错误,并说明错误操作将引起的后果

(1) _______;

(2) _________ ;

(3) _________;(4) _________ 可能吸入有毒气体

38.根据下图所示仪器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填写仪器编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溶液时,用来溶解固体的容器是 _____;②用于作热源的仪器是 ____;

③加热试管内溶液时,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_________ ;

④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的是 _____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应 _______视;如果读数时采用俯视的方法,则读数结果会 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9.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未知质量的烧杯,现用“↓”表示向托盘上增加砝码,用“↑”表示从托盘上减少砝码.请用“↑”和“↓”在下表中表示你的称量过程,并在图中用“‖”表示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假若烧杯的实际质量为36.8g).

砝码/g

50

20

20

10

5

取用情况

 

40.实验结束后,几个女生留下打扫实验室卫生,她们发现实验台上有两只破损的试管,请你和她们一起分析一下试管破损的原因(三点即可):

(1)_________;

(2)_________;(3)_________。

41.(7分)请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题。

 

(1)甲中可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乙中仪器a的名称是   ,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

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

 (3)丙中铜片上的现象是   ,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三、简答题

42.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BCD

(1)A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是。

(2)B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是(只写一个)。

(3)C实验中该操作将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D实验中待时,应停止加热。

43.下列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正确操作)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B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

由此实验得出

水是由组成的。

(3)写出C实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D实验燃烧匙中所盛药品红磷要过量,其原因是。

44.(5分)请你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回答对应的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a中的气体,观察到木条复燃,该气体是。

(2)将白色纸花用紫色石蕊试液喷湿,放入装置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用丙装置探究燃烧条件。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

D.由此实验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

(4)丁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学习和研究化学,经常要进行实验。

(1)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可观察到发出_______色火焰。

(2)使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__。

46.根据下面四个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在这些装置图中均有水出现,请说出水在这些实验中的主要作用:

A装置中集气瓶中的水B装置中量筒中的水

C装置中水槽中的水D装置中烧杯中的热水

(2)写出B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7.(3分)复习时,常用专题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回顾了几个探究实验。

探究:

研究常见物质组成

A、B、C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

从研究方法得知,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______,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

B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中所含的______来推断水的组成的。

而C实验与______(填实验代号)实验的方法相同。

48.指出下图中倾倒液体药剂时的错误: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探究题(题型注释)

4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下图所示实验是我们所熟悉的。

(1)图甲所示实验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为,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瓶中氧气的体积

E.该实验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同学们用乙所示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如果a、b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与分别是碳酸钙和稀盐酸测定的结果(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

(3)再用丙图进行探究实验,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得出了多个结论。

①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依据的现象是。

②整个过程观察到的现象及由此得出的结论有。

50.(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⑴小红利用图甲进行探究实验,请回答

①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她依据的现象是

②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量黑色固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③烧杯中蜡烛很快就熄灭,由此说明

⑵①乙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②小明按乙图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

走进化学实验室

(二)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所学实验进行分析判断。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故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一般要用到:

铁钉、水、植物油、容器等,这些在家中都具备,所以实验可以成功,正确;

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食醋中含有醋酸,碳酸钙和醋酸能反应生成醋酸钙、水、二氧化碳,所以实验可以成功,正确;

C、过滤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而硬水和软水相比,主要是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而过滤不能除去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所以实验不能成功,错误;

D、石蜡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在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炭黑,可以将一只冷碟子放在烛火上方以获得炭黑,所以实验可以成功,正确。

故选C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点评:

设计与评价实验方案是基于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对常规实验手段、常见仪器使用熟练掌握;对于实验方案的评价,要能从其是否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安全环保、节约快捷、效果显著等方面来分析。

2.A

【解析】

试题分析:

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右侧的瓶子不能密封,否则,大气压不能将瓶内的水压入左侧瓶内;探究石蜡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烧杯内壁涂有石灰水,石灰水会变浑浊;验证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氢气流吹肥皂泡,肥皂泡上浮;不同分子运动速率不同,通过湿润试纸上紫色石蕊试液的变色速度来看出结论。

选A。

考点:

实验探究;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探究石蜡燃烧的结果;验证氢气的密度;探究分子运动速率。

点评:

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将瓶内氧气耗尽,利用大气压将水压入瓶内,从而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

3.B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

A、混合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NH4Cl(白色)固体小颗粒,错误;

B、蜡烛不完全燃烧,会生成炭黑,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错误;

D、加热碱式碳酸铜,分解生成氧化铜(黑色固体)、水和二氧化碳,正确。

故选BD

考点:

基本实验的实验现象

点评:

本题较简单,熟记基本实验中的物质的颜色和状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A

【解析】

试题分析:

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深入试管,木条不能复燃,因为过氧化氢浓度太稀,不能快速产生大量氧气;

室温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搅拌,固体能溶解,该溶液中溶解氯化钠虽然饱和,但溶解硝酸钾还没有饱和,故硝酸钾可以溶解;

向蒸馏水中滴入2—3滴植物油,搅拌,植物油不能溶解,植物油不溶于水,浮于水面;

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得木炭,红棕色不一定会消失,因为木炭较少,未必能将二氧化氮气体全部吸附。

选A。

考点:

实验现象的描述。

点评:

硫酸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木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5.D

【解析】

试题分析:

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有装置不漏气、红磷足量、等到装置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就能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在密闭的环境中,点燃白磷,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白磷着火点低,在空气中可燃,在水中,因无法与氧气接触而不能燃烧,红磷虽然接触氧气,但因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而不能燃烧,此实验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积满,要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经积满。

考点:

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燃烧的条件;二氧化碳的验满。

点评:

只有按照规范的实验操作做实验,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6.C

【解析】

试题分析:

打开止水夹a、b,气体从d管导入,气体的压力将会把下面瓶中的水压入上面的瓶内,气体储存在下面的集气瓶里;

取用气体时,通过控制止水夹a、b,利用液体的压力,可将气体顺利排出;

气体被储存在下面的集气瓶里,c导管无须安装止水夹,上面瓶中的水会对气体形成液封;

该装置也可作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将石灰石放入下面的瓶内,将稀盐酸装入上面的瓶内,通过控制止水夹a、b,可以让盐酸与石灰石接触,而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ABD正确,C错误,选C。

考点:

实验装置的使用。

点评:

本题很巧妙的将气体收集、取用、制取装置连为一体,结合了气压的知识,同学们可以细细思考它的妙处。

7.D

【解析】

试题分析:

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水通电后,正极产生的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气体能燃烧;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红光;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ABC正确,选D。

考点:

实验现象的描述。

点评:

牢记这些化学反应的现象,对于解答推断题很有帮助。

8.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已有化学知识结合具体问题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来判断,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油中却含有碳元素,而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故无法让水变成油,故A错误;

B、碳酸氢钠溶液能与盐酸的反应,可以中和过多的胃酸,故B正确;

C、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的水,而明矾溶于水后形成胶状物,能吸附水中不溶性的杂质从而沉降下来,不能硬水变成软水,故C错误;

D、红磷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而蜡烛燃烧却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由于反应生成了气体,影响了对剩余气体的体积测定,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用盐的用途,酸的化学性质,硬水与软水,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主要侧重于基础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储备,并能在解题时能灵活运用。

9.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食盐水不反应,无法除去,错误;

B、探究铜生锈的条件需用到金属铜,正确;

C、碳酸饮料中含有的碳酸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正确;

D、蛋壳中含有碳酸钙,而碳酸盐的检验要使用酸,醋酸属于酸,正确。

故选A

考点: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醋酸的性质及醋酸的含量测定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常见物质的性质,并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正确分析解答。

10.D

【解析】

试题分析:

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探究分子的性质,在大烧杯内,氨气微粒不断运动,接触到酚酞试液后变红色;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要保证红磷过量,装置不漏气,等到装置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要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实验才可以,图中烧杯敞开放置,反应生成的氢气会逸出体系,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选D。

考点:

稀释浓硫酸;探究分子的性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

按照正确的操作要求做实验,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11.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判断。

A、若稀盐酸过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