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子桥的导游词5篇.docx
《湘子桥的导游词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子桥的导游词5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子桥的导游词5篇
湘子桥的导游词5篇
篇一:
湘子桥的导游词
各位团友:
现在我们将要参观游览的是潮州市区颇负盛名的“滨江长廊”。
“滨江”是指这一风光带地处在潮州的母亲河、广东第二大河——韩江的西岸,“长廊”则形象地点出此处景色优美、风光秀丽,犹如一座镶嵌在韩江边的五彩画廊。
它由修复好的宋明古城墙及其若干座门楼、防洪大堤绿化风光带以及广济桥所组成,全长2。
3公里,兴建于1999年,总投资2。
2亿元,历时三年建成。
城墙
好,下面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承载着潮州历史印记的宋明古城墙。
潮州是一座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古城于宋代已成规模,到了明洪武三年,增筑石墙,全面修建府城墙。
修建后的府城墙高二丈五尺,基阔二丈二尺,周围1763丈。
环城开上水、竹木、广济、下水、南、西、北七门(其中上水门城门外构筑月城作为屏障),并在城上造敌楼44座,雉堞2932个,十分雄伟壮观。
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府城的南、西、北三面城墙均因城市建设的需要而被拆除。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仅存东面临韩江的古城墙,它因承担着堤防的重要作用而得以保留。
这面城墙北起金山,南至南门,全长2132米,随着岁月的流逝,部分古城墙以残破不堪,1999年潮州市政府根据文物修复“修旧如旧”的原则,斥巨资在原残存的宋明古城墙的基础上进行修复。
如今这面古城墙上,还保留有四座城门,即下水门、广济门、竹木门和上水门,每座城门上各建有城楼。
四座城楼中以正对广济桥的广济门最为雄伟壮观,广济门城楼也是潮州内八景“东楼观潮”的所在地。
广济门城楼
各位团友,这就是广济门城楼了,它因建于潮州城区的东门上,民间俗称“东门楼”,是原潮州古城七门中最巍峨壮观的一座。
它既是潮州名城的主要标志,又是潮州北堤的重要关闸,潮州城里联结城东郊区的重要枢纽。
广济楼是在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潮州指挥俞良辅主持建造的,距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了,历代均有不同的程度的维修。
由于广济门城楼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1989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济门城楼是一座宫殿式三层四檐歇山顶阁楼。
外城门楼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
“东为万春”,这四个字是由当代著名的汉学家饶宗颐先生所书。
楼内有一副对联:
“万峰当户立,一水接天来。
”
广济门城楼不仅壮观,同时它也是潮州的重要防洪设施。
在每年的春末夏初,韩江水暴涨,洪水冲涌城堤,在这个时候,沿江的广济门城楼以及下水、竹木、上水四个城门都要关闭以防止洪水进入潮州城区。
自古以来,每当这个时候,潮州人都要登临广济门城楼,观看那令人心澎湃的滔滔韩江水,因此“东楼观潮”就成为潮州的内八景之一。
广济楼对面就是我们的湘子桥,等一下大家可以上桥去参观,我对滨江长廊的讲解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二:
湘子桥的导游词
各位朋友:
1993年,用于收藏和展示中华民族珍贵文物,旨在弘扬中华文物,促进中泰友好的淡浮院在泰国建成。
当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从全国收集珍贵文物328件赠送泰国淡浮陆院永久陈列。
之后,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政协广东省委员会也分别赠送中国著名书画家作品18幅和23幅。
台湾友人也赠送了一大批文物。
爱国爱乡赤诚之心驱使郭老在家乡兴建又一座淡浮院,并计划将部分文物运回祖国,让中华文化在家乡发出璀璨的光芒。
1995年8月10日。
郭老亲临潮汕选址。
郭老在走遍潮汕千山万水之后,来到砚峰山,发现这里的风水非常好,决定在这里建造另一座淡浮院。
在郭老的倡议下,众多海内外潮人热烈响应捐资,迄今为止,共筹款一亿三千万用于潮州淡浮院的建设。
1999年,淡浮院第一期工程完成后,即对外开放,同时进行第二期工程的建设,并于2005年完工。
之后还有第三、四期工程继续开展。
今天我们有缘来淡浮院就是有缘来上堂淡浮人生的文化哲理课。
世纪大宝鼎
我们先来看这个世纪宝鼎,铜铸的,重20多吨,国家的国,繁体的国字是围墙,有“一,口,戈”“一”代表土地,“口”代表人民“戈”代表武器,代表独立的主权,现在去掉围墙,表示开放了,由“王”代替了人民。
鼎在我国古代是用来煮食物的,同时也象征王权,国力雄厚。
知鱼桥
知鱼桥故事的由来:
战国时,庄子与惠子一同在桥上看水里的鱼,庄子说:
“看这些鱼游来游去,多快乐啊!
”惠子说:
“你并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他以为这样一问,庄子肯定会被难住,不料庄子却回答说:
“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这就成了中国哲学史上有名的论辩故事。
太极图
两个脚印的中间(即这个太极图的红土与黑土的界线)是郭丰源先生定出淡浮院整体建筑的中轴线,等到交泰殿建殿期间,发现地下的土地居然呈现两种颜色,左为红土,右为黑土,呈阴阳交泰之象,就如同于八卦中的太极图。
石牌坊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淡浮院的正门,淡浮院的正门是一座石牌坊。
牌坊高16米,宽30米,四柱三间,整个建筑为中西合璧。
牌坊的下部是四根粗大的圆柱和一对石狮子,这很容易使人想起古希腊、罗马的建筑风格。
上部是地道的中国式牌坊,三重檐歇山式一体两面,结构有主有辅,高低错落,美丽而庄严。
牌坊正中是香港潮籍学者、现代著名国学泰斗饶宗颐先生所题的“东粤菁华”。
“东粤”言其地域之广,已经超出了“粤东”的区域概念。
“菁华”也不完全等同于“精华”,前者指自然界中精粹部分,后者除了指“物”外,还可以指“事”。
两个旁门分别题写“金声”“玉振”。
这是古代孔庙或国学专用题字,说明这里是文化场所。
“金声玉振”代表古代圣人的声音,像金玉声音之美妙。
看到这个牌坊,就知道这里是弘扬文化的地方。
透过牌坊往远看,中轴线贯穿上下,两边对称,整个建筑构成一个中国的“中”字形,这是儒家正统观念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上的体现。
在中华文化道德里,主张对外讲“中和”,对内讲“中平”,做事尊“中庸”,做人要“中正”。
主体建筑队随着山势,沿台阶叠而上,须仰视才能见到大殿,使人顿生高山仰止的庄严,一步步向上,似有朝圣之感。
这个“圣”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主体精神。
古鉎牛
现在在我们面前的这只鉎牛,原先是在湘子桥那边的。
潮州有一首民谣说的就是这只鉎牛:
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舟;廿四楼台廿四样,两只鉎牛一只溜。
牛五行属土,土克水,所以鉎牛就是镇水的吉祥物了。
你知道吗?
这只鉎牛在“文化大革命”的险些被熔成铁水,幸亏被老同志彭启安发现,及时把它藏到砚峰山上,才得以保存至今。
等到淡浮院建成的时候,才把它移下来。
我建议大家,去摸一下鉎牛,俗话说得好:
摸摸头,一生都不愁。
摸摸尾,做事不后悔。
中国历代书法碑林
中国历代书法碑林是淡浮的一宝,。
题额“中国历代书法碑林”是由我国现代书法泰斗启功先生所题,序言由原省政协主席吴南生撰文,饶宗颐先生书写。
这里汇聚了上起商周,下迄当代的各具特色和风格的历代书法大家的作品,书法有甲骨文、石鼓文、金文、小篆、简读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等,史上各家书派,各显风采。
可让你在一时之间,欣赏到我国五千年的书法精品,碑林共有书法名家的作品320多幅,按时间顺序排列。
中国书法的载体,最早刻在龟壳和兽骨上的叫“甲骨文”商周以后铸在金属上的叫“钟鼎文”,刻在竹片上的叫竹简,以后普遍的是写在帛书上的,宋元以后才大量用纸张重点地介绍一下:
待写
正殿
在淡浮院大殿上方有“淡浮院”三个字,这三个字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之弟弟溥杰所题,在大殿正中的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释迦牟尼前面的供案上,有一件值得细看的文物,那就是长信宫灯。
此灯于20世纪初在河北满城中山王刘胜之妻窦绾墓中出土,原物是西汉文帝时的东西,长信宫灯为黄铜制品,造型奇妙,这宫灯设计最妙的是,灯火燃烧时产生的烟和有味气体,通过右臂袖筒的烟道,隐蔽进入宫女的身体里,慢慢降解,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具有环保的意识了。
大殿的左厅。
匾额“紫气东来”,这四字乃当代书法界泰斗启功先生所题。
在大厅正面一幅画《老子出关图》,在画中有一位和善的老头,骑着青牛,悠闲地旅游。
上题“紫气东来骑牛西去”。
这位老者就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
老子是中国早期道家学说的创始人,《道德经》是他写的。
东汉人张道陵等人就是根据他的学说创立了道篇三:
潮州湘子桥潮州湘子桥在古老的潮州名城,有一座古老而又神秘的桥横跨于韩江之上,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湘子桥。
我是你们本次的导游小林。
俗话说:
“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可见湘子桥的地位多么高啊,现在,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吧!
湘子桥,是一座历史名桥。
位于桥东与市区间,中间有十八艘船连接,建筑结构十分奇特。
从桥上望去,隐隐约约可以望见笔架山。
据说,韩愈到潮州后,时常登笔架山,但深感过江之苦,于是请侄孙韩湘子和广济和尚一起造桥。
韩湘子去凤凰山取石,化作黑猪,正赶到半路,被一妇人识破,泄露了天机,于是黑猪再也赶不动了。
再说在桑浦山取石的广济和尚,把石头化作乌羊,沿山路赶去建筑工地,却遇见一个恶霸地主。
那地主说:
“哟!
你这穷和尚哪来的羊?
正好我丢了几只羊,这分明就是我的!
”广济和尚被纠缠得不耐烦,只好说:
“拿去吧!
看你能赶不?
”地主将羊牵进篱笆里,那些羊马上化作几座大山,传说这就是浮洋乌洋山的由来。
结果一建起来,桥因缺石,中间缺了几座桥墩没建好,于是何仙姑抛下佛珠,化作十八梭船,建成了广济桥。
游客朋友们,现在你们知道传说了吧?
不过传说不是真实的哦!
现在有三小时的时间游玩,请游客朋友们自觉遵守时间。
篇三:
湘子桥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
提起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而要提起他与我们常州有何渊源,知道的朋友也许并不多。
东坡先生一生曾11次来到常州,并终老于藤花旧馆。
在常州现今许多地方,还都保留有先生当年所踏足之处,今天,就请各位随我追随先生的足迹,走近这位大文豪。
现在我们来到的景点——东坡公园始建于1954年,由舣舟亭扩建而成。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公园的景点平面示意图。
东坡公园位于市区的东部,古运河东去的咽喉要地。
整个景区是由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和古运河中的半月岛组成,二岛之间由一座明代古桥相连。
东坡公园是一座凝集常州历史文化、富有常州园林特色的公园,2009年4月28日改造完毕后免费对市民开放了,改造后的东坡公园与周边的红梅公园、天宁寺景区联袂成片,共同形成延陵东路历史文化街区。
各位游客,现在就请各位随我步入园内,开始我们的怀苏之旅吧。
东坡园大门上的门环与众不同,其形似虎,名曰狴犴,相传是龙的第七个儿子,半亭屋脊两端的卷尾龙头,名叫螭吻,相传是龙的第九个儿子。
因为“龙生九子,子子不成龙”,所以它们的地位比龙低下,只有在园林建筑上能看到它们的形象。
门上的狴犴能明辨是非,急公好义,有威慑力,而螭吻属水性,能克火,装在屋脊两端既美观,又能灭火消灾。
苏东坡深受世人敬仰,而常州人对东坡先生则更敬爱有加,1982年修建门庭时,特以龙子护门,日夜守护先生正气。
进入洞门眼前这组湖石小品,名曰:
“三苏苑”。
主峰后的松、梅、竹为“岁寒三友”,与前面这三座湖石相呼应,难道这“三峰、三友”不就是隐寓着“一门三父子,文章四大家”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吗?
穿过洞门,就是怀苏庭。
我们眼前这块湖石之上的“雪浪”二字,则为我们引出了先生爱石的一段佳话。
相传,东坡在扬州曾得奇石一块,其纹路皱折如长江风浪,洁白无瑕,遂名“雪浪石”,并将其清供案头盆内,终日观赏,后又将其书斋改名为“雪浪斋”,先生爱石,由此可见。
我们现在来到了龙亭,此亭临池而建,造型奇特,象亭子又象水榭,是亭榭结合的建筑,不太多见。
之所以称为龙亭有二个原因,一是乾隆皇帝曾在亭内召试地方文人,二是该亭顶上有二条龙,因此被称为龙亭。
水池南边有御碑亭,亭内保存乾隆皇帝南巡时所写的六首诗的碑刻,这些诗文表达了他对苏东坡的崇敬和对地方官员的训导。
乾隆皇帝六次巡游江南,四次来常,这些碑文记述了他南巡时的盛况和表达了他对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颂扬。
大家请看,这块碑文上写道:
毗陵驿口驻飞颅,城郭周巡六辔纡。
老幼欢欣称就日,江山风物已勾吴。
勖哉尔牧无胥怠,弱矣斯民未尽愚。
户口实繁盖藏少,隐忧水旱岂能无。
表达了乾隆皇帝来到常州,看到这儿江山秀丽、景物优美,老百姓欢天喜地,心里非常高兴。
鼓励当地官吏要勤勉自己,爱戴老百姓。
同时,也告诫当地官员要增加储备,以防水灾和旱灾。
请大家继续往前走。
可见假山一座。
俗话说,庭院中可以无山,但不可无石。
中国人所欣赏的“石”,非一般之石,不但要怪,还要丑。
掇山常用的石品湖石类居多,体态玲珑通透,表面多弹子窝洞,形态婀娜多姿,多数为石灰岩类。
好的石峰,可用瘦、皱、漏、透来概括。
而眼前的东坡洗砚池,它以白石凿成,长1米,宽0.5米,深0.5米。
只有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才需要这么大的洗砚池。
它原在顾塘桥孙氏馆,地方官员和绅士们知道乾隆很敬仰苏东坡的才学,也为了给万寿亭行官增添一景,以得到皇上的欢心,就将它移到此地。
常州的清代著名诗人洪亮吉诗中“紫藤花开墨池涨,古色斑烂莫相抗”之句的墨池指的就是洗砚池。
而今,洗砚池却让更多的游客缅怀东坡先生的高风亮节。
现在我们去看看公园最主要的古迹—舣舟亭。
“舣舟”二字的意思是“系舟”或“停船”,那么,舣舟亭究竟是为乾隆皇帝还是为苏东坡在这里停船而建呢?
乾隆皇帝和东坡都曾在这里停过船,只不过相差七百多年。
苏东坡担任杭州通判时,出差去镇江,路过常州市时曾在这里系舟野宿。
由于苏东坡在此停过船,后人建亭在此,以示纪念。
在乾隆第二次来常州时,此亭重修过,乾隆还题写了“玉局风流”的匾额。
现在我们见到的亭子是1984年重建的,此亭四角双檐,建于此园最高处,饰有精美砖雕和木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常州最著名的亭之一。
在石柱上有两幅对联大家不妨读一读。
一副是二月江南好风景。
故人此日共清明”另一幅是“舣舟亭畔喜迎东坡居士,洗砚池边笑驻西蜀故人”这两幅对联分别由常州现代书法家钱小山和胡一飞书写。
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御码头,这就是乾隆皇帝当年停泊的地方。
据史载,当时有围墙将行宫团团围住,围墙上还有“皇恩浩荡,万寿无疆”八个大字。
1986年拓宽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段,因舣舟亭临河处改道,形成了一个运河环抱,形似水中月亮的“半月岛”。
两座小岛之间由广济桥相连。
广济桥是常州最古老的明代三孔石拱桥,造型古朴优美。
走过广济桥,映入眼帘的这组雕塑是“情缘常州”。
由中央美院的专家制作而成,取材于东坡与好友的典故。
整个雕塑由东坡像和水系以及石雕碑文组成。
碑刻内容是:
“大江之南兮,震泽之北。
吾行四方而无归兮,逝将此焉止息。
岂其土之不足食兮,将其人之难偶。
非有食无人之为病兮,吾何适而不可。
独徘徊而不去兮,眷此邦之多君子。
”大意为常州处于长江之南太湖之北,我行走四方而没有归宿,誓把这儿当安息地。
难道别的地方不足供养生活?
只是那边的人难以共处,如果不是仅有供食而无朋友,我何处不可安顿呢。
我在这徘徊不肯离去,只是眷恋这城邦里有很多德高望重的君子。
眼前这座高大的建筑就是仰苏阁。
苏东坡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艰辛,但他始终抱着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
既保持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达观胸怀,又始终不放弃对人生的热爱。
千百年来,苏东坡正是以这种豁达洒脱的精神气度影响后人,吸引无数文人大夫的敬仰。
因此在东坡的第二故乡常州,在1994年建仰苏阁以供后人缅怀。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仰苏阁是在这次改造中重建的。
而这座铜雕名为“大江东去”,这组雕像取自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意,整个东坡像踞坐如山、目光深邃。
各位游客,东坡公园的游览到此结束,谢谢!
篇四:
湘子桥的导游词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
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
它是当时广东、福建进京城的必经之路。
讲到这里也许各位来宾会提出疑问,洛阳桥应该在河南洛阳,此桥为何取名洛阳桥呢?
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带居住着夷民主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现在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闽南语,这些中原人士,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他们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象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也因此而命名。
接着我们继续参观蔡襄词。
它始建于宋代,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为清代修建,饲堂大厅中间是蔡襄的塑像,中亭有“万安桥记”碑刻,此碑世称为“三绝”碑。
文章精练,用一百五十三个字记载造桥的时间、年代、桥的长宽、花费的银两,参与的人物等,书法遒美,刻工精致。
此碑为洛阳桥增辉不少。
这碑文由蔡襄自撰自书。
蔡襄字君漠,仙游人,曾两次任泉州知府。
是我国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除了著名的《万安桥记》外,还有藏于河南安阳魏公饲的《昼锦堂记》;福州鼓山的《忘旧石》等碑刻。
除此之外,他还有大量的纸本书法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些作品都反映了他对前人优秀书法精华的吸收。
有古书《评书》认为“追配前人者,独蔡君漠书。
”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化无穷,遂为本朝第一。
由于他大量接受前人的优点,融会贯通,因此蔡襄的书法充满了艺术魁力。
蔡襄的书法作品表现了一种当时文人的气息,他效法过王羲之,颜真卿等,取法争上,超然脱俗,神清气淡,达到古雅优美的境界。
这种境界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在欣赏的同时得到提升。
蔡襄的书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不是重复,因此形成一种新的书法格局。
学古人而泥古,继承前人而创造,使蔡书有了新的美学价值,因此他的书法作品永留书法史册。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这里,请各位来宾自由活动,留影纪念。
篇五:
湘子桥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欢迎来到常州观光旅游。
常州市一座有着2500多年文字记载的文化古城,也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
素来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著称。
他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金三角洲中心,枕长江连太湖,自古享有“中午要辅,江左名区”的美称。
这里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是典型的鱼米之乡。
城后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相传春秋时候,吴王封季札于延陵,西汉时改为毗陵,晋代改为晋陵,南朝时称兰陵,隋文帝时定名为常州至今。
是苏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之一。
向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之誉。
常州有个别称叫龙城,因民间弘智和尚营救龙太子而得来,至今常州还有着五月初五划龙船的风俗。
常州历史上出现过5为皇帝,有2为开国皇帝,分别是齐高帝和梁武帝。
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的赞叹。
常州曾出现过15名状元,11位榜眼,16名叹花,1947个进士。
有写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赵翼。
以恽敬为首的阳湖问派,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词派也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2001年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中华恐龙园、天目湖、天宁寺、茅山等7个4a级景点。
“好山好水好地方,龙城龙园龙文化,古寺古塔古运河,名人名馆名建筑”。
常州市“中国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排名第26位和“中国城市投资环境50优”城市之一,并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可持续发展和全国环保模范试点城市,常州市被国家有关部门名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常州有发达的产业基础,2006年全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8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800美元,实现了以市为单位的全面小康。
常州的物产丰富,有乱针绣、常州梳篦、留青竹等大批特色旅游用品,相信一定会让你留连忘返。
最后祝大家在常州旅游愉快。
东坡公园导游词各位游客,提起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而要提起他与我们常州有何渊源,知道的朋友也许并不多。
东坡先生一生曾11次来到常州,并终老于此。
那么今天,就请各位随我追寻着先生的足迹,走近这位一代文豪。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来到的这个景点—东坡公园,便是苏东坡当年弃舟登岸入城之地。
整个景区是由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和古运河中的半月岛组成,二岛间由这座明代古桥相连。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就请各位随我步入东坡园,开始我们的“怀苏”之旅吧。
东坡园大门上的门环与众不同,常州人对东坡先生则更敬爱有加,修建门庭时,特以龙子护门,日夜守护先生正气。
进入洞门,大家请细看,迎面白墙分隔为抑景、洞门作框景、漏窗为借景,并以廊相连,配以松石花木,层次有致。
而眼前这组湖石小品,名曰:
“三苏苑”。
主峰后的松、梅、竹为“岁寒三友”,与前面这三座湖石相呼应
好了,各位游客,请大家随我穿过洞门,我们前去怀苏庭。
故名思意,这庭中景色是与东坡息息相关,让人有触景而怀苏之情。
而我们眼前这块湖石之上的“雪浪”二字,东坡在扬州曾得奇石一块,其纹路皱折如长江风浪,洁白无瑕,遂名“雪浪石”,又将其书斋改名为“雪浪斋”他定居常州藤花旧绾后,为答谢杭州径山寺长老前来探望之情,落款中署名“雪浪翁苏轼”。
庭中的两株玉兰,其花芽似蘸满浓墨的毛笔,支支坚挺,满树玉兰,乍看之下,犹如笔林。
苏东坡诗词书画全面发展,一直受到中国人民的敬仰。
庭中的桂花,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