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5195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docx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docx

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

教学目的 

   一、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二、背诵全词。

   教学设想

   一、教时:

1课时。

   二、重点与难点:

诗词欣赏与评价。

   三、学法指导:

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四、教具准备:

   1.投影片

   2.录音带:

范读带、配乐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

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

他生前同意并公开发表的诗词有39首,其中,以“沁园春”为词牌的长调(91字以上)只有两首。

初中我们学习了《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长沙》。

   (板书课题)

   2、简介词的知识:

词,又称长短句。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有词牌,又称词调。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

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沁园春:

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二、诵读鉴赏

   1、整体感知,熟悉内容

   ①播放范读录音磁带,听范读正音:

舸、寥廓、峥嵘、稠、遒、遏

   ②生齐读,熟悉内容

   2、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长沙》是一首记游之作,它的突出特点是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

读这首词就要从整体感受抒情形象入手,理清思路。

   ①默读圈点,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词。

   明确:

立、看、怅、问、携、忆、记

   ②理清思路:

(见预习提示)

   明确:

上阕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

   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暗答了上阕的提问。

   ③初步概括形象特征:

(外观其行,内察其心)

   明确:

独立深思,忆旧言志。

   ④自由朗读,试行背诵。

(记关键词顺着思路背)

   检查背诵,若不能背,说明原因可能是没有进入意境;若能背,指出还要深入体会,具体把握情感特征。

   3、鉴赏评价

   理清了思路,初步感受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后,我们还要深入体会,具体把握情感特征。

   ①联想设疑,制造悬念:

   前3句的正常语序为——寒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诗歌语言常用变序,这里将“独立”置前,“独立”这个词,好像不符合毛泽东豪迈、潇洒的个性,是不是降低了词的格调?

增强了表现力。

它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现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更激发读者生发种种想象与联想:

   孤独的诗人最见个性。

李白“独坐敬亭山”闲适,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隐逸,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超脱,那么诗人“独立”橘子洲头,又要表达怎样的情思呢?

   在“寒秋”的氛围中,联系“长沙”、“湘江”,我们会想见屈原“哀秋冬之绪风”,宋玉“悲哉秋之为气”,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审言“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湘江北去,诗人南下——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参见P171注释①背景说明),是不是也要抒悲秋之情呢?

   ②了解抒情方式,体会深情

   要深入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情感特征,我们有必要了解诗词的抒情方式常识。

(参见练习三提示:

抒情诗词有的直抒激情,有的通过写景、状物、记事、写人来抒发感情。

)就《长沙》的内容而言,有借景抒情,有直抒胸臆,有怀人忆事抒情。

那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借景抒情、哪些地方是直抒胸臆、哪些地方是怀人忆事抒情?

   明确:

上阕“看”统领的7句是借景抒情,“怅”、“问”是触景生情,直抒胸臆;下阕的“携”、“忆”、“记”表明是怀人忆事抒情。

   A.“看”统领的借景抒情写到哪些景物?

   明确:

山、林、江、舸、鹰、鱼:

万类。

   体会到怎样的意境?

   讨论提示:

红叶、绿水、鸟飞鱼跃,这些景物单独看上去也很平常,我们可以联想到一些诗文名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吴均《与朱元思书》)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从唐僧玄览诗中化出的名句,见初中课文《鸟飞鱼跃的联想》)但诗人眼中之景,意象密集,组合有序,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有分有总。

并从数量(万、百)、范围(遍、漫),色彩浓度(尽染、碧透),运动力度(争、击、竞)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征。

如果让你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毛泽东眼中的秋景的特点,应该怎么说呢?

(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美不胜收)

   明确: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是一幅色彩瑰丽的图画,晚秋静穆的伟大中律动着勃勃的生机,扫尽千古悲秋之气。

   从这壮阔的深秋意境中,我们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呢?

   提示:

假如是一个消极悲观的诗人,面对同样的景物,可能是这样的感叹:

   山如人意懒,石似我心空;

   水流无情,逝者如斯;

   黄叶飘零,生命终结;

   苍鹰孤独地盘旋,小鱼无力地漂游;

   不是万类竞自由,而是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

   明确:

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对大自然中万类生物的激情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家国命运的由衷关怀。

(板书:

诗人、关怀天下)

   朗读提示:

要想象画面,进入意境,读出关注热爱的积极情感。

(板书:

读出关注)

   B、“怅”、“问”直抒胸臆

   诗人立而观景,借景抒情,蓄积的情感终于爆发为直白的发问,升华为哲理的思索。

这时候,站在我们面前的已不是一般的游人,也不是普通的诗人,而是一个关怀天下的哲人。

(板书:

哲人)

   朗读提示:

要读出深思。

(板书:

读出深思)

   C、“携”、“忆”、“记”怀人忆事

   深沉的思索自然唤起了诗人对年青时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动的思念和追忆,那是怎样的人和事呢?

   放投影片,补充事实,印证词意: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

   a.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

   b.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

   五四时期,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

   c.1915年9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

   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这首词用诗的语言形象地概括了那段往事。

   讨论:

“携”、“侣”“同学”表明人物关系亲密团结。

   “峥嵘”、“稠”表明时代特点,艰难时世反衬人物的奋发有为。

   “恰”引起的铺叙表明人物的气质禀赋、精神状态和战斗行动。

   “粪土”形象不美,表现对军阀官僚的蔑视恰到好处。

   “中流击水”写尽豪情壮志,意味深长,令人联想到“中流砥柱”。

   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中,我们联想到怎样的形象呢?

   提示:

想其人忆其事,我们看到的既非古代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非当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赌明天”。

倒令我们想起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更令我们想到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

   明确:

忆的是“同学”、“书生”,站在我们面前的分明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斗士(板书)。

   朗读提示:

要读出情志(板书)。

   三、整合小结

   综观全词,造像写意,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游人;借景抒情,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诗人;深沉发问,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哲人;怀人忆事,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斗士。

   鉴赏方法:

诵读入境,抓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形象;了解抒情方式,体会情感特征。

   依据朗读提示,朗读全词,读出感情。

   四、赏读结束

   放投影片毛泽东诗词手迹,听配乐朗诵带。

   请朗诵水平好的同学朗读全词,要求读出感情

   五、练习

   1、全诗的\"诗眼\"是什么?

   明确: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炼字炼意(体会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好处。

   ①、独立寒秋

   \"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②、层林尽染

   \"染\"字用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

   ③、鹰击长空

   \"击\"字显示出雄鹰展翅奋发,搏击大气的强劲有力。

   ④、鱼翔浅底

   \"翔\"字写出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

   ⑤、万类霜天竞自由

   3、背诵这首词。

体味词中的思想感情、精妙词句和开阔意境。

   附:

板书设计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读出形象——立——造像写意——游人独立深思

   读出关注——看——借景抒情——诗人关怀天下

   怅

   读出深思——问——直抒胸臆——哲人忆旧言志

   携

   读出情志——忆——怀人忆事——斗士主宰沉浮

   记诵读关键词?

思路?

抒情方式形象情

 

   雨巷教案戴望舒

教学过程 :

一、走近雨巷,留神初读

1、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再别了康桥,熬过了《黑八月》,现在,让我们走进江南的雨巷,体验诗人戴望舒独自在雨巷彷徨的情景,然后走进中央电视台转播大厅,聆听《雨巷》诗朗诵。

2、播放视频:

江南雨巷、《雨巷》诗朗诵

3、齐读课文,留心下边三个问题:

    ①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②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

    ③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诗?

4、讨论明确:

①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生1:

这是一首爱情诗。

    生2:

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屏幕显示作者简介]:

戴望舒,现代派诗人。

前期的诗轻盈流丽,重象征、意象,追求诗意的朦胧、含蓄。

后期的诗,因受抗战激发,诗风变得厚重、刚健,语言也更为洗练纯朴。

  时代背景: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

当时作者为了逃避国民党反动派的抓捕,避居于家乡松江。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从“五四”运动中激昂地飞腾起来的理想,同淹没于血泊之中的1925~1927年大革命现实相脱节的悲剧感,表现了诗人热切追求理想与所求不可得的惆怅。

虽然字面上写的是“我”对丁香一般的姑娘的追求,但其实是诗人恋爱情绪和政治情绪的契合,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和对民族/国家的政治担忧相结合,并不是一首单纯的爱情诗歌。

  《雨巷》是用象征手法写的一首抒情诗。

②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

[学生回答后,屏幕显示]:

诗中写了油纸伞、我、雨巷、 丁香花、丁香姑娘、篱墙等意象。

③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诗?

生1:

我喜欢“她是有  /  丁香一样的颜色,  /  丁香一样的芬芳,  /  丁香一样的忧愁,  /  在雨中哀怨,   /  哀怨又彷徨;”这句诗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丁香姑娘美丽的外貌、高尚的品格,忧愁的心境。

“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黑暗的现实中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生2:

“撑着油纸伞, 独自  /  彷徨在悠长、悠长   /  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逢着  /  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我希望飘过   /  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

”前后呼应,富有音乐感、节奏美。

生3:

“到了颓圮的篱墙,  /  走尽这雨巷。

”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背景是黑暗的。

二、徜徉雨巷,品味精读

1、理清思路[学生口头回答,屏幕逐步显示下边内容]:

我 希望逢着   丁香姑娘   走近     我

      (追求)                   飘过      我身旁

                                         到了      篱墙

  (照应)                              

                                            走尽      雨巷……

我    希望飘过  丁香姑娘

(继续追求)

讨论后归纳:

我是一个有所追求的青年。

2、品味语言[屏幕显示下边词语]:

我:

  独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

雨巷:

  悠长、寂寥、颓圮、哀曲、丁香姑娘:

  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尽、消散了……

[教师口头提示]:

这些词语是表示动作、情绪、物态的,选出你认为用得很好的来说说。

[学生答问]:

“希望”,写出了作者是有所追求的人。

“结着愁怨”,说明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样,有着忧愁,是为理想不得实现而忧愁。

“悠长、悠长”写出了道路的漫长,“独自”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那个年代的迷惘。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写丁香姑娘外表的美丽,气味的芳香,象征着诗人理想的美好、高洁。

“走近”“飘过”“到了”“走尽”“消散了”等词语,写丁香姑娘飘然而来,又飘飘而去,象征着理想的缥缈、空虚,由此可知诗人的伤感、迷惘。

3、把握特色[学生讨论后,屏幕显示参考答案]:

①朦胧、含蓄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

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②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

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三、走出雨巷,拓展研读

1、说说丁香姑娘形象

[学生回答]:

生1:

丁香姑娘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形象,既是生活中可能遇到的,

也是作者驰骋艺术想象所产生的艺术形象。

生2:

作者描写她的颜色、芬芳,希望丁香姑娘的外表和内心都是很美丽的,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就是要像丁香姑娘一样的美好。

生3:

“寂寞”、“走尽、“像梦一样的飘过”,说明丁香姑娘就像美好的理想难以实现,缥缈、迷茫。

生4:

丁香姑娘是一种象征性的。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人就把丁香作为愁心的象征。

丁香姑娘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愁心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教师归纳,屏幕上显示下边的文字]:

她美丽,高洁、飘缈、哀怨,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

(仅供参考)

2、布置作业 

题目:

《雨巷》已谱成歌曲,改成歌词的文字与原诗略有不同,欣赏歌曲之后,找出改动的地方,书面写出对此改动的看法。

(课内欣赏歌曲,课后写到语文作业 本上)

3、学唱歌曲

播放视频:

《雨巷》歌(刘天华作曲,罗京、虞梦唱),学生跟随着吟唱。

4、小结

这节课我们阅读欣赏了戴望舒的《雨巷》,初读课文,了解了它是一首有象征意义的抒情诗,写了六个意象;进一步品味精读,理清了作者的思路,品味了诗歌的内容,把握了诗歌的特色;同学们联系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经历来分析丁香姑娘形象,最后,同唱《雨巷》歌,得到了美的享受。

通过练习和课外阅读,我们的学习会进

一步拓展延伸。

今后阅读欣赏时歌时可按照“初读、精读、研读”这三个步骤来进行。

下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

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

新诗的鉴赏。

 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教学难点 :

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欣赏法  问答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使用:

录音机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 。

 

上高中的第一天,我们好多同学离开了家。

这就是离别。

当然是暂时的离别。

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经历更多更另人伤感的离别。

由“离别”这个话题,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歌。

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时候我们学过的关于离别的诗歌有哪些。

 

(学生思考,发言。

)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分享。

 

关于“别”的诗歌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 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师: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再别康桥》,是谁别谁?

 

答:

徐志摩别康桥 

师:

对。

那么,这首诗展示的,又将是怎么样的“别”呢?

我们都知道,感情越深,离别越难。

诗人与康桥到底有着怎样的情分?

我们来了解康桥与徐志摩。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同学先讲,老师补充)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

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

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

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 脚下,时年35岁。

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

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三、学生齐读。

四、整体构思与思路       

1、提问: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

依依惜别的感情,也就是《再》中的“别”。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2、刚才我们提到了很多关于别离的诗歌,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

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

3、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

用康桥太直接,这样更诗意。

启发:

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可能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写,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 意象的选择新颖,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一种清新飘逸之感。

五、赏析诗歌的音乐美与建筑美。

指名一名同学单独朗读。

(带着感情的)

教师评价:

读的很美,为什么呢?

因为同学对诗歌的感觉到位。

这首诗歌本身很美。

《再别康桥》是首新格律诗,新格律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是指在韵律方面给人的美;绘画美是指描写的内容方面给人的美;建筑美是指外观整齐,给人建筑的美感。

)而徐志摩是十分赞成这种观点的。

他的诗歌也具有这种美,《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㈠音乐美。

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这两节有什么特点?

明确: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相似,结构上也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

这种方法叫做“回环往复”,在诗经中就叫做“复沓”。

我们在《雨巷》中就接触过的。

这样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也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

(板书:

回环往复)

2、韵律和谐。

启发:

①《雨巷》是压韵了的,而且是一韵到底,那么这首诗压韵了没有?

(有)

      ②请同学找出韵脚。

韵脚为:

来,彩 ;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③每一小的节2、4句压韵,节节换韵。

诗人追求的是诗歌韵律跳动的美感。

(板书:

韵律和谐)

3、诗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

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

㈡建筑美。

1、同学们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

(7)

2、每一节有几行?

(4。

显得很匀称)(板书:

节的匀称)

3、每一行的字数是不是都一样的?

(不一样。

每一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有八个字,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每一节都两两错落有致,更加突显节的匀称。

)(板书:

句的整齐)

㈢学生默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和诗歌中的依依惜别的感情。

六、绘画美。

㈠找出意象。

1、好。

同学们看看,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徐志摩?

——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清泉。

2、这些美景都集中在第2、3、4节,我们先来看第2节。

请一位同学朗读。

㈡金柳。

1、这一节写的是柳。

那么在诗人的眼里,“柳”是什么柳?

其“影”又是什么影?

柳是“金柳”,影是“艳影”。

我们经常说“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在夕阳中。

夕阳照射下柳树变成了金色的。

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新娘的美也就是柳树的美,新娘是少女最美丽的时候,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而新郎对新娘的爱也就是作者对康桥的爱,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2、如果不是“金柳”,而是苍松翠柏,那么还能不能说是“新娘”,为什么?

——不能。

因为“金柳”才有新娘的那种柔美,而苍松翠柏是阳刚之美。

3、为什么不说朝阳中的新娘?

——夕阳中的新娘是带着忧愁的,和离别的气氛吻合,而朝阳中4的新娘太朝气蓬勃了,情调不合。

夕阳中的新娘带着忧愁?

新娘?

忧愁?

不是新娘带着忧愁,是离别……反正我觉得夕阳中的新娘好。

朝阳中的新娘是带有力量的,喷薄而出的,夕阳中的新娘是温柔的,而且夕阳映红了她的脸庞,她的脸上飞上了红晕,是羞涩的。

4、为什么要选择柳树而不是其他的树?

难道是康桥边只有柳树?

——不是。

柳这种植物是特别的,读一读它的名字:

柳——留。

柳在中国的传统中的意思等于留。

中国古代就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在送别诗中柳是常见的意象。

比如“客舍轻轻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而且柳树下垂的枝条,风一吹就像在挥手告别。

原来不仅是徐志摩不想离开,河畔的金柳也不愿他离开。

5、金柳的艳影明明是在波光里荡漾,诗人为什么说“在我的心头荡漾”?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在我的心头荡漾”,无非是说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难以忘怀,表达了诗人对康桥喜爱之情。

㈢青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