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及其历年考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7453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东阳马生序》及其历年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送东阳马生序》及其历年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送东阳马生序》及其历年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送东阳马生序》及其历年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送东阳马生序》及其历年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送东阳马生序》及其历年考题.docx

《《送东阳马生序》及其历年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东阳马生序》及其历年考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送东阳马生序》及其历年考题.docx

《送东阳马生序》及其历年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

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

(2)。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3)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4)。

录毕,走(5)送之,不敢稍逾约(6)。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7),益慕圣贤之道(8)。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9),尝趋(10)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11)。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12)。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3),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14),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15),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16)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17)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18)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19)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20)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21),以衾(22)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23)日再食(24),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25),戴朱缨宝饰(26)之帽,腰白玉之环(27),左佩刀,右备容臭(28),烨然(29)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30)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31),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32)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33)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34)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35),县官日有廪稍之供(36),父母岁有裘葛之遗(37),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38)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39),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40)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41),生以乡人子谒(42)余,撰长书以为贽(43),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44)。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简介: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四部从刊》本).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时,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人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本课只节选了序文的前半部分。

在这部分中,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就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作者对马君则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

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终于有所成就。

注释:

(1)东阳:

今浙江东阳县,当时与潜溪同属金华府。

马生:

姓马的太学生,即文中的马君则。

序:

文体名,有书序、赠序二种,本篇为赠序。

(2)余:

我。

嗜(shì是)学:

爱好读书。

(3)假借:

借。

(4)弗之怠:

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

弗,不。

之,指代抄书。

(5)走:

跑,这里意为“赶快”。

(6)逾约:

超过约定的期限。

(7)既:

已经,到了。

加冠:

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年。

  (8)圣贤之道:

指孔孟儒家的道统。

宋濂是一个主张仁义道德的理学家,所以十分推崇它。

  (9)硕(shuò朔)师:

学问渊博的老师。

游:

交游。

  (10)尝:

曾。

趋:

奔赴。

  (11)乡之先达:

当地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

这里指浦江的柳贯、义乌的黄溍等古文家。

执经扣问:

携带经书去请教。

  (12)稍降辞色:

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辞色,言辞和脸色。

  (13)援疑质理:

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14)叱(chì赤)(咄duō夺):

训斥,呵责。

  (15)俟(sì四):

等待。

忻(xīn新):

同“欣”。

  (16)卒:

终于。

  (17)箧(qiè窃):

箱子。

曳(yè夜)屣(xǐ喜):

拖着鞋子。

  (18)穷冬:

隆冬。

  (19)皲(jūn军)裂:

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20)僵劲:

僵硬。

  (21)媵人:

陪嫁的女子。

这里指女仆。

持汤沃灌:

指拿热水喝或拿热水浸洗。

汤:

热水。

沃灌:

浇水洗。

  (22)衾(qīn钦):

被子。

  (23)逆旅主人:

旅店主人。

  (24)日再食:

每日两餐。

  (25)被(pī披)绮绣:

穿着华丽的绸缎衣服。

被,同“披”。

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26)朱缨宝饰:

红穗子上穿有珠子等装饰品。

  (27)腰白玉之环:

腰间悬着白玉圈。

  (28)容臭:

香袋子。

臭(xiù):

气味,这里指香气。

  (29)烨(yè页)然:

光采照人的样子。

  (30)缊(yùn)袍:

粗麻絮制作的袍子。

敝衣:

破衣。

  (31)耄(mào帽)老:

年老。

八九十岁的人称耄。

宋濂此时已六十九岁。

  (32)幸预:

有幸参与。

君子指有道德学问的读书人。

  (33)缀:

这里意为“跟随”。

  (34)谬称:

不恰当地赞许。

这是作者的谦词。

  (35)诸生:

指太学生。

太学:

明代中央政府设立的教育士人的学校,称作太学或国子监。

  (36)县官:

这里指朝廷。

廪(lǐn凛)稍:

当时政府免费供给的俸粮称“廪”或“稍”。

  (37)裘(qiú球):

皮衣。

葛:

夏布衣服。

遗(wèi位):

赠,这里指接济。

  (38)司业、博士:

分别为太学的次长官和教授。

  (39)非天质之卑:

如果不是由于天资太低下。

  (40)流辈:

同辈。

  (41)朝:

旧时臣下朝见君主。

宋濂写此文时,正值他从家乡到京城应天(南京)见朱元璋。

  (42)以乡人子:

以同乡之子的身份。

谒(yè夜):

拜见。

  (43)撰(zhuàn赚):

同“撰”,写。

长书:

长信。

贽(zhì至):

古时初次拜见时所赠的礼物。

  (44)夷:

平易。

  (45)“谓余”二句:

认为我是在勉励同乡人努力学习,这是说到了我的本意。

  (46)诋:

毁谤。

际遇之盛:

遭遇的得意,指得到皇帝的赏识重用。

骄乡人:

对同乡骄傲。

(47)归见:

回家探望。

译文: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

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常常从有书的人家借来看,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定日归还。

天气非常寒冷,砚池里的墨水都结成了冰,手指不能够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书。

抄写完毕,跑着送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大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后来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名人与自己交流学习,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我站在旁边服侍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老师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敬,礼数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答复;等待到他高兴的时候,就又向他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笨,终于有所收获。

[3]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刮着猛烈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大雪,脚上皮肤冻裂却不知道。

到了学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着热水浇洗,用被子给我盖好,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在旅店里,主人一天供我吃两顿饭,没有鲜美肥美的滋味可以享受。

跟我住在一起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佩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的样子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了。

大概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就是这样。

[3]

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成就什么事业,还有幸在朝中做官,承蒙天子恩宠的光泽,追随在公卿大人们的身后,每天在旁边陪坐,准备回答众人的咨询,即使公卿的姓氏名字很尊贵,四海之内也有人把他们称呼错了的时候,况且他们的才能远远地胜过我了呢?

[1]

现在诸位学生在太学学习,每天都享用朝廷供给的伙食,每年都享用到父母供给的皮衣和布衣,再也没有受冻挨饿的忧患了;坐在高大的房子下面诵读诗书,再也没有到处奔走求学的辛苦了;有太学里的教官给你们当老师,再也不会有提问而不告诉,求解答却没有结果的情况了。

凡是你们应该有的书,全都集中在这里,再也不必像我那样亲自动手抄录,要向众人借取,才能看到书的情况了。

太学的学生中,如果有学业不精进,道德修养不好的人,那就不是天资低下不如人,而是不如我那么专心致志地学习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错呢!

[1]

东阳的马生君则,在太学已经学习二年,同辈的人十分称赞他德才兼备。

我在京都去上朝时,马生以同乡人之子的名义拜谒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初次拜见长者的礼物,言辞极为畅达;和马生讨论分辩问题时,马生说话的神态谦和,脸色平易近人。

马生说自己年少时,在学习上用心很辛苦,这样的学生才称得上是好学生啊!

马生即将回乡去见自己的亲人了,我因此把求学的艰难写下来并告诉给晚辈。

说我勉励同乡人刻苦学习,就正合我的一番心意;如果歪曲我的本意,夸耀自己的运气好,而在同乡人面前自高自大的话,哪里是明白我的心意所在呢!

5、解释加点的词(4分)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俟其欣悦()

(3)于是遂就书()(4)吾徒相教()

6、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7、宋濂和邴原小时候都是家贫好学,但他们的求学态度有什么不同?

(2分)

8、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什么?

(3分)

9、读了上面两则短文,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3分)

5、

(1)借

(2)等待(3)于是,就(4)白白地(每个1分,共4分)

6、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6、

(1)(我)曾经走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2)我一来仰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

(每小题2分,共4分。

7、宋濂,目的性明确,主动借书抄录阅读,拜访名师,虚心求教。

而邴原,中是被动地等待机会,只有遇到富有同情心的教师,才能得到学习的机会。

(2分。

8、

(1)具有伯乐之慧眼,

(2)富有同情心,(3)能把孔子关于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主张作为办学方针的可贵精神。

(3分。

能答出两点,即可得3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9、

(1)为自己的学习创造条件,

(2)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学习条件,(3)学习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辛的过程,应有恒心和毅力。

(3分。

能抓住一点联系实际进行阐述,自圆其说即可得分)

2.黄冈市(09湖北省)(五)【阅读古典文化】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1—24题。

(12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①,母贫无依。

再适长山朱氏②。

既长,知其世家③,感泣辞母,去之南都④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颤(zhān)粥不充⑤,日昃(zè)⑥始食,遂大通六经⑦之旨,慨然⑧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

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孤:

幼年丧父谓之孤。

②再适长山朱氏:

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

③世家:

身世。

④南都:

地名。

⑤颤粥不充:

颤,稠粥。

充,充足。

⑥日昃:

太阳偏西。

⑦六经:

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

⑧慨然:

形容慷慨激昂。

2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腰白玉之环()

(2)同舍生皆被绮绣()

(3)媵人持汤沃灌()(4)感泣辞母()

22.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足肤皲裂而不知②范仲淹二岁而孤

B.①当余之从师也②去之南都

C.①以衾拥覆②辄以水沃面

D.①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②其如土石何(选自《愚公移山》)

23.翻译句子(2分)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译文:

24.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渎,从文段中来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宋濂是:

①,乙文范仲淹是:

②。

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

③、

(要求填写两个)。

(4分)

21.

(1)用作动词,“腰佩”或“腰上佩带”;

(2)通“披”,“穿”或“穿着”;(3)热水;(4)辞别。

(答出意思即可,每小题l分,共4分。

22.C(A①连词,“却”;②连词,“就”。

B①助词,取消独立性;②动词,“到”。

C①和②都是介词,都当“用”讲。

D①人称代词,“他们的”;②加强反问语气。

)(2分)

23.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

(2分,大意正确l分,关键词语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

24.①以读书为乐(有极强的求知欲望)(1分)②因感恩慈母,承担家庭责任而读书(1分)③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画荻凿壁等(要求填写两个,一个1分)

3.荆门市(09湖北省)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0——12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子

B.右备容臭:

气味,这里指香气。

C.腰白玉之环:

腰佩,用作动词

D.媵人持汤沃灌:

热水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久而乃和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今虽耄老,未有所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今诸生学于太学受任于败军之际

D.以衾拥覆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段将“余”与“同舍生”的求学对比,表现作者求学勤艰,乐以忘忧。

B.选文第二段用排比写“同舍生”求学之便,强调了天资和求学条件的重要性。

C.选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

D.作者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感情真挚诚恳。

Sectiontargeting

三、(9分,每小题3分)

10.A11.C12.B

4.南充市(09年四川省)(四)文言文比较阅读,完成24—28题(共10分)

[甲]既加冠,益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宋濂昨饮酒否?

坐客为谁?

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

“诚然,卿不朕②欺。

”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帝问其故,对曰: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

注:

①帝:

指明太祖朱元璋。

②朕(zhèn):

皇帝自称。

24.给加点字注音(2分)

叱咄()翌日()

2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

(2)色愈恭,礼愈至至:

(3)濂具以实对具:

(4)间问群臣臧否臧否:

26.下面含有词类活用的一句是()(2分)

A.帝密使人侦视B.坐客为谁?

C.卒获有所闻D.善者与臣友

27.翻译下面句子。

(2分)

诚然,卿不朕欺。

28.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文学家。

[甲]文表现宋濂的品质;[乙]文表现宋濂的品质。

(2分)

duōyì

(1)动词,担忧、忧虑的意思

周到、到位

同“俱”,都,完全

好坏优劣

26、D

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

勤奋好学,尊敬老师实事求是,荐人唯贤

5.绍兴市(09浙江省)

(二)(8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媵人持汤沃灌()

(2)同舍生皆被绮绣()

(3)腰白玉之环()(4)余则袍敝衣处其间()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句子: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翻译:

14、文中写“同舍生”的目的是什么?

(2分)

(二)12、

(1)热水

(2)通“披”,穿(3)腰挂,作动词(4)破

13、(我)寄住在旅店里,店主每天提供两顿饭食,(我)从没享受过鲜鱼肥肉的好滋味。

14、通过对比,①反衬自己求学生活之艰苦,②同时也突出自己求学信念之坚定。

6.太原市(09山西省)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

(13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兵十万。

会有土寇②,自练乡兵与之角③。

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⑤成,水大至,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

“古人岂欺我哉?

”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经年:

一年左右。

②土寇:

土匪。

③角:

战斗。

④洫(xù):

沟渠。

⑤甫:

刚。

9.甲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借书和的学习经历;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郁而死的原因是打仗失败和。

(2分)

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余幼时即嗜学嗜:

(2)走送之走:

(3)自谓可将兵十万将:

(4)会有土寇会: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恒独步庭阶,曰:

“古人岂欺我哉?

1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乙文中的刘羽冲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9.抄书治水失败

(评分说明:

大意对即可。

每空1分,共2分)

10.

(1)特别爱好(或“喜欢”、“爱好”)

(2)跑(3)率领(或“带领”)(4)适逢,正赶上

(评分说明:

结合语境理解正确即可。

每小题1分,共4分)

11.

(1)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

(2)(他)常常独自在庭院(台阶)散步,说:

“古人难道在欺骗我吗(或古人怎么能欺骗我呢)?

(评分说明:

翻译通顺、完整,大意对即可。

每个分句1分,每小题2分,共4分)

12.示例:

刘羽冲是一个喜欢读书但做事不切实际的人。

他虽然潜心研读古代的兵书和水利书,但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之中,结果屡遭失败,抑郁而死。

(评分说明:

言之成理即可。

具体谈“读书”的意思1分,具体谈“不切实际”的意思1分,语言表达1分,共3分)

7.威海市(09山东省)阅读下列甲、乙两个语段,完成7——11题。

(12分)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①之供,父母岁有裘葛②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①廪稍:

官府发给的粮食。

②葛:

夏天穿的衣服。

③天质:

天资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②黑质而白章

B.①色愈恭,礼愈至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①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②诚宜开张圣听

D.①不必若余之手录②若皆罢去归矣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①余因得遍观群书②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C.①今诸生学于太学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①不必若余之手录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9.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段文字均选自《送东阳马生序》,“序”是一种文体,分“书序”和“赠序”。

B.甲段文字作者叙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以此来勉励东阳马生。

C.甲、乙两段文字中作者与诸生的学习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从甲、乙两段文字来看,学习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客观条件的优越。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3分)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1.从学习的角度,谈谈上面两段文字给你的启示。

(3分)

7.C(2分)8.A(2分)9.A(2分)

10.(共3分)(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没有养成的,那么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意思对即可)

11.(共3分)答案要点:

勤奋刻苦,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虚心好问,专心致志。

(每点1分,答对3点给3分)

Sectiontargeting

8.云南省(0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