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红外测温及其缺陷处理管理规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77444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红外测温及其缺陷处理管理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设备红外测温及其缺陷处理管理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设备红外测温及其缺陷处理管理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设备红外测温及其缺陷处理管理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设备红外测温及其缺陷处理管理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红外测温及其缺陷处理管理规定.docx

《设备红外测温及其缺陷处理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红外测温及其缺陷处理管理规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备红外测温及其缺陷处理管理规定.docx

设备红外测温及其缺陷处理管理规定

设备红外测温及其缺陷处理管理规定

一、总则

为保证高温季节和高峰负荷期间设备和电网的安全运行,提高红外检测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根据《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针对配电网实际悄况,制定红外测温管理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配电工区所辖的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配电设备的红外检测工作。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主要包括电气设备红外检测诊断工作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要求及过热缺陷的判别方法。

规定适用于各电压等级中具有电流、电压致热效应或其他致热效应的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电力电容器、避雷器、母线、导线(接头)、低压电器及二次回路等。

三、技术要求

㈠人员要求

电气设备红外诊断是直接为保证电力安全生产服务的一项带电检测技术,从事电气设备红外检测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1.了解红外成像诊断技术的基本条件和诊断程序,熟悉红外成像仪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性能,应认真阅读红外测温仪使用说明书,熟悉掌握仪器的操作程序和调试方法。

测温时,应根据红外测温仪的使用要求,对不同的被测设备材料,采用不同的发射率,以保证测温的准确性。

2.红外测温是技术性较强的丄作,测试人员应接受有关的红外检测技术的培训,持证上岗。

3.了解被检测设备的结构特点、外部接线、运行状况和导致设备故障的基本因素等。

4.测试人员应具有一定现场工作经验,熟悉并能严格遵守电力生产和工作现场的有关安全规程。

㈡检测环境要求

1.被检设备是带电运行设备,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符合安规及有关安全规定)尽量移开视线中的遮挡物如绝缘罩、门和盖板等。

2.环境温度一般不宜低于5°C、空气湿度不大于85%o

3.不应在有雷、雨的情况下进行,风速一般不大于5m/s。

雾、雪的情况下不宜进行。

4.气候为阴天、多云为宜,最好在夜间进行,晴天检测要避开阳光直接照射或反射入镜。

在室内检测避开灯光的直射,室内最好闭灯检测。

5.检测电流致热型的设备,最好在设备负荷高峰状态下进行,至少不低于额定负荷的30%o

㈢诊断方法

1.表面温度判断法

根据测得的设备表面温度值,对照GB/T11022-1999《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中,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各种部件、材料和绝缘介质的温度和温升极限的有关规定(见附录二),结合环境气候条件、负荷大小进行分析判断。

2.相对温差判断法

当设备接头超温时,还应采用相对温差对超温性质作进一步判断。

相对温差:

两个对应点之间温差与较热点温升之比的百分数。

相对温差可用下式求出:

2(T-T.)/(T-K)X100%o式中:

门一发热点的温度;匸一正常相对应点的温度;T。

一环境参照体的温度。

当相对温差值小于80%时,一般应作为三类缺陷处理;当相对温差值大于等于80%但小于95%时,应作为二类缺陷处理;当相对温差值大于等于95%,应作为紧急缺陷上报。

对电流致热的设备,采用相对温差判断法可减小设备小负荷下的缺陷漏判。

3.同类比较判断法

根据同组三相设备间对应部位的温差进行比较分析。

一般情况下,对于电压致热的设备,当同类温差超过允许温升值的30%时,应定为重大缺陷。

4.图像特征判断法

根据同类设备的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的热图像判断设备是否正常(利用软件进行分析)。

5.诊断判据

5.1电流致热的判据(见附录一)

5.2电压致热的判据(见附录二)

四、红外缺陷的管理

运行班为配电工区设备红外测温的责任班组。

红外检测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应执行有关红外检测工作的各项标准、规章、制度,制定红外检测诊断工作计划并报工区监督实施,编写年度总结报告,负责电力设备红外检测诊断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工作,负责红外仪器的保管、使用和校验比对管理工作,发现重大缺陷及时向工区领导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供领导决策,确定重大过热缺陷的预防对策预案。

㈠缺陷管理:

红外检测发现的设备过热缺陷同其他设备缺陷一样,纳入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范围,按照设备缺陷管理流程进行处理。

红外测试人员应对测温记录根据各种不同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并根据设备发热的发展情况、设备在系统中的地位、设备负荷大小、环境温度、是否影响对用户的供电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将结果以规定的报表方式报工区领导以便做出处理安排。

根据过热缺陷对电气设备或运行的影响程度,一般分成三类:

一般缺陷:

指设备存在过热,有一定温差,温度场有一定梯度,但还不会马上引起事故,一般要求记录在案,注意观察其缺陷的发展,利用停电检修机会,有计划的安排试验检修消除缺陷。

重大缺陷:

指设备存在过热,程度较重,温度场分布梯度较大,温差较大,应尽快安排处理。

电流致热的设备应降低负荷电流,电压致热的设备应安排其它测试手段,确认缺陷性质后,立即消缺。

紧急缺陷:

指设备最高温度超过GB/T11022规定的最高允许温度,应立即安排处理。

电流致热的设备应立即紧急降低负荷电流,电压致热的设备应立即安排其它试验手段,确定缺陷性质,立即消缺。

电压致热的设备缺陷一般定为重大缺陷和紧急缺陷。

㈡电气设备的红外检测周期

正常运行的配电设备应遵循检修和预试前普查、高温高负荷等特殊情况下的巡查相结合的原则,一般每年检测不少于2次(一般在夏季和冬季高温和高负荷季节)。

新建、扩改建或大修投运的电气设备,红外检测应在投运后,不超过1个月内进行(最早不少于24小时),并对避雷器、电容器、互感器、断路器、变压器、套管等进行精确测温,对原始数据及图像进行存档。

对变压器、开关等设备大修前,应进行红外检测,为检修提供指导。

每年必须对避雷器、电容器、互感器、断路器、变压器、套管等电压致热的设备进行一次精确测温,做好记录,并存入红外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

对运行环境差、设备老旧及缺陷设备应缩短周期,重大事件、重大节日、设备负荷突然增加或运行方式改变等需增加设备测温次数。

㈢数据管理

电气设备的红外检测作为设备缺陷检测手段之一,其测试记录和诊断报告、检修报告应详细、全面、妥善保管,并建立诊断数据库。

红外检测报告应包含检测日期、检测环境条件、检测地点、检测人员、设备名称、缺陷部位、缺陷性质、负荷、图像资料、诊断结果及处理意见等内容。

现场应详细记录缺陷的相关资料,并及时提出检测诊断报告。

附现场检测记录和诊断报告样本。

(见附录三)

对记录的数据和图像及时存档,诊断结论和处理结果要求登记在案,缺陷和异常及时上报工区领导。

附录一

电流致热设备缺陷诊断判据

设备类别和部位

故障特征

缺陷性质

备注

一般缺陷

重大缺陷

紧急缺陷

电器设备与金属

部件的连接

接头和线夹

线夹和接头接触不良

8$35%

§$80%

热点温度>80°C

5N95%

热点温度>110°C

金属部件与金属

接头和线夹

线夹和接头接触不良

S$35%

«$80%

热点温度>90°C

5295%

热点温度>130°C

部件的连接

导线

导线松股或断股

S$35%

S$80%

热点温度>80°C

§$95%

热点温度>110°C

隔离刀闸

转头

转头接触不良

6235%

S$80%

热点温度>90°C

§$95%

热点温度>130°C

刀口

弹簧压接不良

S$35%

«鼻80%

热点温度>90°C

5$95%

热点温度>130°C

断路器

动静触头

压指压接不良

8$20%

«$80%

热点温度>559

§295%

热点温度>80°C

内外部的温差为

50K-70K

中间触头

压指压接不良

5$20%

«$80%

热点温度>559

§295%

热点温度>80°C

内外部的温差为

40K-60K

电流互感器

内联接

螺杆接触不良

6£20%

fi$80%

热点温度>55°C

8$95%

热点温度>80°C

内外部的温差为

30K-45K

注:

1.5二(T-T:

)/(T-To)X100%:

2•当被测导体被带气隙的绝缘罩覆盖时,测得的温度应增加10〜20°C后再做判断。

电压致热设备缺陷诊断判据

设备类别

故障特征

允许温升

相间温差

备注

电流互感器

10kV浇注式

铁芯故障

4.0K

包含局放增大

电压互感器

10kV浇注式

铁芯故障

4.0K

包含局放增大

氧化锌避雷器

10kV

阀片受潮或老化

1.0-2K

附录二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各种部件、材料和绝缘介质的温度和温升极限

部件、材料和绝缘介质的类别(见说明1、2

和3)

最大值

温度

•c

周围空气温度

不超过40°C时

的温升

K

1触头(说明4)

裸铜或裸铜合金

——在空气中

75

35

—在SF6(六氟化硫)中(见说明5)

105

65

——在油中

80

40

镀银或镀線(见说明6)

——在空气中

105

65

—在SF6(六氟化硫)中(见说明5)

105

65

——在油中

90

50

镀锡(见说明6)

——在空气中

90

50

—在SF6(六氟化硫)中(见说明5)

90

50

——在油中

90

50

2用螺栓的或与苴等效的联结(见说明4)

裸铜、裸铜合金或裸铝合金

——在空气中

90

50

—在SF6(六氟化硫)中(见说明5)

115

75

——在油中

100

60

镀银或镀線

——在空气中

115

75

—在SF6(六氟化硫)中(见说明5)

115

75

——在油中

100

60

镀锡

——在空气中

105

65

讥気4"瞌、rfi(filirtHF1

105

65

仕srbi/、弗1化讪L丿屮1兄呪仞"

100

60

仕/出屮

3其他裸金属制成的或其他镀层的触头或联结

(见说明7)

(见说明7)

4用螺钉或螺栓与外部导体连接的端子(见说

明8)

―裸的

90

50

—镀银、镀银或镀锡

105

65

―其他镀层

(见说明7)

(见说明7)

5油开关装置用油(见说明9和10)

90

50

6用作弹簧的金属零件

(见说明11)

(见说明11)

7绝缘材料以及与下列等级的绝缘材料

接触的金属材料(见说明12)

——Y

90

60

——A

105

65

——E

120

80

——B

130

90

——F

155

115

咨勺左vih

100

60

fru/>K:

/出星

合成

120

80

——H

180

140

—C其他绝缘材料

(见说明13)

(见说明13)

8除触头外,与油接触的任何金属或绝缘件

100

60

9可触及的部件

70

30

ILIL吊PH1nJJB/XlJU

_7rTV登•竹:

rh不圭倫hn的

80

40

1L1L吊烁1W小rtn服仪LTJ

说明1:

按其功能,同一部件可以属于表列出的儿种类别。

在这种情况下,允许的最高温度

和温升值是相关类别中的最低值。

说明2:

对真空开关装置,温度和温升的极限值不适用于处在真空中的部件。

其余部件不应该超过表给出的温度和温升值。

说明3:

应注意保证周围的绝缘材料不遭到损坏。

说明4:

当接合的零件具有不同的镀层或一个零件是裸露的材料制成的,允许的温度和温升应该是:

R对触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