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7734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doc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doc

课题:

语文园地八

备课教师:

修改教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

积累记忆

教学难点

习作练习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六课时

教学设计

环节提示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课堂反思

生成

记录

思考

提升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阅读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我想同学们课外也读了不少这类故事,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讲故事

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2.讲的同学要把故事内容讲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讲完后评一评。

各小组选出本组“故事大王”1~2名。

3.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4.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大家掌声祝贺。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

哪位“故事大王”先给全班同学讲?

5.共同评议讲述情况。

如内容是否讲清楚、情节是否完整、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6.学生总结

三、今天这节课我想请同学们来总结。

在总结时,你可以表扬表现最出色的,也可以夸奖进步最大的;可以谈谈你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心得,也可以发表一下你的希望、设想和创意……每组请一名同学做总结。

第二课时

我的发现

1. 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古诗《乞巧》中的“宵”和“霄”,比较异同。

(2)同学们早就发现了,在我们的汉字中,有许多字的字形相似,像一个家族中的兄弟姐妹一样,它们长的很像,你能区分出这些字哪儿长得不一样吗?

你能认准它们吗?

(出示词语投影片)

2. 自主读词,观察发现

(1)认真读词语,把词语读准确。

(2)仔细观察带点的字,看你能发现什么。

(3)交流发现成果。

A小组内互说,互相启发。

B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联系字音、字义加以区别。

3. 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那些字形相近的字?

请学生写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加以区别。

 

(2).课下搜集形近字,装入识字袋中。

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

一、 读读记记

1..读词语:

自读──轮读──指名读。

2..想一想每一行词语的特点。

A第一行词语中有数字;

B第二行词语的结构是ABAC式;

C第三行词语的结构是AABB式;

D第四行词语中有两个词意思相反。

3.(仿照每组词语的特点,补充一些词语,比一比谁掌握的词语多。

4..请同学们课下收集词语,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自己独创的归类方式建立词语分类夹。

二、读读背背和成语故事

1..激趣导入。

在我们祖国语言文化宝库中,有两道独特的文化景观,那就是成语和歇后语。

一个成语意蕴深刻的背后往往包含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句歇后语幽默隽永,其间又常常暗含着一个有趣的典故。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个成语、歇后语大放彩。

2.阅读歇后语和成语故事《画龙点睛》。

A自主阅读。

B小组合作,练习讲故事。

3.成语故事、歇后语比赛。

a.宣布比赛规则:

每组四人,按顺序排好号,根据下面的内容集体商议解决,发言时不能再“打电话”。

◆每组接龙说成语。

◆每组1号同学讲述“画龙点睛”故事。

◆每组2号同学展示本组摘抄的歇后语,比一比哪组的数量多,并背诵5个歇后语。

◆每组3号同学讲一个成语故事或歇后语典故。

◆每组4号同学用积累到的成语和歇后语各说一句话或一段话。

b.组织比赛:

每组1号同学先来参加比赛。

c.总结比赛情况及结果

4.拓展练习。

继续收集成语故事和歇后语典故。

第三课时

《假如我会变》作文指导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

3、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明确写作要求以及思路。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1.同学们,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指名回答。

2.同桌说说自己的心愿。

二、学生自由想象,教师引导学生口头作文

1.让学生交流:

你最想变成什么?

2.指名说一说:

我的愿望是什么?

我变成了什么?

教师随机点拨:

变的人可以是现实中的风云人物(国家领导、运动员、歌星等)、身边的人(亲人、同学)社会上的(清洁工)、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历史的(伽利略、毛泽东)科幻人物(蓝猫、外星人)、动物、植物等等。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食品卫生、穷人、自然灾害等等。

3.想一想:

我变成了以后,干了什么事情。

4.四人小组交流,(当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要注意听。

听清之后,你也可以给他提问题)

(1) 小组选代表交流。

  

(2) 其他同学倾听──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5.教师小结:

其实,说出你的心愿,你变成了什么,然后干了什么,把这些连起来就是一篇很生动的想象作文了。

6.读范文。

第四课时

鼓励动手习作

一、学生写作:

  同学们,大家想象丰富多彩,各有千秋。

拿起笔来,千万不要让我们的灵感稍纵即逝,把你想到的快写下来吧!

你可以给文章,自己加个小题目。

检查习作

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

第五课时

讲评习作

1.自由朗读自己的习作,进行认真修改。

2.同桌互读互评互改,教师巡视。

3.自己修改。

集体评议

1.出示学生习作,朗读。

2.自由读,找出习作中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正意见。

3.出示学困生习作,进行集体评改。

修改完善

再次修改,大声读读。

第六课时

小练笔

1.出示具体要求

2.学生练笔。

3.教师评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