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分享长期收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7342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局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分享长期收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布局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分享长期收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布局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分享长期收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布局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分享长期收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布局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分享长期收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布局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分享长期收益.docx

《布局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分享长期收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局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分享长期收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布局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分享长期收益.docx

布局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分享长期收益

布局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分享长期收益

报告要点

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地球空间信息产业,俗称3S(GIS、GPS、RS)产业,随着人类衣、食、

住、行对位置服务诉求日趋紧迫,3S产业已成为与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并

列的最具发展前途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产业之一。

据统计,从长远来看,

3S产业将拉动投资达万亿级,在目前3S发展初期,从投资角度看,布局

3S产业恰逢其时。

测绘服务、遥感(RS)缺乏核心技术,短期难以做大

测绘服务、遥感为3S产业中的最上游,为GIS、GPS提供数据源,由于高

精度测量仪及遥感设备均依赖进口,中国的测绘服务、遥感产业发展相对较

慢,其缺乏核心技术意味着产业在短期内难以做大。

GIS-应用前景广阔,基础平台最具竞争力

GIS产业链包括GIS基础平台、应用平台、应用系统,在GIS应用由测绘、

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向物流、烟草、电信等领域拓展的背景下,GIS产业将

迎来高速增长。

而从产业受益度来看,GIS基础平台由于具备极高的技术壁

垒,其长期受益最为明显,而应用系统直接面对终端用户,其市场前景最为

广阔。

故我们认为定位"基础平台+行业应用"的企业最具投资价值。

GPS-下游应用百花齐放,上游厂商最具竞争力

GPS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空间系统、电子地图、GNSS芯片及基板,下游

包括车载导航、PND、GPS手机、Internet地图、LBS、动态交通信息服务

等。

我们认为,在导航定位逐步国产化的背景下,上游GNSS芯片、基板、

电子地图等厂商由于掌控核心技术,壁垒较高,在GPS的长远发展中受益

最为明显,而下游GPS应用领域虽然十分广泛,但厂商众多,呈现出鱼龙

混杂的产业格局,从长远来看面临价格及市场份额下滑的风险。

看好上游公司

纵观全文观点,我们认为,从长远来看,当前正是布局3S产业的绝佳时机,

我们看好产业链中靠近上游的公司,如超图软件、四维图新、北斗星通、国

腾电子。

行业相对市场表现(近12个月)

-32%

-16%

0%

16%

32%

48%

64%

80%

2009/92009/122010/32010/6

引言--地球空间信息技术正在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近期超图软件、四维图新、合众思壮的上市吸引了投资者对地球空间信息产业的高度关注。

地球空间信息产业,俗称3S(GIS、GPS、RS)产业,随着人类衣、食、住、行对位置服

务诉求日趋紧迫,3S产业已成为与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并列的最具发展前途和最具发展潜

力的三大产业之一。

事实上,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并非至今才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的日常生

活其实与地球空间信息密切相关。

从指南针到GPS(全球定位系统)、从MIS(管理信息系

统)到GIS(地理信息系统)正是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而这也极大

改变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方式。

通过将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应用至国土资源、防震减灾、城市

管理、物流、房产等行业,政府部门极大改善了传统信息技术无法用地图真实表达事物信息

的方式,而车载/手机导航、车辆跟踪、LBS定位的兴起则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业内对卫星导航定位有一个共同的看法:

"GPS的应用仅受人们想象力的限制"。

也即地球

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

本文将围绕地球空间信息产业予以展开,从地球空间信息各大产业前景、竞争格局等角度阐

述A股相关公司的投资机会。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顾名思义,即融合了地理空间技术和传统

信息技术,其产业链包括测绘、遥感、GIS、GPS四大类。

测绘、遥感提供数据源,而GIS、

GPS则是在数据源基础上对空间信息进行处理,以达到人们获取位置信息、表达事物位置

信息等目的。

图1: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概览

资料来源:

长江证券研究部

庞大的产业链,庞大的产业规模

地球空间信息包括测绘服务、遥感、GIS、GPS导航四大产业。

虽然这四大产业包含各自的

专业领域,但其业务相互渗透,很难截然分开。

从其产业链来看,上游除空间技术外,基础

类产品包括GIS基础平台软件、GIS应用平台软件、测绘数据、遥感数据、增值信息、Traffic

数据、电子地图、芯片模组、计算机硬件及支撑环境。

GIS基础平台软件、电子地图、芯片

模组等多对技术要求较高,除芯片模组基本由国外垄断外,其他技术我国企业均有掌握,并

具备了与国外厂商同场竞技的实力。

图2:

地球空间信息产业链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

测绘技术

遥感技术

GISGPS

通过卫星、飞机利用地面物体发射

的电磁波获取物体位置信息

对空间信息进行处理、显示、分析、

模拟

通过测绘装置获取物体地理位置

信息

利用卫星导航提供的位置、速度、

时间信息准确对物体进行定位

GPS系统Galileo系统GLONASS系统北斗系统增强系统

空间系统

GIS基础平台软件GIS应用平台软件

芯片及模块产品

计算机硬件及支撑

环境

电子地图

GIS应用系统技术开发服务

专业应用

(政府、企业)

个人应用

政府

应急、军事、公

安、国土、规划、

房产、矿产、水

利、环保、地震、

卫生、林业、农

业、交通、测绘、

统计、海洋、信

息办、旅游、教

育、科研等

企业

通信、电力、石

油石化、银行、

保险、煤矿、物

流、烟草、广告、

大型制造企业、

大型零售企业

车载导航

消费电子导航

(包括PND和

GPS手机两大

类)

Internet地图应

LBS

动态交通信息

航片

商业数据

卫片

固定检测

景观照片视频

浮动检测

遥感增值信息Traffic数据

资料来源:

长江证券研究部

从图2可看出,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具备庞大的产业链,其应用也极为广泛,如政府应用中的

数字城市、国土资源管理、地质灾害监测、环境监测,企业应用中的房产管理、物流管理、

港口集装箱作业管理、海上渔船导航定位和监控管理,个人应用中的车载导航、PND、GPS

手机、Internet地图应用、LBS等。

而与之对应的是其庞大的产业规模,截止09年,地球

空间信息产业规模达750亿元,同比增速超过25%,而未来几年在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的背

景下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我们认为,正因如此,国内一批地球空间信息企业将在行业的

高速增长中迅速崛起,而这也为我们寻找投资标的提供了方向。

图3:

2007-2009年我国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规模

4006007500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0720082009

产业总规模(亿元)

资料来源:

国家测绘局,长江证券研究部

测绘服务、遥感-为GIS、GPS发展奠定基础

测绘服务、遥感旨在为GIS、GPS应用提供数据来源,其中测绘服务在中国发展较早,产

业化较为成熟,其范围包括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地籍测

绘、房产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海洋测绘等。

正是测绘服务业应用

的拓展,GIS、GPS发展的数据来源问题才得以解决。

而其产业规模也保持了快速增长,截

至2008年,测绘服务业务规模到220亿,增速达19%,我们认为,在GIS、GPS的发展

带动下,测绘服务业仍能保持稳定增长。

图4:

2006-2008年我国测绘行业服务总值

185.03220.61163.830

50100150200250200620072008

测绘行业服务总值(亿元)

资料来源:

国家测绘局,长江证券研究部

测绘服务业为GPS、GIS解决了数据来源的问题,而遥感产业则进一步在测绘服务业的基

础上,丰富了数据来源的手段。

其主要通过卫星、飞机对地面物体发射的电磁波的特征获取

其位置信息,解决了测绘服务在特殊情况下无法获取物体位置信息的问题(如玉树地震正是

通过遥感技术在第一时间了解灾情,通过分析遥感数据及时部署救援)。

由于遥感产业在中

国起步较晚,与测绘服务业相比,其产业化程度较低,据《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2006年我国遥感总产值不到30亿元。

但我们认为,遥感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GIS、

GPS的数据来源,从而会进一步促进GIS、GPS的发展。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GIS-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基础平台最具竞争力

GIS是遥感和测绘服务业的下游,其核心要素是将专用或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在空间上直

观表达出来,这也是GIS与传统MIS的根本区别。

表1:

GIS与MIS比较

MISGIS

处理的数据源

主要处理物资、设备、资金、产量、

库存、劳动力及人事档案、生产合

同、计划任务等企业业务流程中产

生的、非空间的数据

主要处理空间数据,如土地资源、森林

资源、交通运输网络、人口分布等数据

信息呈现形式

文本、统计表和统计图通过地图提供与地理位置相关的统计分析所使用的技术

软件开发、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数据库、空间数据处理、空间信息图形显示、拓扑关系处理技术

开发平台VB、DELPHI等工具GIS基础平台/GIS应用平台

资料来源:

长江证券研究部

GIS产业链分析

从GIS产业链看,从下至上可依次分为GIS基础平台、应用平台和应用系统。

其中基础平

台作为底层平台由于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稳定、产品通用性高等最具竞争力,应用系统由

于直接面对用户,应用范围广,产品价格高,市场前景最为广阔。

图5:

GIS产业链分析

资料来源:

长江证券研究部

GIS基础平台

GIS应用平台

GIS应用系统

行业平台,在基础平台上针对某个行业或某几个相

似行业的需求进行的行业通用平台开发,作为GIS应用系统开发的平台

GIS软件开发的基础,可作为应用平台的开发平台,

对于内部相似度不高而无法形成应用平台的行业,

则直接作为应用系统开发的平台。

其在GIS软件产

业中的地位相当于操作系统在软件产业中的地位。

在GIS基础平台软件或GIS应用平台软件基础上,

针对某个客户的某个项目的具体需求而进行的定制系统开发

GIS基础平台最具竞争力

GIS基础平台作为GIS产业链的底层,其在产业链中的角色相当于计算机中的操作系统。

而这也使其具备了技术壁垒高、产业竞争格局稳定、产品通用性高等特点。

正是基于此,我

们认为,基础平台将长期受益于GIS产业的长远发展,与产业中的应用平台和应用系统开

发相比,GIS基础平台长期更具竞争力。

图6:

GIS基础平台产商竞争力分析

资料来源:

长江证券研究部

由于GIS基础平台软件的研发涉及计算机图形学、地图制图学、地理学、测绘学等多项复

杂技术,且要求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研发GIS平台软件需要企业在地图投影、几何模型、

拓扑关系等基础理论、计算方法上有较长时间的积累和创新,普通企业往往不具备上述能力。

因此,构成了很高的技术壁垒,而这也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将保持较高的集中度且

竞争格局稳定,新厂商进入该领域难度较大。

图7:

中国GIS基础平台软件市场份额

ESRI,32.0%

超图软件,20.5%

武汉中地,14.0%

MapInfo,8.5%

Autodesk,4.0%

其他,21.0%

资料来源:

赛迪顾问,长江证券研究部

从基础平台的特点来看,由于GIS基础平台针对所有用户GIS应用平台商和GIS应用系统

技术壁垒高

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竞争格局稳定

基础平台最具竞争力

边际成本低

厂商,在IT架构和技术未发生变化时,其改动较小,是典型的标准化产品,而标准化软件

的最大特点是边际成本低,一旦用户量呈现规模化,利润有望出项爆发增长

以上我们阐述了GIS基础平台的特点和竞争格局,而从下游需求看,虽然GIS基础平台产

品价格不高,其客户数量不如GIS应用系统多,但GIS行业应用的拓宽也为GIS基础平台

增长提供了空间。

据赛迪顾问统计,2009年我国GIS基础平台软件终端销售额为4.29亿元,

未来三年,基础平台软件市场规模也将保持20%左右增长。

图8:

2006-2011年中国GIS基础平台软件销售额

18.3%

26.1%

20.0%20.0%20.0%

0.001.002.003.004.005.006.007.002006200720082009E2010E2011E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销售额(亿元)增长率

资料来源:

赛迪顾问,长江证券研究部

表2:

GIS三类产品比较

GIS基础平台GIS应用平台、GIS应用系统

技术壁垒很高一般

进入门槛很高一般

市场集中度高分散

竞争格局稳定不稳定

通用性很高GIS应用平台:

一般

GIS应用系统:

定制

市场规模4.29亿元(2009年)GIS应用平台:

7.3亿元(2009年)

GIS应用系统:

51.68亿元(2009年)

资料来源:

长江证券研究部

综合前述观点,我们认为,GIS基础平台技术壁垒高决定了其竞争格局长期将保持稳定,而

边际成本低的特点也使其利润具备爆发增长的潜力,将长期受益于GIS产业的发展。

GIS应用系统市场最为广阔

GIS应用系统针对客户项目的具体需求而进行定制开发服务,其应用范围广,产品价格高,

市场前景最为广阔。

随着应用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以政府需求为

10

主导、企业需求悄然兴起的繁荣市场。

其发展随着应用领域的不管拓展而呈现高速增长。

正是由于GIS应用主要集中于政府领域,因此其发展实际上与政府行业信息化密切相关。

从政府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来看,从起步阶段的内部办公自动化至推进阶段的金桥、金卡等

起步工程,再至发展阶段的政府上网工程,以及到当前电子政务的全面普及(如金财、金税、

金盾、数字化城市),GIS应用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而这也体现了政府行业

信息化的不断深入。

图9:

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

长江证券研究部

除政府领域外,GIS的应用范围已从传统的政府应用拓展至企业应用,虽然目前企业应用总

体市场较小,但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几年电力、物流、电信、制造、流通、烟草、石化等行

业在资产管理、物流配送、客户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及商业选址等方面对GIS的需求将逐步

兴起。

目前已有如国家广播电视主干网GIS系统、广州市等城市宽带网络资源管理信息系

统和中国网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成功应用案例。

随着政府领域"金"字工程、数字化城市

的全面展开以及企业对GIS应用的逐步兴起,GIS应用系统空间将得到极大提升,据赛迪

顾问统计,2008年我国GIS应用系统销售额达到43.8亿元,未来三年将保持18%以上的

快速增长。

表3:

2008-2009年部分政府GIS应用领域及软件需求

应用领域需求备注

金土工程5亿元金土工程项目(平均4至5年一期)涵盖国家、省以及市(县)

级国土信息化应用建设,金土工程从2006年起分三期,其中

一期工程中央财政投资1.07亿元,地方投资于中央财政投资

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

代初-20世纪90年代初)

推进阶段(20世纪90年

代初-20世纪90年代末)

发展阶段

(1999-2001年)

高速发展阶段

(2002年-今)

政府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建立内部信息办公网络

国民经济信息化起步工程-金桥、金关和金卡工程

政府上网工程-建立政府网站、网上办事窗口

电子政务全面规划与建设,金财、金税、金盾、金土等工程,

数字城市化建设

政府信息化建设中开始有了对GIS应用系统的需求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的比例在1:

3到1:

5之间。

国土二调3亿元国土二调时间为期3年,中央财政批复二次调查经费21.16

亿元,2008年到位7.3亿元。

地方财政批复经费近56亿元,

已经到位40多亿元。

土地更新

调查

1亿元2010起全国土地更新调查每年一次,平均每年数据更新和数

据库更新约有1亿元的市场

数字城市6.7亿元一个地市级对数字城市建设工程的投资在两三亿元到十几亿

元不等,时间3年到15年。

平均每年约有1亿元,全国共有

地级行政建制334个,假设每年同时有5%的城市建设数字

城市工程且GIS类软件占总投资比例为4%0%。

基础地理

信息数据

库建设

2.57亿元基础地理信息主体以地级市、县级市为主,一个城市数据库

建设投资在10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时间为1至2年,每

年投资200多万。

全国共有地级行政建制334个,1735个

县(市、自治旗),假设每年同时有10%的地级市和县级市

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自然资源

和空间地

理基础数

据库

1.15亿元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建设主要分为国家级、省级

(直辖市)和地级市,其中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

的投资在500万元到2000万元不等,时间为1至2年,建

设每年同时建设的工程有10%

国民经济

统计数据

调查

1.6亿元经济统计软件的应用主要分为国家级、省级(直辖市)、地市

级和县市级,投资在30万元到300万元不等,时间为1至2

年,假设每年同时建设的工程有10%。

农村经济

统计调查

1.6亿元农村经济统计软件的应用主要分为国家级、省级(直辖市)、

地市级和县市级,投资在30万元到300万元不等,时间为1

至2年,假设每年同时建设的工程有10%。

人口普查0.2亿元全国人口普查差不多每十年一次。

2010年将进行全国第六次

人口普查,财政经费预算正在进行,估计每年有1亿元经费

投入软件,GIS软件采购按照软件采购比例的20%计算。

金盾工程1亿元"金盾工程"1998年开始立项,一期工程在2006年完成,

工程投资8亿美元。

2008年公安行业信息化建设将投资14.1

亿元人民币。

其中中央财政投资2.5亿元,其余11.6亿元来

自地方财政,其中硬件、软件、服务分别占全部投资的40.7%、

39.2%和20.1%。

预计二期的年投资额在20亿元左右,GIS

软件采购按照软件采购比例的5%计算。

金水工程3亿元"金水工程"预计投资近十亿元,计划在3年内完成。

而前

期对以国家水文数据库、水利空间数据库及水利工程数据库

等内容为重点的国家水利数据中心的建设已经耗资1亿多

元。

石油信息

化投入

2.3亿元2009年石油行业仍将加大在IT方面的投资力度,投资总额

将达到80亿元。

其中GIS软件按石油IT投资的3%计算。

合计38亿元

资料来源:

超图软件招股说明书,长江证券研究部

图10:

2006-2008年中国电子政务IT投资规模

483.2429.1382.511.5%

12.2%

12.6%

010020030040050060020062007200810.8%

11.0%

11.2%

11.4%

11.6%

11.8%

12.0%

12.2%

12.4%

12.6%

12.8%

IT投资(亿元)增长率

资料来源:

ICTResearch,长江证券研究部

图11:

2008-2011年中国GIS应用系统销售额

43.8051.6860.9971.96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20082009E2010E2011E0.0%

5.0%

10.0%

15.0%

20.0%

销售额(亿元)增长率

资料来源:

赛迪顾问,长江证券研究部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GIS应用系统市场空间与GIS基础软件相比更为广阔。

但不可

否认的是,由于GIS应用系统壁垒较低,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目前市场集中度较低,而行

业的高速发展也必将引来更多的参与者,其价格下滑、毛利率走低乃必然趋势,因此从长期

来看,GIS应用系统不如GIS基础平台更具竞争力。

GPS-下游应用百花齐放,上游厂商最具竞争力

GPS技术指利用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所提供的位置、速度及时间信息对各种目标进行定

位、导航及监管的一项新兴技术。

与传统的导航定位技术相比,卫星导航技术具有全时空、

全天候、连续实时地提供导航、定位和实时的特点。

GPS产业链分析

从GPS产业链看,其上游主要包括空间系统、电子地图(向数据提供商采购数据)和GNSS

芯片及基板,下游主要为个人应用,范围较广,包括前装式车载导航、PND、GPS手机、

Internet地图、LBS、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等。

与GIS产业链类似,上游厂商由于掌控了核心

技术,其在GPS的长远发展中受益最为明显,而下游GPS应用虽然较为广泛,但厂商较

多,呈现出鱼龙混杂的产业格局。

图12:

GPS产业链分析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资料来源:

长江证券研究部

上游元器件受益国产化,电子地图厂商有望崛起

GPS上游产品包括空间系统、GNSS芯片及基板、电子地图。

与GIS面对政府和企业用户

不同的是,GPS直接面对个人用户(如手机导航、车载GPS、PND、互联网地图等),其

市场空间较之GIS更为广阔。

空间系统将逐步国产化,GNSS芯片及基板将长期受益

从上游产品分类来看,GNSS芯片及基板、天线、功率放大器等元器件作为GPS接收终端

的核心组成部件,其对GPS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中国目前GPS应用

的空间系统主要基于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故上游元器件目前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

中国本土厂商目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我们认为,处于安全因素考虑,中国导航定位将逐

步改变依赖美国GPS的困境,尤其是在关系到中国安全命脉的部门,更将加速国产化。

止目前,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已经有5颗卫星上天,2020年将达到35颗星。

届时,中国的

北斗导航系统将能够覆盖全球,而基于北斗导航的应用将逐步取代依赖美国的GPS定位,

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国产化时间较长。

表4:

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比较

GPS系统GLONASS系统GALLIEO系统北斗导航系统

建设国家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

开始建设时间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初2003年2000年

已有卫星数量242124

计划卫星数量24243035

定位精度0.5米10~15米小于1米10米

电子地图GNSS芯片及基板、

天线、功率放大器

等元器件

空间系统

应用

车载导航、PND、GPS手机、Internet地图、

LBS、动态交通信息服务

测绘、遥感数据资源,商业增值信息

覆盖范围全球全球(现未完全覆盖)

全球(未建成)中国及周边地区

用途军民两用军民两用主要为民用目前主要为军用,刚进入商业运营

进展下一代GPSIII卫星全面启动,水平精度到0.5米

目前在轨卫星总数23颗,其中21颗正常工作,另外2颗出现技术问题,预计

2010年底常年运转卫星总数在27至28颗,导航范围将覆盖全球。

预计第一颗卫星在2010年底发射,预计2014年正式运营计划2012年左右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发射

卫星数达35颗,具备覆盖全球的能力。

资料来源:

长江证券研究部

从技术角度看,由于GNSS芯片及基板是地面接收器的核心部件,在地面接收器接收到卫

星信号之后需要通过GNSS芯片进行计算定位,由于地面接收到的信号很弱,所以需要天

线及芯片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其技术壁垒较高。

目前GNSS芯片生产企业超过10家,包括

SiRF、Garmin、Sony、uBlox、Atmel等,其中以SiRF为典型代表,其占领的市场份额最

大,给多家跨国公司供应GPS芯片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