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实验学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7072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清县实验学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德清县实验学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德清县实验学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德清县实验学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德清县实验学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清县实验学校.docx

《德清县实验学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清县实验学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清县实验学校.docx

德清县实验学校

德清县实验学校

《实验教科》

2005年第1期

(总第1期)

 

主办:

校教科室

创刊日期:

2005年11月

出版日期:

2005年11月

主编:

陈云

编委:

嵇玉芬、周宏亮居乐业、王明亚黄洪成、陈水红沈致萍、周莹

陈云

美术编辑:

谢国华

目录

·创刊致辞·

·信息之窗·

※新课改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追求什么

※“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

·科研知识·

※课题研究之课题的确立篇

(一)

·教海拾贝·

※家校结合,主动识字

※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手势的威力

※英语教学中游戏设计之感悟

※这样的课堂更精彩

※自主选择练习的尝试

※学习与思考

※浅议学生解题的辅导策略

※由“一歌二唱”所引发的思考

·科研动态·

※县小学英语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

※我校推出教师“每月之星”

※我校特色班传承优秀文化有新举措

※教师掀起学习电脑热潮

※扎实基础提升素质

※我校隆重举行国家级课题结题仪式

※交流互动共同发展

※社团建设紧锣鼓,文学沃土育新苗

※※※※※※·

※创刊致辞※

※※※※※※

各位老师:

大家好!

在这硕果累累、欣欣向荣的季节,《实验教科》与您见面了。

小学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昭示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要求我们面向新世纪的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科研型的教师,这样才能肩负起科教兴国的重托。

《实验教科》,为我们教师队伍的成长提供了一方热土。

它是教师竞技的舞台,它将展示教师的研究成果,表现教师的研究能力;它是教育求索的天地,它将反映教育的现状与思索,透视教育教学探索的点点滴滴;它是教育科研取之不尽的源泉,它将为我们提供教育科研的最新信息,为我们的教育注入活力;它将翻开我校教育科研的新篇章,留下我们在深化教育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探索21世纪优质教育坚实的足迹。

《实验教科》诞生了,新的生命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

愿它与我们的事业一起成长、成熟!

同时,您一点一滴的关注与参与会激励我们为我校教科研工作打造出一道亮丽的风景!

德清县实验学校沈国鸿

 

※※※※※※·

※信息之窗※

※※※※※※

新课改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其发展内涵是多层面、多领域的,既包括了知识的积累、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也包括了态度的转变。

它要求教师教课程的设置必须也是多层面、多领域的;在知识技能上必须以促进教师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的整合为目标。

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层面、多领域主要体现在堪专业素质的要求上:

专业理想包括教育理念和健全的专业情意,它解决的是教师专业服务的方向问题。

只有将教书育人作为一种专业理想的人,才能将教育视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而全力以赴。

专业知识和技能它是构成教师专业的核心要素,主要解决专业服务的本领问题。

教师需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然而这两种专业知识的简单叠加并不能形成教师的专业化素质,也不能带来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它们还必须由实践性知识来进行整合,使其内化为教师自己的专业素质。

这种整合的过程是长期的、贯彻教师职业生涯始终的,是教师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二层含义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空是无限的,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历程。

它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教师教育课程体现终身教育的特性。

新一论课改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教育必需凸显出专业态势和应变能力,而后才是教学技巧和学科知识。

未来的优秀教师的标准应该是“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统一、“通才”与“专才”的统一。

终身学习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它以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为主,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

教师个人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个体,必须通过终身学习的历程来提升其专业水准和表现。

教师的终身学习,不但对于自身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起到示范和启导作用,有助于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适应未来学习化社会的发展变化。

教师终身学习依赖于终身教育体系的确立,对教师教育体系而言,则是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从一次性师资培训走向终身教育。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表明:

一个优秀教师的优秀品质是逐步发展和积累起来的,一些素质是在师范教育前初步具备或已经具备并基本成型,而另一些素质则是在教师岗位逐步养成的,师范教育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

(摘自《教育文汇2003.2》)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追求什么

近年来,基础教育正在经历一场包括目标、体制、内容、方法和评价等在内的,基于现实、指向未来的变革。

而教育改革能否深入,学校内涵发展能否实现,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除了应当具备传统所界定的专业特性(诸如理解本学科的知识及基结构、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等等)之外,还必须拥有一种“扩展的专业特性——有能力通过较系统的自我研究和别人经验的研究,通过在实践研究中对有关理论的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

同时,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都需要作出相应的变革。

因为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是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而这一转变必须在教师自身的实践探索中才能真正实现;面对新的课程环境,教师可以利用的现成经验很少,必须不断主动探索、经常反思总结;新的课程结构、内容为教师自主性的发挥留下了余地,也对教师成为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者提出了要求;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在师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究中构建和发展,教师角色地位的转变需要有一个实践体验的过程。

所以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研究,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应对新课程的基本途径。

人们提倡广大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外乎三个方面:

发现规律,获得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认识教育、改进工作,获得教育质量提高的成果;提高自我,获得学校、教师发展的成果。

十多年来群众性教育科研的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认识教育,完善工作,完善自我”,是教师参与研究的现实而深刻的追求。

学校教育科研活动旨在从学校内部推进课程改革和学校发展,使学校里所有的人都成为改革与发展的动力。

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主要价值,不在于能发现反映普遍规律的教育知识,而在于能够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升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

可以这样说,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播下的是课题研究的种子,收获的是先进理念和教育智慧”。

所以,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必然走研究、学习、工作的融合之路。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可以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主要特点归纳为这样几点:

第一,为自己而研究,在研究自己;第二,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学习;第三,以项目为载体,重视“非正式”课题;第四,强化合作交流,开发差异资源;第五,需要直接或间接的“专业引领”;第六,需要在看似无问题处发现问题处发现问题,在问题成堆时聚焦问题;第七,主要成果是增长实践智慧,获得和为改进。

第八,成果的表达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的实践,从自己的实践提炼自己的经验,让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

(摘自《上海教育科研2005.6》)

“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

作为校本教研重要形式之一的案例的研究,随着校本研究的不断深化、发展,目前在我国“微观教育领域”已经掀起了一场“案例”研究、学习、撰写的热潮。

这是一种极好的教育发展态势,将对当前的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将利于教师的专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教学案例是否就是教案的代名词

从案例的范畴而言,曾有人将“案例”划分为两种:

既可以是一个典型的教学情景故事,也可以是一篇教学个案。

只是对教学个案没有加以必要的界定。

于是乎,在众多的案例或许多的案例集中就出现了不少数以教案来充当案例的情形。

教学个案不是某个教学者个体的主观设计,至少应该是在某个特定的群体中,诸如一个校级教研组或学区中心教研组、或县(市)中心教研大组,经过集体研究,用来探究的教学个案。

因此可以这样说,教案并不完全等同于案例。

二、教学案例是否只能从正面来撰写

作为案例,从正面进行撰写无可厚非,这本就是颇符国情的。

但教育与一般的政治宣传不一样,教育或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寻求、发现、追求真理的过程。

任何事情如果从正面加以阐释、肯定,回避不当的,那么与真理处于对立面的谬误就难以让人去发现,真理与谬误就难以区别和比较,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就失去了正反两方面的客观依据。

所以教学案例既可以从正面进行撰写,也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结合着来撰写,同样可以从反面来撰写。

三、教学案例的典型性如何区分、认定

比较典型的案例应该具有“三性”——典型性、启发性、客观性。

案例的典型性,也应该是因事、因地、因人、因境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区分和认定的。

有的案例,对城市的学生和教师而言,可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普遍意义,但对于农村的学生和教师来说,可能就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因此,在案例的“典型性”的区别、认定上,应该也有农村与城市之别。

四、教学案例是否一定要在现有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并撰写

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从课程改革和新课程实验的发生、发展、深入的进程来看,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前人所没有经历的,没有很多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及指导实践的理论。

所以在一定的范畴内,现存的教育或教学理论并不一定能完全分析、指导所有的案例撰写。

有句话说得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有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的正确与否。

“实践—理论—再实践”,采用反证的方法又有何不可呢?

(摘自《中小学音乐教育2005.8》)

※※※※※※·

※科研知识※

※※※※※※

课题研究之课题的确立篇

(一)

初选课题提出后并不能马上着手进行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课题价值,也就是进一步对课题进行论证,并将课题具体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确立课题的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做以下工作:

1、对课题进行论证

论证的实质是请有关专家和有关人员对课题进行评价和对课题的可靠性、可行性、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预测研究结果。

首先就是要对研究背景进行分析。

(1)分析研究背景的目的主要是回答:

这个研究课题有没有确立的必要。

(2)进行研究背景的分析,可以通过这样一些途径:

a、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基层教师的不足)b、向有关领域的专家咨询c、向科研管理部门、行政管理机构了解情况d、对教育实际工作状况进行调查(基层教师的优势) 

与课题相关的的文献资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a、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理论观点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b、与课题相关的著作、文章,有过什么样的论述,有几种观点,哪些是可资借鉴的。

c、与课题有关的动态、信息等。

 

(3)进行课题论证,分析研究背景还要回答这样一些问题:

a、本课题是针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中哪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的?

b、前人是否进行同类或相关的课题的研究?

取得了哪些成果?

c、本课题和别人已经或正在进行研究的课题在研究的依据、目标、范围、对象、方法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d、别人的哪些理论、观点、方法、手段可以为本课题所继承、所借鉴、所批判。

 

2、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

    

(1)教育科研目标与日常教育工作目标的异同和联系。

a、根本目标相同——都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按照社会发展需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培养好年轻一代。

b、直接、具体的目标不同——教育科研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教育规律的正确认识;日常教育工作目标是为了完成培养年轻一代的教育、教学任务。

c、联系——教育科研是在获得了对教育规律的正确认识之后,通过指导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间接地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2)怎样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

将研究目标与一般工作目标区分开。

课题研究成功的标志是达到了预定的研究目标,即获得了对某些教育现象的规律性认识。

 (未完待续)

※※※※※※·

※教海拾贝※

※※※※※※

家校结合,主动识字

——中高段生字词教学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后,对于课文中的生字词教学都照着一些教学参考、教学设计上的安排进行,出示生字词后反复读,逐词教学,请学生说意思,提醒应注意的字形,再进行抄写等,然后到第二课时或第三课时让学生听写。

结果发现学生对字词的巩固掌握不好,正确率不高。

直到有一次,我改变了方法。

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我先让学生做好预习,要求划出生字新词进行朗读,达到会读的要求,然后将自己觉得难写难记的词抄1~3遍后,让家长给学生听写,及时检查订正。

待到课堂上学习时,疏通课文内容后直接让学生听写,发现正确率没有下降,反而稳中有升。

在当堂校对后,让学生来说说应该注意的字音字形等,这时学生有了在家听写时的错误,印象很深,自然也有话说了。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生主动构建和过程,无法通过老师的讲解直接传输给学生,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

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自学基础,运用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预习有能力,也使学生家长真正融入到对孩子的帮助、指导和教育中来。

另外,也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生字词音、形、义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辨、探索的能力,从面真正达到识字记字的高效。

(沈强强)

 

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在星期五的一节30M从快速跑的教学课中,一(四)班的学生们正摩拳擦掌,斗志激昂地准备比赛,学生做过准备活动,排成四路纵队,教师组织好队伍以后,比赛开始了。

“加油!

加油!

”助威声此起彼伏,学生们个个争光,技术动作以及直道前进比以前好多了。

一轮比赛结束,有的为取得胜利手舞足蹈;有的为失败而沮丧不己,我抓住这个时机,让学生思考:

怎样才能跑得更加快?

学生开始讨论。

有的认为摆臂姿势很重要;有的认为步子要迈大点;有的认为……;气氛非常热烈,教学效果非常好。

“老师,我能不能横着跑?

”一个稚嫩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响起,随之而来的是学生们的哄然大笑。

“这不是捣乱吗!

”我纳闷了,寻声而去,一个小男孩正一脸疑问地看着我,原来是第一轮小组赛跑最后一名的同学。

“为什么要横着跑?

”我有点不耐烦,但又耐着性子问了一句:

“我喜欢横着跑!

”这个学生很有生气的回到。

“哦!

还有这种爱好!

”“我暗暗吃惊,觉得无可奈何,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灵机一动有办法了。

我说道:

“小朋友们可能觉得这位同学的想法可笑。

但我却觉得他很聪明,平时我们的确还需要横着跑。

接下去,第二轮比横着跑,我们先请他给我们示范一下。

”大家鼓起掌来。

第二轮比赛开始了,比赛气氛比第一轮还要激烈,想不到学生们对这种怪异的跑法还挺感兴趣,但是由于动作不协调跑的动作令人发笑,有的还跑成交叉步,而这位学生成为小组赛的冠军。

“小朋友们,老师还想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到底哪种跑法最快?

”比赛结束后,教师又给学生出了一个问题。

通过讨论,大家觉得,再进行一次比赛,直跑和横跑的比结果,大家觉得直跑的最快的动作。

这时候,我说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快速跑的动作,也知道了跑得最快的动作。

但是我们还应感谢刚才横着跑的小朋友,他让我们有机会学会了横着跑的动作,这也是一种跑的方法。

在篮球比赛和排球比赛需要用到这种方法。

如何没有他的创新,我们还学不到这种跑的方法呢。

所以我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的学习上敢于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师一边说一边做着滑步、交叉步的示范动作。

这时学生们也向这位学生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李建超)

 

手势的威力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出来,可以这么说,他们一切的一切从零开始。

从常规到课堂听课他们一概不知,起初我对他们总是用自己的嗓门来对待,然而,经常扯着嗓门对孩子说:

静下来!

不要吵!

别讲话了!

……有时是不管用的。

有一天,我伸出了食指,并且把它竖起来,郑重地说:

“你们知道沈老师把食指竖起来,是为什么吗?

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你们想知道吗?

”这时,全班小朋友眼光齐刷刷地往食指看了。

然后我就接着说:

“看老师食指坚起来,就表示小朋友是乖孩子,听话的孩子,是第一名,你们想不想做第一名。

”大家一起说:

“想”!

这时我也来劲了,又往下说:

“其实,这手势,不光指的是这一点,还有更多的呢?

小朋友看到这手势,就要知道,小手放放好,嘴巴闭闭牢,准备工作做做好,有话举小手,回答问题声音妙。

排队静齐快……”果真这手势真灵,小朋友变得守纪律了,也不用扯嗓门了。

但我用食指还有一个手势,当小朋友上课不守纪律,做小动作,走神的情况,或将食指横向指着那个小朋友,小朋友一旦发现了我的这个厉害的食指,马上会用心了,我再把这手势变成竖起食指的手势。

课堂上,我更重视的是大拇指的手势。

特别是同学们回答问题精彩时,我就伸出两个大拇指,连声说:

“你真棒,你真棒!

”在平时的教学中,孩子们最先能做出榜样的,我总是竖起大拇指:

“给你一个大拇指!

”对那些学习进步快的,也给他一个大拇指。

不过这大拇指不是经常使用,否则就会失去效果。

大拇指使用,给予了学生极大的鼓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揭发了学生的自豪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如果你想使人愿意好好学习,那你就要爱护、培植和发展他身上的劳动自豪感。

”所以说这手势的威力是很大,但愿我自己将这手势的威力永葆魅力,继续进步!

(沈榴美)

 

英语教学中游戏设计之感悟

德国教育学家茅斯多惠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爱动、爱玩、爱唱、爱跳是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在又说、又唱、又蹦、又跳中学习,就必然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热情高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任务中来,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这样我们既“把马儿牵到了河边,又可以让他们愿喝水”。

2005年10月11日,县三年级英语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我也在本次活动中上了一节研讨课,课题为“Weloveanimals!

”。

通过教学本课动物词汇与句型,主要让学生了解小动物的名称及动物形象和描述Ihavea….。

在设计此教案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课的不同阶段安排了充满情趣、童趣的任务型游戏,以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

1、歌曲和歌谣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

利用有节奏的韵律导入旧知,引出新知。

小孩子对有韵律的Chant总是有很大的兴趣,因为从中他们感受到了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让他们的全身都为英语的输入服务,在巩固新知时,有用了一首YellowDuck!

的歌曲,很好巩固了新授单词和句型。

这样也形成了很好的输出。

2、玩玩、赛赛、练练的小组活动。

在本教案中,我设计了翻翻牌、猜猜下个是什么、做动作次猜名称等活动来不断滚动巩固新授知识。

在这些游戏活动中体现了任务型教学原理,让孩子们有目的的去学,学得真实,他们在讲讲、练练、玩玩、赛赛中强化英语举行的表达,培养竞争合作意识、合作精神,体验自我能力,并为语句的输出作了充分的铺垫。

3、自由涂色,给他们一个开放的空间。

鼓励他们大胆想象,设计出了多彩生动的各种小动物形象,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及交际能力。

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熟练地运用语言。

在教案设计中,还充分利用简笔画及卡通图片把各个教学环节巧妙的衔接起来,为整个教学过程服务。

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的强大动力。

因此,平时我在设计教案时注重把游戏和竞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孩子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

孩子们个个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单词、句子在他们面前都变得有生命了,他们在这个创造过程中,享受着欢愉,并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

(周莹)

 

这样的课堂更精彩

[案例]

执教《飞夺泸定桥》(浙教版第十一册)一课,我在揭题审题后,让学生自渎课文,找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到了这座桥?

这又是一座怎样的桥?

学生接受任务后,便有目的地开始读课文。

不一会儿,学生就陆续举手请求回答了。

生:

老师,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都写到了这座桥。

生:

老师,从课文中我读明白了这座桥非常危险,令人心惊胆寒。

我刚想顺着他的意思进入下一个环节,却不料教室里突然响起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声音:

“老师,我觉得这座泸定桥虽然很惊险,但是很刺激,比春晖公园的那座吊桥更有挑战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一片哗然。

不过只半分钟,便有响应者不断附和。

我哑然之余不由得想起了上个学期带学生去春晖公园春游的情景。

那天,在玩吊桥时,学生们兴致很高,还故意拼命摇晃来吓唬我。

我们一起玩得很是疯狂,很是刺激。

大概是印象太深了,才会有刚才的联想比较。

我便决定改变教学策略,抓住这颇有价值的意见,让学生来个彻底自能读书,自我解决问题,于是我说;“你说得很有道理。

那大家再仔细读读课文,泸定桥是否真的如此刺激?

生:

老师,泸定桥和春晖公园的吊桥不一样。

它的底下没铺木版,只有9根铁链,很容易踩空。

生;一旦踩空,掉下去肯定没命,因为它下面不是草坪,而是万丈深渊。

生:

对,下面的大渡河是天险,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几米高呢!

生:

光那震耳欲聋的水声听听就令人害怕了。

生:

不但如此,对岸还有两个团的守城敌人,而且早已筑好工事,正等着我军战士往陷阱里冲呢!

我见时机已差不多了,便趁势说:

“同学们真会读书,那么,还觉得泸定桥刺激、富有挑战性吗?

学生们顿时醒悟过来。

生:

老师,我理解错了。

泸定桥环境十分险恶,这和我们游玩的吊桥有本质区别。

生:

这里非常危险,稍有不慎便会丧命,再加上对岸有疯狂的敌人。

这给夺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使战斗取得胜利难上加难。

……

看来绕了一个圈,终于殊途同归了。

听着,我欣然一笑。

[反思]

新课标强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上例中的情况出现。

在面对这种具有生成性问题时,我们要妥善机智地处理,要多倾听学生的声音,给他们创设一个能主动积极思维的情景,让课堂成为学生真正主动探索的广阔天地。

这样一来,虽然会打破我们原定的教学计划,让我们有点措手不及,但那样做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使得他们能真正地去自我感悟、自我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心灵的震撼。

比之我们原来按教案一成不变进行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我认为,这样的课堂会更精彩!

(沈一红)

 

自主选择练习的尝试

教学片段

练习超市:

根据题目的类型,自由选题练习。

⑴0.3×2.5×0.4⑵50×0.13×0.2⑶1.25×0.7×0.8⑷1.2×2.5+0.8×2.5⑸3.56×4.5+4.5×6.44⑹1.5×102⑺0.75×100.5⑻25×4.4

学生练习后交流。

生1:

我做了1、4、6题。

(展示作业)

师:

能说说理由吗?

生1:

因为我认为第1—3题、第4—5题、第6—8题分别是同一种类型,所以每种类型我都做了一道。

师:

每一种类型有什么特点?

生2:

第1—3题都是连乘法,用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第4—5题是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第6—8题是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生3:

我同意生1的意见,分三类挑了3题。

第2、5、7题。

(展示作业)

生4:

第7题我做错了,我把100.5写成了(100+5)的和,应该是(100+0.5)的和。

师:

自己发现了问题自己纠正,好!

生5:

老师,我认为第8题可以用两种方法简算。

(此时有十多个学生跃跃试试想发言)

展示生5的作业:

25×4.425×4.4

=25×(4+0.4)=25×(4×1.1)

=25×4+25×0.4=(25×4)×1.1

=100+10=100×1.1

=110=110

生5:

第一种方法用了乘法分配律,第二种方法是用了乘法结合律。

师:

生5同学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值得大家学习。

我知道还有许多同学也想到用两种方法计算,说明你们很会动脑。

教学反思:

1、创设了民主氛围。

教学民主是指提供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接受。

实施民主教学,给学生主动学习、敢问、敢想、敢说的时空。

在本课中,鼓励学生平等讨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练习时,更是鼓励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