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题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6935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题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题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题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题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题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题教案.docx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题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题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题教案.docx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题教案

第七单元

家国情怀

——单元主题学习设计(四年级组)

 

 

 

 

 

本组教材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

两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两篇略读课文《梅兰芳蓄须》和《延安,我把你追寻》。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古诗三首》安排了三首古诗,其中《出塞》和《凉州词》都是乐府诗,也都是“边塞诗”。

《出塞》被后人称为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诗从写景入手,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

一轮明月,照耀着边关。

从“秦时”到“汉关”犹如神来之笔写出了边疆战事连绵不断。

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让人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

后两句诗人感慨如果飞将军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度过阴山。

《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翰的作品。

全诗描绘了这样的画面:

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您也不要笑话。

自古以来有多少战士是活着从战场上回来的?

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

第三首是宋代诗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当敌人侵来之际,守城的将领竟然置满城百姓生死不顾,弃城而逃,诗人满心悲愤,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令人为之动容的诗句。

孩子们的认知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在学习古诗时,让孩子们运用“一读通顺,二读理解,三读停顿,四读背诵”这样的认知过程来学习这三首古诗。

依据课后习题、单元导语,本课的教学目标一是“借助注释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二是“积累优美古诗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情,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地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中华振兴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课文通过“课堂上”“和伯父聊天”“租界所见”几个画面的描写,层层推进,让读者对小时候的周恩来为什么会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一目了然。

本课是一节精读引领课,要让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学会“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同时受到少年周恩来志存高远的影响,思索自己为什么而读书,从小要有家国天下的胸怀。

《梅兰芳蓄须》讲的是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为了坚持自己的立场不给日本人表演而蓄须罢演的事情。

安排本课,一是让学生运用前一课学到的“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且继续学习“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二是感受梅兰芳先生令人敬佩的民族气节。

《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富有革命精神的现代诗歌,追寻延安,即追寻延安精神。

诗歌主要写了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更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和延安精神的重要,艰苦的年代需要延安精神,现代化的建设更需要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人不能丢掉的精神信念。

第一、二小节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对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三、四小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五、六小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安排本课,一是让孩子们继续熟练运用“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继续练习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诗歌内容的学习方法;二是体会诗歌中所饱含的深情。

从遥远的古代将领战士到近代的爱国志士,再到现代的延安精神,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家国情怀”这一人文主题贯穿了本组教材的始末,读过之后,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洗礼!

《语文园地》安排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几部分内容。

“交流平台”总结了常用的几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向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训练。

“词句段运用”着重让孩子们在反复的对比朗读中体会反问的语气,以及表达效果。

“日积月累”是古诗《别董大》,重点丰富学生的古诗文积累。

单元习作是写一封信,训练的目标为:

一、要有正确的书信格式;二、要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写清楚。

如果训练时,书信内容能和本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结合起来,就更能体现学习的实践运用功能了。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包含《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习作:

写信”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均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其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都是以主要人物的言行来体现人物的品质的。

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品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单元习作是“写信”,在关注书信格式的同时,还要注意书信的内容以及书信的对象。

“语文园地”主要是学生之间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学会正确运用成语,学会使用反问句。

背诵、积累古诗。

 

 

 

课时

课型

课题

教学素养

拓展

内容

素养点

确定

依据

1

精读引领课

《古诗三首》

1.借助注释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

2.背诵古诗,默写《出塞》和《夏日绝句》。

课后习题

课程标准

2

单元预习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2.学会生字新词。

3.把课文读通顺,大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后习题

单元目标

课程标准

3

精读引领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单元导语

课后习题

课程标准

《苏步青读书不忘救国》《我长大了要造桥》

4

略读实践课

《梅兰芳蓄须》

1.运用“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的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课前导读

单元导语

课程标准

《梅兰芳同志千古》《梅兰芳的一席谈》

5

略读实践课

《延安,我把你追寻》

1.熟练运用“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的方法把握现代诗歌主要内容。

2.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单元导语

课程标准

《周总理,你在哪里》《梨花盛开的时

候》《爱国的心》

6

组文阅读课

《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

运用多种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交流平台

课程标准

单元导语

《国耻恨难消》《我是中国人》《宁死不吃美国面》《吴玉章奋勇挂国旗》

7

组文阅

读课

1.积累语言。

2.运用学过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把握自己最喜欢的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程标准单元导语

《神农鞭药和尝药》《爱国的心》《他的遗物——访北京鲁迅博物馆印象之一》《祖国山川颂》

8

习作指导课

写一封信

1.会用正确的格式书写书信。

2.正文部分把想要表达的内容写清楚。

学段目标单元目标

9

习作评改课

写一封信

1.书信格式是否正确。

2.是否把内容表达清楚。

单元导语

单元习作

10

单元整理课

《语文园地七》

通过对比阅读,感受反问的语气和表达的效果,并试着在口语交际中运用。

课程标准

目标

预设

1.认识本单元“塞、秦”等38个生字,正确读写“催、征”等26个生字,积累“斩钉截铁、疑惑不解”等词语。

2.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文中的家国情怀。

3.能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4.能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5.学会正确书信的格式,能把想要表达的内容写清楚。

6.受到“家国情怀,中国精神”的熏陶。

课时

安排

单元预习课——1课时

精读引领课——2课时

组文阅读课——2课时计10课时

略读实践课——2课时

拓展延伸课——3课时

“语文主题学习”备课笔记

学习主题

家国情怀

第1课时

主备人

贺金娥张荣

教学内容

《古诗三首》

课型

精度引领课

课时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会默写《出塞》和《夏日绝句》。

2.结合注释,整体把握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文中的家国情怀。

教学

重难点

1.借助注释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

2.背诵古诗,默写《出塞》和《夏日绝句》。

预习作业设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电子白板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朗读儿歌《国家》(PPT出示)。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过渡:

是啊,家是最小的国,有国才有家。

自古以来,多少热血男儿为了保家卫国,远走边疆守卫国家和人民的一生安康!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诗人的文字,梦回边疆,看看边疆战士的豪情壮志。

导入。

(二)合作学习,读诗悟情

1.出示合作学习篇目《出塞》和《凉州词》。

2.PPT出示图配文,了解什么是边塞诗。

3.出示合作学习目标。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做批注。

4.小组合作学习。

5.全班交流。

(1)读通诗文,读准字音。

(2)借助注释了解诗文大意。

《出塞》诗文大意:

一轮明月,照耀着边关。

秦汉以来有太多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

如果飞将军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度过阴山。

《凉州词》诗文大意:

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即使醉倒在战场上,您也不要笑话。

自古以来有多少战士是活着从战场上回来的?

(3)依据理解,读好节奏。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读了这两首边塞诗,你感受到了什么?

(边疆战士精忠报国、不怕牺牲)

(5)试着背诵古诗。

6.总结学法。

借助注释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运用四读法“一读通顺,二读理解,三读停顿,四读背诵”学习古诗。

过渡:

自古以来,有不怕牺牲、精忠报国的战士,也有临阵而逃,不顾老百姓生死的帝王和将领。

下面就让我们用上面学习古诗的方法,读读这首与众不同的《夏日绝句》。

看看李清照面对守城的将领弃城而逃的做法,她又是怎么想的。

(三)自读用法

1.出示自读篇目《夏日绝句》。

2.出示自读要求。

借助注释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运用四读法“一读通顺,二读理解,三读停顿,四读背诵”学习古诗。

3.交流展示。

(1)多种形式朗读古诗,把字音读准,诗文读通顺。

(2)诗文大意。

诗意: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3)停顿: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师:

听出来了吗?

才女对官员弃城而逃的做法满意吗?

在李才女看来,做人要做怎样的人?

(“人杰”“鬼雄”)

(4)试着默写《夏日绝句》和《出塞》。

过渡:

巾帼不让须眉,女子也丈夫。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在朗读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

国是我的国

家是我的家

(四)布置作业

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自主阅读图书《守卫精神家园》第115页《读<山海经(其十)>》。

二次备案

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借注释解诗意

家国情怀

教学反思

“语文主题学习”备课笔记

学习主题

家国情怀

第2课时

主备人

杨静艳穆生平

教学内容

《梅兰芳蓄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型

单元预习课

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塞、秦”等22个生字,正确读写“催、征”等15个生字,积累“租借、训斥”等词语。

2.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3.把课文读通顺,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

重难点

1.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2.学会生字新词。

3.把课文读通顺,大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预习作业设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电子白板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PPT出示祖国大好河山图片,学生欣赏之后谈感受。

过渡: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

自古以来,就被人垂涎,纷争不断,为了保家卫国,多少中华儿女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第七单元的学习。

2.导入。

(1)朗读单元导语。

(2)确定本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人文主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语文要素: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习写书信。

(二)初读,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出示自读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文中生字新词以及自己喜欢的词句。

2.交流。

(1)PPT出示本单元新词,检测生词认读情况。

崛起严肃胸怀清晰训斥抱负蓄须

京剧侵略拒绝纠缠预防妄想签订

香港邀请虚度沦陷忍受困顿租界

轧死肇事巡警沉郁斩钉截铁

为之一振疑惑不解连声赞叹若有所思

(2)检查多音字的认读。

PPT出示:

宁níngnìng

①梅兰芳宁()可卖房度日,也绝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②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洒满了高山和小河。

要yàoyāo

日本侵略者要()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梅兰芳必须上台演出。

(3)词语运用检测,选词填空。

PPT出示:

梦想理想抱负

①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胸怀和(抱负)。

②我的(理想)是将来长大当一名解放军。

③探索宇宙外更广阔的天宇,是全人类的(梦想)。

严肃严格严厉

①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

②我们的语文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

③爸爸(严厉)地说:

“你就不应该向你的好朋友伸出拳头!

疑惑不解斩钉截铁若有所思

①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

“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

②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地问:

“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

为什么不能去呢?

③有位同学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提示:

指导朗读好这些句子的语气。

3.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书写易错字:

醉肃魏

(1)“醉”,注意是酉字部,里面一横不要丢。

(2)“肃”注意书写笔顺,横折、横、横、竖、长撇、竖、短撇、点。

下边这一部分书写规则是先外后内。

(3)“魏”左边上面是“禾”,右边上面是撇,不要写成斜刀头。

提示:

要求学生务必按笔顺规则写字。

4.朗读自己喜欢的句段,说说喜欢的理由。

交流时,适时进行朗读的指导。

(三)再读质疑

1.出示自读要求。

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里没读懂,把自己的质疑做好批注。

2.交流质疑。

二次备案

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家国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写书信

教学反思

“语文主题学习”备课笔记

学习主题

家国情怀

第3课时

主备人

高艳飞华文格

教学内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苏步青读书不忘救国》

《我长大了要造桥》

课型

精读引领课

课时教学目标

1.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感受杰出人物的家国情怀。

教学

重难点

1.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预习作业设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电子白板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PPT出示《少年中国说(片段)》,学生朗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过渡:

“自古英雄出少年”,你们想知道周恩来和你们一般大小时他在干什么、想什么吗?

2.导入,板书课题,读题,解题。

过渡:

少年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二)精读得法

1.出示要求。

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讲了周恩来的哪几件事?

2.汇报交流。

(1)课文主要讲了三件事,“课堂上”“和伯父聊天”“租界所见”。

(2)结合资料,了解当时社会情况,结合周恩来的《无题》,进一步体会周恩来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

①出示资料一和资料二。

资料一:

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

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为了救国存亡必须振兴科学……

——选自《苏步青读书不忘救国》

资料二:

船上,耀武扬威的洋人动不动就对中国乘客强行无理。

有个乘客因为没把行李放到床铺底下,洋人便气势汹汹地破口大骂,并一脚把行李踢出去老远……

——选自《国耻恨难消》

②生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中国人受尽欺凌)

过渡:

因此,少年周恩来读书不忘“济世穷”,即使失败也英雄!

③PPT出示周恩来诗歌《无题》,生读诗歌。

过渡:

周恩来的一生都在为中华的崛起而奋斗和努力着!

(3)文中的三件事有着怎样的联系?

(因为有了“租界所见”,少年周恩来明白了“和伯父聊天”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课堂上”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4)小结:

其实,这也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们把主要事件串联起来,就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即找事件→串事件→主要内容

过渡:

在国家存亡的历史关头,出现了很多立志救国家于危难的英雄和志士,你看,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就是这样的!

(三)整合阅读《守卫精神家园》第9页《苏步青读书不忘救国》和第30页《我是中国人》。

1.出示学习方法。

选择其中一篇,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讲了几件事?

(2)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交流汇报。

(1)《苏步青读书不忘救国》(PPT出示)

①讲了苏步青的两件事,一是“特殊的一课”,二是“学成归来”。

②主要内容:

在一节数学课上,苏步青在老师的影响下,立下“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志向,成年后,拒绝国外优厚的待遇,学成归来,投入到救国的事业中。

(2)《我是中国人》(PPT出示)

①讲了父亲的三件事,一是“受到质疑”,二是“被人嘲笑”,三是“挂牌出门”。

②主要内容:

吉鸿昌被迫出国时,在纽约被人侮辱和嘲笑自己是中国人以后,悲愤交加,在以后的出门时,就挂着一块“我是中国人”无比骄傲地出门!

过渡:

在特殊的国家存亡之际,勇敢的中国人民是打不倒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练笔。

(1)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会怎样回答?

想一想,写下来,说清楚理由。

(2)练笔。

(3)交流。

(根据课堂时间而定)

(四)布置作业

阅读图书《精神家园》第9页《书给了我快乐和益处》和第11页《何所为而学习》,想想读书会带给我们什么?

二次备案

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苏步青读书不忘救国》

《我是中国人》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

教学反思

“语文主题学习”备课笔记

学习主题

家国情怀

第4课时

主备人

张步英王梅

教学内容

《梅兰芳蓄须》

《梅兰芳同志千古》

《梅兰芳的一席谈》

课型

略读实践课

课时教学目标

1.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感受梅兰芳先生的人格魅力、高尚情操。

教学

重难点

1.运用“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的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预习作业设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电子白板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剧照,说说照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PPT出示)

2.师:

孩子们,这俊美的“女子”并非女儿身,他就是梅兰芳。

PPT出示梅兰芳本人照片,以及生平介绍。

梅兰芳,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

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并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过渡:

他视表演为生命,可是,作为旦角,即在表演中扮演女子的角色,却有一天蓄须罢演,这究竟是为什么?

3.导入,板书课题,读题。

(二)略读用法

1.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①文章讲了梅兰芳先生的几件事?

②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汇报交流。

①文章讲了梅兰芳先生的几件事?

(PPT出示)

“决定不再登台演出”“蓄须拒绝为日本人演出”“卖房也不为日本人演出”“打伤寒针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②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PPT出示)

课文主要讲了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梅兰芳先生离开北京,留起胡须,不惜卖房,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打伤寒针,总之,想尽一切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事情。

过渡:

梅兰芳先生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和爱戴,难道仅仅是因为他戏演得好吗?

(三)整合阅读《守卫精神家园》第40页《梅兰芳同志千古》,第43页《梅兰芳的一席谈》

1.出示合作学习篇目。

《梅兰芳的一席谈》

《梅兰芳同志千古》

2.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运用把主要人物和事件串联起来的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完成下列表格:

篇目

事件

主要内容

方法

《梅兰芳的一席谈》

“庆祝抗日胜利”“回忆八年避扰生活”

课文主要讲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去拜访梅兰芳先生。

他聊到战争胜利的喜悦,回忆起八年以来为了拒绝为日本人演出,而经历的艰苦生活。

《梅兰芳同志千古》

“梅兰芳让座”“生活一丝不苟”“诲人不倦,广问求知”“演出一丝不苟”

“为志愿军战士演出”

课文主要讲了在出国访问途中,“我”发现梅兰芳先生对待生活和对待演出同样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对待人民,对待战士一片真情!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你眼中的梅兰芳。

在学生充分交流后,师PPT总结归纳学生交流内容。

4.总结。

梅兰芳先生不仅戏好,人品更值得人们称赞,因此,他的美名流传至今。

(四)布置作业

拓展阅读图书《守卫精神家园》P13《傲骨》和P17《方志敏最后的七个月》,感受故事中的中国气节和家国情怀。

 

二次备案

课时作业设计

二次备案

板书设计

家国情怀

《梅兰芳蓄须》

《梅兰芳的一席谈》

《梅兰芳同志千古》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

教学反思

“语文主题学习”备课笔记

学习主题

家国情怀

第5课时

主备人

李志强贺金娥

教学内容

《延安,我把你追寻》

《梨花盛开的时候》

课型

略读实践课

课时教学目标

1.关注主要事件,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饱含的深情。

教学

重难点

1.熟练运用“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的方法把握现代诗歌主要内容。

2.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预习作业设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电子白板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生对话。

师:

孩子们,在生活中,什么令你最难忘?

学生自由回答。

师:

一个人,一件事,一道美味,一片美景……都可能给我们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有时,甚至让我们苦苦去追寻!

有人对陕北延安魂牵梦萦,因此写下了《延安,我把你追寻》。

2.导入《延安,我把你追寻》。

板书课题,读题。

(指导朗读,读好停顿和语气)

(二)读中用法,体会深情

1.初读诗歌,把诗歌读通顺读流利。

想一想,作者追寻延安,其实是追寻延安的什么?

(延安精神)人们是怎样追寻延安精神的,用诗歌中的语句回答。

PPT出示重点语段,指导朗读。

2.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师归纳总结,PPT出示相关内容,进一步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