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结构降水方案修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6901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属结构降水方案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附属结构降水方案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附属结构降水方案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附属结构降水方案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附属结构降水方案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附属结构降水方案修改.docx

《附属结构降水方案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属结构降水方案修改.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附属结构降水方案修改.docx

附属结构降水方案修改

目录

1工程概况1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2

2.1工程地质条件2

2.2水文地质条件3

3设计依据与降水目的5

3.1设计依据5

3.2降水目的5

4降水方案设计5

4.1地下水风险分析与对策5

4.2基坑抗突涌稳定性验算6

4.3降水思路6

4.4降水设计7

4.5降水井布设7

5管井构造与设计要求8

5.1管井构造8

5.2设计要求8

5.3质量验收8

6成井施工工艺8

6.1前期准备工作8

6.2成孔施工9

6.3洗井10

7降水运行管理10

7.1降水运行保障措施10

7.2降水运行管理11

7.3降水井保护11

8施工管理总体筹划12

8.1工期目标12

8.2质量目标12

8.3安全生产目标12

8.4环境保护目标12

8.5施工安排和主要劳动力、材料、设备使用计划12

9施工现场管理14

9.1现场质量管理措施14

9.2现场安全管理措施16

9.3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7

附图:

 

1工程概况

桐泾路车站位于干将路与桐泾路交汇处,车站主体沿干将路方向布置,为双层地下岛式站台车站。

车站周边有多栋多层、高层房屋。

车站西南侧为彩香二村,距离主体基坑约8m;东南侧为彩香一村;东北侧为6层居民楼;车站北侧为苏州地产大厦,主楼12层,裙楼4层,有地下室,基础为桩基,桩顶标高-4.6~-6m,桩长22.4m;其西北侧为已建完成国土局资源大厦,基坑深约10m,距离车站主体基坑约17m,与风道相接。

本次降水工程为桐泾路车站附属结构,包括1号出入口、2号出入口、3号出入口及1号风道、5号出入口及2号风道,具体各基坑开挖及围护深度见表1-1:

表1-1基坑工程性质表

工程部位

基坑面积(m2)

开挖深度(m)

开挖标高(m)

围护形式

围护深度(m)

1号出入口

斜坡区

230

1.90~10.95

0.688~-8.362

SWM工法桩

10~19.7

主区

9.35

-6.762

19.7

落深区

12.45

-9.862

22.8

2号出入口

340

约10.0

-7.40

SWM工法桩

12.5

19.7

20

20.2

20.5

21.5

3号出入口及1号风道

980

约10.0

-7.40

SWM工法桩

20.5

5号出入口及2号风道

主区

820

9.65

-7.012

SWM工法桩

19.3

落深区

11.25~12.70

-8.612~-10.062

注:

①本工程1号出入口设计地面标高为+2.588m,5号出入口及2号风道设计地面标高为+2.638m,2号出入口、3号出入口及1号风道设计地面标高取+2.6m,因3号出入口及1号风道地面标高取+2.6m,如无其它说明,深度均以设计地面标高计。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2.1工程地质条件

2.1.1地形、地貌特征

拟建场地地处广阔的冲积、湖积平原,为典型的水网化平原。

场地范围主要为道路,场地地势较平坦,地面高程在2.43~3.23m左右。

拟建桐泾路车站位于桐泾路与干将路交汇处的道路之下,周边主要为居民住宅及商业用房,桐泾路横穿场地。

2.1.2地基土层特征

根据野外勘探、现场原位测试,结合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场地具体地层特性详见下表2-1:

表2-1地层特性表

层号

土层

名称

土层简述

重度

kN/m3

渗透系数(10-6cm/s)

垂直Kv

水平KH

①~1

杂填土

褐灰~灰色,松散。

该层填料较复杂,由粉质粘土混大量碎砖、碎石填积,局部夹有块石。

层厚0.2~2.2m。

①~2

素填土

褐灰~灰色,局部褐黄色,呈软~可塑状,由粉质粘土混少量碎砖石填积,填龄在10年以上。

层顶埋深0.2~1.8m,层厚0.3~2.0m。

③~1

粉质粘土

灰黄色,可塑,局部硬塑,部分为粘土,切面较光滑,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高。

层顶埋深1.3~2.8m,层厚2.0~4.4m。

19.7

0.25

0.03

③~2

粉质粘土

灰黄色,下部渐变为灰色,可~软塑。

切面较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

层顶埋深4.0~6.7m,层厚0.6~2.3m。

19.5

0.10

1.37

④~1

粉土

灰黄~灰色,稍密为主,部分中密,夹粉质粘土,含云母片,偶见贝壳碎片。

光泽反应弱,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韧性低。

层顶埋深5.6~8.9m,层厚0.6~4.3m。

19.4

121

208

④~2

粉砂

灰色,以中密为主,局部稍密,部分为细砂,夹粉土、薄层粉质粘土,含少量云母片和贝壳碎片。

层顶埋深7.8~10.4m,层厚5.7~9.4m。

19.5

196

163

粉质粘土

灰色,软塑~流塑,夹稍密状态粉土,局部为粉土与粉质粘土交互层,均质性差,夹有软塑~可塑状态粉质粘土,稍有光泽反应,无摇震反应,韧性较低,干强度中等。

层顶埋深16.0~18.9m,层厚5.8~11.5m。

19.1

0.07

0.33

⑥~1

粉质粘土

绿灰色~灰色,可塑~硬塑,夹粘土。

切面较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高,分布不均匀,主要见于车站西部。

层顶埋深23.2~25.7m,层厚0.4~7.0m。

19.6

⑥~2

粉质粘土

绿灰~褐黄~灰色,可~软塑,呈上硬下软,均质性较差,局部无规律性地分布有薄层流塑粉质粘土和粉土。

稍有光泽反应,摇震反应不明显,干强度、韧性中等。

层面埋深和厚度变化较大,层顶埋深24.0~30.8m,层厚1.3~11.3m。

19.2

粉土

灰色,中密~密实,局部为粉砂,偶夹薄层粉质粘土,无光泽反应,摇震反应较迅速,韧性、干强度较低。

场地东部大部分地段缺少,层顶埋深31.0~34.7m,层厚2.9~8.9m,部分地段未钻穿。

19.5

2..14

14.6

粉质粘土

灰色,软塑~流塑,部分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夹薄层粉土。

稍有光泽反应,无摇震反应,韧性较低,干强度中等。

层顶埋深29.6~40.9m,未钻穿。

18.7

2.2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地下水埋藏特征,场地地下水有潜水和承压水两种类型。

(1)潜水

人工填土为含水层,③~1层和③~2层粉质粘土为隔水底板。

人工填土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碎石、碎砖混填,粗颗粒易形成大孔隙,成为地下水的贮存空间,透水性较好,但不均匀,由于局部厚度大,雨季出水量较丰富。

③~1层和③~2层粉质粘土透水性微弱(根据室内试验资料,③~1层平均渗透系数KV=0.2510-6cm/s和Kh=0.0310-6cm/s,透水性微弱,属不透水层;③~2层平均渗透系数KV=1.1010-6cm/s和Kh=1.3710-6cm/s,透水性弱,属微透水层,基本不含地下水),可以作为相对隔水层。

苏州地下水位最高一般在7~8月份,最低水位多出现在旱季12月份至翌年3月份。

野外勘探期间在钻孔中量测的稳定水位埋深在地面下0.8~3.4m,高程0.5~1.4m,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内河水),此外尚有地下水道的渗漏,水位受季节性控制,年水位变幅为1.0m,且与地表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水力关系——互补关系。

(2)承压水

根据地层结构,勘探深度内承压水有两层:

1)第一层微承压水

由④~1层粉土、④~2层粉砂和⑤层软~流塑粉质粘土夹粉土构成含水层。

隔水顶板为③~1层和③~2层粉质粘土,隔水底板为⑥~1层和⑥~2层粉质粘土。

该含水层埋藏较浅,厚度较大。

其中,④~1、④~2层赋水性较好,透水性较强(根据室内试验,④~1层平均渗透系数为KV=12110-6cm/s,Kh=20810-6cm/s;④~2层平均渗透系数为KV=19610-6cm/s,Kh=16310-6cm/s;⑤层平均渗透系数为KV=0.7710-6cm/s,Kh=0.3310-6cm/s,透水性较强,但仍属弱透水层),水量较丰富,为基坑开挖深度主要出水地层,亦为对地铁施工及运营影响较大的含水层。

隔水底板⑥~1层和⑥~2层透水性微弱(根据室内试验,⑥~1层平均渗透系数为KV=2.1410-6cm/s,Kh=14.610-6cm/s,属不透水层;⑥~2层属微透水层,可以作为相对隔水层。

该含水层的隔水顶板分布较稳定,但厚度不大;隔水底板分布不稳定,局部厚度较小。

该含水层具承压性。

2)第二层承压水

由⑦层粉土和⑧层流塑~软塑粉质粘土组成含水层。

隔水顶板为⑥~1层粉质粘土和⑥~2层粉质粘土,根据初勘资料,下部的⑨层粉质粘土可以作为隔水底板。

该含水层埋藏较深(层面埋深33.9~44.2m),⑦层粉土赋水性较好,透水性较好(其平均渗透系数为KV=2.1410-6cm/s,Kh=14.610-6cm/s,属弱透水),但透水性不均匀;⑧层粉质粘土赋水性一般,透水性弱,给水性较差。

该含水层厚度较大,含水较丰富,埋藏较深。

但由于水头较高,当基坑开挖深度大时,会对坑底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而对地铁运营影响不大。

该承压含水层水头较稳定,承压水头埋深在地面下2.32m,高程0.16m,补给来源为相邻含水层越流补给。

3设计依据与降水目的

3.1设计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6)《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236-2006;

(7)《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

(8)《供水水文地质手册》;

(9)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桐泾路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0)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附属结构相关设计图纸。

3.2降水目的

根据附属结构基坑开挖及基础底板结构施工的要求,本方案设计降水目的为:

(1)疏干开挖范围内土体中的地下水,方便挖掘机和工人在坑内施工作业;

(2)降低坑内土体含水量,提高坑内土体强度;

(3)降低下部承压含水层的水位,减少坑底隆起和围护结构的变形量,防止基坑底部突涌的发生,确保施工时基坑底板的稳定性。

4降水方案设计

4.1地下水风险分析与对策

根据本工程场地条件、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我们认为在附属结构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地下水降水风险:

本工程浅层主要含水层为①层填土、③~1层粉质粘土、③~2层粉质粘土、④~1层粉土和④~2层粉砂。

层填土为苏州地区潜水含水层,土层水位高,影响基坑的干开挖;

③~2层粉质粘土呈可塑~软塑状态,土质较软,土层中的含水量不易抽取,则增加了施工机械在基坑内的操作难度。

④~1层粉土和④~2层粉砂为微承压含水层,且位于基坑开挖范围内,层土层重力水含量较大且具有一定的承压性,在开挖过程中若不采取措施降低该层的含水量,将造成开挖面大量积水,甚至产生涌水、涌砂现象,影响开挖面的正常施工;同时在动荷载的作用下土体产生液化现象,施工机械难以在开挖面上进行操作;较大的含水量也使得土体自立性差,影响开挖效率。

针对开挖范围内土层的风险特点,通常在基坑内布设疏干管井,在基坑开挖前进行一定时间的预抽水,降低土层的含水量,方便土方开挖及开挖面的正常施工。

4.2基坑抗突涌稳定性验算

基坑底板抗突涌稳定性条件:

基坑底板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压力应大于安全系数下承压水的顶托力。

即:

h·γs≥Fs·γw·H

其中:

h—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距离(m);

γs—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厚度加权平均重度(kN/m3);

H—承压含水层顶板以上的承压水头高度(m);

γw—水的重度(kN/m3),取10kN/m3;

Fs—基坑抗突涌安全系数,依据《基坑工程设计规程》,取1.10;

本工程中⑦层粉土、粉砂为承压含水层,承压水水位标高为1.505~1.654m。

从勘察报告提供地质资料可以看出,该含水层层顶埋深约34m,基坑底到承压含水层顶板间距离约22m,对基坑抗突涌稳定性进行验算:

24×19.3=463.2kN/m2﹥31.68×10×1.10=348.5kN/m2

通过计算无需设置降压井,基坑抗突涌稳定性为安全。

4.3降水思路

4.3.1降水设计

基坑开挖过程中需疏干上部杂填土层中的潜水、降低下部承压含水层的水位,同时需疏干开挖范围内承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保证基坑的安全开挖,方便基坑内施工作业。

本工程④~2粉砂层厚度较大,约为8m,该层砂性大、储水量丰富,严重影响工程施工。

基坑开挖面位于④~2层承压含水层,围护位于⑤粉质粘土层层顶,基本将上部④层承压含水层隔断。

降水过程中须将含水层的水位控制在当前开挖面以下1m,降水后期则考虑疏干开挖范围内土层的含水量。

针对本工程地层及基坑围护特征,拟采用在基坑内布置管井进行降水。

管井的结构根据地层性质及水位降深情况,结合管井本身的井损大小进行设计。

4.3.2降水运行管理

虽然围护将上部④层承压含水层隔断,但⑤层土质分布不均,部分区域粉土含量较重,外界地下水可通过⑤层介质的渗流或围护底部的绕流对基坑内含水层形成补给,且基坑开挖时期处于雨季,故考虑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部分降水井或全部降水井搭设平台,以维持降水井的持续抽水,保证基坑的安全开挖。

为了能够保证很好的疏干效果,该土层的疏干降水需提前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建议预留20天的预抽水时间,以确保基坑开挖顺利完成。

4.4降水设计

采用围护明挖施工时,需及时疏干开挖范围内土层中含水,保证基坑干开挖的顺利进行。

因此,开挖前需要布设若干疏干降水井,对基坑开挖范围内土层疏干。

根据场区地层特征,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本次降水工程降水井单井有效抽水面积a井取300m2。

坑内降水井数量计算公式:

n=A/a井

式中:

n—基坑内降水井数量(口);

A—基坑面积(m2);

a井—单井有效降水面积(m2);

表4-1降水井设计

工程部位

面积(m2)

实际井数(口)

井号

深度(m)

1号出入口

230

2

Y1-1~Y1-2

18

2号出入口

340

2

Y2-1~Y2-2

18

3号出入口及1号风道

980

4

Y3-1~Y3-4

18

5号出入口及2号风道

820

3

Y5-1~Y5-3

18

本工程中降水井具有疏干降水的作用,根据地层特征及基坑水位降深情况,降水井的深度设计为18m。

具体井位及井结构详见附图。

4.5降水井布设

拟建桐泾路车站附属结构降水井的布置情况如下:

1号出入口共布置降水井2口,井号为Y1-1~Y1-2,深度为18m。

滤管埋深为4.00~17.00m深度内回填滤料,0~4.00m深度内填粘土。

2号出入口共布置降水井2口,井号为Y2-1~Y2-2,深度为18m。

滤管埋深为4.00~17.00m深度内回填滤料,0~4.00m深度内填粘土。

3号出入口及1号风道共布置降水井4口,井号为Y3-1~Y3-4,深度为18m。

滤管埋深为4.00~17.00m深度内回填滤料,0~4.00m深度内填粘土。

5号出入口及2号风道共布置降水井3口,井号为Y5-1~Y5-3,深度为18m。

滤管埋深为4.00~17.00m深度内回填滤料,0~4.00m深度内填粘土。

具体井位及井结构见附图。

5管井构造与设计要求

5.1管井构造

(1)井壁管:

井壁管均采用焊接钢管,井壁管直径均为φ273mm;

(2)过滤器(滤水管):

滤水管的直径与井壁管的直径应相同;所有滤水管外均包一层30目~40目的尼龙网,尼龙网搭接部分约为20%~50%。

(3)沉淀管:

滤水管底部搭接1m沉淀管,防止井内沉砂堵塞而影响进水;沉淀管底口用铁板封死。

5.2设计要求

(1)井口高度:

井口应高于地表以上0.20~0.50m,以防止地表污水渗入井内;

(2)围填滤料:

降水井滤料从沉淀管底向上填至地表以下2.00m。

(3)粘土封孔:

在滤料围填面以上采用粘土填至地表并夯实,并做好井口管外的封闭工作。

5.3质量验收

(1)井身偏差:

井身应圆正,上口保持水平,井的顶角及方位角不能突变,井身顶角倾斜度不能超过1度,井管与井深的尺寸偏差不得超过全长的正负千分之二;

(2)出水含砂量:

抽水稳定后,出水含砂量不得超过2万分之一(体积比);

(3)井内水位:

抽水稳定后,井内的水位应处于安全水位以下。

6成井施工工艺

6.1前期准备工作

6.1.1测放井位

根据降水管井平面布置图测放井位,井位测放完毕后应做好井位标记,方便后面施工。

如果布设的井点存在地面障碍物,应当设法清除障碍物,以利于打井的进行。

若地面障碍物不易清除或受其他施工条件的影响,无法在原布设井位进行打井时,应与现场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及时沟通并采取其他措施,必要的时候可对井位作适当调整。

6.1.2埋设护口管

埋设护口管时,护口管底口应插入原状土层中,管外应用粘性土或草辫子封严,防止施工时管外返浆,护口管上部应高出地面0.10m~0.30m。

6.1.3安装钻机

安装钻机时,为了保证孔的垂直度,机台应安装稳固水平,大钩对准孔中心,大钩、转盘与孔的中心三点成一线,严把开孔关,钻头与钻杆连接处带两根钻铤,并且,弯曲的钻杆不得下入孔内。

6.2成孔施工

施工机械设备选用GPS-10型工程钻机及其配套设备。

成孔时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泥浆护壁的成孔工艺。

6.2.1钻进成孔

成孔时均一径到底;钻进开孔时应吊紧大钩钢丝绳,轻压慢转,以保证开孔钻进的垂直度。

成孔施工采用孔内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密度控制在1.10~1.15,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内必须压满泥浆,以防止孔壁坍塌。

6.2.2清孔换浆

钻孔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0.50m,进行冲孔清除孔内杂物,同时将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至1.10,孔底沉淤小于30cm,返出的泥浆内不含泥块为止。

6.2.3下井管

井管进场后,应检查过滤器的缝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首先必须测量孔深,并对井管滤水管逐根丈量、记录。

封堵沉淀管底部,为保证沉淀管底部封堵牢靠,下部封堵铁板不小于6mm。

其次要检查井管焊接,井管焊接接头处应采用套接型,套接接箍长20mm,套入上下井管各10mm;套管接箍与井管焊接焊牢、焊缝均匀,无砂眼,焊缝堆高不小于6mm。

检查完毕后开始下井管,下管时为保证滤水管居中,在滤水管上下两端各设一套直径小于孔径5cm的扶正器(找正器),扶正器采用梯形铁环,上下部扶正器铁环应1/2错开,不在同一直线上。

6.2.4埋填滤料

填滤料前在井管内下入钻杆至离孔底0.30m~0.50m,井管上口应加闷头密封后,从钻杆内泵送泥浆进行边冲孔边逐步调浆使孔内的泥浆从滤水管内向外由井管与孔壁的环状间隙内返浆,使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到1.05,然后开小泵量按前述井的构造设计要求填入滤料,并随填随测填滤料的高度。

直至滤料下入预定位置为止。

6.3洗井

在提出钻杆前利用井管内的钻杆接上空压机先进行空压机抽水,待井能出水后提出钻杆再用活塞洗井。

活塞直径与井管内径之差约为5mm左右,活塞杆底部必须加活门。

洗井时,活塞必须从滤水管下部向上拉,将水拉出孔口,对出水量很少的井可将活塞在过滤器部位上下窜动,冲击孔壁泥皮,此时应向井内边注水边拉活塞。

当活塞拉出的水基本不含泥砂后,可换用空压机抽水洗井,吹出管底沉淤,直到水清不含砂为止。

洗井完毕后,可以下泵试抽。

试抽成功,代表该井成孔完毕,可以投入使用。

7降水运行管理

7.1降水运行保障措施

降水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忽视一些保障降水运行的措施。

7.1.1用电保障

对于工程降水,尤其是有减压降水措施的工程降水,在正常的降水运行过程中,必须有合理的用电保障已满足降水运行的需求。

通常要求施工现场应有两路工业用电,降水运行中应保证一路工业用电停电后另一路用电能及时使用(现场配备一台90KVA发电机组),保证停电10分钟内能将确保降水井正常运转,避免影响降水效果甚至危害基坑安全。

7.1.2排水设施

工程降水抽取地下水,减少基坑开挖范围内土体中含水量或降低承压含水层承压水压力,这就要求施工现场必须有合适的排水设施已满足工程降水的需求,确保降水运行排水的顺畅,保障降水效果。

对于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根据附属结构各阶段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1)排水设施满足工程降水最大出水量的需求,并保障排水的顺畅;

(2)应尽量缩短降水井与排水设施之间的距离,减少降水井排水的沿程水头损失,降低抽水设备的扬程消耗。

7.2降水运行管理

(1)降水运行前,降水井应合理布设排水管道并便于接入施工现场排水设施;

(2)降水运行前应做好降水供电系统,配备独立的电源线;

(3)所有抽水井应在供电电箱插座、抽水泵电缆插头及排水管上做好对应的标示,并在每次发生变动时进行相应的标示变更,便于抽水运行管理;供电电箱应定期进行检查并备有检查记录;

(4)降水正式运行前降水工人应熟悉水泵开启、电路切换,以确保降水连续进行,避免因供电原因造成井底突水;

(5)降水前各降水井均应测量其井口标高、静止水位并进行相关记录;

(6)正式降水前必须进行试运行,进一步检验供电系统、抽水设备、排水系统及应急预案能否满足降水要求;试运行结果进行记录并备案,根据试运行结果,对于无法满足降水要求的部分进行相应整改;

(7)降水井应成井一口投入降水运行一口。

(8)降水井抽水时,抽水泵开启间隔时间自短至长;抽水井内水抽干后,在5~10分钟应立即停泵,防止电机烧坏;在停泵30分钟左右再开启抽水泵进行抽水;对于出水量较大的井每天抽水的次数相应增多;

(9)抽水过程中各应做好抽水井流量及观测水位观测数据记录;抽水井应均安装流量表进行流量测量;降水井水位观测时可考虑利用一口抽水井抽水后静止12小时测量其水位;

(10)降压工作应经设计验算并发出停抽指令后方可停止,一般在基坑底板全部施工完毕强度到达时方可考虑停止;

(11)降水停止并提泵后应及时将井封闭,补好盖板。

7.3降水井保护

(1)坑内降水井井位尽可能靠近支撑边,沿支撑的垂直向离支撑约80cm~100cm;井管口设置醒目标志;

(2)坑内降水井采取搭设辅助工作平台进行后期的运营管理与保护;

(3)坑内降水井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不断加深,井管的暴露长度不断加大,其井管应沿纵向与每道支撑及时焊接钢筋进行加固;

8施工管理总体筹划

8.1工期目标

在附属结构降水工程开工前期,针对总工期计划,结合降水设计方案制定专项工程的工期目标。

根据降水工程的工期目标编写施工方案,筹备人力、物力、财力,在具备开工条件后,立即展开施工,确保总包方的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在本降水工程开工前期,针对施工方案、人力物力等合理筹划,积极准备。

在具备开工条件后,立即展开施工,确保总包方的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8.2质量目标

杜绝一切技术质量事故,工序、成井、资料等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总体工程一次验收合格。

8.3安全生产目标

(1)实现重大伤亡事故为零;

(2)杜绝设备、火灾、管线等重大事故;

(3)事故频率控制在0.6‰以下;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群防群治制度,确保在施工现场生产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