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备考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6834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5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绥化市备考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备考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备考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备考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备考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绥化市备考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

《黑龙江省绥化市备考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绥化市备考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绥化市备考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

黑龙江省绥化市备考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3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黑龙江省绥化市备考2020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3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

1.(2分)(2017高一上·金山期中)按岩石成因分类,菲律宾马荣火山山顶的岩石属于()

A.沉积岩    

B.变质岩    

C.喷出岩    

D.侵入岩    

2.(2分)(2018高三下·浙江模拟)2016年10月27日03时18分在意大利(北纬42.90度,东经13.05度)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完成下题。

(1)有关该次地震的地震波向上传播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过了莫霍界面    

B.经过了古登堡界面    

C.传播速度逐渐增大    

D.传播速度逐渐变小    

(2)与该次地震有关的板块是()

A.南极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    

3.(4分)(2019·长宁模拟)汉白玉是纯白色的大理岩,我国天安门前的华表是由汉白玉雕刻而成,该岩石从成因上分类属于()

A.花岗岩    

B.玄武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4.(6分)(2018高一上·汪清期末)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重熔再生    

B.②——外力作用    

C.③——冷却凝固    

D.④——变质作用    

(2)下列地表形态主要由①作用形成的是()

A.火山    

B.断块山    

C.沙丘    

D.三角洲    

5.(4分)“阿斯哈图”系蒙古语,意为“险峻的岩石”。

阿斯哈图石林在大兴安岭最高峰黄岗峰北约40公里、海拔1700米左右的北大山上沿山脊线分布,阿斯哈图石林属花岗岩石林。

专家认为,自第四纪冰期以来,大兴安岭地区曾发生过多次古冰川作用,经过冰川、寒冻、风化、水蚀后便形成了现在的地貌,这样的石林景观在世界非常典型和稀有。

结合以上材料完成题。

(1)

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固结成岩—风化水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水蚀    

C.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D.此处“石林”与我国“云南石林”相比    

(2)

此处“石林”与我国“云南石林”相比()

A.岩石成分相同    

B.成因相同    

C.所受的内力作用相同    

D.以上均不相同    

6.(4分)(2017高二下·浙江月考)热喀斯特地貌是指在多年冻土和冰川区,由于气温和地温升高,部分冰块融化,产生类似石灰岩区的岩溶现象,如冰洞、冰塔、热融滑塌、热融洼地等。

据此完成以下题目。

(1)

如图所示,因温度周期性变化而引起的冻结与融化过程交替出现,造成地面岩层破碎松解的作用属于()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2)

大兴安岭北、祁连山东的热融滑塌主要发生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4分)(2018·浙江模拟)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如右图)。

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的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据此完成下题。

(1)底部岩石按成因属()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

A.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B.火山喷发—地壳抬升—沉积    

C.沉积—地壳抬升—火山喷发    

D.地壳抬升—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8.(4分)(2016高一上·株洲期末)下面左图所示是缅甸佛教朝拜圣地的大金石,它是一块耸立在悬崖边的花岗岩巨石,海拔1100米。

石头表面贴有金箔,石上建有一座7.3米的佛塔。

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字母表示各类岩石,数字序号表示各种地质作用。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大金石所属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A和①    

B.B和②    

C.C和④    

D.D和⑤    

(2)

下列有关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外力作用的环节只有③    

B.可能寻找到化石的是D类岩石    

C.可能埋藏有石油的是C类岩石    

D.石灰岩经过④作用形成大理岩    

9.(4分)(2017高三下·泰州开学考)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古人称之为“海天佛国”。

山体是燕山运动晚期的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侵蚀形成众多孤峰突兀的风景地貌(图2)。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普陀山主要由图乙中的哪类岩石组成()

A.A类岩石    

B.B类岩石    

C.C类岩石    

D.D类岩石    

(2)

图甲地貌形成的过程是()

A.岩浆喷出—风力沉积—流水侵蚀    

B.海浪沉积—地壳运动—冰川侵蚀    

C.沉积作用—岩浆侵入—风力侵蚀    

D.岩浆侵入—地壳运动—海浪侵蚀    

10.(6分)(2013高一上·黑龙江期末)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澳大利亚主要位于()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二、综合题(共2题;共16分)

11.(8分)(2015高一上·烟台期中)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地理老师的带领下,暑假期间对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出发前老师提示:

“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常常出现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原因.

(2)

考察中,同学们发现庐山地质构造与图中C地非常相似,简述其成因.

(3)

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腰地带休息时,老师要求对照上图说出B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

(4)

一同学判断图中D处所示地质构造为背斜,请你替他说出判断理由.

另有同学对其在地形上却表现为沟谷不理解,请你帮他分析形成该种地形的原因.

12.(8分)(2019高一上·吉林期末)下图为“某地区的水循环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戊为________;乙处为________。

从地貌类型看,丙为________;丁处为________。

(2)如果要在甲、乙、丙、戊四处选址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宜选择________处,请说明理由。

________

(3)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其重要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4)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使水循环中________环节水量明显增多(填序号),丁处地形区形成速度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

1-1、

2-1、

2-2、

3-1、

4-1、

4-2、

5-1、

5-2、

6-1、

6-2、

7-1、

7-2、

8-1、

8-2、

9-1、

9-2、

10-1、

二、综合题(共2题;共16分)

11-1、

11-2、

11-3、

11-4、

12-1、

12-2、

12-3、

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