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梳理及常考题型巩固练习)(基础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7672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251 大小:10.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梳理及常考题型巩固练习)(基础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梳理及常考题型巩固练习)(基础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梳理及常考题型巩固练习)(基础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梳理及常考题型巩固练习)(基础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梳理及常考题型巩固练习)(基础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梳理及常考题型巩固练习)(基础版).doc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梳理及常考题型巩固练习)(基础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梳理及常考题型巩固练习)(基础版).doc(2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梳理及常考题型巩固练习)(基础版).doc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重难点突破

(全册)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力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知道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因素,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3、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双层含义,即物质性、相互性。

  

【要点梳理】

要点一、什么是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要点诠释:

  ①从字面上看“物体对物体”说明有力的存在时,至少需要两个物体,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

这就是力的物质性。

“对”字前面的物体,我们常把它叫施力物体(因为它施加了力),“对”字后面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受力物体。

有力存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例如:

人推车,人对小车施加了力,小车受到了力,所以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②物体间只有发生相互作用时才会有力,若只有物体,没有作用,也不会有力。

  例如:

人踢球,使球在草坪上滚动,人踢球时,人对球施加了力,人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当球离脚之后,人不再对球施力,球也就不再受踢力。

要点二、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两方面: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要点诠释: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三种情况:

  ①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例如:

刚驶出站台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②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例如:

匀速行驶的汽车拐弯了。

  ③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例如,向斜上方抛出的铅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如用力捏橡皮泥,使橡皮泥变成各种形状;用力拉弓,使弓张开;将尺变弯等。

都是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要点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因此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

要点诠释:

1、力的符号和单位

  

(1)在物理学中,用字母“F”表示力,为了区分不同作用或性质的力,还常常用其他字母表示力,如重力—G。

  

(2)单位:

牛顿,简称牛,符号N。

2、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效果的关系,可采用控制变量法。

3、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这样的图就叫做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

①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

②确定力的方向并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③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并在旁边标出力的符号,知道大小的要用数值标出来。

要点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即施力的物体同时也受力。

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且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要点诠释: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力的物质性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一定有另外的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只要有力的作用,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2)力的相互性

任何物体之间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力。

因此,同一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

  例如:

人踢球,人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同时人感到脚疼,球是施力物体,脚是受力物体。

这样的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特点是: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典型例题】

类型一、力的概念

1、(2015•武威校级一模)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弹力

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会有力的作用

D.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思路点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可知产生力的条件必须满足两个:

一是必须要有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二是物体间要发生作用。

【答案】D

【解析】A、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故A错;B、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能发生弹性形变,所以不存在弹力;故B错;C、由力的概念可知,物体间要产生力,物体间必须要发生作用。

如果只接触但不发生作用,就不会产生力,故C错;D、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和磁体间的磁力,故D正确;故选D。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方式和产生弹力的条件。

对于物理课本上的概念,我们不能只凭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概念所描述的内容。

举一反三:

【变式】(《力》381489例3)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 B.绳子 C.水桶 D.手

【答案】B

类型二、力的作用效果

2、(2015•松潘县一模)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不仅使小树发生了,还使落叶的发生了改变。

【思路点拨】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形变;运动状态

【解析】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使小树的形状发生了改变;风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风力改变了落叶的运动状态。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举一反三:

【变式】(《力》381489例7)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在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

B、小孩沿不光滑的直滑梯匀速下滑

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

D、行驶的火车开始进站

【答案】B

类型三、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3、如图所示,点推门最省力,沿方向用力不能将门关上,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和有关。

【答案】B、A、作用点、方向

【解析】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影响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往往也会随之改变。

在推门时,在B点最容易推开,但图中作用在A点的那个力垂直于门轴,不能把门关上,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作用点和方向有关。

【总结升华】掌握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举一反三:

【变式】(《力》381489例10)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答案】C

4、如图悬挂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出他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答案与解析】

拉力的作用点可以画在小球的重心上,方向沿绳子竖直向上,如下图所示:

【总结升华】作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作图的关键是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类型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成语“孤掌难鸣”的意思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你知道“孤掌难鸣”的物理道理吗?

  【答案与解析】

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发生则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所以说孤掌难鸣。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力的作用具有物质性和相互性。

举一反三:

【变式】拿鸡蛋碰石头,鸡蛋破了,这是因为( )

  A.鸡蛋受到了力,石头没受力

  B.鸡蛋受到的力比石头大

  C.鸡蛋和石头受同样大小的力,只是鸡蛋易碎

  D.石头受到了力,鸡蛋没受力。

 【答案】C

类型五:

实际应用题

  6、如图,当电风扇工作时,空气会由静止流动起来,这说明力能__________;同时小车将向__________运动,原因是__________;类似的装置可应用在某些交通工具上,试举一例:

__________。

这类交通工具在月球是无法工作的,这是因为:

__________。

                 

 【答案】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飞机(气垫船、轮船等);月球上是真空

【解析】空气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空气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空气向左运动,说明风扇给空气一个向左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也给风扇一个向右的力。

月球上没有空气,转动的扇叶周围就没有受力物体,同样也没有物体给扇叶施加力的作用。

 【总结升华】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够把物理学好学活。

 举一反三:

【变式】将一个椭圆形厚玻璃瓶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

用双手挤压玻璃瓶,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

 【答案】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拿起下列物体时,所用的力大约是1N的是()

A.一张作业纸B.两个鸡蛋C.一个图钉D.一张课桌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

B.只要有物体,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C.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孤立的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3、(2015•安溪县模拟)“脚踢足球”,脚疼,受力物体是(  )

A.人B.脚C.足球D.手

4、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启动汽车从静止变为运动

B.汽车急刹车,从运动变为静止

C.降落伞从空中匀速降落

D.汽车匀速转弯

5、如图所示,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

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A.大小有关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各图能生动地体现这一规律的是()

二、填空题

7、(2014•黔西南州校级模拟)2013年5月,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宣布退役。

人们将他的弧线球称为“贝氏弧度”,这主要是由于踢球时所用力的________和________(选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不同,从而产生了与直线球不同的作用效果。

8、一位同学手提水桶,若以水桶为研究对象,________是施力物体,________是受力物体。

若以手为研究对象,________是施力物体,________是受力物体。

9、(2015•洛阳模拟)小亮滑旱冰时用力推墙,结果就离墙而去,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

;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三、作图与简答题

10、用力推杯子的上部时,杯子倾倒;用力推杯子的底部时,杯子向前运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11、在下图中分别画出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均为A点)。

(1)弹簧所受竖直向下的拉力是25N,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弹簧受的拉力;

(2)用150N的力向上提起一桶水;

(3)用6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左推木箱;

(4)用与地面成30°角的100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

12、如图所示,春游时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结果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请写出两个与此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